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A.一(jiàn)开B.徘(huí)C.(qú)D.(yuán)头
2.下列与作者朱熹不属于同一个朝代的是(     
A.陆游
B.林升
C.李清照
D.马致远
3.对“问渠哪得清如许”中的“如许”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这样
B.如果
C.许多
D.允许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B.夸张C.顶真D.互文
5.人们常常用(       )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A.“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是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
C.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
D.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名诗。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下面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渭(wèi)B.朝(zhāo)C.舍(shè)D.更(gēng)
2.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客舍:旅店。B.浥:(yì):湿润。C.君:指孟浩然D.更:再。
3.下列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渭城/朝雨/浥/轻尘,
B.客舍/青青/柳色/新。
C.劝君/更尽/一杯/酒,
D.西出/阳关/无故/人。
4.中国历史上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谁(     
A.李白B.杜甫
C.王维D.白居易
5.这是一首送别诗,下面不属于送别诗的是(     
A.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余马行处
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何人不识君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首诗是作者王维在渭城送别好友元二去安西,其中好友要途经阳关。
B.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C.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D.“劝”字说明了希望好友再多留一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秋(mín)B.竹(xuān)C.(huàn)女D.春芳(xiē)
2.这首诗的体裁是(  )
A.七言律诗
B.五言律诗
C.七言绝句
D.五言绝句
3.下列古诗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居秋暝》——唐 王维
B.《芙蓉楼送辛渐》——唐 刘禹锡
C.《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 王勃
D.《山行》——唐 杜牧
4.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螟:夜色。
B.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C.春芳:春草。
D.歇: 歇息。
5.下列描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场景的是(  )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意思是竹林传出归家洗衣女的谈笑声,莲蓬移动了,渔舟正下水撒网。
B.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
D.全诗格调清新,富于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尚的情怀和强烈的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长相思

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下列加横线的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yú)关B.那(bàn)C.风一(gēng)D.(guō)碎
2.下列古诗词是纳兰性德所写的是(  )
A.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B.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下列对这首诗中字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
B.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C.更:更加。
D.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4.这首词的上阕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B.反复C.拟人D.对比
5.下列(   )是表达主旨的词句。
A.山一程,水一程
B.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C.风一更,雪一更
D.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6.关于这首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听古诗,并选正确的选项。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下列读音错误的一项是(  )
A.乌(dí)B.寒山(sì)C.江(fēng)D.(chóu)(mián)
2.下列古诗与作者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枫桥夜泊》——唐 张继
B.《送元二使安西》——唐 王维
C.《示儿》——南宋 陆游
D.《观书有感》——宋 苏轼
3.下列对这首诗中词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枫桥夜泊”的意思是“枫桥夜晚停留在湖泊”。
B.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C.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D.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4.下列不是关于寒山寺的诗句是( )
A.姑苏知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江连云树路回斜,钟起寒山乱暮鸦。
C.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下列描写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句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夜半钟声到客船
6.关于这首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B.这首诗的第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
C.这首诗的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D.这首诗描写了寒冬之夜的幽寂清冷,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类型:听读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