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反应经历两步:①;②。反应体系中的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为随t的变化曲线
B.时,
C.时,的消耗速率大于生成速率
D.后,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向抽滤瓶溶液中通入足量a气体获得a的饱和溶液,再通入足量的b气体,抽滤瓶中最终一定得到沉淀。下列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abc
A饱和食盐水
B溶液
C溶液
D溶液
A.AB.BC.CD.D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向AgBr饱和溶液(有足量AgBr固体)中滴加Na2S2O3溶液,发生反应Ag++ [Ag()]-和[Ag()]-+[Ag()2]3-, lg[c(M)/(mol/L)、lgc(N)与lg[c()/mol/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M代表Ag+或Br-;N代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直线L1表示浓度变化的关系
B.AgBr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Br-)=10-12.2
C.反应AgBr+2[Ag()2]3-+Br-的平衡常数K的值为101.2
D.c()= 0.001 mol/L时,溶液中c(Br-)>c{[Ag()2]3-}>c{[Ag(S2O3)]-}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BiOCl是一种新型的高档环保珠光材料。以辉铋矿和软锰矿为原料制取氯氧化铋和超细氧化铋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i. Bi3易与Cl-形成;pH>3,易发生水解为BiOCl。ii.几种离子沉淀与pH的关系如下。
离子Mn2+Fe2+Fe3+
开始沉淀pH8.16.31.9
沉淀完全pH10.18.33.3

(1)“联合焙烧”时,Bi2S3和MnO2在空气中反应生成 Bi2O3和Mn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酸浸”时需及时补充浓盐酸调节浸取液的 pH,一般控制浸取液pH小于1.4,其目的是______
(3)“转化”时加入金属Bi的作用是____,得到BiOCl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铋能被有机萃取剂(简称 TBP)萃取,其萃取原理可表示为。“萃取”时需向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调节Cl-浓度,萃取率随c(Cl-)变化关系如图所示,c(Cl-)最佳为1.3 mol·L-1。c(Cl-)>1.3mol·L−1 时,铋离子萃取率下降的可能原因是______

(5)“沉淀反萃取”时生成草酸铋[Bi2(C2O4)3·7H2O] 晶体。为得到含 Cl- 较少的草酸铋晶体,“萃取”后有机相与草酸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_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其中第一步是利用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在CO2(g)加氢合成CH3OH的体系中,同时发生以下反应:
反应I
反应II
反应III
(1)反应Ⅰ、Ⅱ、Ⅲ的焓变ΔH随温度T的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判断,表示反应Ⅰ的焓变曲线为________ (填“a”、“b”或“c”);反应III在_______ (填“高温”或“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2)温度T2时,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5 mol CO2(g)和1.0 mol H2(g),起始压强为p kPa,10 min达平衡时生成0.3 mol H2O(g) ,测得压强为kPa。则反应过程中的热效应为__________kJ,若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分压变化表示,则10 min内生成CH3OH的反应速率v(CH3OH)为_______kPa·min -1;反应I的标准平衡常数KΘ=________(写出计算式)。(已知:分压=总压×该组分物质的量分数,对于反应dD(g)+eE(g) ⇌gG(g)+hH(g),,其中pΘ=100kPa,pC、pH、pD、pE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
(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新型催化剂可以显著提高甲醇的选择性,使用该催化剂,按n(CO2):n(H2)=1:3投料于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CO2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CH3OH的选择性,温度对催化剂的影响可以忽略。
①根据图中数据,温度选择_______K,达到平衡时反应体系内甲醇的产量最高。
②在图示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CO2的平衡转化率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甲醇的选择性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类型:解答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番茄是世界主要蔬菜之一,为严格的自花授粉作物,杂种优势能极大提高番茄的产量、抗病及抗逆表现,因此番茄生产基本上都是应用杂交种。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获得了位于4号染色体的ps-2基因隐性突变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在杂交育种时,选育雄性不育植株的优点是___________
(2)番茄野生型为雄性可育,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乙均为雄性不育(均只有一对基因与野生型不同)。下表为3个不同番茄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回答:
组合序号
后代的表型及比例
野生型×突变体甲全为雄性可育(杂种1)
野生型×突变体乙全为雄性可育(杂种2)
杂种1×杂种2全为雄性可育
根据杂交组合一和二可知,雄性可育性状是由___________性基因控制。根据杂交组合三,推测控制两个突变体的相关基因为___________(填“等位基因”或“非等位基因”)。
(3)已知番茄的宽叶、窄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选择纯种宽叶番茄与窄叶番茄杂交,F1全部为宽叶,F1自交,F2中宽叶:窄叶为9:7
①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_____,F2的窄叶有___________种基因型,若F2的宽叶自花传粉,则子代中窄叶的比例为___________
②自然界中存在“自私基因”,即某一基因可以使同株的控制相对性状的另一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从而改变子代的表型比例。若宽叶、窄叶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F2中出现宽叶和窄叶的比例为9:7是“自私基因”作用的结果,则此比例出现的原因是:F1中携带___________(填“A”或“a”)基因的雄配子,有___________的比例死亡。
(4)我国科学家在番茄基因组中鉴定到154个在雄蕊中特异表达的基因,选取其中的一个基因S1STR1作为靶标基因(T表示)。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番茄的S1STR1基因进行定向敲除获得雄性不育系(tt,绿色)。将正常功能的S1STR1基因(T)和控制花青素合成的SIANT1基因(A表示)连锁在一起,共同转回到雄性不育系中,从而获得了紫色的转基因保持系(如图)。关于该转基因保持系制备过程及在农业生产的优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几项___________

A.转基因保持系通过杂交可产生雄性不育系又可产生转基因品系
B.可通过幼苗颜色准确鉴定不育株用于杂交种子生产
C.该技术用于杂交制种的不育系并不含任何转基因成分
D.该研究策略易推广到其他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炎症小体是细胞内的一个关键多聚蛋白复合体,在免疫和炎症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症小体活化后可激活Caspase-1,促进白细胞介素IL-1β、IL-18成熟与释放,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刺槐素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_______________。巨噬细胞能够产生溶菌酶直接杀死病原菌,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免疫。
(2)白细胞介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人体主要的细胞因子。
(3)研究发现,刺槐素可以通过抑制Caspase-1介导的IL-1β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炎症小体活化。已知脂多糖(LPS)和一种双链DNA模拟物poly可以共同诱导小鼠骨髓巨噬细胞中AIM2炎症小体的激活,现欲观察刺槐素对AIM2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请将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结果补充完整。
a.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随机均分为3组,编号为甲、乙、丙。
b.甲组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放在完全培养基中培养适宜的时间,乙组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放在____________,丙组将小鼠骨髓巨噬细胞放在____________
c.测量三组培养基中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叶色突变体的研究可提高人们对叶绿素代谢、叶绿体发育和光合作用机制的了解,为利用叶色突变体和相关基因奠定基础。研究者以诱变剂处理野生型玉米(雌雄同株) 品系Z58后,经筛选得到一株黄化突变体 y12。
(1)将y12与Z58杂交, 其结果如下:

杂交亲本组合

F₁表型

F₂表型及数量

母本Z58×父本y12

均为绿色

绿色182株, 黄化60株

母本y12×父本Z58

均为绿色

绿色227株, 黄化73株

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得出:玉米叶色的绿色和黄化是由一对基因(A/a) 控制的__________,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比较正反交结果可推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________(多选)。
A.细胞核染色体               B.   性染色体             C.   线粒体 DNA          D.   叶绿体 DNA
(2)为确定黄化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研究者将Z58,y12、子代绿色植株及子代黄化植株建立混合基因库,进行全基因组杂交,最终结果见下图,判断A/a基因应位于______号染色体上。初步确定该染色体上的Z412基因为候选基因,推测该基因可能为A基因。Z412 基因编码谷氨酰-tRNA 还原酶,是叶绿素合成的第一个关键酶。

(3)为了进一步确认Z412基因突变是引起y12黄化的原因,研究者将潮霉素抗性基因与Z412基因一起导入野生型玉米基因组中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非同源染色体上,构建了 Z412基因过表达株系OEZ412。
①通过检测发现Z412基因在OEZ412中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提高了 10倍左右,而纯合的过表达株系表达量会有几十倍的提高,推测 OEZ412为_________
②实验步骤:将OEZ412与y12杂交,得到的F₁均为绿色植株,其中潮霉素抗性与不抗的比例为___________。将F₁中的潮霉素抗性植株自交,得到F₂群体。预期结果:
若F₂中植株出现绿色:黄化=________________,说明Z412基因不是引起y12黄化的原因;
若F₂中植株出现绿色:黄化=_________________,说明Z412基因是引起y12黄化的原因。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研究人员发现大豆细胞中GmPLP1(一种光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在强光下显著下降。据此,他们作出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的假设。为验证该假设,他们选用WT(野生型)、GmPLP1-ox(GmPLP1过表达)和GmPLP1-i(GmPLP1低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为材料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强光胁迫时,过剩的光能会对光反应关键蛋白复合体(PSII)造成损伤,并产生活性氧(影响PSII的修复),进而影响_________的供应,导致暗反应_________(填生理过程)减弱,生成的有机物减少,致使植物减产。
(2)图1中,光照强度大于1500umol/m2/s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三组实验大豆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均增加缓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试从暗反应角度答出2点)。该实验结果表明GmPLP1参与强光胁迫响应,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小组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强光会诱导蛋白GmVTC2b的表达。为探究GmVTC2b是否参与大豆对强光胁迫的响应,他们测量了弱光和强光下WT(野生型)和GmVTC2b-ox(GmVTC2b过表达)转基因大豆幼苗中抗坏血酸(可清除活性氧)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依据结果可推出在强光胁迫下GmVTC2b增强了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生物对强光胁迫的忍耐程度),其原理是____________

   

(4)经进一步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GmPLP1通过抑制GmVTC2b的功能,减弱大豆幼苗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若在第(3)小题实验的基础上增设一个实验组进行验证,该实验组的选材为_________的转基因大豆幼苗(提示:可通过转基因技术得到相应基因过表达和低表达的植物)。根据以上信息,试提出一个可提高大豆对强光胁迫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增产目的的思路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科研人员得到4种浅红眼的果蝇突变体A、B、C和D,将它们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现型

F2果蝇的表现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m

m

A

野生型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m

114

104

111

102

D

野生型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_______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突变体C和D的突变位点都在_______染色体上。
(3)为进一步探究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若F1果蝇_______,说明A、B的浅红眼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若F1果蝇_______,说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已证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让上述实验的F1果蝇相互交配,如果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A、B的突变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互换;如果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则B的突变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4)进行“♂B×♀D”杂交,发现F1果蝇既有红眼也有浅红眼,再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果蝇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F2的浅红眼雌果蝇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
类型:非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