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
-
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登录
|
注册
试卷
|
试题
|
走进学进去
|
学进去
试题
试卷
字/词
搜索
购买服务
首页:
小学语文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部编版
|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五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三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一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四年级下册
三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六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五年级下册
四年级上册
二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三年级上册
五年级上册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三年级下册
六年级下册
六年级上册
二年级上册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绝句
惠崇春江晚景
三衢道中
2 燕子
3 荷花
4*昆虫备忘录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习作:我的植物朋友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守株待兔
6 陶罐和铁罐
7 鹿角和鹿腿
8*池子与河流
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习作:看图画,写作文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第三单元
9 古诗三首
元日
清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 纸的发明
11 赵州桥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
语文园地
第四单元
13 花钟
14 蜜蜂
15*小虾
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语文园地
第五单元
16 小真的长头发
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习作例文:
一支铅笔的梦想
尾巴它有一只猫
习作:奇妙的想象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19 剃头大师
20 肥皂泡
21*我不能失信
习作: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语文园地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23 海底世界
24 火烧云
口语交际:劝说
习作:国宝大熊猫
语文园地
第八单元
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26*方帽子店
27 漏
28*枣核
口语交际:趣味故事会
习作:这样想象真有趣
语文园地
试题
题型:
全部
选择题
填空题
语言表达
现代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信息匹配
书面表达
句型转换
连线题
判断题
排序题
书写
诗词曲鉴赏
修改病句
简答题
其他
听读鉴赏
难易程度:
容易
较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排序:
综合排序
试题难度
使用次数
真题次数
共
28
道相关试题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
2.“比喻是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歧路亡羊》。
( )
3.《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鹿角和鹿腿》是根据《伊索寓言》的相关内容改写,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
( )
2.《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多看别人的长处,正确对待自己的不足。
( )
3.《狐狸和乌鸦》《狼和小羊》选自《拉·封丹寓言》。
( )
4.《守株待兔》中的农夫没有再获得兔子是因为他等待的时间不够长。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美丽的鹿角无关紧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 )
2.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许多人和事。
( )
3.《克雷洛夫寓言》是德国杰出的寓言家克雷洛夫的作品集。
( )
4.《守株待兔》告诉我们:做事可以不靠自己的努力,可以心存侥幸。
( )
5.陶罐和铁罐最后都找不到了。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误。
1.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 )
2.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兔走触株”中的“走”和“走路”中的“走”是一个意思。
( )
2.耒是古代的一种农具。
( )
3.“冀复得兔”的意思:希望能再得到兔子。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称”和“禁”都是多音字。
( )
2.“传”共7画,第五笔是“丿”。
( )
3.“撒”在“撒手”中读sā,在“撒种”中读sǎ。
( )
4.“兔走触株”中的“走”和现在“走”的意思是一样的。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遵照、山涯、波滔”,这几个词语全都正确。
( )
2.“尊”在“尊老爱幼”这个词语中是“地位或辈分高”的意思。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课文《鹿角和鹿腿》,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鹿觉得自己身上最好看的部位是腿。
( )
2.鹿觉得自己的腿太细了,配不上美丽的角。
( )
3.鹿被凶猛的老虎追。
( )
4.最终,是美丽的角救了鹿的命。
( )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情况下,优点也可能变成缺点。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鹿角和鹿腿》一课中,鹿开始抱怨自己的角不漂亮,后来又喜欢上鹿角了,觉得还是鹿角有用。
( )
2.寓言故事一般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人或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 )
3.《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
( )
4.《南辕北辙》这则故事中要到楚国去的人因为马跑得不快,马夫的本领不大,盘缠也不多,所以他到不了楚国。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美丽的东西只有长处,不会有短处。
( )
2.《守株待兔》中介绍事情经过的句子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 )
3.《南辕北辙》中坐车人犯的错误是坐车人的马跑得太快了。
( )
4.“叶公好龙”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 )
类型:判断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