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弹簧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其两端分别固定在圆柱形容器底部和正方体物块上。已知物块的边长为10cm,弹簧没有发生形变时的长度为12cm,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伸长的长度ΔL与拉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向容器中缓慢注水,直到物块上表面与水面相平,此时水深26cm,g=10N/kg,ρ=1.0×103kg/m3,求:
(1)求出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出此时物块受到的浮力;
(3)虚线框中的黑点表示物块,画出物块此时的受到的力;
(4)求出该物块的密度;
(5)若随后打开排水口,水逐渐排出。求出当弹簧恢复原长的瞬间,水深是多少。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伟通过物理课了解到用滚动代替滑动通常可以减少摩擦。他猜想:接触面材料和压力相同时,用滚动代替滑动能够减少摩擦。请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器材如下:

   

   

   

铜制金属小车

(全车纯铜制作且轮子不可拆卸)

足够大的防滑橡胶板

细线

(1)除上述准备的器材外,还需要准备的器材是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步骤(可用画图或文字表述)和判断小伟猜想是否正确的依据__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小组同学发现在物体浸入液体过程中,液体密度、物体浸入液体体积及溢出液体体积都会对液体压强变化量产生影响。为了研究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增加量的关系,他们用底面积相同但溢水口高度不同的若干柱形容器、体积为0.017米的物体、密度为的液体及DIS压强传感器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一个容器中装入体积不同、密度为的液体,将该物体分别浸入,过程如图所示,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接着他们在三个不同的容器中装入体积不同、密度为的液体,再将该物体慢慢浸入,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一

液体密度

实验序号

(米3

(米3

(帕)

1

0.008

0.002

5880

2

0.010

0.002

7840

3

0.012

0.002

9800

表二

液体密度

实验序号

(米3

(米3

(帕)

4

0.011

0.001

7840

5

0.012

0.002

7840

6

0.014

0.004

7840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中的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时,______
(2)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与6中的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是:当物体浸入同种液体中,______时,同一柱形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变化量是相同的;
(3)将该物体浸没在密度为的液体中,溢出0.002米3的液体,则______帕。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其分别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F、压强为pp,则(  )
A.FFppB.FFpp
C.FFppD.FFpp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同学们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实验室提供了二块比烧杯口稍大的圆形硬纸板,小明和小华分别在硬纸板上剪出小孔,以便将温度计通过小孔插入烧杯内的水中。如图所示,剪裁合适的是________(甲/乙)纸板,理由是________

(2)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明应按照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3)实验时,除了图示器材,还需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
(4)当水沸腾时,观察发现,气泡上升时体积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听到的声音的响度比沸腾前略微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5)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热。但小明提出疑问:曾看见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但仍沸腾,请你解释原因:________
(6)小明思考要给一大杯滚烫的热水降温,在同样的环境下,现有两种方法:①先让滚烫的热水冷却5min,然后加一小杯冷水;②先在滚烫的热水中加入一小杯冷水,然后冷却5min,结合图像信息,可知________
A.方法①冷却效果较好  B.方法②冷却效果较好  C.两种方法冷却效果相同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图是一支刻有110个均匀小格的温度计,若将此温度计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液面下降到第30格,若将此温度计插入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液面升到第80格,则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A.0~100℃B.-30~100℃C.-60~160℃D.-20~105℃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已知甲、乙两个均匀圆柱体密度、底面积、高度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

密度 (千克/3

底面积 (米2

高度 (米)

5×103

0.6

8×103

5×10-3

0.5

1求乙的质量m
(2)求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强p(使用非课本公式注意写出公式推导过程);
(3)若在甲、乙上方分别沿水平方向各切去一部分,并将切去的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Δp=2×103帕,且Δp=0.4Δp。求甲的底面积S,及此时甲对地面的压强p'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玲玲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实验中她选用了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原因是物体不仅能通过玻璃板成像,而且能确定___________
(2)她取来两支相同的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A点燃,放置在玻璃板前面,而将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另一侧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___,她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像与物体的___________关系。实验时,她发现蜡烛A的像不太清晰,于是她点燃了蜡烛B。她这样做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像更清晰;
(3)如图乙所示,她取下蜡烛B,在原来蜡烛B的位置放上一块硬纸板,不透过玻璃板,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硬纸板上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4)玲玲同学在实验中将透明玻璃板与水平桌面垂直方向成30°角放置,如图丙所示,然后将蜡烛沿水平桌面向玻璃板方向移动一段距离L,如图所示。则蜡烛所成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变化了_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探究活动课中,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细线对玻璃管的拉力F和水银柱h的关系。标有刻度的玻璃管的质量不计,玻璃管中水银面上方封闭了一部分气体。实验时,外界温度和大气压均恒定不变,通过向水银槽中倒入水银改变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并测出细线对管的拉力F,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1

46

4.6

2

36

3.6

3

26

2.6

4

16

1.6

表二

实验序号

h/厘米

p/厘米汞柱

l/厘米

5

46

30

20

6

36

40

15

7

26

50

12

8

16

60

10

①分析比较表一中实验序号1与2与3与4中Fh变化的倍数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在外界温度和气压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
他们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随着h的变化,管内水银面上方气体柱的长度l也发生了变化。
他们猜想管内气体压强也会发生变化。于是他们重复进行了上述实验,测出管内气体柱的长度l,并用DIS实验器材测出管内气体的压强p,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②分析比较表二中实验序号___________ph变化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封闭在玻璃管中的气体,在外界温度和气压不变的情况下,h越小,p越大;
③分析比较表二中实验序号5与6与7与8中。l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封闭在玻璃管中的气体,在外界温度和气压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
④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实验数据及相关条件,可推理得出当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h为28厘米时,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_牛,管内气体柱的长度l___________厘米。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0伏且保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5欧,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10Ω1A”字样。闭合开关S后,电路中的电流为1安。求:

①电阻R1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_
②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___________
③现用R(阻值可能为10欧、20欧)替换R₁,并将一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移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电路正常工作,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如图(b)所示。
A、电压表并联在___________(选填“R1”或“R2”或“电源”两端)
B、通过计算求出R的阻值_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