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青春逢盛世,你我如何能够成为“钱学森式”的人才?请全面思考材料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文学活动中,“美”位于价值功能的核心地位,具体是指文学在真与善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给予人以精神上的愉悦。从审美角度而言,以语言美、形式美等表现方式具体呈现,通过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并与情感相融,赋予读者美感与理解力。

第一,语言的图画美。即为读者提供意趣无穷而又真切如画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山居秋暝》,王维以朴素平直的笔尖勾勒诗意,通过捕捉事物的光、影、声、色,使其充分自然地表现于诗作中。袁行需曾这样评析:“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合为一体,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诗句中“空山”“新雨”“明月”等意象的运用,使雨后山间的清新景象跃然纸上,正如苏轼所称道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而这种语言的图画美引人遐想,营造身入其境之感,是艺术美的重要构成因素。

第二,技巧的创造美。宗白华曾言:“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由此可见,形式创造对文学审美价值的实现具有关键意义。而艺术技巧是艺术形式创造的重要表现方式,创作者以翻新出奇的精神与精炼巧妙的艺术技巧进行文学创作,可生成更深厚的审美体验。试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其中跳、乱二字,以珠拟雨,灵动而传神地将骤雨的杂乱无序描绘出来,不得不叹服其技巧之精妙。同时,此诗也可以令人联想起杜甫的“俄顷风定云墨色”以及白居易《悟真寺》中“赤日间白雨”等诗句。苏轼将化用的艺术手法运用得稳妥精当、浑然天成,赋予了作品新的内涵与审美价值,体现了意蕴新生的美学特征。

但技巧亦是需要把握尺度,力撰硬语易露出斧凿之痕而失天籁之自然。正如王国维先生所提出的“隔”与“不隔”之论,形象不清晰以及过于强调技巧如“雾里看花”,会增加读者理解时的隔阂,易造成意蕴的流失。将技巧与文本的意蕴相结合,纵意所如,不落俗套,可以达到水中着盐的妙境。这种看似“隔”实为“不隔”的高超技巧,使得作品的韵味渐显,以恬然回甘,予以读者更自然的审美感受以及回味的空间。又如修辞、炼字等手法的使用亦使语言表达更为适切,读者于反复的字句推敲中可以感受到意蕴的变化,文学奇巧尖新的魅力也由此体现。

(摘编自李苏宁、武岳《“审美化真实”视野下试析文学价值中美与真的关系》)

材料二:

文学艺术不只是一般地反映生活,而是以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形象地反映生活的特点构成文艺的特殊品质。它决定我们评价文艺作品,不只是要考察这种反映是否真,是否体现了善,还要考察它的形象是否美。美是文艺批评的一个重要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形象的图画性和典型性。我们所说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能够提供读者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生活画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苏轼曾经称赞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说明了诗与画有着共同的特点。鲜明的图画性是不可缺少的。我们所说的图画性,不只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视觉的图画,还包括通过文字、音响而在我们头脑中间接唤起的画面,它几乎是一切文艺必备的特征。但是,应该看到的是,我们所要求于文学艺术的,不只某一具体生活场景的图画,而是足以引起人们联想的典型画面。

第二,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文学艺术作品需要把各种分散的生活现象,加以剪裁取舍,集中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形象。这种的组织和安排,我们习惯称之为艺术结构。它的方法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好的结构总有一个共同点:前后连贯,互相呼应,浑然一体。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通过闻、见、想,分别描写了春雨的形态、特质和环境,层次分明,中心突出。这种情景交融、结构紧密的特点,历来为文学艺术家所称道。可以看出,在美的艺术作品里,没有偶然的、游离的、可有可无的东西,各个部分都是紧密衔接,不可缺少的。

第三,手段的精炼性和准确性。以形象来反映生活是各类文学艺术创作的共同特点,然而,它们用以反映生活的手段又是各不相同的。如绘画的表现手段是色彩、线条,音乐的表现手段是声音,文学的表现手段则是语言。创作者在运用这些手段时各具匠心,但仍然有共同的规律可寻,那就是追求艺术形象的精炼性和准确性。文学艺术,由于不可能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而必须对生活做出概括的反映,它总是要用简练的手段来体现丰富的内容。因此,文学艺术家们总把“惜墨如金”“缀字属篇,必须练择”当作自己努力的方向。然而,艺术上的精炼并不是艺术家主观静思默想的结果,而是凝练感情和掌握生活要点的产物。只有十分准确地把握生活里富有本质特点的现象才能“举一反三”“以一当十”。他们又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万取一收”“锤字艰而难移”作为达到艺术精炼的必由之路。精炼与准确是相互联系互为表里的,它们也是各类优秀的文艺作品共有的标志。

(摘编自范欣欣、石宏伟《真、善、美——文学艺术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把文学作品的“美”视为与“真”“善”无关的概念,来论述其相关特点的。
B.材料一指出,文学的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文学作品必须是美的,这种美主要表现在语言和形式上。
C.材料一从苏轼对雨的描绘,联系到杜甫和白居易的相关诗句,说明苏轼在艺术技巧上巧妙地继承了前人。
D.材料二认为,不同的文艺门类有着不同的表现手段,创作者可以利用这些手段,纤芥无遗地再现生活的方方面面。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国维的“隔”与“不隔”的论述,说明文学作品的技巧应为文本的意蕴服务,两者有机融合,才能相得益彰。
B.文学作品不是直接呈现画面,而是通过语言文字的形象描绘,触发读者的相关联想,在其脑中形成画面。
C.文学美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美,需要作者通过对生活的“闻”“见”“想”等主观体验,对其加以筛选,用语言将其熔炼为一体。
D.在语言风格上追求简洁凝练,在形象塑造上追求具体生动,在艺术技巧上追求适度自然,这是文学家的共性特点。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体部分采用了并列式结构,其中“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的使用,使文章条理清晰。
B.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每个分论点在理论分析之后都结合了具体的文学作品加以分析,理据结合,论证充分。
C.材料一赞同宗白华关于艺术形式的论断,并以此为依据,指出艺术技巧是艺术形式创造的重要表现方式。
D.材料二末段使用“不可能”“必须”“总”等表意绝对的词语或短语,语气坚定,表明了作者明确的态度。
4.两则材料的第二段论述的内容,同中有异,请简要说明。
5.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简要分析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两句体现出的艺术之美。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试卷语言文字运用Ⅱ中提到的鲸落是一种海洋生态系统,被称为深海生命的绿洲,它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鲸的生命结束了,其他的生命却得到了供养。鲸以它硕大的身躯肥沃了海洋,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这类似人类的发展,先辈们的生命结束了,但留下了养分哺育后代。生命的品质有优劣,惠及众生的生命是优质的,优质的生命哪怕终止了,它对世界的施与还会继续。作为当代青年,又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优质呢?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饥,公问于箕郑曰:救饥何以?对曰:信。公曰:信?对曰:信于君心,信于名,信于令,信于事。公曰:然则若何?对曰:信于君心,则美恶不逾。信于名,则上下不干。信于令,则时无废功。信于事,则民从事有业。于是乎民知君心,贫而不惧,藏出如入,何匮之有?公使为箕。及清原之,使佐新上军。

材料二:

文公问元帅于赵衰(亦称成季),对曰:郤縠可,行年五十矣,守学弥惇。夫先王之法志,德义之府也。夫德义,生民之本也。能惇笃者,不忘百姓也。请使郤縠。公从之。公使赵衰为卿,曰:栾枝贞慎,先轸有谋,胥臣多闻,皆可以为辅佐,臣弗若也。乃使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取五鹿,先轸之谋也。公使成季为卿,辞曰: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使狐偃为卿,辞曰:毛之智,贤于臣,其齿又长。毛也不在位,不敢闻命。乃使狐毛将上军,狐偃佐之。狐毛卒,使赵衰代之,辞曰:城濮之役,先且居之佐军也善军伐有赏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且居有三赏,不可废也。公曰:夫赵衰三让不失义。让,推贤也。义,广德也。德广贤至,又何患矣。请令衰也从子。乃使赵衰佐新上军。

材料三:

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治国为易,今也难,何也?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国语·晋语》

材料四:

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注】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史记·晋世家》


【注】晋君:此处指晋惠公。
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先且居之佐军也军伐有赏善君有赏能其官有赏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字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疑问副词,怎么,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意思不同。
B.蒐,原意为田猎,春秋时诸侯国借用田猎活动来组织军队训练士卒。此处指检阅军队的意思。
C.辞,推辞、拒绝,与《陈情表》中“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中“辞”的意思相同。
D.以,以为,认为,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其无礼于晋”中的“以”字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晋国闹饥荒时,箕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文公要守信用。尊卑名分讲信用,善恶就不会混淆,实施政令讲信用,就不会误时而荒废功业。
B.狐毛统帅上军,得益于狐偃在文公面前的推荐,理由包括两点,认为狐毛的智慧超过自己,年龄也比自己大。
C.晋文公对赵衰三次推让行为大为赞赏,认为赵衰不失礼义,谦让是为了推举贤才,礼义是为了推广道德
D.晋国发生饥荒,曾向秦国买粮食,秦把粮食卖给了晋国。后来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但不卖粮食,还趁机攻打秦国。
4.将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三德者,偃之出也。以德纪民,其章大矣,不可废也。
(2)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
5.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请根据文本说说晋文公之所以能成为霸主和晋惠公的不同之处。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中的集大成者。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儒家文化把中和看成天下最高明的道理。

中和就是不偏不倚,追求稳定与和谐。其本质在于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存在,将各种对立的因素相互联系、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在多样性和矛盾性中去寻求一种和谐与统一。他们的力量被折中、被中和,且具辩证统一的思想。对待事物而言,强调含蓄平和。孔子在《论语·八佾》中提出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过犹不及。儒家推崇平和含蓄,反对情感上的大喜大悲。《尚书·舜典》的直而温,宽而栗,刚而不虐,简而不傲可视为中和之美观念的全面深刻解读。孔子提倡文质彬彬、荀子的美善相乐、《礼记·经解》的温柔敦厚等在人的行为与人格风范上的体现就是不走极端,恰到好处。

中庸必然派生并导致中和美学,中和之美是儒家中庸思想在美学范畴的延伸。孔子评论《诗经》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就是达到适度中和的审美境界,是中和之美的具体表现。可见孔子的文艺思想是以中和为美。中和为美已不再局限于儒家诗教的狭义范围,不仅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成为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中和之美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在中国绘画艺术中有许多表现,诸如画面的虚与实、浓与淡、繁与简、似与不似等多对关系的对立统一,从而形成了特定的中和审美理念:淡雅、含蓄的画面风格,内敛的笔墨情思,和谐统一的画面意境。中和作为中国最早确立的审美理想,对历代山水画的发展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摘编自潘望森、徐青《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

材料二:

儒家文化中的中和之美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绘画主体即画家的个人修养上。绘画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创作活动,绘画作品是画家的情感表达渠道,因此,画家要想实现山水画的中和之美,首先要保证自身的中正、平和。文质彬彬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君子的赞美,其中为外在的学识文采,为内在的精神境界,彬彬则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和谐。由此可知,绘画是思想情感的延伸,画家要想创作出蕴含中和之美的作品,一方面要保证思想境界的平和稳定、宁静淡泊,另一方面要保证在创作过程中凝神静气,安闲从容。中国传统文人乐于将作品与作者的品德相结合,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也是如此,所谓画品即人品,山水画的中和之美更多体现的是画家的品德之美。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寄情于景、融情于物的特点,中国山水画也是如此。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会利用特定的意象表达特定的情感。山水比德,中国文人有寄情山水的情结,在山水画创作中,画家会通过对山水的刻画表现自己向往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境界。画家的气质与素养不同,对于山水主题的表达也会有所差异。如,清朝的展子虔作为中国山水画的鼻祖,在绘画中倾向于用色彩强调青山绿水的效果,其《游春图》就是通过对色调的巧妙经营表现了一派朦胧、清新的江南春色意境;而唐代的王维推崇佛教,在绘画中追求画中有诗的境界,其在《千岩万壑图》中就将溪水、幽谷连绵不绝、空灵悠远的意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不论画家采取哪种表达方式,在主题表达中都渴望实现人与画的和谐统一。

中国山水画有着独特的绘画技巧,而绘画技巧中的中和之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构。山水画的绘画主体自然是高山、流水、树木、田野等自然景致,在构图和造型中如何保证这些主体意象的协调统一则考验着创作者的功力。如,在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中,几株孤树位于中心,远处水滩渺渺、山峦隐隐,一片宁静、凄凉,这样的构图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各个意象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呼应与融合。二是笔墨。中国山水画离不开笔墨,画家通过题字、印章的方式进一步揭示山水画的主题,从而实现绘画与文字的融合。三是着色。整体色彩协调搭配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目标,因此,画家在上色的时候会坚持淡而不薄、浓而不浊、艳而不俗的原则,对山川、河流、树木、草地等刻画对象进行有层次的区分,以把握色彩的。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利用密集的墨痕和锯齿状皴纹,刻画山石的浑厚苍劲,同时利用留白的方式描绘一泻千里的瀑布,整个画面色彩冷暖适宜、厚薄得当,很好地体现了中和之美的艺术效果。

意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对于意境的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创作者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观者感受山水的魅力,还希望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在山水中所体悟出来的人生哲学。山之高峻、水之灵动与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品德修养不谋而合。因此,在山水画创作中,创作者不可避免地要利用绘画语言,营造出一种和谐自然的意境。

(摘编自祁自敏《试析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中庸》对中庸的解释说明“中和”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关乎天地万物的生存与运行的高度。
B.中国山水画在“中和之美”审美观的影响下,形成了淡雅含蓄的画面风格,内敛的笔墨情思,和谐统一的画面意境。
C.画品即人品。中国画家乐于将画作与自己的品德相结合,中国山水画的中和之美可以反映画家的品德之美。
D.元代画家倪瓒的《渔庄秋霁图》画面意境空旷,给人荒寒萧瑟、凄苦悲凉的感觉,是作者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之美”是中国山水画艺术创作追求的最高审美境界,使得中国山水画中没有浓墨重彩的作品。
B.画家在创作过程中保持平和稳定、安闲从容的状态才能创作出蕴含“中和之美”的作品。
C.在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画家的气质与素养不同,主题的呈现的方式也会有差异。
D.中国山水画画家运用独特而多样的绘画技巧,使人与作品达到了和谐统一的境界。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中和之美”的一项是(     
A.孙过庭在《书谱》中盛赞王羲之的书法“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
B.中国古典舞蹈外观绵软松弛,气、力内运以为骨鲠,龙趋凤回、行云流水都隐于“韵”、“势”之中。
C.罗丹雕塑《思想者》力图让“思想者”的每一块肌肉和每一寸肌肤都可以表达思想的力量。
D.达·芬奇画作《蒙娜丽莎》将贵族女子蒙娜丽莎的愁容用深邃的眼神取代,将欢乐用短暂的微笑来传达。
4.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联系。
5.结合材料内容,评析王维诗歌《山居秋暝》的“中和之美”。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诗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晋书·祖逖传》)

3【新闻】美国公司的芯片断供不仅没有将华为逐出高科技产品的市场,反而使华为产生了替代美国公司产品的倒逼机制。华为和其它中国科技公司不惧困难,加倍努力,研发和制造赶超美国科技公司的替代品。2023年8月29日,华为推出了一款高端智能手机(新款Mate60 Pro)。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

孙犁

有一天,我送一封信到同口镇去。把信揣在怀里,脱了鞋,卷起裤腿,在那漫天漫地的芦苇里穿过。芦苇正好一人多高,还没有秀穗,我用两手拨开一条小道,脚下的水也有半尺深。

走了半天,才到了淀边,拨开芦苇向水淀里一望,太阳照在水面上,白茫茫一片,一个船影儿也没有。我吹起暗号,吹过之后,西边芦苇里就哗啦啦响着,钻出一只游击小艇来,撑船的还是那个爱说爱笑的老头儿。他一见是我,忙把船靠拢了岸。我跳上去,他说:今天早啊。

我说:道远。

他使竹篙用力一顶,小艇箭出弦一般,窜到淀里。四周没有一只船,只有我们这只小艇,像大海上飘着一片竹叶,目标很小。就又拉起闲话来。

老头儿爱交朋友,干抗日的活儿很有瘾,充满胜利情绪,他好打比方,证明我们一定胜利,他常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前几年是怎样,这二年又是怎么样啊!

过去,他是放鱼鹰捉鱼的,他只养了两只鹰,和他那个干瘦得像柴禾棍一样的儿子,每天从早到晚在淀里捉鱼。刚一听这个职业,好像很有趣味,叫他一说却是很苦的事。那风吹雨洒不用说了,每天从早到晚在那船上号叫,敲打鱼鹰下船就是一种苦事。而且父子两个是全凭那两只鹰来养活的,那是心爱的东西,可是为了多打鱼多卖钱,就得用一种东西紧紧地卡住鱼鹰的嗓子,使它吞不下它费劲捉到的鱼去,这更是使人心酸可又没有办法的事。老头儿是最心疼那两只鹰的,他说,别人就是拿二十只也换不了去;他又说:那一对鹰才合作哩,只要一个在水里一露头,叫一声,在船上的一个,立刻就跳进水里,帮它一手,两个抬出一条大鱼来。

老头儿说,这两只鹰,每年要给他拾上一千斤。鬼子第一次进攻水淀,在淀里抢走了他那两只鱼鹰,带到端村,放在火堆上烧吃了。于是,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老头儿把小艇修理好,做交通员。

老头儿乐观,好说话,可是总好扯到他那两只鹰上,这在老年人,也难怪他。这一天,又扯到这上面,他说:要是这二年就好了,要在这个时候,我那两只水鹰一定钻到水里逃走了,不会叫他们捉活的去。

可是这一回,他一扯就又扯到鸡上去,他说:你知道前几年,鬼子进村,常常在半夜里,人也不知道起床,鸡也不知道撒窠,叫鬼子捉了去杀了吃了。这二年就不同了,人不在家里睡觉,鸡也不在窠里宿。有一天,在我们镇上,鬼子一清早就进村了,一个人也不见,一只鸡也不见,鬼子和伪军们在街上,东走走西走走,一点食也找不到。后来有一个鬼子在一株槐树上发现一只大红公鸡,他高兴极了,就举枪瞄准。公鸡见他一举枪,就哇一声飞起来,跳墙过院,一直飞到村外。那鬼子不死心,一直跟着追,一直追到苇垛场里,那只鸡就钻进了一个大苇垛里。

没到过水淀的人,不知道那苇垛有多么大,有多么高。一到秋后霜降,几百顷的芦苇收割了,捆成捆,用船运到码头旁边的大场上,垛起来,就像有多少高大的楼房一样,白茫茫一片。

老头儿说:那公鸡一跳进苇垛里,那鬼子也跟上去,攀登上去。他忽然跳下来,大声叫着,笑着,往村里跑。一时他的伙伴们从街上跑过来,问他什么事,他叫着,笑着,说他追鸡,追到一个苇垛里,上去一看,里面藏着一个女的,长得很美丽,衣服是红色的。——这样鬼子们就高兴了,他们想这个好欺侮,一下就到手了。五六个鬼子饿了半夜找不到个人,找不到东西吃,早就气坏了,他们正要撒撒气,现在又找到了这样一个好欺侮的对象,他们向前跃进,又嚷又笑,跑到那个苇垛跟前。追鸡的那个鬼子先爬了上去,刚爬到苇垛顶上,刚要直起身来喊叫,那姑娘一伸手就把他推下来。鬼子仰面朝天从三丈高的苇垛上摔下来,别的鬼子还以为他失了脚,上前去救护他。这个时候,那姑娘从苇垛里钻出来,咬紧牙向下面投了一个手榴弹,火光起处炸死了三个鬼子。

人们看见那姑娘直直地立在苇垛上,她才十六七岁,穿一件褪色的红布褂,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我问:那个追鸡的鬼子炸死了没有?

老头儿说:手榴弹就捽在他的头顶上,他还不死?剩下来没有死的两三个鬼子爬起来就往回跑。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火从早晨一直烧到天黑,照得远近十几里地方都像白天一般。

从水面上远远望过去,同口镇的码头就在前面,广场上已经看不见一堆苇垛,风在那里吹起来,卷着柴灰,凄凉得很。我想,这样大火,那姑娘一定牺牲了。

老头儿又扯到那只鸡上,他说:你看怪不怪,那样大火,那只大公鸡一看势头不好,它从苇子里钻出来,三飞两飞就飞到远处的苇地里去了。

我追问:那么那个姑娘呢,她死了吗?

老人说:她更没事。她们有三个女人躲在苇垛里,三个鬼子往回跑的时候,她们就从上面跳下来,穿过苇垛向淀里去了。到同口,你愿意认识认识她,我可以给你介绍,她会说得更仔细,我老了,舌头不灵了。

最后老头说:同志,咱这里的人不能叫人欺侮,尤其是女人家,那是情愿死了也不让人的。可是以前没有经验,前几年有多少年轻女人忍着痛投井上吊?这二年就不同了啊!要不我说,假如是在这二年,我那两只水鹰也不会叫兔崽子们捉了活的去!

1945年(选自《孙犁集》花城出版社)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题目为“白洋淀边的一次小斗争”,是指红衣少女用手榴弹消灭了鬼子的故事情节,斗争虽小,却仍旧荡气回肠。
B.小说中老人讲述两只鱼鹰的遭遇时,一直反复强调要是这二年就不会让日本鬼子抓去,从这件小事看出他怀念过往生活。
C.老头做交通员,他的儿子去参加了水上游击队,女子与日本鬼子英勇斗争,通过小人物的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D.老头对我说:“别看那些大事,就只是看这些小事。”从老头给我讲的小事上,能看出白洋淀百姓对抗日充满必胜的信心。
2.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与《百合花》一样,善于用细节刻画人物形象,如描写红衣少女“直直地立在苇垛上”“长头发上挂着很多芦花”。
B.小说中的老人既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故事的线索人物,起到了串连情节的作用。
C.“街上的鬼子全来了,他们冲着苇垛架起了机关枪,扫射,扫射,苇垛着了火,一个连一个,漫天的浓烟,漫天的大火,烧起来了。”这段运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细致。
D.小说在情节设置上看似随意,其实颇具匠心,鬼子追大红公鸡,鸡逃引出红衣少女,少女消灭鬼子后脱身,情节起伏多变。
3.本文中的姑娘和《百合花》中新媳妇,都是战争中深明大义的普通女性形象,但各有不同特点,请结合小说内容和教材加以分析。
4.孙犁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在世,有喜有忧。有人忧时光飞逝,有人忧生离死别,有人忧学业艰苦,有人忧壮志难酬,有人忧家贫,有人忧貌丑……何以解忧?曹操有“杜康”,陶渊明有“田园”,苏轼有“豁达”,李白有“傲岸不羁”……生活中的你又有什么样的忧愁?又凭借什么来解忧的呢?


请把以下题目《何以解忧,我有_____________》补充完整,并以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类型:命题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作文。

倾听,是真诚沟通的桥梁;倾听,是净化心灵的艺术。生活中我们经常在倾听:倾听父母,倾听老师,倾听同学;倾听古今圣贤之言;倾听自然美景之声……倾听中我们学会理解合作,倾听中我们学会明辨是非。

请以“倾听”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复杂记叙文,题目自拟。

要求:(1)围绕一个中心,记叙两件事或多个片断;(2)叙事完整,情节生动,有细节描写;(3)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类型:话题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②未省(xǐng):不懂得。③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④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呢呢”“相尔汝”描写儿女亲昵缠绵的情态,形容琴声细柔宛转。
B.三四两句“昂”“场”两字响亮的发声表现出琴声由缠绵婉转向昂扬激越转变,
C.五到八句用“浮云”“喧啾”“孤凤凰”写出琴声由虚弱无力到嘈杂再到高亢。
D.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
2.下列对这首诗和白居易(琵琶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划然”两句与白诗“银瓶”二句,音乐的风格相似。
B.对弹琴者的描写,韩诗中极少着笔,而白诗里有较多描述。
C.“嗟余”句写韩愈不懂音乐,听颖叔弹琴因痛苦而坐立不安。
D.内居易听琵琶女弹奏“如闻仙乐”,说明他通得并精通音乐。
3.后人评价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琴声之妙,此诗可谓形容殆尽矣”,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段文学短评。150字左右。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