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在那儿

刘慈欣

(前情梗概:一心想要登山的冯帆曾经在大学组织攀登珠峰,最后导致全队四人死亡,为了惩罚自己从此远离陆地,他决定一辈子不登山。但机缘巧合,原本是为了逃离登山而来到海上的冯帆,遇到了因外星飞船入侵形成的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两百多米的水山。人类大难临头……)

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球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四十五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想起了大副的话。

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十三公里左右,如果是在海平面,他的体力游出这么远是不成问题的,但现在是在爬坡,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被自己丢弃在山脚的救生艇,他离艇之前已经落下了帆,此刻却见小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仔细观察着周固,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和大副都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冯帆继续向上游,越来越感到轻松,主要是头部出水换气的动作能够轻易完成,这是因为他的身体变轻了。重力减小的其他迹象也开始显现出来,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这时大海阳刚的一面消失了,呈现出了正常重力下不可能有的轻柔。

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剔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

他突然想到了蓝水号,意识到船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应该将船径直驶向海水高山,既然水坡上的重力分量不存在,蓝水号登上顶峰如同在平海上行驶一样轻而易举,而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想到这里,冯帆急忙掏出救生衣上的步话机,但没人回答他的呼叫。

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二十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被一道近三十米高的薄浪送上半空,那道浪在他脱离的瞬间就被疾风粉碎了。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

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一种熟悉的感觉向他袭来,他仿佛又回到了珠峰的风暴卷起的黑色雪尘中,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当缺氧的晕眩缓过去后,他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球形的空间中,这是他再一次进入由水围成的空间。他感觉自己是在乘着一个水晶气球升上天空。上方的蓝色波光越来越亮,最后到了刺眼的程度,随着“啪”的一声轻响,大气泡破裂,冯帆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

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

1.小说开头段落(含前情梗概)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请对文中的画线句进行赏析。
3.小说标题“山在那儿”有什么含义?
4.刘慈欣的科幻小说是“宇宙科学之美和人性之美的自然结合”。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理解。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

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东汉无名氏文人假托李陵所作的三首抒情诗,及假托苏武所作的四首诗,被人们合称为苏李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在这种感叹抒发中,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这种对至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屈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他们唱出的都是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无价值。只有人必然要死才是真的,只有短促的人生中总充满那么多的生离死别哀伤不幸才是真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抓紧生活,尽情享受呢?为什么不珍重自己生命呢?表面看来似乎是无耻地在贪图享乐、腐败、堕落,其实,恰恰相反,它是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深刻地表现了对人生、生活的极力追求。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永恒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而千古传诵,也是与这种思绪感情中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不可分的。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一时俱逝”,荣华富贵,顷刻丧落,曹丕曹植也都只活了四十岁……既然如此,而既定的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又并不怎么可信可靠,大都是从外面强加给人们的,那么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现出来了,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使之更为丰富满足,便突现出来了。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

(节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减)

材料二:

如果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称作乱世,也许并不过分。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其中之一就是生死主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以及表现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乘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乘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

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是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诗人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节选自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有删减)

1.结合材料一具体内容,解释“人的觉醒”的内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以及苏李诗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时间的跨度上,也体现在群体的广度上。
B.魏晋时期之所以会产生出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是这个时期的人们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怀疑和否定的结果。
C.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诗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中,我们可以想见,酒和药在文人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D.材料二以曹操、陶渊明、江淹的作品和东晋玄言诗为例,说明“因为对生死主题有了真实的生命体验,作品往往能有血有肉”。
3.最能体现材料二中所提到的“对待人生的第四种态度”的一项是(       
A.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B.朱门何足荣?未若托蓬莱。
C.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D.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4.请简述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请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说明它如何体现了材料一中划线句的观点。

短歌行

(东汉)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里稀,乌鸦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充满了礼仪,“冠礼”被誉为礼之始,古代青年成为“成人”必行“冠礼”,通过仪式宣告自己长大成人。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成人礼都被视为一个极具仪式感,蕴含重要意义的礼仪:“成人门”的那一边,是孩童的美好回忆,天真,自由、无拘无束;“成人门”的这一边,是全新的天地,责任,义务、成熟自立。

面对“成人”,有人盼望,渴求自主;有人害怕,不想长大;还有人心情复杂,五味杂陈。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自身经历,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般认为在行动之前应考虑周详,但是详尽地考虑行动的一切后果又常使人不能行动。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宪成小题。

黄草

杜甫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

秦中驿使无消息,蜀道兵戈有是非。

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注】①永泰元年(765),成都尹郭英义被兵马使崔旰攻袭,全家遭屠杀。邛州牙将柏茂琳、沪州牙将杨子琳、剑南牙将李昌夔均举兵讨旰,蜀中大乱。落魄的杜甫为寻找安身之地,携家逃难,驾舟顺长江而下,抵达乐温县(今重庆市长寿区)的黄草峡。大历元年(766)秋社甫在夔州,未得成都来人之信息,心疑崔旰之事不解,作此诗。②赤甲山:原夔门北侧的高山,现属重庆市奉节县境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既回忆逃难沿途行船的艰辛,也写所处之地环境的萧条冷落,引人伤感。
B.颔联思接千载,思绪由写景转向关心朝廷的消息和蜀地战乱的是非争议。
C.颈联以秋风万里、锦水生波极言征人思乡之情,以罗衣湿透极言思妇忧虑之苦。
D.从“莫愁”看,诗歌情感走向是“以悲起,以乐结”,展现了杜甫积极昂扬的情怀。
2.同为寄寓夔州之作,这首诗与《登高》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孕育和发生场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也是中国人永恒的思想和精神家园。

从考古学角度来说,黄河流域在旧石器时期就出现了早期人类的活动,如果说中华文明的形成是“满天星斗”,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遗存则构成了文明“星空”中灿烂的“银河”。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说,中国古代城市的兴起与黄河流域灌区的分布具有密切联系,沿黄河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进步积极促进了中国早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系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坚实的经济基础,有力推动了华夏民族由松散的政治实体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来说,不同历史阶段在黄河流域产生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传统医药、术理算数等均代表着彼时世界科学技术的最高成就,特别是以瓷器、金属冶炼、文字、纸张、印刷等为代表的智慧创造,为世界文明谱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思想体系生成的角度来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成为必然的趋势。早在春秋时期,黄河流域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异彩纷呈,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后来亦由此发展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主流思想逐渐形成,并在后来的历史中一脉相承。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黄河文化兼容并蓄,在不同阶段形成多个文化中心,以势位差由中心向周边实现文化传播,塑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圈层,并与外部世界的多元文化进行广泛交流互鉴,促进了文明的携手对话。故而,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被认为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但我们应该清楚,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除具有根源性特征之外,还具有历时累积性特征和时代创新性特征,是当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新时代,层累致新的黄河文化担负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将被重新审视与确立,其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摘编自王海飞《论黄河文化的形成过程、内涵与形态》)

材料二:

发源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不断向外传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黄河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历史上,黄河文化向东,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发生了“箕子赴朝”“徐福东渡”等历史典故;向南,与长江文化相互融合,众多客家人、河洛郎越过岭南,漂洋过海深入东南亚,把黄河文化带到海外:向西,汉代张骞、甘英等出使西域,开辟从长安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丝绸之路,建立起中原王朝与西亚和欧洲的政治、贸易等联系。隋唐时期,丝绸之路交往进入繁荣鼎盛时期,经济贸易往来频繁,对外文化交往极为活跃,日本等国家派遣大量使节、留学生等来华交流。宋朝时,中国对外开放走向巅峰,高度重视对外贸易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向东延伸至北宋都城京(今开封)。通过这些文化桥梁,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远东文明才得以联结、传播,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融合和人类文明程度的共同提高。

改革开放后,黄河文化同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流域文化交流合作更加紧密,主要是“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譬如学术交流、文化旅游、建立大河文明联盟、为留学生开设中华文化课等。

现今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加速推进,为弘扬黄河文化带来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机遇。应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主题,将黄河文化的传承与丝绸之路、大运河文化带保护等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坚持文化引领、产业融合、生态优先、开放合作、创新驱动,努力把黄河打造成全球体验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廊道、全球华人寻根拜祖的圣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

首先要深入挖掘和整合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以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构建黄河文化品牌并大力对外推广,从而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自豪感和凝聚力;其次要着力塑造黄河文化品牌,逐渐构建起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框架体系:再者要创新黄河文化传播的渠道与技术,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迅速、受众广泛的优势,积极探索黄河文化传播的平台载体,运用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打造黄河文化传播的新平台,从传播的可视性、趣味性、高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全面提升黄河文化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扩大黄河文化的社会认同感和国际影响力。

(摘编自戴庞海《黄河文化何以走向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但黄河流域诸多的文化成果则是整个中华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B.黄河流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孕育出的农业科技、天文历法、传统医药、术理算数等成果代表着当时世界科技的最高成就。
C.黄河流域在春秋时期就出现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后来由此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社会主流思想体系。
D.当今黄河文化要想重现古代的文化辉煌,必须“请进来、走出去”,而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不断创新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河文化的根源性特征、历时累积性特征和时代创新性特征,使其成为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文化。
B.黄河文化在新时代担负着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重新审视、确立其新的内涵价值与意义,其文化形态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C.隋唐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逐步繁荣,经济贸易进一步加强,对外文化交往也更为活跃,日本等国家加强了对华交流。
D.当今要对外传承好黄河文化,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需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进而找到适当的传承方式。
3.下列选项,不属于“黄河文化‘走出去’”的一项是(     
A.1979年5月,由甘肃敦煌艺术剧院创作的大型歌舞剧《丝路花雨》首演,40多年来,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1800多场,深受观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为民族文化传播做出了突出贡献。
B.2023年4月21日至22日,“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国际论坛”在山东东营隆重举办,与会专家集思广益,深入对话,以期向国际社会讲出更为精彩的“中国故事”“黄河故事”。
C.2023年9月6日,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在敦煌市开幕,会议以“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余名代表齐聚敦煌,深入交流文化,共襄文明盛举。
D.2023年8月8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山东、山西、河南、四川、甘肃五省文旅厅共同主办、中国驻巴西大使馆支持的“你好中国!2023黄河主题旅游海外推荐活动”在圣保罗举办。
4.为什么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核心基础和构成主体”?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5.兰州市拟举办以“穿越千年丝路,领略黄河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论坛,假如你作为中学生代表在论坛上为黄河文化代言,你将怎样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走向世界?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尼采说,人的精神成长要经历三个阶段——骆驼、狮子、婴儿。骆驼阶段:被动接受,负重前行;狮子阶段:主动开创,超越突破;婴儿阶段:精神自由,返璞归真。


尼采的“精神三变”给正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很多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尽管宗白华自觉通过哲学尤其是叔本华的思想对“世界真相”有了明确的看法,但他觉得哲学并不能表现这世界的“真相”,而欲表现这“真相”只能诉诸文学艺术,故他预感自己虽起于爱智之学可最后却会终于爱美之术。他认为将来最真确的哲学就是一首“宇宙诗”,而自己将来的事业也就是尽力加入做这首诗的一部分。而王国维在三十岁时也曾决定从哲学转为文学,之前他虽然“酷嗜”哲学,可却因哲学“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而生“最大之烦闷”,移情于文学,“而近日之嗜好所以渐由哲学而移于文学,而欲求直接之慰藉者也。”这显然与宗白华由哲学而文学艺术的理由不同,宗白华并不是困惑于哲学的“可信”与“可爱”之间的矛盾才放弃哲学,而是因为想更好地把握和表现“宇宙的真相”才选择了文学。正因此,宗白华在面对哲学时既未感到王国维的那种“知力”不逮,也无后者那样的矛盾心理,相较而言,他对哲学的态度也比后者要平易得多,在对哲学予以知识化的处理时也并无过多的忌惮之情。他在“顿悟”众妙之门之际,不仅把叔本华设定的这个世界的“真体”即“意志”置换为“活力”,也顺势将其构建的“意志—理念—自然(即大自然与生活)—艺术”的艺术生成系统改造为“活力—自然—艺术”,建构了自己的艺术生成系统。

②叔本华的理念来自对柏拉图的“理念”(Idea)的挪用,他指出,艺术实质上就是来自对“生活自身”和“大自然”中的理念的把握或者“体会”。叔本华认为:“被体会了的理念是任何地道艺术作品真的和唯一的源泉。理念,就其显著的原始性说,只能是从生活自身,从大自然,从这世界汲取来的。”

③但宗白华并不完全认可叔本华的这个观点,他在将叔本华的意志置换为活力后,同时把放置在意志与自然之间的理念抽除,直接用自然取代了理念的地位,并且将理念的作用融合到自然之中,转而将自然作为艺术的“范本”与“美的真泉”。他认为“自然始终是一切美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艺术最后的目的,不外乎将这种瞬息变化,起灭无常的‘自然美的印象’,借着图画,雕刻的作用,扣留下来,使它普遍化,永久化。”

④而在明确艺术的目的就在于描摹自然而不是“体会”和“传达”叔本华的理念之后,宗白华又进一步探讨了艺术把握自然的方式。

⑤宗白华认为,正是因为“自然”的本质就是永远的“动”,艺术若要表现自然,则必须要能表现这个“动”或者“动象”方可抓住“自然之真”,从而表现出生命与精神之实质。

⑥不过,虽然宗白华认为艺术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去把握“自然”中的这个“动”,去表现这个“动”,去创造“动象”,但他并不认为艺术家把握“自然”的方式是被动的,就像镜子或照相一样去机械地反映“自然”,“艺术家要模仿自然,并不是真去刻画那自然的表面形式,乃是直接去体会自然的精神,然后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贯注到物质里而制作万形,使物质面精神化。”

⑦就是说,艺术家所把握的是“自然”内在的“精神”,与之神会以后,再以“自己的精神”将其“贯注”到物质里,方能创造出“精神化”的艺术来。而这最终的艺术里的“精神”,既有“自然”的精神,也有艺术家的“自我”的精神。

⑧一言以蔽之,宗白华心目中的艺术家的使命,就是在把握了使“精神物质化”的“自然”的精神后,再“使物质而精神化”。这也正是罗丹对他的艺术观所起的启发作用,所以,他始终对罗丹念念不忘,“罗丹创造的形象常常往来在我的心中,帮助我理解艺术。”当然,宗白华之所以“看了罗丹雕刻”后“理解”了艺术,其关键还是因为之前叔本华所给予他的前置性的影响。

(节选自《因惊宇宙之美,遂忘人世之苦》,张生)

1.第①段中加点词“宇宙诗”在文中指的是______。
2.关于宗白华的艺术生成系统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活力”替代“意志”,本质就是借艺术表达理解世界真相。
B.宗白华对艺术生成系统的贡献就在于用“自然”替代“理念”。
C.叔本华艺术生成系统中的“自然”的概念范畴比宗白华的更广。
D.宗白华艺术理论与叔本华的本质区别是对艺术目的的理解不同。
3.下面这段引文最适合放在原文中(       )处。

我们知道“自然”是无时无处不在“动”中的。这种“动象”,积微成著,瞬息变化,不可捉摸……描写动者,即是表现生命,描写精神。艺术家要想借图画,雕刻等表现自然之真,当然要能表现动象,才能表现精神,表现生命。

A.第③段后。B.第④段后。C.第⑤段后。D.第⑥段后。
4.根据原文能够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王国维在学术研究上应该比宗白华更加感性。
B.宗白华擅长哲理小诗创作与其理论偏好有关。
C.精神物质化的前提是认识到自然的本质是动。
D.物质精神化的最终艺术成果不能是无我之境。
5.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吃水很深的城

范晓波

①回到鄱阳古镇以前,它已经在雨水里浸泡了三十多天,整个城池就如同一艘浮在水上的巨轮。这种气候在长江流域外是难以想象的。潮湿而热,除了蛞蝓、霉菌、水边的植物和我,大概没有谁能忍受这样的天气,它使人活在无穷无尽的期待与失望的搏斗中,每天面对耐心崩溃的危险,并伴随着对洪水的隐隐担忧。

②但从开着空调的深圳一下子到了穿毛衣的江南小城,我感觉是从炎夏返回了春天。有一些逃逸者的失落和心虚,有更多浪子还乡的快乐。

③正如一个写书的人说的,一个从未背井离乡的人其实是没有故乡的。多年的异乡生活重塑了家乡在我心里的形象,就像反复的擦拭使瓷器光可鉴人,无穷无尽的回忆和回忆赖以生发的距离删去了故乡之前一些并不漂亮的形容词:小、脏乱,还有世故……当5月下旬的淫雨将我笼罩在它绵绵无期的阴郁中时,我享受到了臣服于乡情的愉悦。

④岭南的瘴热和强紫外线伤害了我原本就粗粝的皮肤。突然置身湿润沁凉的水汽中,就如同进入了桑拿室,体内蓄积的垢物和热毒一点一点蒸发出来。这使得我一回来便表现出疗伤的姿态。在零污染的空气中疗皮肤之伤,在江南闲散的雨声中疗心灵之伤——在快节奏的南方,我的美学生态遭到了比皮肤更严重的破坏,半年中,我只写出了一篇一万多字的小说和几篇叙述分裂与抗争的散文。

⑤有事没事,我每天都要出去走一走。去码头看被雨淋湿的河;去城池边缘触摸那些曾在我的想念中无边地蔓延的绿色植物。我像个水文观测者,更像个无所事事的老人,有时我深夜也要去河边走走,在弥散着干虾和水腥味的湿润夜空下抽一两支烟再回去睡觉,此后几天的睡眠都会格外瓷实。

⑥城后的芝山是我每次回家都要去的。它究竟用什么东西吸引了我的朝拜?住满白鹭的密林?没有多少古意的古庙?赭色的采石场?公墓?火葬场?作为县城天然浴场的韭菜湖?山后绿荫掩映的小村落和村前的黄泥小径?我说不出哪些东西对我更重要。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心境,芝山用不同的元素为我虚亏的脚步进补。我曾经着迷于把采石场残破的岩体作为爱情的经典布景反复使用,也曾一度把公墓当作哲学课堂,一次次用一颗青春灼热的心去逼近那其实遥不可及的冰凉。但这段时间,我恋物癖般地挚爱着它的碧绿。可能是在广东的工业城患了视觉饥荒,我不再认为碧绿是种俗气的颜色,相反,在我的记忆中它已经成了春天的唯一颜色。无论是华盖如伞的银杏和槐柳,还是墙角蓬勃的苍耳,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心灵的环境色。

⑦闲散和轻度郁闷是水乡古镇的美学核心,我的气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它的濡染,因为我曾以怀才不遇的时髦情绪在这里活到了二十五岁,此后投身到另外的挣扎中。但这些年来,我仍在别处有意无意地复制着这种有利于酿制诗学氛围的郁闷。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说中国最有幸福感的年轻人不是月薪逾万元的职业经理人(他们虽有成就感却担负着对某个集体的巨大责任);也不是月薪六七千的白领(他们虽有优越感,但工作压力和害怕失去工作的压力都很大);真正有幸福感的是中小城市月收入在两千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大多工作清闲,业余时间富裕,并普遍患有轻度郁闷症,以利于滋生对于未来的种种热望。这种文章也许有作秀之嫌,但我看到此文时,正在一家著名企业的总裁办公室里过着不折不扣的白领生活,对这段生活的水土不服使我几乎认同了这个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调查。

⑧就算习惯了西餐厅烛光的抒情和商业宴会的奢靡,我在老家和朋友见面的首选地仍是河边的排档。一方面我的胃对炒田螺、炒粉皮、黄丫头和鄱湖啤酒抱有饥饿感,一方面对互相倾吐郁闷的气氛十分珍惜,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友情诗情的基础。在白领和金领们的日程表上,是没有这一项的,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郁闷。我一直很享受那种五四青年式的苦闷彷徨,有一些愤青的自我美化倾向,也有坚韧的理想主义担当。我的朋友圈子目前仍主要划定在县城里,我看重以怀旧为基础的友情,朋友们的赞美和讪笑声检验着我青春期的种种狂想在现实中的存活率,而我现在的全部努力均与此有关。

⑨我想,每个写作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情感和美学的故乡吧。它们在地缘和文化上也许差异很大,却都是那样强烈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与人生。而作为故乡的另一层含义,便是我们必须不断地与之疏离以腾出审美的空间。

⑩我在这座千年老城小住的曼妙时光,必将在数日后的一声汽笛声中随风飘散。那时,我旧伤痊愈,而漫长的雨季使古城在昌江里吃水很深,新添的伤情使它在一个游子的心里吃水更深。

1.以第⑥段为例,赏析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2.文中三次出现“美学”一词,请简析其含义。
3.本文为何以“吃水很深的城”为题?请从构思角度加以分析。
4.“一个从未背井离乡的人其实是没有故乡的”,请结合《乡土中国》的阅读体验来评析这句话的思想意义。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有人认为,一辈子很短,活得有趣比活得严谨踏实更重要;也有人觉得并非如此。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类型:材料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