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城的出现 | B.大规模祭礼活动的举行 |
C.王的产生 | D.贫富分化的加剧 |
A.封邦建国 | B.中央集权 | C.等级分明 | D.分权制衡 |
A.宗法制度成为分封制度的基础 | B.伦理和政治实现了结合 |
C.家国一体的政治局面开始形成 | D.中央集权体制雏形初现 |
A.原始民主传统依然存在 | B.君主专制权力受到挑战 |
C.贵族等级分封制已解体 | D.国家统治基础发生改变 |
A.具有一定的民本理念 | B.对自然现象格外关注 |
C.将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 D.重视宣扬“君权神授" |
A.两个“民主”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指人民能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
B.老师所要求查找的“民主”是政治制度,学生找到的“民主”是古人的思想主张 |
C.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希腊的古代等级社会中,民众都是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可言的 |
D.学生找到的“民主”指的是最高统治者,课题中的“民主”之“民”是被统治者 |
时间 | 档案主管人员情况 | 档案保管或利用 |
商朝 | 巫和史官负责占卜、祭祀、文字记录,同时也负责保管档案,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 | 集中保管在宗庙地区。将龟甲与兽骨分别保管,穿扎成册或按包保管 |
西周 | “六卿”中,史官主管档案工作,协助周王理政,其他各官也都掌管与其职务相关的档案,其地方机关均有官员掌管丁籍档案 | 图版、盟书、谱牒这三种档案都设立副本制度,正本保存到宗庙,也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 |
A.沿袭了商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 | B.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点 |
C.重视对贵族子弟进行儒学教育 | D.依据档案确立政权合法性 |
①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 ②731部队是日军侵华的细菌部队
③日军惨无人道地在中国进行活体试验 ④日军所为公然违反国际公法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日本的侵华行径惨绝人寰 | B.日本在沦陷区实行殖民统治 |
C.日本军队战争中损失较小 | D.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蓄谋已久 |
A.旅顺大屠杀 | B.九一八事变 | C.七七事变 | D.南京大屠杀 |
A.中国人民拒绝使用“中储券” | B.日本大肆掠夺中国的财富 |
C.社会环境混乱造成货币贬值 | D.日本向中国转嫁经济困难 |
A.历史专著或受害者后代的描述 | B.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
C.现存遗迹与当时拍摄的新闻照片 | D.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 B.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 |
C.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 | 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迅速建立 |
A.中国报刊普遍带有反日情绪 | B.日本谋求同中国合作的机会 |
C.中国报刊业受到了日本控制 | D.调查服务于日本的国家战略 |
A.五四运动、反右派斗争、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
B.八一三事变、“一月革命”、浦东开发 |
C.五卅运动、米棉之战、“一月革命” |
D.“四一二”政变、上海解放、宝山钢铁公司建立 |
A.洛川 | B.瓦窑堡 | C.延安 | D.西柏坡 |
A.中共“八一宣言” | B.瓦窑堡会议决议 | C.《国共合作宣言》 | D.中共七大报告 |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洛川会议 | D.中共七大 |
A.中共是群众运动的领导核心 | B.党和群众必须保持血肉联系 |
C.教育群众学会自信的重要性 | D.战时群众动员经验亟待总结 |
A.领导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 | B.开展废除土地私有制的土地改革 |
C.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 |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调整战略 |
①中共七大的召开 ②《论持久战》的发表
③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④《双十协定》的签订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A.代表了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
B.源于近代中西文明的互通互鉴 |
C.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成功经验 |
D.体现了现实主义建筑显著特征 |
A.在④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
B.在①在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
C.三大主力红军从③开始长征到②会师 |
D.中共七大在②胜利召开 |
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
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 B.《论十大关系》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
A.新中国的成立问题 | B.统一战线问题 |
C.国家政权性质问题 |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人民民主思想 | B.统一战线思想 |
C.文艺发展思想 | D.对外交往思想 |
A.具有社会主义性质 | B.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
C.具有普遍的民主性 | D.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 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普选的全国人大召开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人大职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A.体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 B.奠定了新中国政权建设基础 |
C.巩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
届数 | 中央政府、 国家副主席 | 政务院、国 务院副总理 | 国务院组成 部门正职领导 | 在政府系统 任职比例 | |||
总数 | 民主党派人数 | 总数 | 民主党派人数 | 总数 | 民主党派人数 | ||
1949年 (第一届全国政协) | 5 | 2 | 4 | 3 | 32 | 13 | 39% |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大) | 1 | 0 | 10 | 0 | 37 | 9 | 18.8% |
1959年 (第二届全国人大) | 2 | 0 | 16 | 0 | 39 | 7 | 12.3% |
A.国家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
C.民主党派失去了革命性 | D.新型政协制度已经形成 |
A.灵活适度的原则 | B.因时而变的特征 |
C.重视历史的传承 | D.扩大了民主范围 |
①自50年代开始中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
②“大批供应市场”和“大众化”说明中国开始成为“自行车王国”
③“抗衡舶来”表明自行车系中国制造
④自行车从此成为主要的代步工具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①自行车
②地铁
③公共汽车
④有轨电车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①④③② |
D.②①③④ |
A.铁路事业发展曲折艰难 | B.路权遭到破坏 |
C.列强的资本输出加剧化 | D.重视铁路运输 |
A.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兰新、宝成等铁路 |
B.2003年在上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业运营 |
C.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居世界第一 |
D.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大减少了铁路的资金投入 |
A.改变了中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 B.增强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 |
C.得益于有计划经济建设的开展 |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
A.新中国科学水平的提高 |
B.信息传递改变了大众思想 |
C.社会交通和观念的变迁 |
D.技术革命深刻改变了世界 |
A.1处 |
B.2处 |
C.3处 |
D.4处 |
①根本上改变农村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②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新发展
③大包干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④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同时发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安徽、四川 | B.四川、福建 | C.四川、浙江 | D.安徽、湖南 |
A.首先在城市取得突破 | B.中心环节是建立各种责任制 |
C.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 D.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A.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 B.中国农村地区实现小康 |
C.城乡经济差距开始缩小 |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A.极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B.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
C.并没有改变土地所有制性质 | D.实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
A.开启了经济体制改革进程 | B.回应了改革初期农民的困惑 |
C.初步解决开放的政策问题 | D.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权分置 |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 | B.改革实质的变化 |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A.勃列日涅夫的农业改革失败,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积极性 |
B.中国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苏联改革步履艰难收效甚微 |
C.苏联政局不稳影响经济发展,邓小平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中国科技发展提高粮食产量,美苏冷战限制苏联发展 |
①罗马法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的影响
②罗马法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的私法规则不够完善
③生产方式的变化使罗马法私法精神得到激发
④罗马法积累了一整套灵活务实的治国经验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主权在民 |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公平正义 |
A.公民法的出现 | B.《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
C.万民法的形成 | D.《民法大全》的编撰 |
A.能够满足中世纪西欧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需要 |
B.维护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 |
C.是资本主义社会调整商品生产关系最完备的法律 |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法治思想和理念 |
A.打破了贵族与平民的身份等级差别 | B.提高了平民法律地位巩固统治基础 |
C.致力于维护平民利益实现社会公平 | D.反映早期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
A.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 B.有利于完善法律体系,缓解社会矛盾 |
C.对近代西方的法律产生深远影响 | D.稳定了罗马共和国和帝国的统治秩序 |
人物 | 对罗马法的认识 |
法国学者 | 真正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
德意志学者 | 它是趋向普遍法则的尝试,它既考虑当地传统和历史制度,又重视对全人类都适用的哲学原则 |
美国学者 | 尽管罗马帝国的人口或许为5千万,但现在有8亿7千万人生活在由罗马法所造就体系之下 |
A.获得了帝国公民的一致认可 | B.具有深远影响和普适特性 |
C.确立了法律至上的治国理念 | D.形式多样与内容体系完备 |
A.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 |
B.罗马法的内容适合改革开放后的中国 |
C.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 |
D.立法从以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摸着石头过河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拉斐尔 |
B.凡高 |
C.达·芬奇 |
D.米开朗琪罗 |
A.达・芬奇 | B.米开朗琪罗 | C.拉斐尔 | D.毕加索 |
A.旨在恢复中世纪的建筑风格 | B.因过于讲究对称而缺乏内涵 |
C.体现了专制王权至上的权威 | D.基于对神权至上思想的批判 |
A.对近古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 B.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
C.古希腊罗马人文主义的复活 | D.描绘了未来社会制度的蓝图 |
A.莎士比亚在①写下《哈姆雷特》 |
B.马丁路德在②提出“信仰即可得救” |
C.彼特拉克在③发表《歌集》 |
D.卢梭在④宣传社会契约论 |
根据选项判断该题比较的应该是:
A.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
B.宋明理学和文艺复兴 |
C.董仲舒新儒学和启蒙运动 |
D.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
A.重新审视人,冲破了传统的束缚 | B.提升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
C.强烈反对教皇和教会的反动统治 | D.重视利用民众世俗力量反对神权 |
A.伏尔泰《哲学通信》 | B.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C.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 D.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①洛克 ②霍布斯 ③卢梭 ④孟德斯鸠 ⑤伏尔泰
A.①⑤③ | B.②④③ | C.③④⑤ | D.①②③ |
A.三权分立 | B.社会契约 | C.天赋人权 | D.民主法制 |
A.向往小国寡民社会 | B.对理性王国失望 |
C.反对发展科学艺术 | D.批判财产私有制 |
A.以平等原则指导政治实践 | B.民众的经济地位提升 |
C.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 D.公民获得平等任职权 |
A.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的主张 | B.分析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
C.勾画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蓝图 | D.揭示了阶级社会的剥削性 |
12世纪前后 | 中世纪的艺术还未涉及儿童,也没有表现他们的意愿。 |
15、16世纪 | 意大利出现了很多表现儿童天真、可爱的世俗画。 |
17世纪以后 | 父母重视培养亲子关系、关注子女教育成为当时英国的新风气。 |
18世纪 | 卢梭提出“解放儿童,尊重儿童”口号,并著有教育学著作《爱弥儿》。 |
A.人文精神的复苏和发展 | B.反对封建专制的共同追求 |
C.提倡科学成为时代潮流 | D.教育平等是人的基本权利 |
A.二者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现了破旧立新的思想解放精神 |
B.经济基础的强弱不同是二者形成不同历史范畴的根本原因 |
C.是否从根本上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是对二者历史影响评价不同的主要原因 |
D.不能脱离中西具体的历史背景来苛求思想启蒙 |
A.飞梭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B.珍妮纺纱机的出现确立了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
C.棉纺织技术革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
D.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解决了棉纱产量与质量的冲突 |
A.瓦特蒸汽机 | B.水力纺纱机 |
C.珍妮纺纱机 | D.水力织布机 |
A.大型发电厂的兴建 |
B.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 |
C.城市居民购买力强 |
D.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 |
A.知识产权保护推动了工业革命进程 | B.保持技术的垄断是瓦特成功的主因 |
C.工业技术进步离不开商业资本支持 | D.海内外市场的扩大是工业化的前提 |
A.完全依靠科学家的发明创造 | B.全面引进了外来先进技术 |
C.重视科学研究和工业的结合 | D.注重对新技术的吸收、创新 |
A.大机器生产得到普及 | B.民众科学意识较为强烈 |
C.蒸汽动力领先于世界 | D.社会大众见识较为浅薄 |
时间 | 重大历史事件 |
1765年 | 工业革命开始 |
1840年前后 |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
1848年 | 马克思主义诞生 |
1850年前后 |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
1870年前后 |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
1871年 | 巴黎公社革命 |
A.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 |
B.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具备 |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
D.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不断腐朽没落 |
地区 | 工资水平【单位:(白银)克/天】 |
中国北京 | 3.9 |
印度德里 | 1.7 |
意大利佛罗伦萨 | 3.7 |
英国曼彻斯特 | 12 |
A.造成亚非拉国家落后于西方 | B.反映了工业化水平存在差异 |
C.推动英国率先进行技术革新 | D.刺激了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 |
①《春之信念》 ②《胡桃夹子》 ③《第五(命运)交响曲》 ④《第三(英雄)交响曲》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A.《英雄交响曲》 |
B.《蓝色的多瑙河》 |
C.《茶花女》 |
D.《卡门》 |
A.莫扎特 | B.巴赫 | C.柴可夫斯基 | D.贝多芬 |
时期 | 特色 |
第一期(1792〜1800年) | 受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作品充满了时代精神 |
第二期(1801〜1814年) | 这一时期作品最显著的特征是表达了人世间的热情和心声 |
第三期(1815〜1827年) | 该时期作品都有绝对自主的形式 |
A.对古典乐派技巧加以继承 |
B.完成了从古典到浪漫的转变 |
C.避开传统音乐的旋律因素 |
D.结构不明确,力度极端变化 |
A.资本主义制度在各国的确立 |
B.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 |
C.民主平等思想在欧洲的传播 |
D.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
A.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者 | B.爱憎分明的民主主义者 |
C.充满激情的个人英雄主义者 | D.具有爱国情操的民族主义者 |
A.各异的文化传统 | B.国家经济展程度不同 |
C.意识形态的差异 | D.处于不同历史阶段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行书介于篆书与草书之间 | B.行书肇自甲骨金文并吸收草书之长 |
C.行书之体介于楷书与草书 | D.行书兼具隶书之对称与楷书之方正 |
A.夏商时期 | B.魏晋以后 | C.两汉时期 | D.唐宋时期 |
A.草书 |
B.楷书 |
C.行书 |
D.隶书 |
A.印刷术的普及 |
B.市民文化的兴起 |
C.道教的正统化 |
D.书法艺术的发展 |
A.是古代从事书法创作的第一人 | B.使书法成为了一门艺术 |
C.在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作用 | D.引领了唐朝书法的发展 |
A.契合了文人士大夫精神生活需要 | B.说明了儒学深受佛道思想的冲击 |
C.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 | D.追求“神韵”成为魏晋书法核心 |
(东晋)王羲之《初月帖》局部 | (唐)张旭《肚痛帖》局部 |
A.创作题材生活化的趋势 | B.创作材料平民化的趋势 |
C.审美法度去标准化趋势 | D.情感演绎浪漫化的趋势 |
①表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②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
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
A.②③④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
A.帆船 | B.蒸汽机车 | C.飞机 | D.汽车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
C.蒸汽机、铁路设备 | D.电话机、水利纺纱机 |
A.史蒂芬孙 | B.凯伊 | C.哈格里夫斯 | D.爱迪生 |
A.企业家的赏识与支持 |
B.书香家庭的熏陶 |
C.生产发展的迫切需要 |
D.自己的好学深思 |
A.是瓦特对原有蒸汽机改造的结果 | B.引起了一场动力革命 |
C.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惊人的发展 | D.促进了火车、汽车等新交通工具的产生 |
A.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建立 | B.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形成 |
C.动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D.机械制造业实现标准化 |
国别时间 | 1750年 | 1800年 | 1830年 | 1860年 | 1880年 | 1900年 |
英国 | 1.9 | 4.3 | 9.5 | 19.9 | 22.9 | 18.5 |
德意志诸邦德国 | 2.9 | 3.5 | 3.5 | 4.9 | 8.5 | 13.2 |
美国 | 0.1 | 0.8 | 2.4 | 7.2 | 14.7 | 23.6 |
中国 | 32.8 | 33.3 | 29.8 | 19.7 | 12.5 | 6.2 |
印度 | 24.5 | 19.7 | 17.6 | 8.6 | 2.8 | 1.7 |
A.18世纪中国经济引领世界潮流 | B.西方列强争夺世界市场矛盾尖锐 |
C.工业化浪潮缩小了东西方差距 | D.世界经济中心从亚洲转移到欧美 |
科技成就 | 基础研究年代 | 应用研究年代 | 生产推广年代 | B—A年差 | C—B年差 | C—A年差 |
蒸汽机 | 1687 | 1711 | 1776 | 24 | 65 | 89 |
发电机 | 1831 | 1888 | 1889 | 57 | 1 | 58 |
计算机 | 1936 | 1946 | 1946 | 10 | 0 | 10 |
激光 | 1958 | 1960 | 1961 | 2 | 1 | 3 |
A.新的科技成果都以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基础 |
B.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 |
C.科技成果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 |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学与技术都紧密结合 |
①德国战败,德意志帝国瓦解 ②美国崛起,国联建立
③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 ④威尔逊提出“十四点原则”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A.《巴黎和约》 | B.《四国条约》 |
C.《五国海军协约》 | D.《九国公约》 |
A.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高涨 |
B.显示了国际大国力量的强大 |
C.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
D.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
A.为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走向敌对 |
B.战后为欧洲的领导权产生矛盾斗争 |
C.是否同意严厉制裁德国和肢解德国 |
D.建立国联调遣的国际部队发生分歧 |
A.美国因参加“一战”,激化了国内的社会矛盾 |
B.威尔逊总统倡议的“世界和平纲领”未能实现 |
C.美国因参加“一战”,门户开放政策遭到列强的反对 |
D.“一战”后出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 |
A.二月革命爆发后的紧张局势 | B.气候恶劣且燃料极度匮乏 |
C.政府滥发货币导致通货膨胀 | D.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社会矛盾的激化 |
世纪 | 起止时间 | 年数 |
18世纪 | 1689—1815 | 126年 |
19世纪 | 1815—1914 | 99年 |
20世纪 | 1914—1989 | 75年 |
A.世界市场的发展进程 | B.殖民体系的建立与崩溃 |
C.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 D.西方民主体制的兴与衰 |
①②
③④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④③ | D.②①③④ |
A.《大西洋宪章》翌日发表 |
B.《联合国家宣言》即将签署 |
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草签 |
D.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拟定完成 |
A.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
B.法西斯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 |
C.反法西斯国家的全面反攻 |
D.美国向日本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
A.苏德战争爆发 |
B.太平洋战争爆发 |
C.英美联合发布《大西洋宪章》 |
D.26国《联合国宣言》签署 |
A.美国试图将中国拉入自己的阵营 |
B.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影响国际地位 |
C.各国在反法西斯大局下紧密团结 |
D.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国际格局的基础 |
①开展炉边谈话 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③发表《开罗宣言》 ④决定开辟第二战场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确立“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 |
B.表达反对纳粹暴政,重建世界和平的决心 |
C.三大国开始在战争中联合行动 |
D.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战争 | 百分比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0.8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0.55 |
1618-1648年欧洲30年战争 | 0.5 |
拿破仑战争 | 0.23 |
1754-1763年欧洲七年战争 | 0.15 |
1923年土耳其独立战争 | 0.08 |
朝鲜战争 | 0.04 |
A.近代以来战争的规摸一次比一次大 |
B.战争对欧洲的现代化造成了破坏 |
C.近代以来的战争都是列强争霸战争 |
D.工业革命成为近现代战争的催化剂 |
亚洲 | 西欧 | 美国和澳洲 | 俄国—苏联—俄罗斯 | |
1500年 | 72.4% | 9.2% | 0.6% | 2.4% |
1870年 | 40.2% | 34.6% | 10.5% | 7.9% |
1950年 | 19.2% | 27.1% | 31.8% | 9.9% |
1985年 | 29.9% | 23.5% | 25.5% | 8.4% |
A.1500:早期殖民扩张造成了亚洲经济的优势地位下降 |
B.1870: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
C.1950:二战的破坏造成西欧在世界经济中比重的下降 |
D.1985:勃列日涅夫改革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①政府积极推行微观调控政策 ②形成独具一格的市场经济模式
③掀起了大规模的国有化浪潮 ④政府拥有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决策权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②④ | D.③④ |
A.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B.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 |
C.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 D.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
A.西方国家掀起采购日本物资热 | B.美国对日本政府进行民主改革 |
C.日本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 D.朝鲜战争爆发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 |
A.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 |
B.开始采用宏观干预的经济政策 |
C.实施了计划经济 |
D.通过“倍增计划”造就了庞大的中产阶级 |
A.政府掌握着经济政策决策权 | B.成为明确实行经济发展计划的国家 |
C.构建起混合市场经济的模式 | D.国家垄断了企业所有的经营自主权 |
A.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 | B.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立 |
C.确立了政治多极化的世界局势 | D.加快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
A.苏联、英国、日本、美国 | B.美国、苏联、英国、日本 |
C.美国、苏联、日本、英国 | D.苏联、日本、英国、美国 |
时间 | 名称 | 主要内容 |
1956—1960 | 经济自立五年计划 | 实现经济自立;以重工业、化学工北和出口产业为中心,扩大第二产业。 |
1973—1977 | 经济杜会基本计划 | 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安定物价;促选国际合作。 |
1995—2000 | 结构改革经济杜会计划 | 创造自由的、克满活力的经济社会;剑造富裕、安定的经济社会;加入地球社会。 |
A.获得大国地位 | B.采用计划体制 | C.致力国际合作 | D.强化国家干预 |
①美苏核赌博造成的危机是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
②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华盛顿、纽约处在导弹射程之内
③美苏对抗与危机虽不时发生,但双方力图寻求途径达成妥协
④美国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A.北约与华约的军事对抗 |
B.美国与苏联对古巴的争夺 |
C.“冷战”形势下的美苏争霸 |
D.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全面对抗 |
A.朝鲜战争 | B.古巴导弹危机 | C.越南战争 | D.星球大战计划 |
A.美苏争霸斗争是以冷战为主 | B.古巴导弹危机激化美苏矛盾 |
C.核战争将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 D.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增强 |
A.冷战中包涵着自我控制的机制 | B.冷战局势得到缓解 |
C.两极格局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 | D.军备竞赛回归理性 |
A.争霸中存在妥协与克制 |
B.尊重对方的利益要求 |
C.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的政策 |
D.提倡军事克制,反对热战 |
①古罗马的自然法精神吸收了斯多亚学派的主张
②欧洲的浪漫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
③《德意志帝国宪法》学习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④冷战时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
B.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
D.区域集团化 |
A.艺术作品亦能成为传达真相、保留历史信息的工具 |
B.艺术作品的原创性,决定了其所反映的历史信息真实而可信 |
C.文史哲合一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因此古画作不仅是艺术更是历史 |
D.历史真相虽已随岁月飘逝,但古代艺术作品却可穿越时空真实还原 |
A.文献记载 | B.实物发现 | C.口述史料 | D.神话传说 |
A.文人画 | B.风俗画 | C.写意画 | D.宫廷画 |
A.完全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原貌 | B.佐证了汉代史籍记述的错误 |
C.表明四川地区最早培植水稻 | D.体现了艺术性和史料性的统一 |
A.史料的新发现有助于获得历史新认知 | B.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
C.艺术作品都没有任何历史研究的价值 | D.只有新史料研究才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
A.由于带有主观因素而实证性差 |
B.能够比较完整地还原历史真相 |
C.可以与文字史料进行相互印证 |
D.艺术价值来自考古人员的发掘 |
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A.勤于政事保证了三帝意志的有效贯彻 |
B.君主集权造就了三帝的勤政作风 |
C.批阅奏章是三帝处理政务的主要方式 |
D.乾纲独断是盛世三帝的政治传统 |
A.甲是文明史观,乙是社会史观,丙是生态史观 |
B.甲是唯物史观,乙是社会史观,丙是近代化史观 |
C.甲是社会史观,乙是文明史观,丙是全球史观 |
D.甲是全球史观,乙是文明史观,丙是革命史观 |
A.战国 | B.西汉 | C.东汉 | D.元代 |
A.播种和灌溉工具 |
B.播种和冶铁工具 |
C.耕作和冶铁工具 |
D.都是交通工具 |
A.冶金业的先进 | B.陶瓷业的领先 |
C.酿造业的进步 | D.纺织业的发展 |
A.高温冶铸技术已出现 | B.民营作坊规模庞大 |
C.冶铁技术领先于世界 | D.专卖政策得到推行 |
人物 | 事业、财富 |
卓氏 | 本为赵人,迁蜀后“即铁山铸”,省至僮仆千余人 |
程郑 | 本为山东人,迁蜀后“亦冶炼”,富与卓氏相当 |
孔氏 | 本为梁人,在南阳“大鼓铸”,致富数千金 |
曹邴氏 | 鲁人,“以铁冶起,富至巨万” |
A.民营冶炼业有所发展 | B.蜀是全国冶铁中 |
C.盐铁政策的开放开明 | D.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
A.体现西汉高超的冶铁技术 | B.说明西汉机械制造技术的成熟 |
C.可能使用范进行浇筑成型 | D.利用了水排技术提高锻造效率 |
①清康熙(1654年-1722年)年间德化窑白瓷布袋和尚坐像 | ②1708年德意志地区萨克森王国的约翰·波特哥烧制了第一批仿德化窑白瓷“中国僧侣”像 |
A.①能够说明清康熙年间的白瓷技术最为发达 |
B.②的出现是由于德意志地区实行了宗教改革 |
C.①②比较可以说明中国宗教深受到西方影响 |
D.①②比较可以说明德国制瓷发展与中国有关 |
记述 | 出处 |
越王勾践命人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 | 袁康《越绝书》 |
在汉代,浙江会稽与河南陈留、陕西汉中、山东淄博并称四大麻纺织业中心 | 陈桥驿《浙江省地理》 |
会箱吴人陆间“建武中为尚书令。美姿貌,喜着越布单衣,光武帝见而好之,自是常教会稽郡献越布” | 班固《后汉书》 |
A.南北手工业技术交流频繁 | B.浙江纺织技术水平较高 |
C.纺织业在南方占重要地位 | D.南北经济差距明显缩小 |
A.相权有所分散 |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
C.“外朝”参议要政 |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
A.中书省 | B.门下省 | C.尚书省 | D.中书门下省 |
A.八股取士 | B.三省六部制 | C.王位继承制 | D.世卿世禄制 |
A.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C.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 |
A.使决策和行政权分离 | B.凸显了皇权专制特点 |
C.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 D.减少了皇帝决策失误 |
A.防范宰相专权擅政 | B.避免行政决策失误 |
C.提高中枢决策效率 | D.扩大中书省的权力 |
①丞相府是行政中枢,丞相为三公之一,是主要的辅佐大臣
②中枢机构变成皇帝直接统领的三个机构,同在政事堂议事
③中央常规中枢机构削弱,决策活动转移到皇帝亲信的臣僚
④废丞相,选文官协助处理奏章等,逐渐成为实际中枢机构
A.①②秦朝、汉朝 | B.③④汉朝、唐朝 |
C.②④唐朝、明朝 | D.②③秦朝、明朝 |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 |
B.为后世不同程度所借鉴 |
C.以提高行政效率为目的 |
D.指出未来社会发展方向 |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
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
A.《清明上河图》 |
B.《女史箴图》 |
C.《本草纲目》 |
D.《红楼梦》 |
A.阿拉伯商人在瓷器店里挑选青花瓷 |
B.集市、地摊分布在各主要道路两侧 |
C.晋商、徽商控制了大部分的商业买卖 |
D.富人多穿丝绸,普通民众多穿棉布 |
A.临安是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 B.城市的商业功能开始显现 |
C.商品经营与民俗文化结合 | D.市镇经济的发展非常迅速 |
A.经济发展拓展了社会公共空间 | B.政府已经改变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C.市的发展侵占了场的活动空间 | D.市、坊的空间与时间界限被打破 |
A.宋朝坊市制度的改变 | B.夜市的发展与繁荣 |
C.海外贸易的影响 | D.民众奢靡风气日盛 |
中国古代商业空间形态的变革
代表城市 | 西周王城 | 唐长安城 | 北宋东京城 | 南宋临安城 | 清北京城 |
形态体现 | 点 | 面 | 线 | 网络 | 空间 |
商业空间形态变革历程 | 物物交换形成最初的市,规模小,数量少,在城市形态结构中并不十分重要 | 从依附于宫在到独立为里坊制的城市结构,位置灵活,数量增多 | 商业形式多样化,不断突破"市”的城市形态结构,侵街形成开放街巷 | 经济发展空前繁荣,多种形态综合形成遍布城中的复合商业网络体系 | 用地紧张,矛盾加剧,商业建设繁荣发展,极大改变了市形态和天际线景观 |
A.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 B.民居和交易场所没有界限 |
C.城市规划突出商业网络 | D.商业空间极注重节约用地 |
A.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是建都的原因 |
B.缺乏防范敌人进攻的天然屏障 |
C.水利工程是都城经济的重要支撑 |
D.地理位置偏僻不利于控制中原 |
①罢除丞相 ②设立内阁 ③设司礼监 ④六部直属皇帝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A.中朝 | B.内阁 | C.南书房 | D.军机处 |
A.打击贪官污吏 | B.强化君主权威 |
C.稳定社会秩序 | D.提高行政效率 |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 | 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 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
A.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 B.削弱内阁权力 |
C.消除威胁皇权的因素 | D.加强中央集权 |
A.国家中枢行政体系遭到破坏 |
B.皇权体系受到了制度化的制约 |
C.内阁参与决策呈现出合法化 |
D.丞相制度最终得到了变相复兴 |
A.呈现出君主专制强化与弱化相交织的趋向 |
B.凸显中央机构行政权大小不以君权强弱为转移 |
C.体现出古代国家本质特征与基本政治取向 |
D.全面体现统治集团群体共治的合理性 |
第1章收复失地运动 第7章活字印刷 第2章文艺复兴 第8章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第3章百年战争 第9章征服新大陆 第4章黑死病 第10章新教改革 第5章…… 第11章天主教改革或反新教改革运动 第6章欧洲扩张时代的开始 第12章西班牙无敌舰队 |
A.明朝崛起 | B.日不落帝国 | C.理性之光 | D.明治维新 |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
C.“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 D.“别黑白而定一尊” |
A.适应军事的需要 | B.加强思想控制 |
C.剥夺朝中大将兵权 | D.发展经济 |
A.军机处的设立 | B.南书房的设立 | C.秘密奏折制 | D.内阁制 |
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 | B.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 |
C.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 | D.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 |
A.君主专制权力达于顶峰 | B.中枢行政机构分工明确 |
C.权力制衡机制趋于成熟 | D.中央集权体制得到加强 |
A.反映出当时的朝局较为混乱 | B.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客观结果 |
C.说明皇权受到军机处的威胁 | D.表明中央决策机制出现异变 |
A.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存在明显差异 |
B.欧美管辖下的是公民,清政府管辖下的是臣民 |
C.欧美等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 |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 |
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
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
A.左宗棠、魏源顺乎世界之潮流迈出变法第一步 |
B.“师夷长技以制之”是洋务派自强之道的思想先导 |
C.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变化 |
D.以“中体西用”寻求变革,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
A.用封建纲常伦理挽救封建统治 |
B.发展中国落后的近代科技 |
C.用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 |
D.用西方政治制度维护统治 |
A.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
C.根本之图在人心而不在技艺 | D.制器与练兵相为表里 |
A.地主阶级不断探索国家出路 | B.西学盛行逐渐取代传统思想 |
C.先进理论推动了近代化实践 | D.中体西用能够挽救民族危亡 |
A.学习西方先进科技 | B.统一军事指挥权 |
C.建立装备精良海防 | D.推动发展工商业 |
A.借鉴了西方近代国家工业化的经验 | B.是“内忧外患”形势下的主动自救 |
C.使近代民族工业的轻工业发展薄弱 | D.保护了国内消费市场免受外来入侵 |
①英国、日本式道路由晚清政府主导
②美国式道路导致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③俄国式道路出现在大革命失败以后
④中国式道路是指国共合作完成革命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③④ |
D.①③④ |
时间 | 应用科学 | 自然科学 | 历史地理 | 社会科学 | 其它 | 译著来源 |
1850—1899 | 40% | 30% | 10% | 8% | 12% | 英美占85% |
1902—1904 | 10.5% | 21% | 24% | 25.5% | 19% | 日本占62% |
①中国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复兴
②中国人的关注点有所转向
③日本超越英美成为世界强国
④中国学习的主要对象发生变化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①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初步发展 ②民族工业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③城市手工业有了一定程度发展 ④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继昌隆缫丝厂 | B.湖北织布局 | C.开平煤矿 | D.安庆内军械所 |
A.西方工业化成果已经传入中国 | B.民族工业产生的途径具有多样化特征 |
C.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限制 | D.洋务运动对民族工业产生有一定影响 |
A.摆脱了列强对中国煤炭业的控制 | B.反映了商办企业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
C.有助于缓解民族工业的资金困难 | D.得益于政府放宽了创办实业的限制 |
A.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B.当时中国基本上不具备产生近代民族工业的条件 |
C.贸易发展为民族工业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
D.西方文明客观上促进了近代中国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二章《辛丑和约》与新政形势下社会政治的变动 第一节中外关系的表面和缓与列强加紧在华掠夺利权 第二节……………… 第三节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第四节社会各阶层的政治动向 |
A.洋务运动和中国早期的近代化 | B.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初步发展 | D.民国初年社会形势发展状况 |
1750——1900年世界制造业产量份额表(单位:%)
1750 | 1800 | 1860 | 1880 | 1900 | |
欧洲 | 23.1 | 28.0 | 53.6 | 62.0 | 63.0 |
中国 | 32.8 | 33.3 | 19.7 | 12.5 | 6.2 |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制造业大大落后于西方
②民族工业的兴起缩小了中国与欧洲制造业的差距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曲折地发展
④外国列强的侵略与掠夺是中国经济落后的重要根源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材料一 香港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紧密相连。近代以后,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国力衰弱,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朝政府割地赔款……那时的中国历史,写满了民族的屈辱和人民的悲痛。
——引自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面临的实际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香港问题,用什么方式才能解决台湾问题。只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和平方式,一种是非和平方式。而采用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就必须既考虑到香港的实际情况,也考虑到中国的实际情况和英国的实际情况,就是说,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要使三方面都能接受。
——引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
(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1840年后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一系列侵略战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三方面都能接受”的方案是什么,这一方案的根本点在哪里?并简述其基本内容。这一方案对推动祖国完全统一有何意义?
材料 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大炮打开国门,丧失了大量主权。
(1)鸦片战争爆发于哪一年?
(2)这场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个条约是什么?战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鸦片战争中,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读诗回答问题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春愁》
(1)作者写这首诗是在哪一年?
(2)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45年台湾回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分离,原因是什么?
(5)谈谈你对台湾问题的展望。
材料
时间 | 重大事件 |
1840—1842年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战后,先后签订中英《南京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1856—1860年 | 英法联军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
1871年 | 俄国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 |
1874年 | 日本出兵侵犯中国台湾南部地区 |
1883—1885年 | 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
1888—1889年 | 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西藏战争 |
1894—1895年 | 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军民开展反割台斗争 |
19世纪90年代 | 列强加紧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出现“瓜分危机” |
1900—1901年 | 英、美等组织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
——据《中国近代史纲要》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列强侵华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强侵华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自今以来,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马关条约》(1895年4月17日)
材料三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由诸国分应主办……留兵驻守,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
——《辛丑条约》(1901年9月7日)
(1)比较材料一、二所反映条约内容的异同。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列强侵华的进程,并分析其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
1962年,台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临终前写下《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材料二: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让香港、澳门同胞同祖国人民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关于台湾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诗句反映了台湾与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历史事实,请问其原因各是什么?目前两岸统一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台湾回归的有利因素。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日益重要,海权问题备受关注。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无论是中国国民,或是政治精英,大多认为国家的利益不在海洋。
材料二1912年12月,中华民国第一任海军总司令黄钟瑛病逝。有感于当时仍然严峻的海防形势,孙中山先生在其亲笔题写的挽联中发出了“伤心问东亚海权”的时代感叹。
—《近代中国海权问题的历史反思》
材料二海军实为富强之基,彼美英人常谓,制海者,可制世界贸易;制世界贸易,可制世界富源;制世界富源者,可制世界即此故也
——孙中山《十年国防计划》
材料三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头号大国,陆地空间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空间。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上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在由岛链形成的半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海洋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海上通道和能源安全保障将是21世纪初叶我国面临的又一个新问题。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什么思想观念?概括说明这一观念形成的经济根源。但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有7000年海洋文化,其航海在唐宋元迄至明中叶的七八百年内领先于世界。”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材料二中孙中山感叹中国海权丧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海权丧失的原因。依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的海洋观。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中国古代是“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也 就是说在中央集权制度下,允许多种类、多层次的管理制度......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
材料三2019年1月2日,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重要 讲话,倡导“两岸同胞要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共担民族复兴的责任,共享民族复兴的荣 耀”。众多大陆网友担心目前海峡两岸良性互动局面会付诸东流。因为2016年台湾地区领 导入选举投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以领先超过300万票的绝对优势获 胜,蔡英文在2015年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希望将两岸关系向前推进一大 步时,声称:“一国两制”不适用于台湾,台湾不同于香港、澳门。公开否认“九二共识”,主张两岸“不统、不独、不战、不和”。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中央政府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管理的相关事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提炼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二中的史实加以论证。(要求: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简述祖国统一的必要性。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材料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德】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欧洲早期殖民者通过哪些方式(手段)获取巨额财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谈谈你对该材料的理解。
材料一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成你有西行的设想?”
回答:“19岁那年,葡国航海家达·伽马完成首航印度壮举,他带回许多珠宝香料和布匹,一本万利,成了巨富。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激励,我下定决心要超越达·伽马,好望角风浪太大,我要另辟到达东方的安全航道。”
材料二 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
——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
请分析:
(1)根据材料一,判断文中的“我”是指哪位航海家。他与其他航海家“背道而行”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材料一 1557年葡萄牙人租借中国澳门并和中国建立正常贸易关系;1571年又在日本长崎获得了另一个基地,此后贸易便达到鼎盛时期。16世纪80年代,澳门进入了黄金时代,人口由五百多人增长至两万多人,迅速发展成海港城市。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安排在远东的贸易活动,每年五月至六月,他们乘坐由中日贸易舰队司令指挥的大帆船,顺着夏季风从印度果阿起航,将装着胡椒、苏木、象牙、檀香等印度货物,以及原产美洲的白银运到澳门,把货物与白银换成中国的生丝、丝织品、黄金以及铅、水银、糖、麝香、茯苓、棉布等商品,到第二年初夏,乘着季风东航进入日本长崎、把丝、棉布等中国商品以高昂的价格迅速脱手,然后装上日本白银及少量其他货物,返回澳门。他们在澳门用日本的白银大批购买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黄金及其他货物,到第三年秋天,乘着季风返回印度果阿。
材料二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指1565~1815年西班牙殖民地墨西哥与菲律宾之间的垄断贸易。在葡萄牙人独占对日贸易利润的刺激下,西班牙人也致力发展对中国的贸易。1566年,“圣赫罗尼莫号”帆船从(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抵达马尼拉,开辟了往返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马尼拉大帆船将近两年往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中国的生丝、丝绸、瓷器等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及殖民地,深受欢迎。
18世纪,垄断性的大帆船贸易走向衰落,1815年西班牙国王废除此项贸易。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樊树志《晚明大变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葡萄牙东方贸易航线的特点,并分析16世纪澳门成为东方贸易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中国的影响及其走向衰落的原因。
材料一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 15世纪末到17世纪,伊比利亚白人大举移民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在伊比利亚人移入美洲之际,印第安人便开始了锐减和被灭绝的过程,欧洲人又大肆从非洲贩卖黑人,运入美洲供奴役。16~17世纪,英国人、法国人、荷兰人又大量移民北美,最后形成了今天美利坚人、加拿大人的主体。17~18世纪时,荷兰人、英国人又大举移入南非,形成了今天南非的白人。18~19世纪,英国人、爱尔兰人大举移入澳大利亚、新西兰,最后使澳大利亚、新西兰成为以白人为主的国家。发韧于地理大发现时代,迁延久远的大移民,影响了整个世界。
——《地理大发现研究》
(1)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机。请说明与新航路开辟相关的社会背景。
(2)依据材料二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谈谈你对“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的理解。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到19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进而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 000吨之多。
(1)材料一从哪些方面体现了欧洲“商业革命”,结合所学评价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二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奴隶制)是殖民地财富的唯一自然基础。”
(2)依据材料二,概括殖民者在各地的罪行。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一谈你对殖民扩张的认识。
大航海时代
海洋是一个国家通向远方的重要路径。1405年,明成祖派遣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1492年,哥伦布获得西班牙女王的资助踏上了开辟新航路的征途。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徐徐拉开……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你能提取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比较郑和与哥伦布航行目的和行事方式上的差别。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中西方在对待外部世界和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材料一 第一阶段,在16世纪西欧商业资本主义揪起的第一次殖民主义高潮中,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第二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工业革命推动了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到19世纪中后期,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进入新的阶段,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南海外殖民,19世纪末的第三次殖民高潮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的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摘编自张红菊《殖民主义与全球化—殖民主义与全球化进程及其消极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不同阶段资本主义民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在人类历史上,棉花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历程。其中,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空间关系不断变化,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三幅图片反映了棉花产业演变的历程,请分别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材料三 19世纪的殖民征服和殖民统治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表者,关于他们在殖民地中所起的作用,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唯物而又辩证的基本观点——“双重使命论”。那就是:一重是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破坏性使命,另一重是亚洲为建立“西方式”社会莫定物质基础的建设性使命。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为例对马克思“双重使命论”进行论证。
材料一 朕(康熙帝)早夜勤毖(劳),研求治理,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尝读《豳风》《无逸》诸篇,其言稼穑蚕桑,纤悉具备。昔人以此被(配)之管弦,列于典诰,有天下国家者,洵不可不留连三复于其际也。西汉诏令最为近古,其言日:“农事伤,则饥之本也;女红(功)害,则寒之原也。”又日:“老耆以寿终,幼孤得遂长。”
——摘自【清】康熙帝《御制耕织图》序
材料二 “佃户终岁勤动,祁寒暑雨,吾(地主)安坐而收其半,赋役之外,丰年所余,犹及三之二,不为薄矣。而俗每存不足之意,任仆者(管家)额外诛求……此何理耶?且思朝廷一布宽恤之诏,百亩之家所益几何,而欢传万口;下加微(征)之令,百亩之家所损几何,而怨咨载道。”“其买田者大率客户,然田虽买而无人为耕,大率买二十项田而所耕者不过二顷,以客居之人,非游宦则商贾,不能涂体沾星以从事南亩,而本地之人,则已死亡过半矣。”
——摘自【清】张履祥《补农书》《清经世文编》
材料三 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有两个根源:“一个是农耕生活,一个是家族本位”。“比起埃及、巴比伦,甚至印度,中国是个大农业区。……这一历史条件,使中国农耕文化得以继续发展……由于中国自古及今,主要是农业社会,农民都和植物一样定居在村庄里。这种凝聚力就更显得牢固。……家族的长期存在和成为社会的本位,遂使家族成为中国文化的繁殖和滋生点。”
——摘自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一句话归纳为后世遵循的“近古”的治国原则。从“研求治理”“天下国家”的角度,总结概括康熙帝思想主张的积极意义。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扼要分析说明材料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3)阅读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社会学家费孝通在对乡土中国的观察中,基于“社会原因所产生的不均”,提出了“反抗线”的认识。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总结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到中国共产党人,解决土地赋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②历史学家钱穆认为,“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试以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为例,指出家族聚落的中心所在,并加以实证例举,简述其所宣示的文化思想及其观念。
材料一 “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牛郎织女》“夏绣邮票”一套四枚,分别为“盗衣结缘”“男耕女织”“担子追妻”“鹊桥相会”。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稳定小农”的思想指导下,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一个人起什么名字,往往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春秋时期,许多人常常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字子耕。
材料二 在传统社会制度的制约下,明清时期社会各阶层,无论是官绅、地主、商人,还是一般平民百姓,他们的最终目标乃是买田置宅,或科举入宦。就商人而言,从事工商业并不是他们最终的追求,而只是达到这些终极目标的一个有效手段而已。
——摘编自张海英《明清商业思想发展及其转型困境》
材料三 与此同时,许多根据地都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仅以井冈山根据地为例,1930年前后,解决了50多个区、500多个乡的土地问题,约有60多万人得到了土地。20世纪30年代以来,红色政权建设比以前更加有条不紊,内容更加全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
——摘编自刘孝连《浅析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与红色政权建设》
材料四 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年之后,近9000万农民分得了土地。农民表示:“解放军打到哪里,我们就支援到哪里”;淮海战役,解放军官兵60余万,支前民工230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在身后是3倍的支前民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使土地制度发生怎样变化?材料二的现象从侧面反映了什么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这两个时期土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调整?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重农抑商”思想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国家的经济运行始终起着支配作用。先秦诸子因农神崇拜而塑造了“神农氏”《商君书》指出“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秦始皇在琅琊碑文中书写“上农除末”,汉代“驱民而归之农,盐铁官营”,唐“官家不税商”,宋“商贾不通,财用自困”,明清“农产品贩卖成风”“南方大量城镇涌现、工厂作坊繁盛”。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为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和实践。《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先秦、秦汉、唐宋、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思想演变的阶段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重农”思想延续至今的原因,并列举新中国为解决“三农”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国家治理关乎民生商周时期的统治者已经产生了“敬德保民”的认知和经验。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认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孔子主张“为政以德”,提倡统治者应该强修养、克己成仁,实施养民、富民、教民之治。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力主君为民而设、统治者要推行“仁政”。
——摘编自严炳洲《从以民为本到人民至上——民本思想在中国的现代化演进研究》
(1)依据材料,概括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主要观点。
汉初,经济的凋敝和秦亡的教训使统治者认识到“为富安天下”,只有与民休息、尽快恢复社会经济,才是兴邦的根本出路。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文景之时,先后“除肉刑”,“欲令治狱者务先宽”。
——摘编自马卫东《中国古代三大治世的历史成因》
(2)依据材料,概括汉初统治政策的特点。结合所学说明其带来的影响。
民生主义是孙中山毕生追求的革命纲领。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倡导民生主义。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明确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孙中山强调“国民党之民生主义,其最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他一生都在力行振兴实业的革命实践,他主张在“关系主权之事,不能丧失”的前提下,可利用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技术来发展本国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摘编自韩喜平《新时代视域下孙中山民生主义评析》
(3)依据材料,列举孙中山提出的有利于民生发展的主张。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017年中国GDP总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论断,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门小军《中国共产党对各个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及其经验启示》
(4)从材料中任选一种关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说明其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材料一 传统民本思想起源于西周,周公从殷商的灭亡中发现了人民的力量,就提出统治者要保民,认为保民是上天择君依据的德行之一。这种爱民思想为后人传承,从先秦时期的“民贵君轻”、“君舟民水”到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等,并对这一思想作了不同形式的丰富和发展,但却始终跳不出王权专制统治的框框。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民权”,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中国社会各界普遍使用的热词。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政治家的孙中山顺势而为,将民权概念和政治上的“主义”明确结合,提出民权主义,赋予“民权”概念新的内涵和意义,并以此为核心提出其独特的宪政构想。
1949年6月底,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明确指出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区别只是谁领导谁的问题,即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掌握领导权。他说:“除了谁领导谁这一问题以外,当作一般的政治纲领来说,这里所说的民权主义,是和我们所说的人民民主主义或新民主主义相符合的。”
——摘编自王开玺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民本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提出民权主义的历史背景,指出它和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材料一 民本思想在我国产生的时间较早,周公就不止一次地告诫群臣子弟,要“知稼墙 之艰难",要知道民众的痛苦。孟子认为"君以民为本,社稷亦以民而立,故民为贵。君与社稷虽有轻重,但皆为民服务”。荀子认为“足国之道,节用裕民”。墨子认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唐太宗认为“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认为君主应该“以天下万民为事”的观点。这些观点主张中,无不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等
材料二 人民是什么?在中国,在现阶段,是工人阶级,农民阶段,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这些阶级在工人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组成自己的国家,选举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国主义的走狗即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 党反动派及其帮凶实行专政,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它们乱说乱动。如果要乱说乱动,立即取缔,予以制裁。对于人民内部,则实行民主制度,人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项自由权。选举权,只给人民,不给反动派。人民民主专政的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而主要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这两个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 -90%0推翻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主要是这两个阶级的力量。由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 依靠这两个阶级的联盟。
——摘编自《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三 毛泽东站在历史唯物论的理论高度,全面论证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伟大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尊重群众服务群众和关心群众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共产党人的 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高标准”,把群众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群众看作是我党排除艰难险阻克敌制胜的法宝和根本保证,从而使传 统的民本观发生质变,升华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彻底地付诸实践。国家真正以民为本,老百姓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在新中国变成了现实。
——摘编自蒋秀碧《毛泽东的群众观和古代的民本思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传统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的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必须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人民观的进步性。
材料一 我国古代自大一统专制统治形成以后,历朝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古代思想家一般都认为,发展商业将会动摇“农本”,因为商业不生产物质财富,反而会导致财政收入的流失。再者,商业发展也可能破坏小农经济的稳定性,威胁国本。与之同时,商业发达也可能使道德倒退,因为工商之民善于欺诈,形成社会上的重利风气和拜金风尚。史家王家范认为,以上未见得是朝廷“抑商”的真实动机。在列国纷争的先秦,商人也曾风光无限,出现了范蠡、计然、白圭等大商人。但到秦汉以后,史书上难再找到有名有姓的大商人。这种思想形成的深层原因,主要是为了防止任何有可能构成对专制集权统治具威胁的集团性社会势力形成。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欧洲也有重农抑商主张,这种思想主要来自基督教会。他们宣扬物质财富将危害精神幸福,因此竭力反对以盈利为本的商业行为。基督教的重农抑商思想,除了精神层面的因素,再有,就是商人以末致富,甚至达到权倾王侯、富可敌国的地步,显然威胁到了教会权威。教皇具有超越一切世俗政权的权力,但欧洲大大小小的封建政权却常面临内外双重威胁。由于特殊地理环境,欧洲长期小国林立,相互征伐,教皇与世俗封建主之间明争暗斗,大小君主必须通过发展工商业壮大力量。一些日常用品、奢侈品及战略物资须借助于国际贸易才能互通有无。各个王国内部的封建贵族也得仰赖商业发展壮大自身力量。看看中世纪以来各类集市在领主们保护下遍布欧洲大陆,就可知世俗政权对待商业的态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丁骋骋《重农抑商:何以东西方结局大不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西方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目的的异同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6世纪以来重农抑商政策在东西方的不同走向及其原因。
材料一 他(拿破仑)在巴黎军……也是整天埋头读书。小伙子喜欢斯巴达人的生活方式,对法兰西纨绔子弟的挥霍无度极为反感。……在驻防的城市埋头读书,以极为灵验的本能选读那些将来对他有用的书:大炮,它的原理和历史;围攻术;柏拉图的《理想国》;波斯、雅典、斯巴达城邦的政体……现在保存有拿破仑的一整套习字簿,里面有他的笔记.从中发现一幅撒克逊七王国的地图,上面有三个世纪的国王名单;条目,古代克里特赛跑的种类;条目,小亚细亚希腊要塞的清单。
——摘自【德】埃米尔·路德维希《拿破仑传》
材料二 自1792年后欧洲有战争之事,乃引起法国之建设共和。然不久有一盖世之英雄不但统治法国,而且为西部欧洲大部分地方之霸主。彼并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而且因合并德国之小邦及覆灭神圣罗马帝国之故建他日欧洲一大强国之根基。
——摘自何炳松《欧洲大历史》
材料三 拿破仑逝后,黑兹利特称他为“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并在自己新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这些国王们原本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是“自由的堡垒,在这座堡垒里,人民可以高举自由的旗帜对抗封建世袭制度。”
——摘引自【英】阿利斯泰尔·霍恩《拿破仑:文治与武功》
(1)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关注希腊的原因,并概括说明古代希腊奥林匹亚竞技会的性质。
(2)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引入法国革命之改革事业于其治下之国中”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中拿破仑在欧洲“制服了封建国王们”的提示,简要概括他在这方面的贡献。
阅读下图:
恢复帝制
请回答:
(1)图片中称帝的人物是谁?发生在何时?
(2)为巩固统治,他对法国做了哪些改造?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一 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这是一位同亚历山大和恺撒一样的天才人物,长于指挥军队……竟还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几年之后,这位伟人、聪明的人物疯狂了……使得一百万人的生命毁灭在战场上,激起整个欧洲来反对法国……二十年胜利果实被剥夺一空。”
——梯也尔《执政府和帝国的历史》
(1)恩格斯为什么说拿破仑是德国“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2)以史实说明拿破仑“有立法家们具有的才能”。
材料一 1821年,当俄国诗人普希金得知拿破仑去世后,写下了一首长诗《拿破仑》:
……
赞扬吧!他给俄罗斯的人民,指出了崇高的命运;
在幽暗的流放里,他死了,却把永远的自由遗给世人。
——摘编自李宏图、郑春生、何品《拿破仑帝国·前言》
材料二 无论是1802年的《亚眠条约》,还是1807年的《提尔西特和约》,都基本承认了法国业已夺取的领土和享有的优势。但拿破仑欲壑难填,他不仅要牢牢地占有“自然疆界”,还要建立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不满足于做法国的第一执政,而要做与中世纪查理大帝相媲美的“皇帝”。……他不断打击和削弱奥地利和普鲁士,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受法国控制的莱茵联盟。他不断收紧“大陆政策”的绳索,不仅激起了伊比利亚半岛人民的起义,也使得沙皇亚历山大与之分道扬镳。……当他在俄罗斯铩羽而归、帝国已分崩离析之际,他仍拒绝梅特涅的条件。所有这一切,不仅将更多的国家推向了法国的对立面,也最终加速了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摘编自唐晋《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对俄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材料一 法国自由主义主要也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同法国革命者所采取的所有宪法一样,强调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因此,拿破仑那部已被证明是最持久、最有影响的著名法典,明确禁止组织工会和进行罢工。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法国大革命极度暴烈。这是不妥协的必然结果,国王和贵族首先不妥协,接着所有的派别都不妥协。但法国大革命最终还是失败了,它没有能建立起新制度,也就是没有能达到预定的目标。从1789年到第三共和国最终确立,也就是19世纪70年代中叶,将近90年的时间里,法国政局动荡,出现过三个共和国、两个帝国、两个王国,可是到第三共和国形成时,法国人终于学会妥协了,而到了这个时候,政局也就稳定下来,大革命所追求的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但那是各个派别妥协的结果。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件的共同原则。结合所学,从经济和法制角度说明拿破仑对法国的改造体现了“法国自由主义主要也是一种资产阶级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70年代中叶法国共和制度“终于确定下来”的原因,并指出当时法国两个主要政治派别妥协的集中表现。
材料一 法国大革命的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是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都是革命的;保卫伟大的革命,反对反革命君主国的联盟。但是,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大国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产生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摘编自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编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1)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由此,谈谈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材料一 (美国)参加费城制宪会议的代表们当时只认同“共和”而不认同“民主”……(代表们)把民主看作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认为)人民参政的最好形式便是英国人发明的代议制。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第十六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材料三 18—19世纪的法国风云激荡,影响了整个欧洲。在涉及拿破仑在当时的表现,有两种认识可供讨论:①拿破仑无意维持民主政体。②拿破仑政权在欧洲所产生的影响乃是民主原则的广泛滋长。
———余英时《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古希腊民主被等同于“暴民专政”原因,并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方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形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你更侧重哪一观点?侧重①:拿破仑无意维持民主政体,请结合史实进行说明。侧重②:拿破仑政权在欧洲所产生的影响乃是民主原则的广泛滋长,请根据所学知识加以阐述。(只做选择不分析说明不得分)
材料一 1806年拿破仑发布《柏林敕令》,禁止欧洲大陆诸国与不列颠岛进行任何贸易,这是大陆封锁政策开始的标志。拿破仑深信断绝了对外贸易,英国就会陷入经济紊乱,不打自垮。考虑到法国是农业国,工业基础不如英国,拿破仑提出“不能忽视英国的商业在海外占据优势这一事实,因为它是海上霸主,法国在欧陆上是强大无比的,所以应竭力使法国的商业在大陆上占据优势”。
《柏林敕令》颁布后,英国开展反封锁,禁止与法国及其盟国的贸易,抢占法国及其盟国的殖民地。英国对外贸易反而不断上升。
拿破仑并未与欧洲结成“大陆共同市场”,而是禁止欧陆各国从英国及其殖民地购买工业品、生活用品,并禁止向英国出售农产品,同时必须向法国购买工业品和提供原料。各国深受其苦,纷纷通过走私贸易等方式进行反抗,导致英国工业品和殖民地货物大量充斥欧洲。面对日益猖獗的走私活动,拿破仑加强了对欧陆的军事占领,引起各国政府和人民更加强烈的反抗。
——摘编自黄振《“大陆封锁”与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1)阅读材料一,概括拿破仑实行大陆封锁政策的目的。
(2)有学者认为,大陆封锁政策无法阻挡现代化的潮流,在现代工业生产条件下,任何壁垒、垄断不仅伤害他者利益,也是自我摧毁。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阐述。
材料二 革命者之言民权自立,不过因人心之所乐而因以饵之,以鼓动大众,树立徒党耳!假令革命果成,则其魁长且自立为君主,而改行压制之术矣。不见法之拿破仑乎?始则专倡民权……复自为君主。
——1902年康有为《答南北美洲诸华商论中国只可行立宪不可革命书》
有大儿华盛顿于前,小儿拿破仑于后,为吾同胞革命独立之表木(意:模范)。嗟呼!嗟乎!革命!革命!
——1903年邹容《革命军》
昔始皇帝创无限专制君主制,其子二世亡之。那破仑一世破坏法兰西共和,帝制自为,身败名辱。其犹子那破仑三世仍明目张胆,蹈其复辙。今堕地呱呱之中华民国,在朝之魔王袁世凯一世方死未死,而在野之瞀儒袁世凯二世方生,一何中外古今之史例巧合若斯也?
——1916年陈独秀《袁世凯复活》
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
——1938年毛泽东《论持久战》
(3)以“拿破仑在近代中国的形象变迁”为主题,解读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