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纵马张掖草原

①初秋一个午夜,我再次住进张掖。一入张掖城,首先从我记忆中走出来的,是当年在大草原上遇见的那个出租马匹的裕固族女孩河西走廊这段丝绸之路,二十年前我走过一次。不管走到风景多么迷人的地方,我记忆最深的,总是人。

②尽管如此,一早醒来,我还是被一窗风景惊得目瞪口呆。从下榻的宾馆凭窗看去,满眼是祁连山余脉拦住的起伏之绿和绿中清亮的大泡小湖。举望远镜细瞧,清晰可见一片片绿苇与青茅间,水鸟低飞,时隐时现,像与初秋的风一同催促刚冒穗的芦花快点开放。这般景象,本不算稀奇,我之所以目瞪口呆,是因为二十年前在这里见到的,是漫漫碱地荒滩!那时市区小很多,城里的树也并不枝高叶茂,跟想象的“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塞外气象,多少有些吻合。那气象,虽可令人生出对居者生命力顽强的赞许,但毕竟不算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③等到钻进湿地深处,浩荡的绿与鱼鳞般的波光之间偶尔可见一小片已然枝枯叶无的沙棘。它们可以作证,当年这里确是旱碱滩如今却变成方圆五六十公里的湿地公园。越深入其境,越觉心宽胸廓,神清气爽,不由感慨于这江南般碧水盈盈、莲荷涣涣、绿苇荡荡的广袤湿地。

④沿丝路前行,渐至张掖的草原了。这下,更让我激动起来。二十年前那位曾有一面之缘的少女,仿佛骑马从草原那边朝我“奔”来——

⑤那是张掖草原的中秋,天高山矮。我们在一座宽敞的蒙古包坐定,就有位姑娘端杯唱祝酒歌,献哈达。她的歌声圆润嘹亮。客人接过的酒碗只要还有一口,她就接着唱,直到干了再敬下一人。我是被两支歌劝干一碗酒的。酒刚下肚,就见门口围着一群年轻女子,人人牵一匹配了鞍鞯的马,等待向客人出租。其中一个看起来年纪最小的,大约十几岁的样子,围一方红头巾,淡蓝褂子上套了件黄马甲,牵一匹英俊的白马。如果任意选,我肯定会选她那匹白马的,可不等我选,另一位已把缰绳递到我手中,并且说,你放心骑吧,这马最老实。我们被热情的马主人一一扶上马,白马小姑娘还站在那里。只剩两匹马啦,有人上前要选她的马,那马却不听话,因而落选。

⑥匆匆忙忙的,我们一群乘客纵马跑向四方有的往雪山方向跑,有的向绿草深处跑,有的跑向远处的溪流。我骑的马年纪大又老实,催也跑不起来,只好顺其自然往前溜达。等骑马的人都回来了,白马小姑娘还在原地。我问她是否有人租过她的马,她羞涩地摇摇头。直到我们都上了车,她们才纷纷上马离去。红的黑的白的马儿奔跑着,绿的粉的花的头巾随马起伏跳跃。夕阳已经坠山,晚霞红得有些怅然若失。白马红头巾女孩是最后上马的,她美丽的小脸显出失望这时候,一个想法突然涌上心头,我一声大喊,停车!便跳下车,朝白马小姑娘跑去。她勒住马时,我扬手将“租马费”塞进她的马靴,大声告诉她,算我骑你的马啦!她连连摇头时,朝我扬起手,并催马向车追来。我不让司机停车,车很快翻过山岗。不一会回头看时……

⑦二十年后重游这片草原,青山草地还在,却不见当年的租马女孩,一排排蒙古包还在,但比从前敞亮雅致许多。曾有一段时间,因为急功近利,加上牧养方式落后,草场一度受损。近些年来实行科学管理,游人不再随性驰车纵马,牛羊不再满山乱牧,牧民们收割牧草,定点圈养,既保护草原生态,又满足牛羊所需,草原变得绿意盎然起来。这次我们遇见的是一位年轻的导游女孩,她告诉我们,草原上的年轻人都读书去了。

⑧这次的同行者中,还有一位,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草原,她立志从基层干起,一点一滴为大草原做贡献。我想,当年那位租马的小姑娘与眼前的这位朋友应该是差不多年纪吧。她是不是也大学毕业了呢,她会从事什么职业呢?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但是我知道,不管她在什么岗位上,一定会为这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想到这里,我畅快不已,不顾天色将晚,和同伴们骑上骏马,在辽阔的张掖草原上奔驰起来!

(文/刘兆林)

1.曾经的张掖草原和如今的张掖草原在景致上有什么不同?
2.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中画波浪线句子。
4.如何理解第⑧段画线句子的含义?
5.请补写第⑥段我回头看时的所见所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释】①柳宗元与韩泰、韩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而遭贬,后被召回,之后再度遭贬。②飐(zhǎn):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连。④九回肠;愁肠弯曲缠结。⑤百越;泛指岭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南方少数民族风俗,在身上刺刻花纹图案。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A.【甲】诗中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久,表现出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的生疏感与怅惘心情。
B.【乙】诗颔联写近处所见,描绘疾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使诗人战栗惊悸,景中含情。
C.【甲】【乙】两诗颈联都运用比喻的修辞,借自然之景表现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D.【甲】诗的首联与【乙】诗的尾联,都写了被贬地点的荒远,表达了诗人无限的心酸和悲凉。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羊的冬季

纪东方

①大风刮了七天,大雪下了七夜。

②战备公路边三四米深的大沟平了,不但平了,连公路上也积了半米厚的雪。暴风雪把路封了,阿拉嘎哨所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前沿。

③大清早一起床,王平均连长召集司务长、给养员、炊事班长开会,讨论一连人的吃饭问题。司务长愁眉苦脸抖搂所有的家底:米够吃一天,菜窖里还有三个大萝卜,一棵瘦白菜。全连已经吃了五天的盐水煮饭,今天山下再送不上来给养,战士们就要饿肚子了。

④山对面,不足200米直线距离就是另一个国家的哨所。边境,前沿,战备紧张,难道真的要让我们的战士饿着肚子去站岗吗?

⑤王连长急得满脑门子汗,在屋里转了三个圈,忽地甩脱披着的皮大衣,下定决心,扔掉手里的烟,说:“不行,我带一班下山。背也得给背上来。”

⑥司务长红了眼圈:“这事责任在我,没有在暴风雪来之前安排好,我去。”

⑦一班长腾地站起来:“这条路我最熟,还是我带人去。连长你要指挥战备,不能离开。”

⑧门忽地开了,寒风追逐着雪花,低吼着扑向地面,打了个旋。一个小战士间进来,报告都没有打,结结巴巴地说:“连长,连……长,后院,后院。”

⑨“有情况!”

⑩连长顺手掏出了手枪,一班长伸手去摸墙架上的冲锋枪。小战士更急了。“不是,不是,敌人,是……”

⑪转眼工夫,刚才愁眉苦脸的一屋子人迅速集合,成战斗队形把后院包围得水泄不通。

一只羊躺在后院的栅栏门前,可能是冻的,也可能有伤,已经奄奄一息,无助的大眼睛睁开又闭上,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

⑬营房后面就是山,山上经常有老百姓放羊,国境那边的这边的都有。羊是吃草的,羊吃草不分国境,哪边的草都可以吃饱肚子。昨天晚上的风太大了,估计是风雪中羊跑迷糊了,从山上摔下来。

⑭连长松了口气,摇摇头,把手枪插回枪套:“嗨,一只羊。”

⑮一班长如释重负地关上枪机:“嗨,一只羊。

司务长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嗨,一只羊。”

⑰对呀,一只羊!大家的眼刷地都亮了,亮得红彤彤的,好像把山上的雪都照亮了。

⑱一只羊啊。一只无主的羊。

⑲看看门脚奄奄一息的羊,大伙看司务长,司务长看一班长,一班长又看看连长。连长说:“先把它弄到炊事班,其余人回连部。”

⑳连部继续开会。

㉑战士们也在开会。话题自然离不开羊。有的说,当然是杀了炖一锅,全连美美地吃一顿,留着羊头和骨头,熬成老汤,吃上三天五天没有问题。有的说,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不能违反群众纪律,尤其是边境,闹不好会引起国际纠纷。对方马上反驳,现在牧民有的是羊,不在乎少一只两只。再说,咱们自己不说,吃到肚子里谁知道?不要假积极。双方争得气呼呼,但又谁也不能说服谁。

㉒想吃肉的似乎已经闻到了伙房里羊肉的香味。怕犯纪律的,把脸贴在窗户上,悄悄把玻璃上的冻雪画出一只羊的样子。

㉓晚上开饭的时候,还是米饭盐水萝卜。那只羊没有成为晚饭,而是在灶房里溜达,嘴里叼着连里仅存的细菜——半棵瘦白菜,没有菜心只有菜帮的当地产的小白菜。

㉔据说,连长派通讯员、卫生员给羊当“保镖”,挡住了炊事班长举起的菜刀。半棵白菜也是连长特批的。司务长心疼得差点和连长吵起来,那是他给连长留的最后的一点特殊“伙食”。王连长的胃病犯了,吃萝卜吃得直吐酸水儿。

㉕据通讯员说,连长一夜没睡,打了十几个电话。最后一个电话没有说完就断了,大雪结成的冰凌把电话线压断了。

㉖第二天,雪停了,一班长集合队伍准备下山背粮。临出发的时候,一幅场景让他目瞪口呆:最少有两三百只的羊群争先恐后地来,密密麻麻的羊蹄印在雪地里踩出了一条瓷瓷实实的“天路”。旗里拥军模范乌日格愣大叔赶着羊群,赶着爬犁,来了。爬犁上满是粮食、冻羊肉,麻袋最下面,还有一口袋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过年都难得的细菜——真真正正的内地大白菜。

㉗那只羊一直养在连队,乌日格愣大叔说不是他家的羊,一冬天也没有人来认领。一只羊温暖了我们整整一个冬天。直到我复员下山,那只羊还在山上。

1.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情节内容
开端大雪封山连队断粮时,在后院发现一只羊。
发展(1)
高潮(2)
结局连队一直养着那只羊。
2.选文第①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描写雪地里突然出现一只羊的情节,有什么好处?
4.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司务长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嗨,一只羊。”
5.赏析选文第段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最少有两三百只的羊群争先恐后地来,密密麻麻的羊蹄印在雪地里踩出了一条瓷瓷实实的“天路”。
6.请从结构、主题、人称等角度分析选文第段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与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了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完整地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母亲的雨天

①我们小的时候,母亲不喜欢雨天。春雨绵绵,下起来不停歇。我家三间土屋,黄泥抹的屋顶,在春雨的慢慢浸洇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滴答、滴答、滴答,雨水不分昼夜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声音,让母亲愁容满面,一叹再叹。最让母亲发愁的还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的孩子,总趁母亲一眼没看住便蹿出院去,冒着细雨去找小伙伴们玩耍,不玩到衣服湿透、鞋子裹满泥巴,是不会想起来回家的。母亲苦于拿不出衣服给我们替换,所以一顿巴掌也是躲不过的。那雨天,对母亲来说,是一场绵绵的愁烦。

②夏天的雨断断续续,下得急,又猛烈,一场雨刚过,太阳就出来暴晒,地面刚刚干,接着又是一场。麦收过后,真正入了夏,天气开始湿热,满田的庄稼苗疯长,和庄稼苗同样疯长的还有杂草。母亲整天在田里劳作,施肥打药、间苗锄草、掐尖打杈,她的汗衫湿透,腰身累弯,仍然忙不完地里那些活。她需要炽烈的阳光把刚刚除掉的杂草晒死,可是往往一场大雨过后,锄干净的庄稼垄里又出密密麻麻的草芽芽,已拔掉的草棵也会起死回生,又在雨水里扎根活过来。雨过天晴,烈日当空,母亲只好再次汗流浃背地去锄草。那雨,对母亲来说是一遍又一遍的疲累与煎熬。

③秋天,棉花刚刚采摘回来,像小山一样堆在房顶。雪白暄软的棉花需要接连几天明媚的阳光来晒干,然后送到棉站,卖个好价钱。可是总有那么一场秋雨,淅淅沥沥下个没完没了,母亲用塑料布把棉花一层一层捂在房顶上,不出几天,棉花就会被捂得发黄,发黄就会影响验定级别,至少要少卖几十甚至上百块钱。那一场秋雨,对于母亲来说,便是一场剜心剔骨的疼痛。

④我们当时年幼,不曾懂得生活的苦,也不曾懂得母亲的累,对于我们来说,雨天最开心!因为只有下雨的时候,母亲才有空闲待在家里,给我们做一餐好吃的。炸丸子、包饺子、烙油饼……总之,那时候的雨天在我们心里是值得期待的,屋子漏雨、田里长草、棉花变黄,这些和一餐美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⑤下雨天的母亲,竭尽所能,满足我们的要求。父亲看我们围在桌前狼吞虎咽,总是打趣埋怨母亲:油是不是放太多了?这三个小家伙会吃死我的!母亲会送父亲一个白眼,然后和父亲一起笑话我们的吃相,尤其是我,因为是个女孩,总是被数落吃相不雅,却也没妨碍我依然吃得肚皮溜圆。

⑥长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翻盖了房子,五间红砖到顶的房子亮堂起来,房顶和地面也都用水泥处理过,房顶也搭了晾晒的架子,再也不用担心房顶的棉花被捂黄,更不用担心漏雨。并且那个时候开始使用除草剂,下再大的雨,杂草也不再疯长。雨天,终于变成了母亲的假期。

⑦至今脑子里还保存着一个下雨天:我和弟弟趴在门口的饭桌上做作业,母亲坐在床边收拾着一家人的衣服,一件一件抻得平平整整,叠得整整齐齐,再一层一层归置到橱柜里,父亲在厨房的门口哐当哐当修理着农具,弟弟的小黑狗乖乖地卧在屋檐下的背篓里。而雨,正在院里唰唰地落,一架葡萄藤在雨里,两棵柿子树在雨里,还有几棵月季也在雨里,不忧不惧。

⑧我已不记得当时为什么停下写字的手,但这一幕就这样印在了脑子里,多少年过去,这一幕依然清晰。

⑨今天,又是雨天,窗外的天空黑沉沉的,我忙完手头的事情,突然想起来给母亲打一个电话,问问她在忙啥。电话接通,母亲笑笑说:没忙啥,在看雨。

⑩看雨?我的心里突然不是滋味,眼里慢慢蓄了雨。

⑪如今的雨天再长,时间再闲,母亲也不会为自己去忙活一餐美食,窗下没有写作业的我们,厨房门口没有修理农具的父亲,小黑狗也离世多年,只有院里的葡萄架还在,柿子树还在,月季也还在,一场雨在院里安静地落,母亲一个人,在窗前静坐。

⑫雨天,不知窗前看雨的母亲,是否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列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她需要炽烈的阳光把刚刚除掉的杂草晒死,可是往往一场大雨过后,锄干净的庄稼垄里又出密密麻麻的草芽芽,已拔掉的草棵也会起死回生,又在雨水里扎根活过来。
2.请说说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雨天,终于变成了母亲的假期。
3.文中的母亲喜欢下雨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禅师,收了一个年龄尚幼的徒弟.这小徒弟很聪明,也特别喜欢别人赞扬他如何聪明。不管他有什么好的想法,做了什么好事,他都会去告诉所有的人,目的是得到别人的赞扬。他的确得到了许多人的赞扬。

有一天,师傅送他一盆含苞待放的荷花,对他说:今天晚上,你观察这盆里的荷花,看它们是怎样开放的。

小和尚很高兴,心想,一定是师傅看他最聪明,才让他观察荷花。于是,他捧回这盆荷花,整整一个晚上都全神贯注观察荷花,看到了一朵朵荷花绽放的过程。第二天一大早,他急不可待去见师傅,手舞足蹈向师傅描述他观察到的荷花绽放的各种细节。

出师傅听完,问了他一句话:花开的时候吵了你吗?

小和尚一听,寂然无语,若有所悟。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抒发感想,要求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手擀面

①洛阳出差已经一周了。下午忙完,我决定回趟老家。

②夕阳的余晖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的大街上车来人往。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老家的这个时候,倦鸟归巢,炊烟袅袅,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

③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他一手接过我的行李,一手对着手机大声说:“接到了!接到了!我们这就回来!”说罢把电话递给我。母亲在那端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妈,我想吃你做的手擀面。”

④门前的小土坡在夕阳的掩映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了客人。而远处,母亲瘦小的身影在夕阳中摇摇晃晃,那是她踮起脚在向我归来的方向张望。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长到像一幅剪影嵌进远山,长到拖拽出我更长的难过与辛酸。

⑤“快跟我回家,坐车很难受吧?累坏了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一把握住我的手。一进家门,她便忙着让我坐下。

⑥“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水,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就转身到院子里了。

⑦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手擀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午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擀面条。

⑧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面条,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

⑨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炽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炽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

⑩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的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得受不住了。

⑪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

⑫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手擀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我便又坐下来。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

⑬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的,任由她唠叨。今日我却赶忙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

⑭“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我点点头。“对对,还要放点醋,那样才更好吃,我去拿。”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往我碗里倒。“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我摇摇头。“吃肉啊,那是我专门放面里的,快吃!”“哎呀呀,你别吃这么快,小心烫!”……

⑮我没有劝她去吃饭,任母亲站在身旁看我吃面。因为我知道,我没吃完,她不肯走开。

⑯我悄悄地打量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和不再光滑的双手,又想起自己已经久未归家……一碗面吃完,汗水顺着脸颊淌下。这手擀面的味道,一半在嘴里,口口香醇;一半在心里,满是酸楚。

⑰那些汗水流进嘴里,涩涩的,咸咸的。难道它们真的只是汗水吗?

1.通读全文,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具体的细节之中?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摇摇晃晃”的表达效果。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5.选文第⑯段“我”觉得手擀面的味道“香醇”和“酸楚”的原因是什么?
6.选文以“一碗手擀面”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一双皮鞋的秘密

佚名

①我上高中的时候,班里大多数同学都买了皮鞋,我也想买一双。

②星期六回家,我对妈妈说了。妈妈半天没说话,只是盯着我。好久,她才说,非买不可吗?我没有说话,却点了点头。妈妈说,你快要交学费了吧?我又点了点头。妈妈又说,你的学费还没攒够呢!我听了没说话,把头转到了一边。妈妈说,你爸爸在地里刨葱,你去看看吧。

③我去了地里,爸爸正在刨葱。见我不说话,爸爸问,怎么了?我还是不说话。爸爸就不问了。那天的天气很好,可我却觉得很闷,头就像被谁用棍子打了一下。过了一会儿,妈妈也到了地里。她把我想要皮鞋的事给爸爸说了。爸爸听了,过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晚几天买不行吗?我不说话,我想星期一上学的时候就穿上新皮鞋。可我说不出口,我知道我的家境很穷。

④爸爸说,你想要皮鞋,行,你肯下力气吗?我说,肯下力气。爸爸说,邹县的葱比咱这儿贵好几分钱,只是路太远了,我一个人拉排车怕拉不到。我当时就说,我帮你拉。

⑤邹县离我们这儿有七十里路,我和爸爸吃过晚饭,就拉着一千多斤的葱上路了。刚开始,我觉得还行,没怎么费力。大约走了有二十里路,就觉得浑身上下酸酸的,排车的轮子好像坏了。我和爸爸吃力地前进着。爸爸说,你能坚持到邹县吗?我咬了咬牙,说,能。爸爸就不再说什么了。

⑥晚上没有月光,只有几颗星星在天空眨着眼。有露水从天上落下来,打湿了我和爸爸的头发。晚上已经很冷了,可我们身上却流着汗。为了一双皮鞋,我豁出去了。

⑦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我就走不动了。三十多里路,我们走了四个小时,但还有四个小时的路呢!我说,邹县可真远。爸爸说,不近。我说,咱歇一会儿吧。爸爸说,你不想要皮鞋就歇一会儿吧。我说,歇一会儿就买不成皮鞋了?爸爸说,咱早到一会儿可能卖个好价钱,晚到一会儿可能就把你的皮鞋给耽误了。

⑧我说,那咱赶路吧。爸爸说,咱一口气赶到。我咬了咬牙说,行。

⑨那天葱卖得很好,一斤比我们那里多卖八分钱,一千多斤就多卖了一百多块钱。我心里很高兴,我的皮鞋有希望了。

⑩一回到家,我就躺在了床上。我一夜没合眼,累坏了。待我醒来时,爸爸把一双皮鞋递到了我手里,我心里很高兴。妈妈说,花了一百多块呢!

⑪星期一,我就穿着皮鞋去了学校。有个眼尖的同学说,你的皮鞋不是皮的。我不信。同学给我指了出来,我的心当时就凉了。

⑫爸爸被人骗了,那可是我们俩的力气钱啊!说真的,我当时沮丧极了。后来我回家,爸爸问我,怎么没穿皮鞋?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爸爸说,你要想穿上名牌皮鞋就得好好学习。

⑬我一直保存着那双皮鞋。我怎么也忘不了为了一双皮鞋,我和爸爸拉着一千多斤的葱到七十里开外的邹县去卖。我和爸爸辛辛苦苦多卖的钱,被卖皮鞋的人给骗去了。至今我都没有给爸爸说那是双假皮鞋,我不想让爸爸伤心。如今我已结婚生子,我不再为了一双皮鞋而发愁。可我怎么也忘不了那双皮鞋,就是那双皮鞋让我知道了做人的艰辛。那双皮鞋怕是要陪伴我一辈子了。

⑭一天,我陪爸妈吃饭。妈妈说,你知道吗,多年前的那双皮鞋是革的。我说,我穿上皮鞋到了学校就知道了。妈妈说,可你没说啊。我说,我知道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⑮爸爸突然说,有个秘密你们都不知道,当年我没有被骗。我和妈妈一听,都愣了。爸爸继续说,我去给你买皮鞋时,在路上遇见了一个病危的老太太,我把钱给她了。我想皮鞋真假都一样穿,可人的命就只有一条。

⑯爸爸的头发已经花白了,他的背也已经驼了,但我却忽然发现,爸爸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高大。在他面前,我只能仰望,一直到永远。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在括号内写出主要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4个字)
想要皮鞋—— (             )——(             )——(            )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三段,先后出现“我没有说话”“我听了没有说话”“我还是不说话”“我不说话”,表现了“我”非常想买鞋但面对贫困家境时内心的自责和悔恨。
B.第六段中的环境描写,凸显了夜晚的漆黑、寒冷,烘托了“我”迫切希望得到皮鞋的心情,还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
C.“我说,我得省着穿。爸爸笑着说,知道省就好。”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大,“我”懂得体谅家庭的困难,知道了俭省。
D.爸爸喊上“我”一起去卖葱,根本的原因是,一千多斤的葱、七十里的路,他一个人拉不到。
3.语言反映人物心理。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卖葱路上父子对话所反映的不同心理。
爸爸的心理:________
“我”的心理:_________
4.结合全文,分析“我”心目中的爸爸的形象。
5.知道爸爸买回来的是假皮鞋,为什么后来“我”说“那双鞋比真皮鞋还贵”?
6.阅读全文,说说一双皮鞋的“秘密”究竟有哪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子书_________     (2)__________
(3)广___________     (4)枯落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俭以养德”中的“俭”不仅指物质上要做到节俭,思想上更要约束自己。
B.这是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言文,主要论述修身治学,强调淡泊宁静的价值。
C.“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D.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才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节俭,二是立志,三是学习。
4.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分析“修身养德、明志治学”的美德在许衡和怀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一】

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其家人化之如此。

(节选自《元史•许衡传 》)


〖注〗①啖:吃。②自若:安然如常、毫不动心。③其,代词,自己。④独:难道,反问语气。⑤化:教化。
【链接材料二】

怀素疏放,不拘细行,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时酒酣兴发,遇寺壁、里墙、衣裳、器皿,靡不书之。贫无纸可书,尝于故里种芭蕉万余株,以供挥洒。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节选自《僧怀素传》)


〖注〗①疏放:放纵,不受拘束。②细行:小节;小事。③养性:涵养天性。④畅志:顺遂心志。⑤兴发:兴致勃发。⑥靡:没有,不。⑦故里:故乡;家乡。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新闻体裁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消息正文通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和“七律”之分,每两句成一联,共计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香山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使至塞上》的作者是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