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向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入稀硫酸,该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时的溶液呈碱性B.N点时的溶液呈红色
C.N→P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D.M→P过程中生成的硫酸钠不断增加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碘酸钾(KIO3)常温下为一种白色固体,可溶于水,常作为补碘剂被添加到食盐中、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探究其性质。
【进行实验1】用如图装置完成实验,探究KIO3的热稳定性。记录如下:
序号1-11-2
装置
现象加热较长时间后,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
(2)实验1-1结束时,应进行的操作顺序是先______,后______
(3)由1-2中现象说明,实验1-1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4)由实验1可知,KIO3受热______(填“能”或“不能”)分解。
【进行实验2】按下表数据,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及其影响因素,记录如下表。(已知:
【查阅资料】淀粉溶液遇I2变为蓝色,遇KIO3、推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醋酸(化学式为C2H4O2)不变色。
装置序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g实验现象
KIO3维生素C
2-10.10.1溶液立即由无色变为蓝色
2-20.0050.005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蓝色
2-30.00250.0025一段时间后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
5滴稀醋酸后,溶液逐渐变为浅蓝色
【解释与结论】
(5)实验2-1中,KIO3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6)对比实验2-1、2-2,可探究的影响KIO3与维生素C反应的因素是______
(7)由上述实验得到结论“KIO3能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I2”,实验证据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8)甲同学由实验2-3得出结论:醋酸会促进KIO3与维生素C的反应;乙同学认为不严谨,理由是______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归纳整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已知A~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具有可燃性B.C在反应①②都是催化剂
C.A、E中都含有氧元素D.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不属于分解反应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若要制得24kg钛,计算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无意中发现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两个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84”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
探究一: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相关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①向装有2mL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A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产生少量气泡,木条不复燃
②向装有2mL“84”消毒液的试管B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未观察到气泡,木条不复燃
③将B试管中的液体倒入A试管中,再伸入带火星的本条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讨论与分析】
(1)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2)经分析,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
探究二:上述步骤③,“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作出猜想】
(3)小明观点:“84”消毒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后发生了化学反应,次氯酸钠作反应物。
小龙观点:“84”消毒液中的次氯酸钠类似于过氧化氢制氧气时所用的二氧化锰,作_______
(4)新增小问
【设计实验】同学们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过氧化氢溶液和“84”消毒液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体积,请你将虚线方框内的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__________

【进行实验】
步骤①连接仪器,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②向锥形瓶中加入30mL“84”消毒液,然后用注射器吸取25mL过氧化氢溶液,塞紧橡胶塞;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5次(每次5mL)缓缓加入到锥形瓶中,每次加入后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读出量筒中水的总体积。数据如下表: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量筒中水的总体积/mL30607580b
【讨论与分析】
(5)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数据分析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实验产生的气体为30mL
B.前两次实验产生气体的总体积为50mL
C.表格中b的值是80
D.最后两次实验没有气体产生

【得出结论】
(6)小组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小龙的观点_______(填“成立”或者“不成立”),请简述理由:_______
【交流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发现,一些消毒剂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消毒的效果,故在生活中使用各种消毒剂时,要考虑它们的性质,一定要注意安全,科学使用。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氯酸钾(KClO3)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为KCl和O2,实验小组同学对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探究。
【实验准备】实验前将不同的催化剂研磨筛选,制成颗粒大小一致的粉末备用。
【进行实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1:按表中数据,分别将不同催化剂与氯酸钾均匀混合,装入试管中加热,记录收集到相同体积气体时所用时间。实验记录如表:
实验序号1-11-21-31-41-5
催化剂SiO2CaOAl2O3Fe2O3MnO2
氯酸钾质量/g55555
催化剂质量/g11a11
所用时间/s180135835646
实验2:将两种不同催化剂粉末各0.3g混合制成复合催化剂,比较复合催化剂与其各组分独立使用时的催化效果。分别将0.6g复合催化剂或单--催化剂与1g氯酸钾充分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记录收集到相同体积气体时所用时间。实验记录如表:
时间/s催化剂催化剂MnO2Fe2O3NiSO4CuSO4
MnO222.618.457.6
Fe2O333.040.0
NiSO438.060.2
CuSO488.0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3中a为_______。经测量,Fe2O3的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继续将该Fe2O3全部重新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中,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Fe2O3________在化学反应前后也保持不变。
(2)实验1-4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3)由实验2的数据可知,催化效果最佳的催化剂组合为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4)同学们由实验2得到“某些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其各组分独立使用时催化效果差”的结论,所依据的3个数据是_______。(任意填写一组即可)。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丙酸钙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是世界卫生组织批准使用的安全可靠的食品防霉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面包、糕点等最大使用量为2.5g/kg[以丙酸(CH3CH2COOH)计]。某小组同学实验探究丙酸钙的性质和防霉效果。
(1)丙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 1位小数)。
Ⅰ.探究丙酸钙的性质
实验一:取少量丙酸钙固体于普通试管中,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2)请指出图-1所示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
(3)正确组装仪器并进行实验,观察到_______现象,说明丙酸钙受热分解产生了水。
实验二:上述实验结束,观察到试管中仍有白色固体。待试管冷却后,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注入酸后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2产生。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5)查阅资料得知丙酸钙与盐酸反应无气体生成。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Ⅱ.探究丙酸钙防霉效果
分别按下列①~⑧的配方蒸制馒头,冷却后置于密封袋中,记录如下:
组别第1组第2组
序号
配方面粉/g5050505050505050
酵母/g0.750.750.750.750.750.750.750.75
蔗糖/g000055x5
丙酸钙00.060.100.1500.060.100.15
开始发霉时间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
(6)设计第1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7)第2组实验⑦中x为_______
(8)由①~⑧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_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太空中高真空和超低温的恶劣环境,不具备人类生存条件。我国的“天宫空间站”上,设计有载人密封舱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创造基本的生活条件和适宜的工作环境。
(1)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D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②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③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 。
④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先向大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当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氧气
c.当气体收集满后,先从水中移出集气瓶,再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d.气体收集完毕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火酒精灯
(2)目前“天宫空间站”资源获取己由“补给式”向“再生式”转换。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来电解水,产生的氧气供给航天员呼吸,产生的氢气通过一系列反应再生成水。
①电池板工作时,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转化为电能。
②请从反应物和反应条件两个角度分析选用电解水方法供氧的优点是_______
(3)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吸收或转化再利用。

①短期出仓时,密闭的航天服内,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是用非再生式的氢氧化锂去除。氢氧化锂需制成粉末状的原因是_______
②“天宫空间站”内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分子筛”技术去除(如图)。“分子筛” 的作用类似于______(填操作名称)。
③“天宫空间站”还配备二氧化碳还原子系统,该系统中二氧化碳和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甲烷(CH4)和另一种可循环利用的化合物,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
(4)“天宫空间站”载人密封舱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系统需要控制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写两点)。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A-F六种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其中 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B是黑色固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E、F都是无色液体。反应③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略去,请分析作答。

(1)物质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反应;
(4)下列关于反应③的说法正确的有        (选填字母序号)。
A.一定要点燃B.一定属于氧化反应
C.一定会放热D.一定属于化合反应
类型:推断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模拟实验。
【査阅资料】
①反应原理:NaCl(饱和溶液)+ NH3 + CO2 +H2O= NaHCO3 (固体)↓+ NH4Cl
②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③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理论分析】
(1)依据资料①可知相同条件下,NaHC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填“>”或“<”)NH4Cl的溶解度。
(2)NaHCO3受热分解制得纯碱,同时生成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模拟实验]验证侯氏制碱法能获得纯碱
(3)完成下列表格
步骤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与结论
1从a管通入NH3,一段时间后,从b管通入CO2,溶液中有固体析出①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②通NH3的a管若伸到液面下,会造成的后果的是____
2加热,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1析出的固体是碳酸氢钠
3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步骤2加热后得到固体是纯碱

【实验反思】
(4)有同学认为不可以先通二氧化碳后通氨气,原因是___________
(5)有同学认为步骤3的结论存在不足。依据题中信息,设计定量实验确定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成分。_______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