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净跨在三十七米多的拱形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 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选段是围绕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这段话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这方面来介绍赵州桥。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中“这种设计”指的是(       
A.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
B.桥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C.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       ”画出来。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主要内容(不超过1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先后顺序写出蔡伦造纸的过程。
剪碎或切断原料→(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赵州桥》(节选)

①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②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1.选择正确的答案打“√”。
(1)画横线的句子在文段中的作用是(画龙点睛     承上启下),由此可见,这段话主要是围绕赵州桥的(坚固       美观)这一特点来写的,这样写让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一句话描写的是作者的(所见     所闻     所感),让我联想到这样一个成语(栩栩如生     绘声绘色)。
2.联系上下文,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回遥望(       ) A.第一                 B.头               C.首领
(2)双龙(       ) A.玩耍,游戏       B.开玩笑,嘲弄     C.戏剧
3.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龙的不同__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栏板上图案的精美,赞扬了劳动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赵州桥(选段)

这座桥(       )坚固,(       )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1.选词填写在文中括号里: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不但,而且。
2.语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画出来。这句话告诉我们前面的内容讲了桥的_______________,后面的内容要讲桥的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先概括写桥是什么样子的,再运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写了三种龙:缠绕的龙、______、戏珠的龙,这些内容表现了赵州桥______的特点。像这样的构段形式是______(总分、分总、总分总)。
4.仿写:雨下得真大:有的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精彩再现。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围绕这句话,作者主要描写了(       )。
A.酒楼和行人       B.建筑物和人物的活动       C.店铺和行人
2.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动词,再回答问题。
(      )着马        (      )着担        (      )着毛驴       (      )着车
★这些动词体现了画上人物_____(填文中的四字词语)的特点。
3.文中画“       ”的句子体现出了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乐山大佛

我国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这就是四川乐山大佛。它修凿在凌云山的临江山岩上,与乐山城隔水相望。

乐山大佛形象生动,气魄雄伟。佛像坐东面西,双眼似睁似闭,面容慈祥,双手扶膝,安然端坐。整个造型比例匀称,体态庄严。它高71米,仅头部就有10米宽,双肩的距离为28米,耳长7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一百多人。佛像的头颈背后筑有完善而巧妙的排水系统,使佛像免受山洪冲蚀。这座石刻大佛被人们誉为世界艺术珍品。

乐山大佛在唐代开始修凿,人们爬上高山峻岭,攀登悬崖峭壁,一锤锤地凿,一刀刀地刻,整整花了90年的时间才凿刻完工。佛像经过一千多年的风霜雨露,至今仍然身形完好,端坐安详。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乐山大佛。现在每天来这里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人们登上凌云山峰,无不赞叹这尊举世无双的大佛坐像。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气势磅礴—(      )          益世无双—(      )
2.请根据文中内容填空。
乐山大佛高___米,仅头部就有___米宽,双肩的距离为____米,耳朵里可以藏进几个人,一只脚背上竟可以站_______人。从这些数字中,我们能感受到乐山大佛_______
3.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①从“高山峻岭”“悬崖峭壁”,我们可以想象当时修凿大佛________
②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注意加点词语,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关于乐山大佛的句子)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回遥望(      )   A.第一                    B.头                      C.头领
(2)双龙(      )   A.戏剧,也指杂技   B.开玩笑;嘲弄     C.玩耍;游戏
2.选段中的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A.承上启下B.总结全文
3.这段话主要写了赵州桥(       )的特点。
A.坚固B.美观C.坚固和美观
4.选段主要描写了哪几种不同形态的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片段阅读

纸的发明(节选)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正   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_________________轻便_________________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   创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   传播)下来了。

1.用“_______”选择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请在选文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请找出选文中描写蔡伦造纸过程的动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切成段→_________________→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蔡伦造纸的方法能够流传下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原料容易得到B.价格便宜C.轻便好用D.生产方法很复杂
5.下列关于纸的发明,理解错误的是(       
A.在蔡伦造纸以前,人们还不会造纸。
B.造纸术不仅造福了中国人民,也造福了全世界。
C.选段按“总——分”结构把事情说清楚。
D.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赞美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选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写的,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用“      ”画出来,并选择其中的动词把造纸流程图补充完整。
剪碎或切断→(                       )→(                       )→(                       )→晒
3.蔡伦的这种造纸术之所以能传承下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能见到蔡伦,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部分

纸的发明(节选)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1.文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刻、铸刻”说明了(             
A.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写”字非常清楚、明了。
B.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写”字需要用很大的力量,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C.在龟甲、兽骨和青铜器上“写”字是一件很郑重其事的事情。
2.“学富五车”这个成语用以形容读书多,学问大,它的来历与(     )有关。
A.文字刻在青铜器上B.文字写在竹片和木片上C.文字写在帛上
3.这段话介绍了人们记录文字经历了一段发展过程,请把下面的发展过程补充完整。
龟甲、兽骨或青铜器   (           )(             )
4.这段话表现了古人什么样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