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人的美
一位老太太和她满脸雀斑的小孙子一起在动物园里游玩。很多小孩都在排队等候一位当地的艺术家用虎爪在他们的脸上画画。
小男孩感到很难堪,就低下了头。奶奶蹲下来对他说:“我喜欢你的雀斑,我小时候总想长这些雀斑呢。”她抚摸着小男孩儿的脸颊,说:“雀斑很漂亮!”
男孩抬起头说:“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奶奶说,“你看我身上有什么比雀斑还漂亮的?”
小男孩想了一下,又认真地注视着奶奶的面孔,小声地说:“皱纹。”
1.小女孩和奶奶都对小男孩的满脸雀斑做出了评价。A.小女孩是个善良的人,她实话实说。 |
B.老奶奶是个真诚的人,她客观地评价了小男孩的雀斑。 |
C.老奶奶是个善良的人,她用自己的话安慰小男孩,使他免受伤害。 |
老师领进门(节选)
那时候,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1.把写田老师讲课方法的句子找出来画上横线。A.生涯 擅抖 红摩纸 嘎然而止 |
B.折腾 亨受 红双圈 迫不及待 |
C.憧憬 洋溢 双刃剑 不能自拔 |
D.熏陶 持教 策画书 无怨无悔 |
A.来,到。 | B.挨着,靠近。 |
C.遇到,碰到。 |
A.逼迫,胁迫。 | B.急促,急迫。 |
C.接近,狭窄。 |
A.胜过,超过。 | B.能承担,能承受。 |
C.优美的。 |
穆老师的眼睛
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哪。
语文课上,我想起书桌里那块漂亮的新橡皮,手痒痒了,不知不觉地伸进去,想要摸一摸。正巧被穆老师看见了,她的眼睛好像在暗示:“你怎么做小动作啦!”我的手马上不痒了,赶紧缩回来,认真听老师讲课。
有一次,穆老师在大礼堂给我们讲《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有三百多位老师来听课。穆老师提问:“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我马上把手举得高高的。穆老师叫我回答。我站起来,只见那么多老师看着我,心怦怦直跳,回答的声音很轻。穆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似乎在说:“说得对,就是声音再响亮点儿!”我看看穆老师的眼睛,胆子大了,声音也响亮了。这时,穆老师的眼睛又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好像在说:“讲得好!”
记得有一回,我生病住院了,过了一个多星期才上学。上课时,穆老师不时用眼睛看看我,仿佛对我说:“吃得消吗?”我的病刚刚好,精神还不太足,但一看到穆老师的眼睛,精神就提起来了。
下课后,穆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穆老师当“老鹰”。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这时候,穆老师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①一天,我和儿子面对面坐着剥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儿子忽然站起身,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的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了推。
②我问:“想比赛?”
③“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这不公平。我的盆里已有不少了,可你只有几粒。”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想放到他碗里。
④“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才能试出我的速度。”一丝喜悦悄悄涌上心头,我欣赏儿子这种自信和大气。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都敛声息语。
⑤“让儿子赢吧,以后他会对自己多一些自信。”这样想着,我的手不知不觉地慢了下来。
⑥“在外面竞争靠的是实力,谁会让你?要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豆的速度又快了起来。儿子手不停歇,目光却时不时地落在两个容器里。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剥豆的动作不觉又缓了下来。
⑦“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想到这些,我的节奏又紧了许多。一大袋豌豆很快剥完了。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但凭常识,我知道儿子输定了。我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拿来一个碗,先将他的豆倒进去,正好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只是凸起来了,像一个隆起的土丘。
⑧“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然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著。“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⑨“我少,是我输了。”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的脸上仍是那如山泉般的清澈笑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慢慢告别
①每一次回家都像是一次告别。母亲做饭时,我拍照;父亲看电视时,我拍照。母亲问:“拍这么多做么子?”过去,我觉得时间很长,而现在我却觉得一切我熟悉的,都在衰老和剥落。眼睛能看到的,比如母亲脸上的皮肤不再似过去那般紧致了,父亲看电视看着看着就仰在沙发上睡着了,连呼噜声都没有……每次回家,我都默默地看着他们,看他们走路、说话、吃饭……不注意,我都用手机拍了下来。
②在家的那些天,母亲每顿饭都想着法子做好吃的,忙个不停。隔天要走了,母亲一会儿问我:“要不要喝奶茶?要不要喝参汤?干鱼要不要带一些?”吃饭时,她又说:“在外面脚别架着,要放好,要懂礼貌。”我说:“晓得晓得,我都这么大了。”母亲笑笑:“噢,我忘了。”我不怎么敢看她的眼睛,偶尔碰到了,赶紧闪开。她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对我好了,一直在我身边走动,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父亲问我是不是明天走,我说是的。他点点头:“又要去好长时间了。”我喉咙一紧,没有说什么。
③走的那天,父亲开着电动车送我,我拿着手机不停地拍他的背影。他问:“有什么好拍的?”我说:“你不用管。”他又说:“去年我心口疼,吸不过来气,你哥把我送到医院抢救,我又活过来了。”我大吃一惊:“我为什么一点儿都不晓得?”父亲又笑笑:“有什么好说的?都过去了。”我大声地说:“出这样的事情,一定要告诉我!”父亲说:“好、好、好。”
④到了火车站,离发车还有一个小时,父亲和我站在车站广场上。我认真地打量父亲,他身子极瘦,背弓着,前额头发秃掉了,剩下的头发是花白的,脸上蜡黄,一看就是生病很久的样子。我叫他,他疑惑地看着我。我请路人帮我们拍照,我紧紧搂着他的肩头,他乖乖地靠在我身上。“一、二、三,再来一张。”“一、二、三,再来一张。”父亲说:“好了,拍这么多张做么子!”我说:“你不用管。”他又好脾气地陪着我多拍了几张。拍完照,我撵他走。天一点点暗下来了。我担心他回去太晚不安全。他说:“你一个人在这……”我推他走:“没事,没事,你快回去。”他不情愿地走了,上了电动车,转头,往车站外面的大路上开去,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而我一下子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力气,坐在地上,像个傻子似的哭得一塌糊涂。
1.下列对第①自然段内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发现父母都苍老了 | B.“我在家时”母亲每天忙着给我做饭 |
C.父亲看电视仰在沙发上睡着 | D.“我”在家乐此不疲忙着拍照 |
A.“我”喉咙痛,说不出话。 | B.“我”嫌父亲烦,不想跟他说话。 |
C.“我”内心难过,感受到父亲对“我”的不舍。 | D.“我”没想好说什么话。 |
A.母亲笑笑:“噢,我忘了。”说明母亲长期操劳,记忆力衰退严重。 |
B.文中两次写“我”对父亲说“你不用管”,可见“我”不希望父母干涉“我”的生活。 |
C.母亲“摸摸这个,看看那个”,说明母亲当时很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好。 |
D.在车站,父亲“不情愿地走了”,是因为他想多与“我”待一会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