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已知番茄的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中宽叶:窄叶为9:7
①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表型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_____的比例死亡。
(4)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1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1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1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I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如图)。关于该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_____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炎症小体是细胞内的一个关键多聚蛋白复合体,在免疫和炎症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活化后可激活Caspase-1,促进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成熟与释放,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刺槐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巨噬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白细胞介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人体主要的细胞因子。
(3)研究发现,刺槐素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1介导的IL-1β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小体活化。已知脂多糖(LPS)和一种双链DNA模拟物poly可以共同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中AIM2炎症小体的激活,现欲观察刺槐素对AIM2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请将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补充完整。
a.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为甲、乙、丙。
b.甲组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放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适宜的时间,乙组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放在____________,丙组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放在____________
c.测量三组培养基中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叶色突变体的研究可提高人们对叶绿素代谢、叶绿体发育和光合作用机制的了解,为利用叶色突变体和相关基因奠定基础。研究者以诱变剂处理野生型玉米(雌雄同株) 品系Z58后,经筛选得到一株黄化突变体 y12。
(1)将y12与Z58杂交, 其结果如下:

杂交亲本组合

F₁表型

F₂表型及数量

母本Z58×父本y12

均为绿色

绿色182株, 黄化60株

母本y12×父本Z58

均为绿色

绿色227株, 黄化73株

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得出:玉米叶色的绿色和黄化是由一对基因(A/a) 控制的__________,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________(多选)。
A.细胞核染色体               B.   性染色体             C.   线粒体 DNA          D.   叶绿体 DNA
(2)为确定黄化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将Z58,y12、子代绿色植株及子代黄化植株建立混合基因库,进行全基因组杂交,最终结果见下图,判断A/a基因应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初步确定该染色体上的Z412基因为候选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为A基因。Z412 基因编码谷氨酰-tRNA 还原酶,是叶绿素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

(3)为了进一步确认Z412基因突变是引起y12黄化的原因,研究者将潮霉素抗性基因与Z412基因一起导入野生型玉米基因组中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构建了 Z412基因过表达株系OEZ412。
①通过检测发现Z412基因在OEZ412中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提高了 10倍左右,而纯合的过表达株系表达量会有几十倍的提高,推测 OEZ412为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将OEZ412与y12杂交,得到的F₁均为绿色植株,其中潮霉素抗性与不抗的比例为___________。将F₁中的潮霉素抗性植株自交,得到F₂群体。预期结果:
若F₂中植株出现绿色:黄化=________________,说明Z412基因不是引起y12黄化的原因;
若F₂中植株出现绿色:黄化=_________________,说明Z412基因是引起y12黄化的原因。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___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u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___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m

m

A

野生型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m

114

104

111

102

D

野生型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突变体C和D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染色体上。
(3)为进一步探究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若F1果蝇_______,说明A、B的浅红眼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若F1果蝇_______,说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已证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让上述实验的F1果蝇相互交配,如果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A、B的突变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互换;如果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B的突变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4)进行“♂B×♀D”杂交,发现F1果蝇既有红眼也有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F2的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肠微生物—肠—脑轴”(MGBA)是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双向调节的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系统,主要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以及肠道菌群等共同组成。肠道益生菌的代谢产物之一“短链脂肪酸(SCFA)”可以参与机体稳态调节。部分途径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脑向肠道菌群发送信号主要通过由_______(填“传入”、“传出”或“传入和传出”)神经组成的自主神经系统完成,其中_______神经的作用使肠道转运加速,收缩加强,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向肠道微生物的转移速度以及肠腔环境对肠道菌产生影响。
(2)肠道上皮细胞吸收SCFA的方式是_______。迷走神经受到SCFA刺激,将信息传到中枢进行整合,再由中枢向肠道发出相应的指令,该过程属于_______调节。
(3)压力或紧张情绪,会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活动增强,通过_______抑制免疫细胞、肠肌及肠道上皮细胞活动,从而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研究表明,SCFA可以减少编码HPA轴中涉及的蛋白质的基因的表达,从而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HPA轴的响应。HPA轴存在着分级调节机制,其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 ,利于精细调控。
(4)胰岛素作用的相关机制如下图所示。脑内出现胰岛素抵抗(IR)时,会影响细胞内的信号传导通路,导致的_______、NF-κB信号通路过度_______(填“激活”或“抑制”),造成线粒体损伤和神经元功能障碍,进而引起认知损伤。

(5)SCFA具有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功能。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会重构肠道菌群的比例,从而改善糖尿病引起的认知损伤。为验证这一结论,研究人员测定了小鼠间歇性禁食处理前的炎症因子mRNA和SCFA含量,请根据上述信息,预测间歇性禁食处理后相关数据,并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绘制柱状图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I.根据光合作用中CO2固定方式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C3植物(如小麦)和C4植物(如玉米)。C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有类囊体但没有Rubisco酶,而维管束鞘细胞中的叶绿体没有类囊体但有Rubisco酶,其光合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PEP羧化酶对CO2的亲和力远高于Rubisco酶。

   

(1)C4植物光合作用暗反应在______细胞中进行。图中丙酮酸转化为PEP需要叶绿体的______(填结构)提供ATP,由Rubisco酶催化固定的CO2主要来自图中过程和______(填生理过程)。
(2)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完全被叶肉细胞包被,叶肉细胞可以为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提供ATP和NADPH,这说明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在结构上具有的特点是______;同时还有助于从维管束鞘细胞散出的CO2再次被______(填物质)“捕获”。
Ⅱ.研究者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苗期玉米的光合生理差异,部分结果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3)图甲的实验设计中,对照组玉米处理的具体条件是______。图乙中,在恢复期作物净光合速率最低对应的处理条件是______。图乙结果所示,胁迫期C&D组净光合速率小于C组,而恢复期C&D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C组,说明______
(4)据丙图可知,光系统Ⅱ中,光使叶绿素中的电子由低能状态激发到高能状态,这个高能电子随后丢失能量而进入光系统Ⅰ,这时一部分丢失的能量便转化为______中的能量。光系统Ⅱ中丢失的电子由______裂解放出的电子补充;光系统Ⅰ中形成的高能电子作用用于生成______。研究表明,玉米幼苗对低温较敏感,单一冷害胁迫会对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造成极大损伤,请结合图丙分析单一冷害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营养期杀虫蛋白(Vip3Aa)是苏云金芽孢杆菌在营养生长阶段产生的一种新型杀虫蛋白,对许多鳞翅目害虫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研究人员以鳞翅目害虫草地贪夜蛾为模型,筛选获得了与Vip3Aa抗性相关的基因(Sfmyb基因)。
(1)研究人员首先采用RNA干扰(RNAi)技术使草地贪夜蛾体内部分Sfmyb基因沉默,发现幼虫对Vip3Aa的敏感性显著降低,由此说明Sfmyb基因与Vip3Aa抗性的关系是_____
(2)研究人员通过启动子活性实验发现草地贪夜蛾抗性品系中Sfmyb基因启动子的活性低于敏感品系。由此推测,Vip3Aa抗性的产生可能是由于Sfmyb基因启动子活性下调后影响_____,从而改变了Sfmyb基因的转录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抗性品系中Sfmyb基因启动子发生了多个位点的突变和缺失。与敏感品系相比,抗性品系中Sfmy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_____(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原因是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Sfmyb基因的表达产物转录因子myb(能识别特定DNA序列并与之结合)可调控下游祀标基因的农达水平从而导致抗性性状的出现。研究人员采用反向酵母单杂交技术对某待测基因是否是myb的靶标基因进行鉴定,具体操作步骤为:
①采用PCR技术扩增待测基因,再将待测基因插入下图结构N所示的启动子上游,构建基因表达载体1,将Ⅰ导入营养缺陷型酵母菌中。

②将Sfmyb基因和AD基因(能表达出转录激活蛋白AD)融合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Ⅱ.将其转入上述转基因酵母菌中,融合基因表达出的转录因子myb和AD组合成复合蛋白,当myb能识别待测基因并与之结合时,AD便发挥转录激活活性,诱导下游组氨酸合成基因和色氨酸合成基因表达。
③将上述转基因酵母菌接种到特定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
步骤①中,PCR扩增待测基因时加入的引物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为确定结构N中待测基因插入方向正确,采用PCR技术检测时,应选择上图中的引物_____。步骤③中。特定的固体培养基是指_____;若观察到培养基中有酵母菌菌落分布,则说明_____,得出上述结论的依据是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粒数量和籽粒重量是决定其产量的两个关键性状,二者的量一般呈负相关,簇生稻(有三个籽粒簇生在一起)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上述两个性状的平衡优化。

   

(1)利用簇生稻和非簇生稻做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结果_____(填“能”或“不能”)作出“非簇生为隐性性状”的判断,理由是_____
(2)研究发现,水稻的簇生与非簇生分别由等位基因CL和cl控制,非糯性与糯性由等位基因WX/wx控制。为探究上述2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关系,研究人员以弱簇生非糯性水稻植株甲的花粉为实验材料,用以上2对等位基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后,电泳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花粉的基因型种类和比例与甲植株产生配子的理论值一致;不考虑致死)。

   

由图示结果可知,CL/cl与WX/wx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依据是_____。利用植株甲与基因型相同的植株乙杂交,若F1中非簇生糯性水稻的比例为1/15,则该杂交过程中,植株乙产生基因型为WXcl配子的概率为_____
(3)为确定基因CL在染色体上的具体位置,研究人员利用非簇生稻与6号染色体片段缺失的簇生稻杂交,统计子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
①若结果为_____,则表明基因CL在6号染色体上,且位于缺失片段中。
②若子代植株全表现为弱簇生,则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CL基因不在6号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
(4)研究发现,编码植物激素油菜素甾醇(BR)代谢酶的基因(BRD3)也参与水稻簇生性状的形成,当BRD3特异性地在二级分枝分生组织(SBM)激活表达时会导致该部位的BR含量减少,使BR信号通路核心抑制子GSK2被激活,GSK2进而磷酸化转录因子OsMADS1,后者直接结合RCN2并促进其表达。RCN2被激活后延迟了SBM向小穗分生组织(SM)的转变,长出更多的二级分枝,并伴随着小穗梗长度缩短,使得穗粒更加紧凑,产生簇生现象,促进水稻产量提高。综合上述信息,试利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构建BRD3参与调控簇生性状发生的模式图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长时程增强(LTP)是突触前纤维受到高频刺激或重复刺激后,突触传递强度增强且能持续数小时至几天的电现象,LTP能增加参与新突触连接生长的蛋白质以及AMPA受体的数量。如图表示海马区某侧支LTP产生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LTP的发生属于负反馈调节
B.LTP可能与长时记忆的形成有关
C.若注射NMDA受体抑制剂,则高频刺激下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但不产生LTP
D.图示NO可引发突触前纤维膜发生外负内正的电位变化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