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美
一位老太太和她满脸雀斑的小孙子一起在动物园里游玩。很多小孩都在排队等候一位当地的艺术家用虎爪在他们的脸上画画。
小男孩感到很难堪,就低下了头。奶奶蹲下来对他说:“我喜欢你的雀斑,我小时候总想长这些雀斑呢。”她抚摸着小男孩儿的脸颊,说:“雀斑很漂亮!”
男孩抬起头说:“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奶奶说,“你看我身上有什么比雀斑还漂亮的?”
小男孩想了一下,又认真地注视着奶奶的面孔,小声地说:“皱纹。”
1.小女孩和奶奶都对小男孩的满脸雀斑做出了评价。A.小女孩是个善良的人,她实话实说。 |
B.老奶奶是个真诚的人,她客观地评价了小男孩的雀斑。 |
C.老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她用自己的话安慰小男孩,使他免受伤害。 |
老师领进门(节选)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把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穆老师的眼睛
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哪。
语文课上,我想起书桌里那块漂亮的新橡皮,手痒痒了,不知不觉地伸进去,想要摸一摸。正巧被穆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不痒了,赶紧缩回来,认真听老师讲课。
有一次,穆老师在大礼堂给我们讲《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三百多位老师来听课。穆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穆老师叫我回答。我站起来,只见那么多老师看着我,心怦怦直跳,回答的声音很轻。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就是声音再响亮点儿!”我看看穆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了。这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
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我的病刚刚好,精神还不太足,但一看到穆老师的眼睛,精神就提起来了。
下课后,穆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①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
③“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④“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⑤“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⑦“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⑧“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⑨“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慢慢告别
①每一次回家都像是一次告别。母亲做饭时,我拍照;父亲看电视时,我拍照。母亲问:“拍这么多做么子?”过去,我觉得时间很长,而现在我却觉得一切我熟悉的,都在衰老和剥落。眼睛能看到的,比如母亲脸上的皮肤不再似过去那般紧致了,父亲看电视看着看着就仰在沙发上睡着了,连呼噜声都没有……每次回家,我都默默地看着他们,看他们走路、说话、吃饭……不注意,我都用手机拍了下来。
②在家的那些天,母亲每顿饭都想着法子做好吃的,忙个不停。隔天要走了,母亲一会儿问我:“要不要喝奶茶?要不要喝参汤?干鱼要不要带一些?”吃饭时,她又说:“在外面脚别架着,要放好,要懂礼貌。”我说:“晓得晓得,我都这么大了。”母亲笑笑:“噢,我忘了。”我不怎么敢看她的眼睛,偶尔碰到了,赶紧闪开。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对我好了,一直在我身边走动,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父亲问我是不是明天走,我说是的。他点点头:“又要去好长时间了。”我喉咙一紧,没有说什么。
③走的那天,父亲开着电动车送我,我拿着手机不停地拍他的背影。他问:“有什么好拍的?”我说:“你不用管。”他又说:“去年我心口疼,吸不过来气,你哥把我送到医院抢救,我又活过来了。”我大吃一惊:“我为什么一点儿都不晓得?”父亲又笑笑:“有什么好说的?都过去了。”我大声地说:“出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告诉我!”父亲说:“好、好、好。”
④到了火车站,离发车还有一个小时,父亲和我站在车站广场上。我认真地打量父亲,他身子极瘦,背弓着,前额头发秃掉了,剩下的头发是花白的,脸上蜡黄,一看就是生病很久的样子。我叫他,他疑惑地看着我。我请路人帮我们拍照,我紧紧搂着他的肩头,他乖乖地靠在我身上。“一、二、三,再来一张。”“一、二、三,再来一张。”父亲说:“好了,拍这么多张做么子!”我说:“你不用管。”他又好脾气地陪着我多拍了几张。拍完照,我撵他走。天一点点暗下来了。我担心他回去太晚不安全。他说:“你一个人在这……”我推他走:“没事,没事,你快回去。”他不情愿地走了,上了电动车,转头,往车站外面的大路上开去,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我一下子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坐在地上,像个傻子似的哭得一塌糊涂。
1.下列对第①自然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发现父母都苍老了 | B.“我在家时”母亲每天忙着给我做饭 |
C.父亲看电视仰在沙发上睡着 | D.“我”在家乐此不疲忙着拍照 |
A.“我”喉咙痛,说不出话。 | B.“我”嫌父亲烦,不想跟他说话。 |
C.“我”内心难过,感受到父亲对“我”的不舍。 | D.“我”没想好说什么话。 |
A.母亲笑笑:“噢,我忘了。”说明母亲长期操劳,记忆力衰退严重。 |
B.文中两次写“我”对父亲说“你不用管”,可见“我”不希望父母干涉“我”的生活。 |
C.母亲“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说明母亲当时很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
D.在车站,父亲“不情愿地走了”,是因为他想多与“我”待一会儿。 |
“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1928年初,时任中共湖北省委委员的夏明翰不幸被捕了。‖
敌人满脸杀气地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若有所思地说:“姓冬!”
“胡说!”敌人拍着惊堂木,“你明明姓夏,为什么乱讲?”夏明翰从(cónɡ cōnɡ)容不迫地说:“你们把黑说成白,把天说成地,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姓夏,就当然应该说‘姓冬!’”①
敌人无言以对,硬着头皮继续问:“多少岁?”
“共产党万万岁!”
“籍贯?”
“革命者四海为家,我们的籍贯是全世界!”夏明翰越说越激昂,“我们坚信共产党必胜,红旗一定会插(遍 编)全球。”
敌人慌了,急欲收场,便匆忙问道:“有无信仰?”
“我们共产党人不信神,不信鬼!”
敌人别有用心地说:“那就是说你没有信仰啰?”
“怎么没有信仰?”夏明翰大声宣布,“我信仰马克思主义!”‖
夏明翰入狱后,敌人企图从他口中得到党的机密,特派人到狱中“规劝”,遭到夏明翰严厉痛斥。②敌人又施加各种酷刑逼问。可是软硬兼施,均告无效。1928年3月20日,便对夏明翰下了毒手。‖
临刑前,敌人问他有无遗言,夏明翰厉声
他接过纸,饱蘸浓墨,写下了使革命者(震 振)奋、反动派丧胆的五言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面对敌人的枪口,他高呼着:“共产主义万岁!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了。‖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正确的汉字或读音,打“√”。A.表示直接引用 | B.表示特定称谓 | C.表示讽刺和否定 |
开山岛位于我国黄海前哨,面积仅有两个足球场大小,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19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受老政委的委托上岛了。上岛后,他发现岛上的情况比预想的差得多:杂草丛生,海风呼啸,空荡荡的旧营房,一条黑咕隆咚的坑道,没有淡水,没有电……王继才蜷在角落里,一夜没有合眼。
上岛48天后,妻子王仕花前去看望。船刚停,她就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迎面而来的那个人是她的丈夫吗?……两个人面对面站在那儿,近在咫尺,却像远在天涯。王仕花哭着说:“这岛咱不守了!”王继才没作声,望着大海:“仕花,你回去吧。我得留下,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不守,我不守,谁来守?”
回到家的王仕花思来想去,她毅然辞去了工作,也上了岛。上岛后,王仕花才真正体验到守岛的艰难。升旗、巡岛、观天象……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夏天湿热,只好睡到房顶上;冬天阴冷,不得不搬进海风吹不透的山洞里。时间长了,他们都患上了关节炎和湿疹,疼痒难忍。台风来时开山岛就成了与世隔绝的孤岛。一次,连续刮了17天大风,柴火都用光了。他们只能把生米用水泡酥后,捞起来干嚼,一连嚼了5天的生米。
守岛不仅艰苦,还很危险。一次,海边巡逻,一个大浪打过来,把王继才卷到海里,又一个浪头过来,王仕花看见浑身湿透的玉继才,正从岩石往上爬。从那以后,他们出去巡逻,就用一根背包绳拴在两人腰间。
一天的坚守不难,一年的坚守弥足珍贵,他们用32年的坚守诠释了初心的伟大。
1.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A.重复哆唆 |
B.突出守岛的艰难 |
C.强调环境艰苦 |
A.坚贞的爱情 |
B.海岛物产不被风吹走 |
C.保家卫国使命 |
A.表示列举的省略 |
B.表示心里活动的时断时续 |
C.表示语意未尽 |
我要做好孩子(节选)
金铃从门缝里看见邢老师裹着被子躺在床上,头发散乱地披着,面色黄黄的,眼眶深陷下去,嘴唇也苍白得有点儿可怕。邢老师听到了门口的声音。她本来是在闭目养神,所以听觉特别敏锐。她睁开眼睛,马上看到一张圆圆胖胖的脸蛋挤在门和门框之间,就笑起来:“是金铃吗?进来呀!”又拍拍自己的床沿说:“来,坐到老师身边来。”
金铃就踮着脚尖走过去,轻轻在床边坐下,生怕一不小心碰疼了老师。邢老师小声惊呼:“啊,你还带来了花!太漂亮了!老师生病之后,还没有一个人想到给老师送花呢!”金铃高兴得眼泪差点儿要掉下来。
邢老师跟着就问起班上的情况:纪律怎么样?任课老师有什么看法?都有谁被叫到办公室谈话了?数学和英语测验过了吗?在全年级排名第几?金铃挺懂事,知道病人是不能生气的,就小心翼翼拣些不那么严重的事情来说,偶尔还耍点儿小手腕,把坏事说成了好事,还充分发挥她的语言才能和想象力,添油加醋,绘声绘色,说得邢老师笑眯眯的。
哎呀 我都差点儿忘了问 今天下午的自习课 你们是怎么安排的 邢老师从床上撑起半个身子 金铃说:“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都在别的班上课,让我们随便做作业。”那老师有些着急:“这怎么行?随便做作业,可不就是放鸭子了?”她想了想,对金铃说:“你去,替我当一次小老师,布置大家写一篇作文。”金铃心跳起来,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去?是我吗?”“为什么不能是你?”那老师慈爱地看着她,“全班就数你的作文最好,你布置作文最合适。”金铃的眼泪差点儿又要掉下来了。她结结巴巴地问:“那么……那么……写什么题目呢?”邢老师很轻松地说:“写什么题目由你定。你是老师。”金铃紧闭住嘴,要费好大的劲才能使自己不至于激动得哭出来。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A.添油加醋 | B.避重就轻 | C.混淆是非 | D.喧宾夺主 |
五色梅开出的花非常有趣。一朵花有多种颜色的小花组成的,黄、绿、橙、红、白,样子像一把花伞。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加上绿叶的衬托显得非常好看。远看就像一棵小树上落了几只小鸟;近看又好像几个小姑娘穿着一身花色的衣服。微风吹来,摇摇摆摆,更加美丽。
1.照样子,写词语。难忘的启蒙(节选)
那时我还小,不大懂得这件事可能带来的后果。后来,当我知道日本侵略者是怎样残忍地虐杀中国的爱国者的时候,我对于老师们的勇敢,不能不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冯先生教国语,也教音乐。她爱穿青竹布的旗袍,有时套一件黑色的马甲,挺精神。小学的校歌就是她教的。校歌的词和调都很美。开头的几句是:“竺山屏于东,湖水环流永无穷。莘莘学子乐融融。术学不尚虚荣,为的是经世致用。……” 大概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得“经世致用”的本事吧,老师们对我们的要求是很严格的,严格到有点近乎严厉。那时还没有废止体罚,弄不好,老师会用戒尺打你的手心。
我虚岁六岁就上学了,年纪小,上课时总很规矩地坐在前排,老师们都是蛮喜欢我的。他们无疑说过不少表扬我的话,只是这些我已经无从记忆了;可我还是免不了受到批评乃至惩戒,这方面的情景我倒是至今未曾忘却。
在班上,作文和写大字算是我的“强项”了,然而就是在这两门课上,我也受到过申斥。有一次作文,题目是记秋游。在文章的开头,我说: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几个同学在西街外的草场上玩,忽然闻得一阵桂花香,我们就一起到棠下村摘桂花去了。陈先生阅后在末尾批了“嗅觉特长”四个字。我不明白这批语的涵义,就去问。先生板着面孔对我说:“棠下离这儿有三里路,那里的桂花香你们也闻得见,难道是长着狗鼻子吗?”这话有点刺伤我,不过我还是感到羞愧,因为我确实没有闻到桂花香,开头那几句是凭想象编造出来的。有一次上大字课,老师在发本子时把我叫到讲台前,严肃地对我说:“你这次的成绩是丙,丙就是及格了,可对你来说,这是不及格,因为你本该得甲的。以后再这样,就要打手心了。”当着全班的面这样说我,我感到有点难堪,不过我在心里还是服气的,因为那节大字课的前半堂我尽和临座的同学说悄悄话了,字确实写得很不尽心。
在我的印象里,只有对一门课,老师们的态度特别宽容,那就是翻译官上的日语。( )逃课,老师们( )是不管的。而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似乎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种道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