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

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1.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囊萤夜读》,回答问题。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晋朝人车胤学习态度和学识如何?(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因“家贫不常得油”,又时如何解决这一困难的?(用短文原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还知道古人勤奋苦读的事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注释:①诵:背诵。②辍(chuò):停止。③諠(xuān):忘记。

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意思。
其母织(______)     A.正在       B.方向       C.相当
以此之(______)     A.命令       B.告诫      C.戒备
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以后,请说说故事讲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吴起守信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②昔:从前。③止:留住。④求:寻找。⑤俟(sì):等待。⑥为:坚守。

1.“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一句中的“之”指的是(  )
A.吴起B.朋友C.食物D.军队
2.“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一句中的“恐”的意思是(  )
A.恐惧B.恐慌C.担心D.使害怕
3.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起守信的一项是(  )
①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②起曰:“待公而食。”
③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④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吴起“不食待之”的原因是(  )
A.朋友告诉吴起不要先吃。
B.吴起不想在答应别人后又食言。
C.吴起要在军队里树立威信。
D.吴起怕被人说闲话。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古文阅读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zhá),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

(注释)①临:临摹。②日:每天。③率:标准。④遂:于是,就。⑤于:对,对于。⑥尝:曾经。⑦苟且:敷衍了事,马虎。⑧简札:信件,书信。⑨少:同“稍”,稍微。易:改换,更换。愈益:愈加,更加。

1.(字词理解)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与“文徵明临写《千字文》”中的“临”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玉树B.兵城下C.身其境D.唐晋帖
2.(句段理解)对下面这句话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A.因此,他的年纪越大,书法就越发精致巧妙。
B.因为他越来越老了,所以书法更加敷衍了事。
C.因此,愈老的书法水平更加精致巧妙。
D.因此,他的年纪越大,《千字文》就背得更加熟练巧妙。
3.(提取信息)文徵明之所以“愈老而愈益精妙”,是因为他(  )
A.有兴趣,肯用功。B.人聪明,练得多。
C.练得多,不随意。D.不随意,有耐心。
4.(分析判断)下列句子中不是文徵明勤奋刻苦习字的具体行动的一项是(  )
A.日以十本为率B.书遂大进
C.平生于书,未尝苟且D.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5.(评价人物)读了这篇小古文,你觉得文徵明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1.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取满握   “之”的意思是(_____)(A.代词,指手  B.代词,指果)
(2)母    “曰”的意思是(_____)(A.说,告诉     B.日子)
(3)勿贪多    “汝”的意思是(_____)(A.你     B.女孩)
2.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文中的小孩愚蠢无知,软弱爱哭。
B.做人不能太贪婪,要学会取舍。
C.小孩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D.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邻居有烛而不。 逮:________
成大学。 遂: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是_____,从字面上看,成语的意思是_____,现在人们一般用这个成语形容_____
4.读了短文,你觉得匡衡的哪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北人食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席而菱。 啖:______ (2)欲以热也。 去: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人“强不知以为知”,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悟,请用一句名言警句来表达感悟,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敏而好学,不耻下问。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①至:等到,直到。   ②操:拿、持。   ③度(dù):量好的尺码。

1.解释下面的字。
郑人有履者
欲:_______   履:_______   者:________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
(1)而置其坐。 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忘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归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不试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之市,而忘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信度,无自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做事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不能丢三落四。
B.做事要有时间观念,否则就会像郑国人一样失望而归。
C.遇到事情要懂得变通,根据情况采取合适的办法。
D.要坚持原则,才能把事情做好。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智子疑邻

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注释)①宋:宋国。②富人:富裕的人。③坏:毁坏,损坏。④筑:修补。⑤盗:偷盗。⑥亦云:也这样说。⑦暮:晚上。

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墙坏雨:下雨。
B.其邻人之亦云父:父亲。
C.暮而果大其财亡:丢失。
D.其家智其子甚:很,十分。
2.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家/甚智其/子。B.其家/甚智/其子。
C.其家甚/智/其子。D.其/家甚/智其子。
3.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国有一个富人,因天下雨,他家的墙毁坏了。
B.如果不把墙修好,一定会有小偷进来。
C.这个富人家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 钱财。
D.偷盗之人是富人的邻居。
4.这个故事主要想告诉人们(   )
A.出现问题要及时补救。B.富人家的儿子非常聪明。
C.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D.做人不要多管闲事。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