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政治制度的废除和创立始终是中外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部分)

史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至正集》
制度ABC
朝代西周隋朝元朝
影响确立了周王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效统治了广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1)写出表中A.B.C代表的政治制度名称。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

材料二:世界近代的政治制度(部分)

由于查理一世等守旧势力对新兴资产阶级参与政权的阻挠……英国进行了光荣革命……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大大限制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国王路易十六等势力的倒行逆施,引发了法国大革命,最终以人民广泛参与的彻

(2)材料二中英法两国革命后分别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分析两国革命的共同原因。
(3)法国大革命的突出特点什么?上述制度的废除和创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1)按照表现形式判断材料一呈现的史料类型。其记载的是哪一段历史?

材料二:


国别强租租借地“势力范围”
德国胶州湾租借地山东
在沙俄旅大租借地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广州湾租借地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九龙租借地、威海卫租借地长江流域
日本/福建

19世纪末列强在华情况表
(2)请选择A图或B表,依据图(表)中主要信息补充标题,并请运用它解释相关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世界历史发生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广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可以说,这时期已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3)依据材料,指出英国通过怎样的方式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并概括其带来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完成“是历史演进的种常态”的主题提炼。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战争给人类造成深重的灾难和破坏,至今还给人们留下悲痛的记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西斯国家挑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战争浩劫,60多个国家参战,20多亿人口卷入其中,下面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二战中的场景。


材料二:二战期间第一个获得美国勋章的中国军人

戴安澜(1904—1942)先后参与长城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昆仑关战役。1941年12月参与入缅作战,1942年3月在东瓜保卫战中为掩护英军撤退殉国,追授陆军中将,美国军团功勋勋章。

材料三: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战争爆发时1942年日本投降时
中国战场太平洋战场东南亚中国战场太平洋和印度洋战场中国战场(不含东北)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
35个师团10个师团7个师团37个师团15个师团111多万人10.9万

1943年美国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1)图1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后果?请列举中国战场上法西斯暴行和反法西斯的战役各一例。
(2)请从图2、图3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谈谈它们的联系。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三中美国“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的原因。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华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材料一 一个文化能不能被称为文明,关键在于是否已经进入国家社会的形态,而国家是否形成,一是阶级或阶层的存在,二是强制性的权力系统的设立,如兴建种种公共工程、举行全社会范围的庞大的祭祀活动和宗教礼仪、进行战争防御和扩张。

——摘编自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


(1)阅读材料一,概括文明的标准。

材料二 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古城北面有一个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古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城内外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形成鲜明对比。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我们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中华文明五千年”。



(2)依据材料一中的文明标准,说明为何“我们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宣告‘中华文明五千年’”?

材料三 关于商朝的历史,文献记载很粗略,故很多学者曾质疑其是否存在。甲骨文发现后,使得商朝历史得到了考古实物的证实,表明商王朝是确切存在的。甲骨文记载的商王是一个很专制的君主,他对下属、对王后都用“呼”,显示出王的权力至高无上。甲骨卜辞说明商代是领土国家,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商王朝在其中能实行有效的管制。商王通过占卜贞问国家的农业有没有收成从甲骨卜辞还可以看到商人的宗族对商王朝有军事义务,他们的族不仅是生活组织,也是军事组织,宗族是商王国主要的军事力量。

——摘编自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编《稽古·贯通·启新:中国古代史》


(3)依据材料三,概括甲骨文所反映的商朝早期国家的特点。指出甲骨文的发现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回首百年史,坚定前行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30年12月下旬至1931年9月中旬,红军在江西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围剿”,歼敌数以万计,将赣西南与闽西根据地联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4个县、区,拥有数十万人口和5万名主力红军的相对稳定的中央根据地。进入到1932年,随着红军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到该年秋天,中央苏区的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到1933年秋天,中央苏区更进入到鼎盛时期。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材料三: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l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材料四: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讲,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由一个个鲜明具体的“坐标”组成,进而形成了一个可以长久涵养后人的“精神谱系”。这个精神谱系炫目多彩,前后相接,多以地点、事件或代表人物命名,已经或正在命名的就有30来种。

——2020年6月《光明日报》


(1)中共“一大”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古田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0~1933年中央苏区革命形势走向鼎盛的原因。
(3)根据所学,详解这三大战役的胜利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四,按照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命名方式选择一种精神,并说明其内涵。(例: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敢闯新路等)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公元前230年起,秦国只用了10年时间,就完成了“六王毕,四海一”的伟业。从此,一个广袤的统一帝国就在中国历史上诞生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字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材料二】: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主要职责就是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下设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一部分御使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御使则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

——摘编自单卫毕、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材料三】:如下图所示的是秦始皇为巩固国家统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材料四】: 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整个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和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

——摘编自杨松华《大一统制度与中国兴衰》


(1)材料一中“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是哪一年?秦朝哪项制度“创导”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模式?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监察系统”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哪一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
(4)根据材料四,归纳秦的统一在历史上的意义。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从地理与历史的角度来看,1492年应该可以看作是近现代全方位交流意义的全球化的开始。

——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航海事件?对应材料二图中哪一航线(写数字)。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航线图



(2)有学者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应该从1500年前后开始。请结合材料二中的相关史实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材料三: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7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早在7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的原因是?

材料四:中国有利于水稻和小麦种植的上地相对太缺乏了,从这个角度看,哥伦布大交换是很大的恩惠,中国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它,原來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的土地,可以种植甘薯等作物。甘薯、大花生等流入福建、广东,并逐渐传播至中国各地。这一切都成为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4)“哥伦布大交换”在中国起了什么作用?中华文明对“哥伦布大交换”作出了什么贡献?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英国水力资源并不丰富,只有在彭奈恩山脉和苏格兰威尔士一带才有河流湍急的地方,其余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不足成为工厂的动力……所以动力问题又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的问题。

——《世界史》

材料二 托克维尔曾如此评价工业革命:“从这污秽的阴沟里泛出了人类最伟大的工业溪流,肥沃了整个世界;从这肮脏的地下水道中流出了纯正的金子。人性在这里获得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闻名,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变成了野蛮人。”

材料三


1848年,两个德国人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此后,这一理论成为了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哺育了世界东方和西方两个半球的无产阶级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1)哪一技术创新成功解决了材料一所提及的“摆在人们面前的急迫问题”?这一创新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这段评论反映出托克维尔对工业革命有着怎样的评价?这说明评价历史事件须遵循什么原则?
(3)材料三中的两个德国人分别指谁?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新的社会主义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这理论指导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最早接受这一理论并进行传播的中国人是谁?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民族交融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斗争中的融合】

材料一: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各自利益,展开激烈的争斗。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与此同时,中原的“诸华”“诸夏”在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交往斗争中,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摘编自统编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沟通中的融合】

材料二:


【相处中的融合】

材料三: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杂居相处……逐渐将原来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习惯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而汉族人民也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畜牧经验,少数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也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北朝的统治者,与汉族人士合作,研习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材料一体现了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2)图一反映了西汉时期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图一与图二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根据材料,概括魏晋以来民族交融的方式,并结合所学阐明这一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作用。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崛起:一个新时代】近代大国崛起涉及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条件。阅读材料。答问题。

材料一“……启蒙思想家已摆脱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崇古思维,他们大多相信,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理性思考,将会开创一个不断进步的全新时代”。

——朱邦造《欧洲文明的航速)

材料二   图表承载着历史信息。


1790-1850年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8~19世纪法俄贵族地位变化大事表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1638一1715)时期,出现了一整套等级分明的规则和礼仪。
1789年8月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西,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国贵族失去了政治特权。
俄国1714年,沙皇颁布法令,将贵族的领地由有条件占有变成贵族私产。
1861年,俄国贵族失去了免费劳动力和近一半的土地。

(1)材料一中“崇古思维”时期的核心思想是指什么?启蒙思想家为开创“全新时代”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两则材料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本小题采用分层给分,须提炼并紧扣观点,史论结合,分析全面,逻辑严密。)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