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锌的冶炼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下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已知:锌的熔点   为 419℃,沸点为 907℃)

(1)反应区中,ZnCO3 分解生成 ZnO 和另一种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C 与 ZnO 发生置换反应得到 Zn,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
(2)冷凝区中,锌由气态转化为液态,理论上该区应控制的温度范围是_____℃。
(3) “冷定”后方能“毁罐”取锌、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
类型:流程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参观实验室时,看到盛有NaOH的试剂瓶上标注“NaOH含量不少于96.0%”。对此产生了研究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中含有什么杂质?
【查阅资料】工业制取NaOH的反应原理是:,然后蒸发溶剂获得NaOH固体(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完全转化为产品)。NaOH固体敞开瓶口放置空气中容易潮解,还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反应生成Na2CO3
【提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2CO3       猜想三:_______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样溶于水,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液体变蓝色,认为杂质中含有碳酸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足以证明杂质中含有碳酸钠,理由是_______
(2)乙同学重新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a:取样溶于水,先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硝酸钡溶液,后向其中滴加过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产生,_______杂质中含有碳酸钠
步骤b:向a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杂质中含有氯化钠
【分析交流】步骤a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硝酸钠外,还有_______
【拓展与反思】
(3)实验室保存氢氧化钠应注意_______
(4)在混合溶液中,检验某种离子时,需排除离子间的相互干扰。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它们与人类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关系十分密切。
(1)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I.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①图1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pH_______7(填“>"“=”或“<”)。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_______,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
   
②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生石灰用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制波尔多液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服用含A1(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Ⅱ.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③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__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NaCl和NH4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
温度/℃0102030405060
溶解度/g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
NH4Cl29.433.337.241.445.850.455.2
①分析、比较表中的数据可知,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______
②50℃时,取20gNaC1固体放入50g水里,充分搅拌后,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写出计算式即可);
③20℃时,将ngNaC1不饱和溶液平均分为三份,并分别进行如下操作,据此分析,x=_______
第一份:   
第二份: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金属材料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用铁锅炒菜是利用了铁的_______性。
(2)学校花坛的铁栅栏常采用刷油漆的方法防锈,其防锈原理是隔绝空气中的_______
(3)白铜是铜、镍(Ni)合金,某学习小组同学欲利用废弃的白铜回收铜、镍两种金属。
查阅资料可知,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先向盛有等质量镍粉和锌粉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观察到都有气泡产生,且锌粉与稀硫酸反应更剧烈,镍粉与稀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绿色,说明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锌_______(填“强”或“弱”);
②2接下来,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回收铜和镍:
   
上图中,固体A是_______,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只写一个)
(4)烧杯中现有质量为11.2g的铁,先逐滴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A点剩余固体中Cu的质量为m1g
B.AB段发生的是Cu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Cu(NO3)2和AgNO3
D.m2对应的数值为43.2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烧杯中加入2.14g久置于空气中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刚开始滴加稀硫酸没有氢气放出是因为铝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____(填化学式),写出生成物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计算所滴加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22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和老师一起整理实验台时,发现有几瓶缺失标签的无色溶液。缺失标签的溶液分别用A、B、C标记,查阅药品记录单可知,它们是HCl、Ca(OH)2、Na2CO3溶液。
   
Ⅰ、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设计实验】分别取少量样品溶液于①②③三支试管中,互相滴加溶液,振荡观察,现象如图所示。
【实验分析】综合三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判断,A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②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①②试管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一定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Ⅱ、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对于无明显现象的A与C反应,如何设计实验验证复分解反应的发生?
【设计实验】小琳同学另取少量C溶液于试管④中,先滴加酚酞溶液,再滴加A溶液。
【实验现象】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对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反应可以通过验证新物质生成或___________两个角度来判断。
Ⅲ、深度探究:
【设计实验】把①和④号试管滴加A溶液后所得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到先产生气泡,后白色沉淀增多,溶液为无色。静置、过滤。
【实验分析】最后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溶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总结提升】下列实例中应用复分解反应原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煅烧石灰石                  B.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氢气、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验证气体成分,(不考虑石灰水中水分蒸发)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现象不变浑浊黑色固体变红色白色固体变蓝变浑浊
A.实验前先通入N2,排尽装置内空气
B.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一定没有CO2,可能有CO
C.从环保角度出发,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D.若去掉浓硫酸装置,则无法判断原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H2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和“”是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B.保持甲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图像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过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装置内压强的变化情况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⑤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⑥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⑥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