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朱自清笔下的荷花,朦胧,优雅,美不胜收。这是作为文学的荷花。作为科学上的荷花,同样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奥秘。

荷花为什么不会溺水呢?仔细观察荷花的叶柄、茎干、地下茎,会看到横切面上有许多孔,这就是专门用来运输气体的管道切面,称为“通气组织”。荷花的叶片通常高出水面,通过通气组织,能够使空中的氧气进入叶柄、茎干,再向下扩散到地下茎,这就保证了根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呼吸。

荷叶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由于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每个微米级乳突的表面又附着许许多多与其结构相似的纳米级颗粒,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正是因为具有这些微小的双重结构,使荷叶表面与水珠儿或尘埃的接触面积非常有限,因此便产生了水珠在叶面上滚动并能带走灰尘。

荷花的开放有什么规律呢?据观察,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最后一天的速度等于前29天的总和。人们将这一特点称为“荷花定律”。

被称作“六月花神”的荷花早已存在了,它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我国曾于20世纪7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历史至少有1000万年了。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这就是专门用来运输气体的管道切面,称为“通气组织”。
B.荷叶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
C.科学家将其称为荷叶的“微米-纳米双重结构”。
D.人们将这一特点称为“荷花定律”。
3.文章第二、三段,开头分别提出一个问题,后面接着进行了回答。请分别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回答的内容,每句不超过25个字。
类型:语言文字运用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乡土中国》所论述的时代里,乡村和土地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场所和生存的依托,人们对乡土怀有深厚的情感,乡土情结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推进,冲破了血缘和地缘关系的束缚,建构出一个不同于乡村社会的开放环境,①______。一方面,许多年轻人积极融入城市生活之中,乡土情结变得十分淡薄,于是土气成了贬义词汇,而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另一方面,更多走出乡村的人们,在异乡和异乡文化中往往找不到亲近感和归属感,从而造成一种文化身份的失落,使他们对家乡故土的思念也比以往更加强烈。

进入新时代,乡土情结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一方面,在乡土情结的感召与国家政策的引导下,②______,发挥自己的光和热。这些返乡人员是乡村建设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当下乡村很多产业项目都是由他们发起或主导的。另一方面,乡土情结可以引导本地人振兴家乡、建设美丽乡村。对传统乡村之美,多数人仍保留着最原始的记忆——青青山峦,油油绿水,袅袅炊烟,浓浓乡情。因此,乡村现代化建设应当保护乡村风貌,凸显乡土气息,并且能够契合或唤醒人们的乡土情结,而不是被同化为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复制品。

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人们对传统乡村美的记忆,文中用“青青山峦,油油绿水,袅袅炊烟,浓浓乡情”四个词语进行了概括,试赏析其表达效果。
类型:语言文字运用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两句直接喊出自己对个性自由的追求和对权贵的蔑视。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与春风得意的周瑜作比较,自己“______”,已是暮年,而周瑜却是“______”。
(3)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两句与《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似。
类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两句,可谓是一语多用,既实写了水面的荷花,又烘托了后文美丽的弹筝者的出场。
B.词中不仅将弹筝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丽的景色中,人景相映成趣,还运用正面和侧面结合的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C.“忽闻江上弄哀筝”“欲待曲终寻问取”分别与《琵琶行》中的“忽闻水上琵琶声”“寻声暗问弹者谁”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人不见,数峰青”两句以景结情,在结构上暗承“依约是湘灵”一句,贴合开头“凤凰山下雨初晴”的景象。
2.本词的下片是如何来写音乐的?请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节选自《荀子·荣辱》)

【注】①注错:措置,安排处置。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好荣A恶辱B好C利恶害D是君子小人之所E同也F若其所以求之G之道则H异矣。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文中指前者。
B.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与成语“何足挂齿”中的“挂齿”的意思不同。
C.疾,极力、尽力,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的意思相同。
D.弥,更加、越发的意思,与成语“欲盖弥彰”“欲盖弥著”中的“弥”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针对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行的现状,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韩愈认为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并不是传道解惑的老师;只请教断句这些小问题,而忽视大问题的人是不明智的。
C.荀子认为小人的智慧用在说荒诞的话、欺诈或做出禽兽的行为上,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结果也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
D.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资质、智慧差不多,但他们的做法并不相同,采取正常途径的君子比采取怪僻途径的小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2)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
5.两则材料都说到了“君子”,韩愈和荀子对“君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弦歌(节选)

李骏虎

过了雨霖桥,就望见当地人叫“一颗印”的两层居所了。闻太太照旧伫立在桥头迎接,夕阳把她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白天五华山又拉警报了。”她迎上来接过闻先生的包抱在怀里说,“我给你炒了新的烟丝……”一边与何新之互相问好。

“城里也听到了,我很担心你们。”闻先生下意识去摸摸袍襟处尚有余温的烟斗,“孩子们呢?都好吧?”闻太太轻声地回答:“孩子们都好,等着你吃晚饭。”

何新之把伞递给先生,先行告辞。“新之,一起吃晚饭吧。”闻先生挽留他。“不了,谢谢先生!他们约了我的……”①何新之匆匆走了,他想到了闻先生家里有很多人要吃饭,闻先生总是夤夜秉烛制印养家。

“去江边站一站吧。”闻先生扶着太太的臂膀说。闻太太看着何新之远去,轻声问:“青年们都去了哪里?一直都有很多人跟你一起回来,更多人在这里接你,怎么——真是因你不写诗了吗?”闻先生望着江畔树影下的波光,慢慢地说:“青年们总会懂得的,没有比历史更伟大的诗篇。我是要抗战,不要内战的,这就是我加入民盟的原因。我是要从历史中看清这民族的病症,我已为她开出了药方!青年们会懂得并回来跟我一起,很快,不信你就看!”闻太太笑着问:“到底是你引领青年前进,还是青年推着你在走,我看不清。”“你自是看不清,我也未必非要弄个清楚。”闻先生看一看太太,“我知道的是,青年代表着进步的力量,青年就是进步的方向!”

闻先生伸出手臂,一指眼前那东去的江水,说:“就像这不息的江水,不舍昼夜执着地奔向大海,这就是进步的方向、进步的精神。他们创造着历史的诗篇,而大海就是真理的存在。”闻太太笑起来了,说:“还说不作诗了,这不就是诗吗?走吧,回去吃饭了,孩子们等得着急了。”

推开大门,走过天井,上到二楼。朱自清先生一家正在吃晚饭,看到他们回来,朱先生放下筷子,出来笑着说:“我还在担心下那么大的雨,路一定不好走,怕你们回来得太晚。刚才新之先回来报平安了,我才放心。”又望着闻太太笑着夸赞,“今天是领略了闻太太制作烟丝的高超手艺了,滴了好几滴香油和酒进去,就那么慢慢地文火翻炒,倾注了多少的温馨甜蜜在里面啊!”闻先生笑道:“你哪里知道,这是我半夜刻字倦了提神用的!”

两位先生相对大笑,引得楼上浦江清先生用昆曲念白问道:“何处笑声,倒隐含着一丝苍凉?”闻先生学着他腔调念道:“乃是‘清华双清’加一个姓闻的疯子!”

三人又一阵笑,惊飞窗外栖息的鸟雀,几个住在一楼的研究生也跑到天井来抻长脖子朝上张望。三人笑罢,各自回去吃晚饭。

夜,静得使人忘却今夕何夕、此地何地,若不是手中刮骨疗毒似的刻刀,真让人怀疑置身的是静夜中的清华园。闻先生吹吹刻好的印章上的石屑,又用软毛刷清理字面,在朱砂印泥上摁几下,捏过一方宣纸来,试钤一个印,颇为满意。他轻叹一声,擦过手,拿起烟斗把白日里太太炒的烟丝填了结实的一斗,点着了,深吸一口,又咳着吐出抖抖的青烟来,起身推开窗去望那星空。③月辉如霰,幽幽洒满江树,此刻的自己真就比在清华园时更为通透了。然而闻先生心里自然是颇不平静的,想起傍晚在江边太太所提出的问题来,自己以江水作答,而他又何尝不似那滚滚入海的大江?他引领青年,同时也被青年们裹挟,就像一个冲浪的弄潮儿,必定要经受惊涛骇浪的考验。

这星月交辉、江山无恙的静夜,闻先生想起了在《北平晨报·诗刊》、在青岛大学的自己,那时跟着他的青年们很多,他领着他们作诗,他们高声朗诵他的《死水》《口供》,跟着他从“一沟绝望的死水”里向着一个理想——“咱们的中国”挣扎、呐喊,而自从自己有了“考据癖”并以学者自居后,青年们就渐渐地离开了他。这时候,独对这万籁俱寂的宇宙,在这仿佛无声的世界里,他听到了自己胸中又响起战鼓一般沉闷而有力的心跳声——

静夜!我不能,接受你的贿赂。

谁稀罕你这墙内方尺的和平!

我的世界还有更辽阔的边境。

这四墙既隔不断战争的喧嚣,

你有什么方法禁止我的心跳?

是放下刻刀,从故纸堆里抬起头来做回一个斗士的时候了。案头这部唯物史观的《中国文学更稿》还没有完成大纲,而他已经为这民族开出了药方,明白自己应该去做一个披荆斩棘的实践者了。

这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然而白天照常光临了。“昨夜望见你的窗口烛光彻夜地燃着,想到你定是在思考什么大事,没想到今天就宣布要举家搬回城里去了!”朱自清先生讶异地把茶杯放回桌案上,望着闻先生,“听说是民盟要你去主编《民主周刊》,你是要跳出学术去从事政治了吗?”

浦江清先生惊异道:“你知道政治吗?你不懂政治的吧!”他抬起双手来甩一甩看不见的水袖,“唉,你这一去,我们开创的中国文学史研究的‘闻一多派’就算终结了,这可是你开辟的一条新的研究道路,你好忍心!”

闻先生举着烟斗,抖动着胡须,因为熬夜嗓音有些沙哑,眼也是发红的。他昂然道:“我今天请二位喝茶宣布这件事,为的是说出我长久的痛来。我只觉得自己是座没有爆发的火山,火烧得我痛,我迟早要炸开那禁锢我的地壳,放射出光和热来。”

朱先生和浦先生面面相觑。

“这是会受青年们的热烈欢迎的。”朱先生笑着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太太做好晚饭后在桥头迎接闻先生,给闻先生用香油和酒炒提神的烟丝,从这些行为都可以看出闻太太贤惠能干。
B.闻先生和闻太太在江边的对话,交代了闻先生现在的处境,从中可以看出闻先生想要带领青年解决民族问题的决心和担当。
C.闻先生静夜沉思,内心颇不平静,“他引领青年,同时也被青年们裹挟”回答了“是你引领青年前进,还是青年推着你在走”的问题。
D.闻先生、朱先生、浦先生三位是同事也是挚友,对于闻先生跳出学术去从事政治的做法,朱先生和浦先生都坚决反对。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通过何新之的心理描写,从侧面写出了闻先生家庭负担很重,要靠制印养家。
B.句子②中写浦江清先生用昆曲念白询问,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鲜明,颇具个性化。
C.句子③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皎洁,洒满了江树,营造了安谧的氛围。
D.句子④中朱先生的话指出闻先生定能引领青年向前,也流露出对青年投身政治的期待。
3.小说中的画波浪线的诗句出自闻一多的《静夜》,引用这些诗句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小说中闻先生的原型是闻一多,闻一多的人物标签有“诗人”“学者”“艺术家”“民主战士”“爱国主义者”等,请结合本文和教材中的《红烛》,从五个人物标签中选择三个并加以分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自古伤心唯远别”,离愁别恨是人类的易感情绪。在这一情绪的驱动下,衍生出了多种多样的送别方式,如饯别、折柳赠别、诗歌赠别、长亭送别、渡口送别等等。其中,折柳赠别这一习俗由来已久,古典诗词中杨柳与别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种联系从何时开始建立、其内在的关联是什么,讨论颇多,但仍然不是很清晰。

杨柳与离别最早的关联,论者往往追溯至《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认为杨柳摇曳婀娜的依依之态与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交融在一起,开启了诗歌中以杨柳咏离别之先例。这是如何关联的呢?《采薇》中描述杨柳之态的“依依”有两解,一以何楷《诗经世本古义》为代表:“依依者,初抽条时,袅袅不定,如欲依倚他物也。”二以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为代表:“依依,犹殷殷,盛也。”今人多采用第一解,认为指的是柳条柔弱随风不定之貌,其原因一在于今天人们对于杨柳的审美主要就是其枝条低垂、随风婀娜的样子;二在于与表示惜别的成语“依依不舍”形式上有对应。但结合下句“雨雪霏霏”,“霏霏”与“依依”相对,表杨柳状态的“依依”应和“霏霏”一样是形容词而非动词,与成语“依依不舍”之“依依”恐未必同,“依依不舍”当与“恋恋不舍”同,始见于明代小说,其“依”“恋”是动词依恋之义。“霏霏”形容雨雪之盛,“依依”马瑞辰考释也非常可信,形容杨柳之盛,也切合《诗经》中对植物状态的惯常描述。杨柳之“依依”与“摇落”相对,亦可见其为茂盛之义。故杨柳与离别的关联非源于其婀娜之状,亦非源于西周之时。

折柳赠别起源最可靠的说法还是源于汉代。《三辅黄图·桥》:“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是古人有“折柳赠别”之事的明确记载,提及这一习俗源自汉代,最初是因送客至灞桥作别时折下桥边柳枝赠送,其后这一行为扩展,渐成习俗。后世诗歌中提及灞桥折柳甚多,如唐许景先《折柳篇》:“春色东来度灞桥,青门垂柳百千条。”唐代李益《途中寄李二》:“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折柳赠别在唐代依然盛行,诗歌中随处可见,唐王之涣《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描写的是因为别离时折柳之习俗,柳条几被折尽。

折柳赠别以及由此衍生出诗词中表离别的杨柳意象,其意蕴究竟何在?学者们提到最多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柳”与“留”谐音,因而折柳相赠有了挽留行人之意。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古代除了折柳赠别,其实还有寄柳盼归的习俗。李贺《致酒行》:“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行人羁于远方,折柳相寄,与“留”无关,可见“柳”只是寄寓别离,但非源于挽留之意。二是认为与柳树的生命力有关,柳树易栽种,随插随活,故用以祝愿行人适应他乡生活。事实上,古人赠别时,并非“必于柳”,亦可赠他物,比如在唐诗中也可见赠松枝者,亦可见赠桂枝者。这些语境下并非利用柳树的生命力来表达祝福意蕴。这两种说法还有一个共同的弱点,虽然论者提及颇多,但查古代文献,却少见痕迹,没有明证,故难采信。

唐代诗人雍陶为官简州阳安时,曾因折柳送别事而改桥名为“折柳”,一时传为佳话,很多文献都有记载,如五代何光远《鉴诫录》:“陶下马,命笔题其桥楹,改为‘折柳’。”按该事,则“折柳”意味着“情未尽”。柳与“情”似乎关联密切。考察唐宋诗词的情况,可以发现人们言及“柳”,更多其实是取意于它的枝条和叶子的“青”,从而谐“情”之音。柳树是北方常见的、发芽最早而落叶最晚的树种之一,柳枝青翠时间最长,适合寄情之需,诗歌中有明证说明人们借柳之“青”传达情意。白居易《杨柳枝词》:“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直接点明了由杨柳之“青青”而引出人之“情”。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写离情别恨之诗,提到的都是杨柳之“青”,利用柳色来寄托别“情”。

借柳色之“青”来寄寓其“情”,也就解释了“柳”可用来寄寓别情之外的其他感情。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寄寓的是朋友之情。借柳色之“青”来寄寓其“情”,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可以用“柳”之外的其他植物寄寓别情。如草之色亦“青”,同样可谐“情”音。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松”枝常青,故亦被折下用来寄托别情。戴叔伦《妻亡后别妻弟》“杨柳青青满路垂,赠行惟折古松枝”尤能体现这一特点,虽有杨柳,不及古松之常青,故弃柳枝而折松枝赠与行者。

(摘编自岳海燕《谈“折柳赠别”》)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离愁别恨是人类容易生发的情绪,由此衍生出诸如饯别、折柳赠别、诗歌赠别、长亭送别、渡口送别等送别方式。
B.作者认为虽然古典诗词中杨柳与别情密不可分,但具体到细节,比如何时开始建立、内在关联是什么等还没有真正明确。
C.作者认为折柳赠别起源于汉代最为可靠,其根据是现存文献《三辅黄图·桥》中对“折柳赠别”有明确记载。
D.文章写唐代诗人雍陶送别友人时希望友人能留下,遂改桥名为“折柳”,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采薇》的“杨柳依依”不是人们经常认为的杨柳摇曳婀娜的外貌,而是描写了杨柳繁茂的状态。
B.文章第四段“其意蕴究竟何在”的疑问,既给读者提醒,也引出后文两种说法,强调了作者的认可度。
C.从文章对“折柳”寓意的多种分析看,“折柳送别”对“柳”的选取考虑了其读音、外形、颜色、生命力等多种情况。
D.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的“折柳赠别”的环节,体现了中华民族认同“柳”的意象和中国人富有诗意性情的特点。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柳’只是寄寓别离,但非源于挽留之意”观点的一项是(       
A.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B.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卢肇《杨柳枝》)
C.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D.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杨昌浚《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4.文章解释柳色“青”的内容,论证了哪些方面的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5.文章论证“杨柳与离别的关联非源于其婀娜之状,亦非源于西周之时”是如何采用“破立结合”写作手法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情怀”是指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担当”是指接受并负起责任。“情怀”显精神,“担当”付行动。有情怀才能有真正的担当。担大任者必有大情怀,有大情怀者常有担大任的身体力行。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3年暑期档业已过半,票房破.150亿,直逼2019年同期数据,且有望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

。《消失的她》《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长安三万里》等国产影片强势崛起,不仅票房收入频破10亿大关,且叫座又叫好,在多家观影平台取得较高评分。据统计,今年暑期档国产电影市场份额占到83.48%,创历史新高。票房和口碑的背后,反映出我国消费者对国产电影的认可度不断提升,消费意愿明显增强。

今年暑期档更是属于中国故事的。《八角笼中》《热烈》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打破单一的叙事结构,中国故事的内涵持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潜移默化中塑造新的审美趣味。“中国故事”追忆过去、记录当下的同时, 。纵观近年来的国内票房榜单,“国产电影+中国故事”的组合屡获佳绩, 。从外部看,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科学技术的突破更是激发了创作者对未来的充沛想象力。从行业内部看,电影产业已然成为文化创新的前沿阵地,有创意、有热情的一批批青年导演不断涌现,优质的剧本不断发掘出来……这些都是国产电影不断崛起的基础。

1.下列句子中的“破”和“票房破150亿”中的“破”,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国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女娲炼石补天处,石天惊逗秋雨。
C.她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落户儿。
D.这一次,他是要纪录了。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类型:语言文字运用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写他种完树后的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你可以用柳永《望海潮》中“_____________”一句来夸赞杭州富庶的历史,还可以用其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来概括西湖的湖山之美。
(3)鹿,是古代的瑞兽,深受文人墨客喜爱,请写出两句含有“鹿”意象的诗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名句名篇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