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夹 | B. |
C.裁 | D. |
夏之韵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①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而终于沸腾了一样,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②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却换来烦人的蝉儿,潜在树叶间一声声地长鸣。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舰船。金色主宰了世界上的一切,热风浮动着,飘过田野,吹送着已熟透了的麦子的香味。那春天的灵秀之气经过半年的积蓄,这时已酿成一种磅礴之势,在田野上滚动,在天地间升腾。夏天到了。
________,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 )着事物的终结。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 )出旺盛的活力。这时它们已不在春风微雨中细滋慢长,而是在暑气的( )下,蓬蓬勃勃,向秋的终点做着最后的( )。
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你看田间那些挥镰的农民,弯着腰,流着汗,只是想着快割,快割;麦子上场了,又想着快打,快打。他们早起晚睡亦够苦了,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麦子打完了,该松一口气了,又得赶紧给秋苗追肥、浇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他们的肩上挑着夏秋两季。
遗憾的是,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着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我却想大声赞美这个春与秋之间的金黄的夏季。
1.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的括号里。A.夏天是充满生机的 | B.夏天是多姿多彩的 |
C.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 | D.夏天的旋律是富于变化的 |
A.第2自然段中“你看”以下的部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夏日田野的磅礴气势。 |
B.第3自然段由景及人,通过写农民的勤劳忙碌,表明了夏天的生机勃勃。 |
C.第4自然段结尾既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又与文章开头照应。 |
D.这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主要通过对田野的景象和虚拟的场面描写,并辅以议论来抒发感情。 |
小玛莎的成长
①小玛莎真想快快长大,不过怎样才能长大呢?她不知道。
②她试过好多办法——脚上穿上妈妈的便鞋啊,身上穿上妈妈宽大的长衣啊,头发梳得跟阿姨一样啊,脖子上套上一串珠子啊,手腕上戴一只表啊……
③一点儿用也没有,人家还是笑她,说她是个小不点儿。
④有一回,小玛莎忽然想扫扫地了。她把地扫得那么干净,妈妈看到很惊喜:“小玛莎,你好像长成大孩子了。”
⑤后来,小玛莎又洗盘子,洗碟子,洗净了还整整齐齐摆到柜子里。这么着,不仅妈妈,连爸爸也惊奇了。一天吃饭的时候,爸爸当着大家的面说:“咱们还真没留意,小玛莎长大了,她不仅会扫地,还会洗盘子、洗碟子。”
⑥现在,大家都说小玛莎长大了,她也觉得自己长大了。虽然脚上穿的是自己的鞋子,身上穿的是自己的连衣裙,头发没有梳得像阿姨那样,脖子上没有套珠子,手腕上也没戴表,可她觉得自己长大了。
⑦看来,使玛莎长大的,并不是穿戴,而是她会劳动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A.留下来 | B.留心,注意 | C.留念 |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头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么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说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就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词语仿写。A.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杨树开心的心情。 |
B.这是环境描写,衬托出“我”知道要下雨了的喜悦心情。 |
C.这句话写出了下雨前的场景,突出了天气的炎热。 |
A.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 |
B.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 |
C.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拉拉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 |
D.雨衣上竟然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