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的生存智慧
日本海沿岸的居民世代以渔业为生,这里拥有磷虾、沙丁鱼等丰富的渔业资源,捕获量常居日本首位。鱼虾不仅是渔民的生存所需,同样吸引了鲸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光临,每到捕捞旺季,常常能看到鲸往来游弋。
有几年,渔业产量下降,有的渔民突发奇想:鲸食量大得惊人,每次都能消耗大量的鱼虾,如果把这些鲸赶跑,那么收成不就可以提上来了?于是这些渔民用渔船、快艇等组成船队驱赶鲸,把它们赶出捕捞海域。
然而,驱赶鲸的行动不仅没有让渔民收成提高,鱼虾的捕获量反而比驱赶鲸之前大大降低了,这让渔民们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还是生物学家解开了这个谜团。生物学家发现鲸有一个奇特的习性,它们总喜欢在捕食后浮到水面上大量排便。这些粪便含有丰富的铁、磷等元素,是浮游藻类生长必需的物质,浮游藻类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在阳光的作用下能够大量繁殖。浮游藻类会吸引大量鱼虾前来觅食,而鱼虾则为鲸提供了食物。
鲸建立起了“自给自足的经济”。所以有鲸群的海域更为“肥沃”,海洋生物产量更高,这是那些短视的渔民万万想不到的。
是依赖外界提供的机会,还是主动创造机会?鲸的生存智慧比起人类毫不逊色。
1.渔民的“短视”体现在哪里?( )A.追求鱼虾的捕获量。 | B.驱赶鲸。 |
C.滥杀鲸,获取利润。 |
问题 | 提问角度 |
文章以“鲸的生存智慧”为题有什么好处? | |
文章介绍了鲸怎样的生存智慧? | |
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的结构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
读完本文后,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资源? | |
作者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用意? | |
童年的馒头
聂作平
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学校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馒头。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gēng)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的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娘笑笑,没吭声。
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了,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中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
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照样子,写词语。A.“我”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从那以后,变得懂事了。 |
B.因为“我”自私的行为,母亲不再像以前那样疼爱“我”。 |
C.母亲的言行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体会到了母爱的无私,明白了一个人要懂得去关心他人,不能只顾自己。 |
南极的天气变幻莫测,给科学考察队员们带来极大的困难。
南极即使在夏天,风暴也会倏(shū)然而至,把正在野外工作的人员困在现场,几天不能返回营地。有时候,天气晴朗,凤和日丽,一队将要进入内地的探险队即将出发,可是,突然狂风从大陆内地吹来,天空骤然变暗,暴风雪铺天盖地而来,结果,原定的考察计划只好中止。
在南极还常常出现这种情况:狂风卷起漫天冰晶,太阳光透过冰晶,反复地反射和折射,形成了日晕现象。有时候,冰晶使天空变成白茫茫一片,看不见远山,看不见地平线,甚至看不见对面的人。行进中的考察队员就会迷失方向;开着牵引车的拖拉机手可能把车开翻;在空中飞行的飞机,由于无法靠地物辨别是上升还是下降,可能弄得机毁人亡。人们把这种奇怪的天气现象叫作“乳白天空”。
在这样的环境里,南极的考察队员们一般不单独外出。出去的时候,都要作好在野外露宿的各种准备:带上几天的食物,简易的防寒帐篷,还必须带上无线电收发报机,万一发生意外好跟基地取得联系。
在南极,即使躲在营房里,讨厌的天气也使人不得安生。一夜的暴风雪就可以把整个营地埋在一片雪海之中,房门都被堵塞了。为了到外边去观测,人们不得不全体动员,出动所有的扫雪车、推土机,忙碌一整天才能弄干净。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殊死搏斗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里,忽然发现屋檐下的蜘蛛结起了一张一尺见方的捕虫网。这网结得真好看,蛛丝很有规律地一层层结在网上,整整齐齐。网的正中有一个拇指大小的蜘蛛,它伏在网上,收紧八只脚,一动也不动。从远处看,整张蜘蛛网像一座摆好的八卦(guà)阵。
我正在吃着午饭,一只红头苍蝇飞来飞去,嗡嗡叫着,真讨厌。我一巴掌打去,苍蝇向上一飞,正好撞在了蜘蛛摆下的“八卦阵”上,一下子被网粘住了。苍蝇为了逃命,使劲挣扎,整个网也随着颤动。
蜘蛛被惊动了,它伸出八只细长的脚,使劲一撑,身体就站了起来,然后钓住蛛丝,轻快而敏捷地来到了苍蝇附近。在离苍蝇约一寸的地方,蜘蛛停了下来,左右来回走了几步,仿佛是在观察对方,制订擒敌方案。
半分钟后,蜘蛛发起了进攻。它向前一步,一只脚一下子钩住了苍蝇。苍蝇也毫不示弱,猛地向前一冲,挣脱出来,然后拼命振动翅膀挣扎,想飞起来。无奈身上缠着蛛丝,飞不起来。蜘蛛猛冲上前,几只脚同时抓紧了苍蝇,然后围着苍蝇转圈。每转一圈,苍蝇就挣扎一阵子。怎么回事呢?我再仔细一看,原来,聪明的蜘蛛用丝把苍蝇缠紧,以防对方逃跑呢。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了这顿美餐。
我目睹(dǔ)了这场
酸雨
酸雨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知道,在生产、生活中,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这些物质在燃烧时和氧结合,便生成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排向天空后,在空中的金属粉末和水蒸气的作用下,就成了硫酸。这种酸随着雨水降落下来,就是酸雨了。
酸雨是会污染环境的。它的危害,首先表现在能使水体酸化,影响鱼类及其他生物的生长。现在全球有许多湖泊、河流,由于落入大量酸雨,水中酸的含量急剧增加,既杀死了鱼类,又危及四周的植物。每年全球有近百万公顷的树木死亡,有大批茂盛的热带雨林枯萎。其次,它会腐蚀建筑物。希腊的雅典女神庙、意大利的斗兽场、北京故宫的石狮子,这些数千年来保存完好的古代文化遗址,在数十年间就被酸雨腐蚀了。第三,它飘浮在空中形成的酸雾对人体的危害相当大,能刺激人的呼吸道和眼黏膜,使人患病甚至死亡。据统计,现在每年酸雨中的硫化物可造成约5万人死亡。
现在,人们已经认清了酸雨对人类造成的巨大危害,科学家称它为“空中杀手”呢。当然,目前对付这一杀手还没有什么其他高招,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逐渐消除大气污染。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超音速歼击机突然加速爬升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飞行员身体中的大量血液会从心脏流向双脚,使脑子产生缺血现象。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从长颈鹿的身体构造中得到启发。
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脑子与心脏的距离大约是3米,要使血液能输送到头上,血压相对要高,大约是人体的两倍。但当长颈鹿低头喝水时,血液却没有一股脑地涌向头部。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体表面的一层厚皮起了作用。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使其不能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鹿皮原理设计的抗荷飞行服,飞行员穿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血压的作用,当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一步。
1.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神奇的纳米技术
①纳米是1米的十亿分之一。自从扫描隧道显微镜发明后,世界上便诞生了以0.1~100纳米这样的尺寸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这就是纳米科学。纳米科学以空前的分辨率为人类揭示示了一个可见的原子、分子世界,它的最终目是直接以原子和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②从20世纪90年代起納米科技得到迅速发展,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像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等等。科学家预言,纳米时代的到来不会太久,它在未来的应用将远远超过计算机工业,并成为未来信息时代的核心。正如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所说的那样,纳米将会带来一次技术革命,从而将引起21世纪又一次产业革命。
③科学家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若干年后的蓝图:纳米电子学将使量子元件代替微电子器件,巨型计算机装入口袋里;通过纳米化,易碎的陶瓷可以变成韧(rèn)性的,成为一种重要材料;世界上还将出现1微米以下机器甚至机器人;纳米技术还能给药物的传输提供新的方式和途径,对基因进行定点等。
④以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微米科技,曾经并且正在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微米更深入观世界的纳米将使人类进一步掌握物质的规律,掌握改造微观世界的武器。
⑤目前,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光学、医学、半导体、通信等多个领域,一年的营业额可达500亿美元。有预测说,未来几年,纳米技术的市场容量将达到1440美元。于细微外见的神奇,见微知著的纳米科技将彻底改变目前的产业结构,并且孕育着巨大的商机。
1.纳米是一个动物的“睡眠”
动物睡眠是为了休息,但又不全是为了休息。夏天的傍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在干什么?逮蚊子,速夜蛾。可是,一到冬天,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怎么办呢?是躺着等死,还是像大雁、燕子那样千里迢迢飞到温暖的南方去?都不是,蝙蝠采取的是“睡眼”的办法。
冬天来临之前,蝙蝠三五成群,找个偏僻、昏暗、可以躲避风寒的山洞或者屋檐,进行集体睡眠。它们睡觉的方式很特别,既不是躺在床上,也不是蹲在洞里,而是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们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
善于“金蝉脱壳”的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事。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海参靠吃海底的虫子——浮游生物维持生命。夏天到了,海水表层变暖,原来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生活,海底下再也没有海参赖以生存的虫子了。海参只会在海底蠕动,不能浮上海面追逐虫子。那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
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逼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去了。“粮食”来了,于是海参也就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是在夏天,所以叫“夏眠”。
(作者:林续中,选文有删改)
1.第1自然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是(疑问 设问)句,用“ ”在文中再画出一个这样的句子。人造发光植物
夜幕降临后,您会看见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植物园里有一片片紫蓝色的荧光。难道是荧光灯在田间闪烁?不,这是因为那儿有一些能发出荧光的植物——发光烟草。
这是该校生物系的研究人员用人工的方法,将萤火虫发光的基因移植到烟草的基因中去,从而使烟草发出光亮。我们可以大胆设想:未来的高速公路两旁,不用再安装路灯,只要种上发光植物就可以了。神奇的生物技术将带给我们更加绚丽的色彩。
1.用“ ”画出文中的设问句。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1.根据意思写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