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题表是某大洲15﹣19世纪居民人种、人口变化的估计数值,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时间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 年

0

0

0

500万

1570 年

1.38 万

2.35 万

0.25 万

90万

1650 年

7.25 万

8.15 万

6.44 万

91.05 万

1852 年

13.19 万

11.88 万

62.52 万

82.1 万

A.罪恶的三角贸易B.工业革命的发展
C.英国的殖民扩张D.美国黑奴的解放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山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某校历史社团的同学们以“传承山西文化之―汾河沿线考 察”展开主题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相关探究学习任务。
任务一 (走进博物馆―寻找文化起源)
(1)根据下面两处历史史料,完成任务单填写。

出土于曲沃县曲村—天马遗址。盖内铸铭“唯九月初吉庚午,晋侯臣斤做出尊壶,用享于皇考万亿永宝用”。曲沃县取其曲,故名曲沃,历史上曾是“武公据之以兴晋,文公依之而称霸”的晋国“建都之地”。

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记载,“......成王遂封叔虞於唐, 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 ......唐叔子燮,是为晋侯。”这也就是晋的渊源,晋献侯“臣斤(pi)”是墓地中唯一能与《史记・晋世家》记载姓名相吻合的一位晋侯。

考古发现和《史记》记载印证了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______。
 
晋国都城地理位置的优势是:_______。
 
任务二 (进行实地考察―见证文化遗存)
(2)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几处汾河沿线重要考察地点,依据搜集的材料作答。
①忻市系舟山禹王洞
②太原市高君宇故居
③吕梁市刘胡兰纪念馆
禹王洞位于忻州市城南20 公里的系舟山腰,相传四千年前, 大禹治水沿汾河泛舟北上时,曾系舟于此,系舟山由此而得名。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动家高君宇生活和学习的地方。 1924年5月,他创建了山西第一个中共地方党组织―中共太原小组

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刘胡兰牺牲后,毛泽东同志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④晋中市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⑤临汾市陶寺都城遗址
⑥运城市荆村遗址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 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分八路军总部旧址和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两部分。

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 “尧都平阳”。陶寺遗址距今 4300—4000年,面积达万平方米,遗址内发现大型宫城、高等级墓地及大量随葬品。

位于万荣县万泉乡荆村,新石器时代遗址。 暴露有窑址、灰坑,采集有红陶、灰陶、彩陶、夹砂陶片。遗址保存完整。

印证山西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_____(填序号)理由: _____。
印证山西是红色革命老区: _____(填序号)理由: _____。
任务三 (聚焦新闻报道―再现文化传承)

《从汾河到珠江,“行走的汾酒2020”开启汾酒发展新篇章》

9月6日,“行走的汾酒 2020”文化大巡展暨“点亮珠江”仪式在广州的“会客厅”花 城广场精彩上演。 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文化大讲堂、名家对话、火炬传递、文化大巡展 以及点亮珠江六大部分。 最具特色的部分是主办方用专业设备搭建起一座集视觉、听 觉、嗅觉、触觉、味觉五种感官体验为一体的“五感官体验馆”,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体验方式。 李秋喜在“文化大讲堂”中首次提出了“活态文化”战略。 李秋喜解释说,汾酒文化既要着力于酒文化、品牌文化,更要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汾酒“活态文化”成为汾酒入中国酒魂复兴时代的精神指引和内在动力。

——摘编自《参考消息》

(3)依据报道并结合所学,说明“行走的汾酒”体现了汾酒怎样的发展战略?这一战略与当前国民经济新发展理念的哪些内容相吻合?
任务四 (关注热点话题―提升历史认识)
(4)社团同学聚焦现实热点话题,围绕“生态发展与文明兴衰”展开讨论,请你根据下面 材料信息,结合史实,写出 150 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
2020年5月,在汾河之滨,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不要搞急功近利的政绩工程,多做一些功在当代、利在长远、惠及子孙的事情”。

——摘编自《学习强国平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丝绸之路不止是一条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是一条见证几千年人类文明与冲突的伟大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与冲突)

材料二:公元7世纪,丝绸之路的焦点是各种信仰、观念和宗教彼此冲突彼此争夺,它们不断学习以求赢得更多关注。谁能想到最具竞争力、最有可能获得最终成功的,却是这个1世纪时诞生于巴勒斯坦的宗教。她的分支宗教终于开始在丝绸之路上的起点传播。

(探索与扩张)

材料三:15世纪末,丝绸之路上发现的大量黄金为这一时代的航海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各国开始不断组织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大航海时代。

材料四:1770年,控制丝绸之路的东印度公司到了破产的边缘。伦敦方面认为丝绸之路实在太重要,东印度公司绝不能垮掉。然而援助行动需要筹集大量现金,于是英国将目光投向了北美的殖民地,由此颁布了《茶叶法案》,正是这一法案点燃了殖民地的怒火。

(危机与战争)

材料五:19世纪,随着欧洲各国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丝绸之路以东,大英帝国终于开始出现盛极而衰的迹象。为了维持在丝绸之路上的统治,英国与其对手展开竞争。到了1914年6月,事态一发不可收拾,连其本身的命运都押在了一场即将爆发于欧洲的战事上。

材料六:20世纪30年代,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因此希特勒将目光转向丝绸之路的东方。40年代,为了获得更多丝绸之路上的小麦,作出了一个以数百万德国士兵和数百万苏联士兵以及数百万犹太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入侵苏联。

材料七:1946年,为了获得更多的政治成本和资源,斯大林开始将更多的目光集中在丝绸之路上的中亚国家身上。为了维持国内资源消耗的稳定,美国绝对不允许苏联将这些国家收入社会主义的阵营中。

(和平与发展)

材料八:“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旨在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

(1)图1中丝绸之路的最早开拓者是谁?这条商道开通后发挥了哪些重大作用?依据材料二指出7世纪丝绸之路的焦点问题,并结合所学说出最终在这一焦点问题中获胜的是哪一宗教?   
(2)材料三中的“大航海时代”指的是当时世界哪一热潮?作者认为丝绸之路在这一热潮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材料四中“殖民地的怒火”最终是通过哪场战争得以宣泄?战争中哪一文献的颁布集中体现了殖民地人民的诉求?   
(3)结合所学指出当时英国在欧洲的最大竞争对手是谁?哪一事件造成了当时“事态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材料中“欧洲的战事”指哪一历史事件?   
(4)依据材料指出,希特勒将目光转向丝绸之路东方的目的。希特勒这一战略受到了经济领域哪一事件的打击?请举出一例战役来证明他入侵苏联的代价是更为惨痛的。   
(5)材料中关注这一地区的两个国家之后处于怎样的对峙与竞争状态?这一状态正式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6)“一带一路”的提出体现了当今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依据材料归纳“一带一路”的宗旨是什么?(不允许摘抄原文)当今时代主题下,列举一例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世界近现代史上,俄国(前苏联)既有过耀眼的崛起腾飞,也有过出人意料的失势陨落,这些都深刻影响着世界现代史的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追寻俄国(前苏联)的历史足迹,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追寻历史的足迹)

材料一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涅瓦河畔发表了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讲话。在会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地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年)
企业数(个)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
99
11600
7954
1879
187
42000
51937

  ——《俄国社会经济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俄罗斯总统普京为什么最佩服彼得大帝?并指出1879年俄国机器制造业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两幅漫画:左图名为“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右图名为“苏联解体”。


(2)这两幅漫画正反映了俄国(前苏联)的“崛起腾飞”和“出人意料的失势”。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出这两个历史事件对世界现代史进程和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影响。
(探寻事物的原委)

材料三(1921年)外部世界的封锁包围和军事压力,国内的粮食危机和政治叛乱,促使苏维埃政权采用新的方式来发展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政权,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此,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

(3)材料三中,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危机?为此,列宁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效果如何?

材料四戈尔巴乔夫高唱着“忠于十月革命的理想,忠于社会主义的选择”的口号,却在1990年召开的中央全会上,提出了修改宪法中有关党的领导地位条款的建议,并表示准备实行多党制。

(4)戈尔巴乔夫改革导致了什么严重的后果?指出其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当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士人读书风气盛行,教育事业也因此发展,文学艺术繁荣。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日本、大食、天竺等国纷纷遣使到唐朝……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庞大,居各国之首。

(1)当时“士人读书风气盛行”的原因是什么?各国“纷纷遣使到唐朝”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1978—2016年来华留学生人数(单位:万人)情况统计表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留学,留学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因素。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政府奖学金投入,中国已成为亚洲号七的留学目的国。

——摘编自《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综合因素分析》

(2)据材料二,指出来华留学生人数变化的趋势。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
(3)上述三则材料,折射出当今中国与唐朝具有哪些相似的时代特征?

材料四:

年代(公元)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1001-1500年

67

38

57%

29

43%

 

(4)据材料四,简要说明该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这一时期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分别做出了什么贡献?

材料五:明朝时期,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带去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特产,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等。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册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船队受到各国“热情接待”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以上材料蕴含的主题是什么?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他们的活动,共同探究。
步骤一:中华民族一家亲

材料 拉萨市大昭寺前的广场上矗立着建立于公元823年的“唐蕃会盟碑”,这是汉藏两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拉萨市西藏人民会堂前的广场上的“民族团结宝鼎”(青铜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2001年中央政府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的,表现的是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主题。从“唐蕃会盟碑”到“民族团结宝鼎”,历史就此跨越了一千多年。人们在历史中见证了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事实,同时也见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不容置疑与更改的事实。

(整理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说唐与吐蕃交往的重要史实。(至少说出两条)
(2)举出清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重大措施。(至少说出两条)
(拓展延伸)
(3)透过汉藏关系史,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谈谈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突出特点。
(4)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步骤二:对外交往促发展

材料一 唐朝对外国的态度是开放的,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遣唐使、外国人到长安任官和居住……中外交往盛况空前,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气度恢弘的隆盛时代”。

(1)材料一反映出唐朝的对外政策是怎样的?唐朝时我国对外交流呈现出哪些特点?

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3)写出郑和远航最远到达的地方?分析郑和远航的影响?

材料四 乾隆时期颁布了《防夷五事》:一是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是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是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是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是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拔营员弹压稽查。

(4)材料四与材料一、二、三相比较,中国的对外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五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宋元延续了发达的对外贸易,直至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5)以史为鉴,你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上史实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18世纪中叶以后至19世纪中期,亚洲和美洲殖民地人民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抗殖民统治和压迫的民族独立运动。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为了解近代史上为民族独立与自由而战的悲壮历史,开展了探究学习活动。
探究一 (为自由而战)

材料一 上图为《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中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法国已彻底倒闭了。

——海斯、穆恩、韦兰《全球通史》

(1)仔细观察《美国独立战争形势图》,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何说美国的独立战争是一次“民主起义”?请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分析18世纪后半期英国被法国“畏惧且憎恨”的原因。
探究二 (为反抗民族压迫而战)

材料二:1848年戴贺胥任印度总督后,炮制了“丧失权利论”。根据这个理论,王公死后如无直系后嗣,他们的领地和年金均收归东印度公司。萨塔拉、那格蒲尔、占西等10多个土邦因此被公司兼并。1856年,戴贺胥又以治理不善为名,吞并了奥德王公的领土。随后又以种种借口剥夺了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领取年金的继承权,剥夺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大量土地。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1858年8月,英国议会通过“改善印度管理法”,取消徒具形式的东印度公司,由英国女王直接管理(1877年初,英国女王加冕为印度女皇),11月1日,印度总督坎宁公布了巩固维多利亚女王的诏书,宣布不再侵犯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和特权。……同时,进行军事改革,减少英印军队中的士兵比重,增加英籍士兵人数,并大量从印度少数民族中征兵。材料三:英国女王1858年11月1日文告(节录):……朕对于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如同对于朕自己王权一样,加以尊重。……对于其他一切以武装反对政府的人,朕于此特允无条件宽恕、特赦和大赦其对于朕躬、朕的王权和尊严所犯的一切罪行,只要他们回家和从事正常的工作。

——以上两则材料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书》

(2)材料二中英国的殖民统治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要归纳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结果如何?(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探究三 (感情历史·启迪智慧)
(4)美国独立战争和19世纪中期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斗争的结果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其主要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北海某校九年级同学对民族政策进行探究,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完成。

材料一:下列图片是第一小组同学收集的史料。


材料二:下表是第二组同学收集到有关美国种族灭绝资料。

书籍
《北美印第安人的命运》
在19世纪社会达尔文主义氛围下,文明战胜野蛮的情绪充斥着欧美社会,美国政府从建国那天起,命令军队立即向西开进,印第安人成为美国西部扩张的牺牲品。征剿印第安人从1803年一直持续到1892年。至今的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区经济发展停滞、社会问题严重。
1865年《组约时报》社论
“这个国家对印第安人的处理构成了现代历史上最为无耻的一个章节。”

材料三:下面是第三组同学收集到有关我国民族政策的资料。

民族区域自治的形成,是马克思主义民族思想在中国多民族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实际运用,民族区域自治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各民族在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最鲜明的制度化成果。

——摘编自张雪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1)材料一中第一小组同学研究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步辇图》中的唐朝皇帝是哪一位皇帝?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历史事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总结美国种族灭绝的时代背景。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是否会因本国《纽约时报》的报道而改变征剿印第安人政策?请从材料二中找出佐证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国建国的法律文献名称。
(3)根据材料三,分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来源。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民族区域自治区。
(4)根据上述材料,请你选取任意角度提炼一个与民族政策有关的观点,依据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论述。(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人,是人类社会进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为此,张老师以“杰出人物与社会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图片展示―炎黄二帝定华夏)
(1)下列图片中人物与“华夏族”“人文初祖”有何关系?
     
任务二(名人名言―先哲思想永流传)
(2)据下列名言,概述孔子、墨子的思想主张。

①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大意:当政者运用道德来治理国政,就好像北极星,安居其所,而其他众星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 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

②“兼相爱,交相利。”(大意:既爱自己也爱别人,与人交往要彼此有利。)

非攻。(大意;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人类和平。)

——墨子

任务三(表格比较―始皇武帝大一统)
(3)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
项目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中央设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地方实行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推恩令”;推行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重视兴修水利
军事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南征百越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共同点

任务四(材料陈述―商鞅元宏力改革)
(4)依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以“毅力勇气・破旧立新”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

①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一开始就遭到贵族强烈抵制。在变法进行过程中,贵族继续抵制破坏新法,还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法禁。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打击了守旧势力的气焰。

②迁都建议在北魏朝廷引起巨大震动,遭到许多鲜卑贵族大臣的反对。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为元宏)力排众议,494年迁都洛阳。还进一步推行汉化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

——均摘编自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二: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1)材料一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指出“新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制度?它的确立与哪部法律文献的颁布有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依据什么原则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根据这个政体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的是何人?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制宪议会于哪一年通过了该文献?
(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概括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