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精彩回放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来。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
5.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上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以上文段,作者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2.从第一自然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语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之高,从侧面表现了钱塘江大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        ”的句子具体形象地描述了浪潮的________(填序号)
①样子                 ②声音                 ③样子和声音
4.请你写出一句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段文字,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你对钱塘江大潮有怎样的感受?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文中与“好像”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大气势。(多项选择)
A.拟人B.排比C.比喻D.夸张
3.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4.这段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旅游攻略


【材料一】

旅游的意义在于带着一定的文化知识去解读和体验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城市、一个国家。


【材料二】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暑假期间,我同家人开启了文化之旅。首先,我们从沈阳出发,途经安徽滁州,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再赶赴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忆一段白居易勤政爱民的佳话;最后再到武汉的黄鹤楼,登楼游赏,寻觅当年李白在烟花三月送孟浩然下扬州的足迹。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春夏两季,云低雾浓,古木葱茏,雨后山野空气清新,寺宇庭院一尘不染;秋季水位涨高,乘风破浪,白水秋风;冬季晴雪初霁,“幽峭精绝”的冬景令人称绝。身临这山灵水秀的旷世奇观,把自己完全交给大自然,在峨眉秀丽的山色中尽情吸取天地间的精华!

——《行走峨眉山》

洛阳这座城市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一座美丽的牡丹花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是洛阳的著名景点。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1.“我”所准备的假期里的文化之旅的路线是(       
A.从沈阳出发→到杭州西湖→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
B.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武汉黄鹤楼→到杭州西湖
C.从沈阳出发→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到武汉黄鹤楼
D.从沈阳出发→到武汉黄鹤楼→到安徽滁州,登琅琊山→到杭州西湖
2.杭州西湖的白堤柳岸,与历史名人(       )有关。
A.白居易B.李白C.欧阳修D.孝文帝
3.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旅游的意义只在于欣赏不同的美景。(      )
(2)游人登临琅琊山,感受欧阳修醉乎山水的情致。(      )
(3)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妙喻的是武汉黄鹤楼。(      )
4.与“洛阳城中寻历史足迹”这句上联相对应的下联是(       
A.登黄鹤楼觅李白身影
B.临洛阳城赏牡丹白马
C.峨眉山上赏自然奇观
5.对于你来说,“旅游”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_________________。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____________________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按原文内容把选段补充完整。
2.这段话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
A.由远及近B.由近及远
3.这段话从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
4.这段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浪潮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画“﹏﹏﹏”的句子,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得好,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
B.句子写出了大潮的气势,但语句略显啰唆。
C.“如同”和“好像”有点重复,如果写得简洁一些,效果会更好。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鸟的天堂(节选)

【语段一】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语段二】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上画的两个语段节选自《鸟的天堂》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
2.读语段一,“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方面一:______                                 方面二:______
3.语段二中,画线句子分别从大小、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描写了鸟儿。
4.用“______”画出括号里的正确选项,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朗读语段一时,语调应该(高昂     平缓),读出对生机勃勃的榕树的______之情。朗读语二时,语调应该(高昂     平缓),读出对活泼可爱的鸟儿的______之情。
5.哪个语段属于静态描写?哪个语段属于动态描写?两个语段中作者看到的“鸟的天堂”有哪些不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燕子》选段,完成练习。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万条的柔柳,红的黄的白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màn     màng)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②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kuàng   guǎng)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下了。

③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将文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写下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在文中找一句拟人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1自然段抓住 (        )(        )(        )(        )(        )(         )这些自然景物,写出了春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4.把描写燕子飞行姿态、动作的词语抄写下来,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自主实践

海蜇

大量海蜇的涌来有利也有弊。捕捞者用长标枪刺破海蜇的伞部,使它失去游泳的能力,然后把它捕捞上岸。海蜇体内含有高达98%的水分,必须用石灰、明矾浸渍,榨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再用食盐腌渍。伞面制成海蜇皮,“伞把制成海蜇头,不管是凉拌还是热炒,都清脆可口,令人喜爱。可是海蜇却让捕鱼者大伤脑筋。有的海蜇重达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它们往往能挣破渔网,导致网破鱼跑,弄得渔民无法作业,“可恶极了。我们要善于利用海蜇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尽可能地避免它给我们带来的坏处。

1.这段话是围绕句话写的? 出来。
2.从文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写下来。
(        )--              (        )--            (        )--       
3.认真读短文,填空。
伞面制成是(                            ),伞把制成(                  ,不管
是(                      ),还是(                    ,都清脆可口,令人(             )。
4.     画出海蜇给人们带来的,用        画出海蜇给人们带来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放飞蜻蜓

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 kàn   kān )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 cháng   zhǎng)。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diào   tiáo)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 cháng   zhǎng )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

1.给文中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文中有这样的词语,我也会写带数字的词语。
四面八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千上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的尾巴用来 _________它的眼睛由____________构成,可以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写了陶行知向孩子们介绍蜻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②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③另有几只却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横掠着,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1.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画,你认为哪幅图表现的是燕子“横掠”湖面呢?(       
A.B.
2.燕子“斜飞”体现出燕子飞行时的(      );燕子“叽的一声”,可以让我们体会到燕子飞行时的(      )
A.轻快灵活、自由自在             B.欢快心情
3.语段中画“_____”的句子把__________________都当成人来写,这种修辞方法叫做______。“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说明(      )
A.它们认为春天很美好,所以都来了。
B.它们争先恐后地为春光增添美丽、热闹的景象。
4.请你用一句话来赞美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