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苏轼的《西林壁》这首诗,诗题中的“”是什么意思?(  )
A.题目B.书写,题写C.吟诵D.想象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秋游时,我们分组打“野战”。队长对我们说:“(          )那个山洞位置(          ),适合(          )自己,(          )离敌方的大本营不足十米,极其危险。”
A.尽管   隐藏   隐蔽   还是B.虽然   隐蔽   隐藏   但是
C.即使   隐蔽   隐藏   D.虽然   隐藏   隐蔽   但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爬山虎的脚_______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____成小圆片,____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_一把,使它紧____在墙上。”按顺序填写横线上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A.触                    B.巴                    
C.触                    D.触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关于动物的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狗房 鸟巢B.猪圈 马厩
C.龙潭 牛棚D.虎穴 蜂房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狗窝 鸡窝 鸟窝
B.蚁穴 虎穴 鸟穴
C.羊圈 猪圈 狗圈
D.鼠洞 狗洞 蛇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状状观察老师泡茶后,写了一段话。将“芽儿挨着芽儿,一片推动着另一片”这句话放在这段话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开始沏茶了,老师先去接满滚烫的热水,再把茶叶投入杯子中。②茶叶们柔柔地舒展着。③茶叶吸足了水分,轻盈润泽地在水中漂来漂去。
A.第①句之前B.第②句之后C.第③句之后D.第①句之后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下面语段横线上所填的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爬山虎的脚___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___成小圆片,___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___一把,使它紧___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___
A.触、巴、拉、变、贴、爬B.触、变、巴、拉、贴、爬
C.触、变、贴、爬、巴、拉D.触、变、巴、拉、爬、贴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B.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C.猫是不是在焦急地等待窝里的小燕子出世呢?
D.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容的了。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对加点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暮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B.可怜九月初三夜:怜惜,同情。
C.西林壁:题写,书写。
D.骚人笔费评章:放下。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