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摇落以后,( )去小枝小叶,( )上几天太阳,( )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 做 )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 )桂花。回家时,总要( )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把下列动词填入文段中相应的括号里。故乡的石磨
回乡下探望岳父母,在他们家的院门口发现了一对石磨。
石磨很大,由红褐色的花岗岩制成。它们各自躺在大门两侧的柿树下,被一些碎木棍半掩着。石磨上的淘糟清晰可辨,两水把它朝上的一面冲刷得干干净净。每逢夏秋季节,三三两两的村民来此纳凉,喜欢坐在石磨上谈天说地。有人建议把石磨砌成路沟的护坡,省得碍眼碍事。岳母不同意。我知道,地对石磨怀着深深的感情。凡是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都不会忘记石磨的功劳---石磨方便了农民的生活,咿咿呀呀地转动的石磨成了历史的剪影,定格在一代两代人的心中。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广大农村,每个村庄都有一两盘石磨。靠了这石,金黄的麦子才变成了白花花的面粉,做成了令人眼馋的馒头。我们村只有一个磨坊,两盘磨轮流“上岗”。那时磨面得提前“挂号”,轮到了就使劲磨上一套,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经常是五更起磨面,天明正好卸磨,不仅磨了面,还不耽误白天下地干活。轮到磨面的前几天,母亲淘了粮食,在苇席上摊开,晒到轻轻一咬“嘎嘣”一声就收起来。既不能晒得太干,也不能晒不干。大干了磨出来的面黑,不干出面率低。磨面的时候,要给驴子套上夹板,戴上蒙眼(一块透光性不好的黑布),这样驴子就只知道围着石磨转圈,不会偷嘴吃。筛面是在一个大木箱里进行的,箱子里架两根圆木杆,手抓着筛圈在上面来回滑动,雪白的面粉就会从筛底漏下,堆在面箱里。麦子经过几遍研磨,最后剩下的是麸(fū)子,可以喂猪养鸡。卸磨后,不能急于赶驴走,要抓几把草木灰撒在地上,待驴翻来覆去地打几个滚后,才能牵出去喂养。
如今,石磨早已退投,我们吃的面粉都是画粉厂加工的,许多农民甚至把小麦存到面粉厂里,需要时直接去取,少了存储的麻烦。现在,在农村很少见到石磨了,到幕后的它们自甘我寞,任能人们冷落和处置。也许,它们明白,完成了应尽的历史使命,适事的谢幕就是最大的幸福。
那些曾经装点了我们的生活的石磨啊,虽然走出了历史的舞台,却走不出我记忆的长河,它水远是其中的一朵耀眼的浪花。
1.画线句子中引号的作用是( )。A.表示引用 | B.表示特殊含义 | C.表示讽朝 |
A.对石磨退出历史舞台的可惜。 | B.对石磨的怀念之情。 | C.对石磨奉献精神的赞美。 |
可爱的小鸟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忽然,小鸟张开翅膀,在人们头顶盘旋了几圈,“噗拉”一声落到了船上。许是累了?还是发现了“新大陆”?水手撵它它不走,抓它,它乖乖地落在掌心。可爱的小鸟和善良的水手结成了朋友。瞧,它多美丽,娇巧的小嘴,啄理着绿色的羽毛,鸭子样的扁脚,呈现出春草的鹅黄。水手们把它带到舱里,给它“搭铺”,让它在船上安家落户,每天,把分到的一塑料筒淡水匀给它喝,把从祖国带来的鲜美的鱼肉分给它吃,天长日久,小鸟和水手的感情日趋笃厚。清晨,当第一束阳光射进舷窗时,它便敞开美丽的歌喉,唱啊唱,嘤嘤有韵,宛如春水淙淙。人类给它以生命,它毫不悭吝地把自己的艺术青春奉献给了哺育它的人。可能都是这样?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小鸟给远航生活蒙上了一层浪漫色调,返航时,人们爱不释手,恋恋不舍地想把它带到异乡。可小鸟憔悴了,给水,不喝!喂肉,不吃!油亮的羽毛失去了光泽。是啊,我们有自己的祖国,小鸟也有它的归宿,人和动物都是一样啊,哪儿也不如故乡好!
慈爱的水手们决定放开它,让它回到大海的摇篮去,回到蓝色的故乡去。离别前,这个大自然的朋友与水手们留影纪念。它站在许多人的头上,肩上,掌上,胳膊上,与喂养过它的人们,一起融进那蓝色的画面……
1.给括号里的字注音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白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的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儿,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照西山时,感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巢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联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廊下时,那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儿,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按要求填表格季节 | 最美的时间 | 最美的景色 |
春 | ________ | ________ |
夏 | ________ | ________ |
秋 | ________ | ________ |
冬 | ________ | ________ |
材料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满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色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
材料二:广阔的草原上静静地躺着一条小河,河岸上这里多些,那里少些,随便地站立着绿柳白杨。几头黄牛,一小群白羊,在有阳光的地方低着头吃草,悠闲地散步。河岸是绿的,高坡也是绿的。绿色一直接上了远远的青山。绿草中有多少花呀!石竹,桔梗,还有许多说不上名的,都那么毫不矜持地开着各色的花,吐着各种香味,招来无数的凤蝶。风儿多么清凉,可日光又那么和暖,使人在凉暖之间,想闭上眼睡去,所谓“陶醉”,也许就是这样吧!
材料三: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民歌 《敕勒歌》
1.以上三则材料描写的是材料 | 描写的主要景物 | 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 |
一 | 野草、湖水、野花 | |
二 | 小河、牛羊、绿草、野花 | |
三 | 比喻 |
绿色的梦
①我出生在一个小镇上。镇外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顶上是一座又粗又矮的水塔。水塔旁是一片小树林,许许多多高大的松树像守卫一样,围绕着它生长。这片小树林,是我儿时的天堂。
②记得小时候,我喜欢与小伙伴一起在那儿玩耍。我们跑啊,跳啊,笑啊,还一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当我们玩累了,就坐在一棵老松树下休息。我们可以听到鸟儿婉转的歌声,感到阳光温柔的抚摸,这一切让人舒适得像躺在老人的怀抱里。
③秋天来了,地上落了一层厚厚的松针。我们拾起来,到树林附近去烤土豆吃。新鲜的土豆烤好后,大家便一起分享,都说这是天底下最美味的食物。多美妙的时光!
④当我为一些事愁眉不展时,我总喜欢到小树林去散散步,并把烦恼轻轻向那些老松树倾诉。那些树,静立不动,张开臂膀拥抱我,那一刻,所有的忧愁都随着风烟消云散了。
⑤清晨,我喜欢绕着这片小树林散步,也喜欢在那高耸的树下晨读。当我感到孤独时,我就与那些老松树对话。小树林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
⑥如今,我已经离开家乡很多年,但梦中经常会回到那片小树林。我深深地知道,绿色的梦是思乡的梦啊!
1.第①自然段中,“许许多多高大的松树像守卫一样,围绕着它生长”一句中的“它”指的是( )A.小路 | B.小树林 | C.水塔 | D.小山 |
挖笋子
我的故乡在盛产竹子的鹿谷。清明节回到家乡,我便带孩子到竹林去挖笋子。
孩子说:“奇怪,过年时回来,都不见有笋子,怎么一下子长出这么多粗壮的胖笋子?”我告诉他,胖笋子不是一夜之间长成的,竹根在地底下,利用寒冬孕育笋芽。春天一到,甘霖降下来,它们才撬开土石,雄壮地冒出头来。笋子冒出时,根部已经生得很扎实,所以长起来强劲有力,不到一个月就长成有枝有叶的长竹子。
孩子诧异地说:“那我们不挖了,多可惜呀!”我说:“不挖也不行,竹妈妈根部抱着许多小笋芽,有的生长在石缝里,如果不把长出来的笋子挖出来一些,竹妈妈就懒得叫石缝里的孩子努力冒出头来了。这和人一样,不受点刺激和打击,会忘掉努力。”
孩子笑一笑:“妈妈,假如你是笋子,是希望被挖掉,还是希望被留下来呢?”
我也笑一笑:“在我最鲜最好吃的时候被挖掉,我会觉得贡献大,心里很高兴。如果我没有被人发现,我也不会气馁。我使劲往上长,超过身边的长竹子,就能享受到雨露阳光。经过寒风和烈日的磨炼,长成坚韧的大竹子,还怕没有人要我、用我吗?”
孩子沉思起来。他一定在想:竹子好伟大,不该冒头的时候不冒头,不该气馁的时侯不气馁。不管风吹雨打,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弯腰,这就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坚韧精神!
1.选文主要写“我”在和孩子A.能够食用 |
B.给人们带来春天的气息 |
C.长大了能给小草遮挡阳光 |
D.长成竹子,为人所用 |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节选)
刘墉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
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 )浪费了时间,( )搞坏了身体。
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不是很喜悦的事吗?”(意译)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意译)
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指“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一下;“思”是指“思索”,让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
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呢?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
1.解释下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