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片段阅读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1.下列句子中的“体面“与例句中的“体面”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她看见来了一个穿着体面的人,猜想是位贵宾,便彬彬有礼地迎上前去。
B.他穿着得体,却做出乘车不买票的事情,实在有失体面
C.妈妈说人不能只讲长得体面,还要有美好的品行。
D.小明被表扬了,他的爸爸觉得来参加家长会真是一件体面的事情。
2.下列名言中与例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B.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C.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D.生活是一种绵延不绝的渴望,渴望不断上升,变得更伟大而高贵。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大的麦穗

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成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麦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1.我能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沉甸甸的_________    苍老的______    准确的____
不失时机地______  用心地_____    一再地_____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曲线画出一个拟人句。
3.瞧,短文怎么没有结尾?快来试一试给它加个结尾吧!
4.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教师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蛋洋溢着快乐,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板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图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十天。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就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同学送他这双“鞋”的理由。

“别人都穿着皮鞋,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他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到了答案。

他看到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布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 “爸爸在家,下岗了。” “妈妈呢?” “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她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       老师你家里也穷吗        他说       老师家里不穷       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都说我家里穷       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你高兴吗?”她笑了。“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她用力地点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他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呢?”有的同学说,好看。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爷爷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格,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后来这位老师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横线上:
2.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3.仿照词语,自己也试着写几个“AABB”式的词语。
花花绿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高兴(          )     给予(          )
5.老师几次注意小女孩脚上的布鞋,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让我们深受启发,你知道是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敬重卑微

①我读到一篇英国文章,讲的是蚂蚁。

②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母蚁生儿,工蚁持家。它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想不到小小生灵,竟活得如此滋润,活得如此有秩序、有意义。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③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④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我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jí jĭ)流动;我仿佛听见噼里啪啦的烧焦声,那是最外一层的蚂蚁用躯体开拓求生之路。

⑤如果没有抱成团的智慧,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就会全军覆没。

⑥生命的微小、体力的单薄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微薄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⑦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像一根细小的针,蚂蚁以它的精神穿过我的外衣,刺痛我的灵魂。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⑧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不是体积,而是精神。千里之tī dī),溃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用“\”画去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拼音。
2.读第④⑤自然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1)第④自然段中,“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泪眼模糊,深为它们的行为所感动”这句话与前文“       ”这一句相照应。用横线画出第④自然段中由事物引起联想的句子。
(2)第⑤自然段中,作者为什么说蚂蚁“抱成团”是一种“智慧”?(运用你已有的知识,结合短文内容回答)
                
(3)蚂蚁家族“抱成团”逃离火海,避免全军覆没的行为体现了            这两种精神。
3.“我”为什么要敬重卑微?(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文章,你想起了相关的哪些人、哪些事?请选一个方面,用简要的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白鹭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鹭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       )的蓑毛,那全身的(        )结构,那(          )的长喙,那(       )的脚,增之一分则嫌(   ),减之一分则嫌(     ),素之一忽则嫌(       ),黛之一忽则嫌(        )。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2.“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重点写白鹭,为何又要写对白鹤、朱鹭、苍鹭的描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古诗词中选一句描写白鹭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露珠

我喜欢露珠,我赞美它。

夏日的清晨,我来到野外散步。在万道霞光中,一个美妙的、崭新的世界便(呈现   显现 出现)在我的眼前,看!那无边的绿叶上,闪动着无数颗晶莹的露珠,一颗、两颗、十颗、一百颗……啊!像夜空中璀璨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了宝石,又像千百万只闪光的眼睛。露珠!这就是极普通又为人们所喜爱的露珠。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   它像慈母用乳汁(教育 哺育 培育)儿女一样地滋润着禾苗   当黎明到来的时候   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它白天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地辛勤工作。它不像暴雨那样挟带风雷闪电以(夸耀 显耀 炫耀)它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残酷 残忍 残暴)无情。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了树木、庄稼……而对他们无苛求。它多么像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花朵,多么像我们敬爱的老师,夜以继日地工作……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心头闪动。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划横线。
2.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画出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后,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片段,做题。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莺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1.选文画“﹏﹏﹏”的句子写了白鹭美得不可挑剔,可以用_________这个词来代替。
2.选文第3自然段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鹭与水田的搭配适宜、和谐。
3.白鹭无论在何处都是美的,作者通过第3、4自然段文字的描写,在读者面前展示出两幅精美的图画,请你给两幅画各取一合适名字。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白鹭站立于小树绝顶,人们猜测“他是在望哨”,作者同意这样的猜测吗?根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     ,烟花三月      

      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诗中的“故人”指的是(     
A.李白B.孟浩然C.杜甫D.白居易
3.“________“这句诗告诉我们诗人和老朋友分别的地点, “_________”这句诗告诉我们事件发生的时间。
4.读一读最后两句诗,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蕴含在景物描写之中,就是______(借景抒情   借物喻人)的写法。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关联词。
(1)__________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__________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2)桂花__________开得漂亮,__________香气扑鼻。
2.这段话讲的是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字准确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___________的心情。文段中能形象直接地体现作者这种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用“          ”画出描写桂花落下来的样子的句子。
4.“好香的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落花生》节选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父亲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说明花生虽然没有______________,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B.父亲认为花生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新鲜、美丽的果实露在外面,花生即使成熟了,也无声无息,不急于表露。花生的这种品格很可贵。
3.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选取给出的一种事物来写一段话。
松树——不怕霜欺雪压,傲然挺立。
粉笔——传播知识,化作粉尘。
荷花——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