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桂花雨(节选)

①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       )看天上布满阴云,(       )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②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③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   坑】州那里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总要捡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④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用“/”划掉括号中的错别字。
2.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3.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是对“我”的________描写和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看出“我”___________
4.“全年,整个村子都在桂花的香气里。”从“浸”字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体现了作者对桂花的___________之情。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比的不是香气的浓与淡,而是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为以不直接说思念故乡,而说思念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呢?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开心习作园。
学习本单元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写一篇习作。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认真读下面的句子,结合有关课文,完成问题。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1.用“○”标出“我”摇桂花时的动作。
2.句子末尾的两个感叹号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之情和____________之情。
3.上面的文字写了_____________一件事,从中我们学到了抒情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白鹭》片段,回答问题。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 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用      画出选文中的比喻句。                画出选文中的拟人句。
2.通过作者的描写,我们看到了一幅画,画框是__________________,画面的背景是___________,远处是_________,近处是 ________ ,画面上的主角是________
3.这三个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分别为三幅画起个名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嗜好”这个词一般是专门用来写人的习惯的,根据你的理解,用拟人的手法,将白鹭的一种嗜好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黑夜里的小灯笼

作者   李元胜

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萤火虫时的情景。那是数年前的一个下午,在某个果园的山坡上,我看见一只艳丽的甲虫,正在草丛中拼命向高处爬。在最高处,它突然弹开鞘(qiào)翅,甩出了半透明的柔软翅膀,飞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它有着漆黑的甲壳,橙红的背板,细长的触角。就像一个戴着红色头盔的武士,它背后不时扇动的翅膀,使它看起来更像一个神话中的角色。

我顾不得身边的东西,像着了迷一样,跟着它跑,凭着直觉追踪着天空中的那一个小点。终于,在它笨重地降落时,我赶到了它的附近。几乎所有甲虫,在结束飞行时,都会重重地下坠一下。这个艳丽的小东西也不例外,它像有点力不从心的样子,栽落到草地上。我得以细细打量它。老实说,它躲在红色盔甲下、灵活地伸来伸去的头,贼亮的眼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晚,我翻阅昆虫的书籍,为它验明正身。原来,它就是大名鼎鼎的萤火虫,不过,算是萤火虫中比较好看的,叫窗萤。我略感惊异,没想到萤火虫会如此漂亮。因为过去从书上看到的都长得比较朴素,一副不起眼的样子。

后来,我有很长的时间没有再看到窗萤。在山中的夜晚,我时常看到星星点点的萤光,在风中时上时下,却很难把它们抓到手中,只能猜想它们的样子。

有一次郊游,在农家小院,看到一只小灯笼冉冉上升,又突然下降,最后停在农家的窗台上。我跟过去,看到的是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感觉它的灯笼,比它自己身体的实际大小还要大得多。虽然没有窗萤漂亮,但它的萤光却相当迷人。

说到萤光,萤火虫的发光很有意思。每个萤火虫的腹部,都有数千个发光细胞,它们共同组成一个发光车间,依靠有限的某种物质的氧化作用,高效率地产生出萤光。

一只萤火虫成虫,能照亮周围的一小块黑暗。成千上万的萤火虫,能把一座夜色里的山峦,装点成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的奇观,多次被萤火虫爱好者观察到。天,那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节选自李元胜《昆虫之美》,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版)

1.题目中的“小灯笼”指的是什么?(   )
A.窗萤B.萤火虫C.农家小院的萤火虫D.萤火虫的发光器官
2.作者在果园山坡上刚看见萤火虫时,第一印象是什么?(   )
A.拼命B.柔软C.漆黑D.艳丽
3.第三自然段中“验明正身”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
A.检验身份确是本人而不是冒名顶替的人
B.通过书籍查找这只甲虫到底是什么昆虫
C.查阅书籍详细了解萤火虫的种类与特点
D.翻阅有关昆虫的书籍阅读了解窗萤的知识
4.萤火虫为什么能在夜间发光?(   )
A.它要照亮前行的路
B.它有着橙红的背板
C.腹部有许多发光细胞
D.腹下挂着发光的灯笼
5.根据文章内容填表。
文章从哪些方面介绍萤火虫?举例说明(找出一个相关词语或短句)
例:种类窗萤(或填写“另一种毫不起眼的萤火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把这“奇观”称作“水晶一样透明的庞大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联系文本内容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一过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_________
2.在生活中哪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地做着奉献?请联系实际,写一写。(至少写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交流与表达。(注意把字写的工整、规范、美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像琦君笔下故乡的桂花,冯骥才眼中可爱的珍珠鸟。你的心爱之物又是什么呢?你为什么喜爱它?你们之间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
要求:(1)围绕心爱之物拟题,表达真情实感。
(2)内容具体,语言通顺,书写规范,字数400字左右。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东西,请写一写你的心爱之物吧!
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充实,情感丰富,400字左右。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1.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A.心理描写B.动作描写C.语言描写D.场面描写
2.文中画“     ”的句子把花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对比,突出表现了花生最可贵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的“有用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的人,“讲体面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父亲的话“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麻雀》,完成下面小题。

麻雀

冯骥才

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第二天早上,它已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选自冯骥才《散文精读·冯骥才》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6月)

1.下列选项中关于“麻雀”的相关信息,描述有误的是哪一项?(       
A.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B.这种鸟儿,长得细长精瘦。
C.它们不喜欢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D.它们喜欢筑巢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许多块砖的洞眼里。
2.麻雀盯着米粒叫着,然后腾身而去的原因是什么?(       
A.北方人常常称它们为“老家贼”。
B.它有一双显得过大的蓝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C.它见米粒旁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D.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时时提防人,常常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3.下列选项中对句子“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理解正确的是哪一项?(       
A.这句话写出了麻雀被捕后仍想法子逃生,十分精明。
B.这句话写出了麻雀像无头的苍蝇到处乱撞,侧面写出了它可驯服。
C.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麻雀被捉之后的凄惨的情景,表达作者对它的讨厌之情。
D.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麻雀那种渴望自由,不可驯服的本性。
4.麻雀的精明表现在哪些地方?用横线画出两处,写一写你从中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
答:我从中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下列两段话,你喜欢哪位作家笔下的麻雀,请你结合语段说明理由。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扑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节选自屠格涅夫《麻雀》)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目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节选自冯骥才《麻雀》)
答:我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