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约会白桦

张波

①好几年前,一位北方朋友问我,你看过冬季里的白桦林么?我摇头。他说,那你一定要看看,否则你算不上真正的北方人。我问他,你看了是什么感觉?他沉默良久后对我说:“当时,我想哭……”

②这句话让我无法忘怀。

③前年,在新疆,我看到了大片夏季的白桦林。在宽阔的额尔齐斯河的两岸,生长着无数的白桦,浓荫蔽天,如同一道绿色的云将那冷冷的河水覆盖着。远远看去,那些白桦纤弱得令人怜爱,茂密的树冠仿佛随时都会使那苍白的树干折断。走到近前,你会感觉到如同面对着一排倾国佳丽,个个亭亭玉立,风姿绰约——那时,我感觉到,再没有比白桦更能体现女性风采的树木了,也再没有比白桦更能够让男人动心的树木了。

④然而,冬季的白桦呢?那让人看了“想哭”的白桦呢?

⑤现在,我终于踏上了黑河的土地。我明白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和白桦在此时此刻约会。没错,是约会——一次企盼已久的相会。

⑥果然,在一片纤尘不染的雪原上,我看到了梦中的白桦林。蓝得纯净无比的天空下面,一大片白桦默默地伫立在雪地上。用白璧无瑕之类的语言来形容这片雪地是不够的,因为这雪地尚无一行人和兽的脚印,真的是令人不忍落脚。雪野无言,静谧得令人感到听觉功能的存在已毫无必要。

⑦我沉默地注视着面前的她们。我在心里一千遍地说着:你好……我的眼角渐渐地开始潮湿。我开始相信,那位北方朋友的话言之不虚。

⑧她们有一种特殊奇异、难以言说的美。她们身处严寒,立足冰雪,躯干纤细却又永远笔挺,枝杈柔弱却从不倒垂。虽叶片全无仍傲然于世,经霜侵雪欺却纯洁如斯。她们经历过无数次与风雪的抗争搏斗,这可以从她们身上爆起的树皮和深深的裂口看出来。但她们在严寒中生长得如此从容,如此平静,看不出有任何一点痛苦的表情。她们的全部生命力永远向着蓝天和太阳。

⑨我恍然——“亭亭玉立”并非只是一种婀娜的姿态:“玉树临风”也不尽是一种单纯的潇洒。达到这样的境界,都需要一番经历,一个过程,以及一种磨炼。

⑩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此时,我已经不敢随便向她们道一声“你好”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我还没有资格同她们平等对话。与饱经风雪的她们相比,我,只不过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毛头。

(11)我走进她们当中。我能感觉到她们的呼吸、窃笑、私语。我知道,她们此时正在打量着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冒冒失失的赴约者。从单纯精神意义上说,我和她们前生有缘,今世有约。我定定神,看到了她们身上的无数只眼睛。这些眼睛美丽而有神,多呈鱼形,如那远古的图腾。片刻之后,我心痛万分地发现,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是一次苦难的证明,都是某一次断裂和夭折的记号。想想吧,这是何等的壮烈和悲怆啊——每经历一次摧残,她们,便睁开一只眼睛!

(12)然而,这些眼睛里没有泪,只有情。你会感觉到白桦林没有恨,只有爱。最苦的是她们,最美的也是她们;最纤弱的是她们,最有生命力的还是她们;最令人怜爱的是她们,最让人肃然起敬的还是她们。

(13)白桦林啊白桦林。面对这雪中的白桦,好男人不能不流泪。

(14)走出桦林,我回首看去,白桦无语,林梢微动。我已经无法看到她们的眼睛了。但我知道,她们的每一只眼睛都将永不闭合,她们的目光会永远注视我,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目光中所传达出的一切都与我同在。我的身后,是两行深深的足迹,那是我前来赴约的证明,更是我朝圣的记录。尽管待到春来雪融,这足印将消失殆尽;尽管此刻告别白桦,这一别也许就是永远!但有一点是无疑的,那就是,这样的一次约会已足够我受用终生。

(取材自《中华名家散文精粹》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作者写冬日白桦处于蓝天下、白雪中,意在用环境烘托白桦的纯洁、美丽,为下文的感叹作铺垫。
B.“我缓缓地向她们走去”中“缓缓”二字,显示作者此时内心的敬意,他的脚步因此变得沉重而艰难。
C.由初见雪地白桦时向她们问好,到后来不敢随便问好,说明作者由初来时的随意,变为后来的郑重。
D.文章用“想哭”描述看到冬日白桦的感受,显示了冬日白桦的品格带给作者巨大的心灵震撼和冲击。
E.作者认为,白桦树身上的“眼睛”是她们久经磨难的证明,因为每次磨难,白桦都会睁开一只“眼睛”。
2.作者为什么说“冬季的白桦”让人看了“想哭”,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3.作者以“约会白桦”为题有什么作用?
类型:文学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①骨气地入之脊梁,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傲岸,郑板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毅,都是骨气的表现。
②清人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说“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特意举了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乐器在古代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短歌行》中抒情主人公借弹奏乐器表达对人才欢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琵琶女结束琵琶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_____________”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⑤《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说身世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如何是一个愁字能包括得尽,概括得了的。
⑥《静女》中,描写男主人爱屋及乌,表达对女子的喜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注:①颖师:当时一位善于弹琴的和尚。②未省(xǐng):不懂得。③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④诚能:指确实有才能的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呢呢”“相尔汝”描写儿女亲昵缠绵的情态,形容琴声细柔宛转。
B.三四两句“昂”“场”两字响亮的发声表现出琴声由缠绵婉转向昂扬激越转变,
C.五到八句用“浮云”“喧啾”“孤凤凰”写出琴声由虚弱无力到嘈杂再到高亢。
D.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渲染颖师琴技的高超。
2.下列对这首诗和白居易(琵琶行)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诗“划然”两句与白诗“银瓶”二句,音乐的风格相似。
B.对弹琴者的描写,韩诗中极少着笔,而白诗里有较多描述。
C.“嗟余”句写韩愈不懂音乐,听颖叔弹琴因痛苦而坐立不安。
D.内居易听琵琶女弹奏“如闻仙乐”,说明他通得并精通音乐。
3.后人评价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琴声之妙,此诗可谓形容殆尽矣”,请就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一段文学短评。150字左右。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泰山记

姚鼐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圈。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注释】①崖限:像门槛一样的山崖。②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③樗蒱(chū pú):古代的一种博戏,这里指樗蒱所用的掷具,长形而末端尖锐。④偻:脊背弯曲的样子。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风雪                              乘:冒着
B.复西谷                                        循:顺着
C.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稍:稍微
D.其远古刻尽                              漫:模糊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而雪人膝齐
B.余循以入                                                  千呼万唤出来
C.其级七千                                               亭西岱祠
D.日观道中石刻                                           自言本京城女
3.这篇文章中,“苍山负雪,明灿天南”精炼传神地写出了作者登上泰山所看到的景象,请从“负”和“烛”中任选一字,分析其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4.阅读本文第三段,回答问题。
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在日观亭所观日出的景象。请依据文本,完成以下表格。
时间的词语表现景象的语句概括景象特点
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风雪扑面,云雾弥漫
稍见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______________
须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______________
回视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红或白,_____________,像佝偻的背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洋的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都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团体是有一定界限的,谁是团体里的人,谁是团体外的人,不能模糊,一定得分清楚。在团体里的人是一伙,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我们不妨称之作团体格局。

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每一个网络都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范围的大小也要依着中心的努力厚薄而定。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了,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伦”重在分别,在《礼记》里所讲的十伦,鬼神、君臣、父子、贵贱、亲疏、爵赏、夫妇、政事、长幼,上下,都是指差等。“不失其伦”是在别父子、远近、亲疏。“伦”是有差等的次序。孔子是会推己及人的,可是尽管放之于四海,中心还是在自己。因之,他不能像耶稣一样普爱天下,甚至而爱他的仇敌,还要为杀死他的人求上帝的饶赦——这些不是从自我中心出发的。差序层次,孔子是决不放松的,不像耶稣或中国的墨瞿,一放不能收。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材料二

在费孝通的学术遗产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差序格局”。这一概念首次被提出时,正值中西文化论辩方兴木艾之际。在这场论辩中,围绕儒家思想的评价问题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大阵营。受过人类学系统训练的费孝通意识到,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能仅仅停留在经典文献构成“大传统”层面,而应同时将目光下移,关注乡土社会衍生出的“小传统”。

是以,费孝通富有想象力地提出了团体格局和差序格局这一对区别性概念:在现代西方的团体格局中,群己界限分明、团体边界清晰,于是,以平等观念、权利意识、博爱精神为内核的道德系统因之孕育;而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则孕育出有别于西方“个人主义”的“自我主义”。这一道德系统并不追求一切人都适用的普遍法则,而是要求各人按照“自我”在差序格局中的位置,依据与自己的远近关系承担不同的义务和责任。

以差序格局为概念工具,费孝通有效地解释了中国人“有私德而无公德”的深层原因,但他同时也指出了“私”的相对性和儒家伦理的约束性。完整地看,差序格局产生的其实是两种“自我主义”:一个是“向内推”的利己主义,“为了自己可以牺牲家,为了家可以牺牲党,为了党可以牺牲国,为了国可以牺牲天下”;一个是“向外推”的克己主义,“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将自身作为解决问题的起点,然后由内而外,推己及人,所以孟子才说:孔子“善推而已矣”。

不可否认,利己是许多人为人处世“事实上的公式”,但也不能抹杀克己这一儒家推崇的“应该的公式”。这也正是费孝通有别于论辩双方之处,他对儒家文化既未全面肯定也未全盘否定。到了晚年,费孝通更明确说道:“能想到人家,不光是想自己,这是中国在人际关系当中一条很主要的东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的差序格局出来了。这不是虚的东西,是切切实实发生在中国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边的,是从中国文化里边出来的。”

(节选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有删改)

1.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乡土社会结构中个人位置(图中黑点)的一项是(       
A.B.C.D.
2.根据材料一,以下内容没有体现儒家人伦的是(       
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兼相爱,交相利
3.根据材料二,下列有关“差序格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差序格局产生的是两种“自我主义”,与“个人主义”不同。
B.与差序格局不同,团体格局追求的是一切人都适用的普遍法则。
C.“善推而已矣”指的是差序格局中一种以自身为起点、推己及人的情况。
D.费孝通对差序格局的贡献在于既看到利己,又看到克己的存在。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费孝通用捆柴和波纹作比,是为了形象地说明“团体格局”与“差序格局”在结构上的差异。
B.人们在现实中的行为可能与经典中推崇的道德准则大异其趣,但不能因此否定后者的价值。
C.“差序格局”这一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现象,更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D.晚年费孝通侧重强调“自我主义”中克己的一面,表明其对儒家思想的看法发生了彻底转变。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填写以下表格:
基本形状道德内核群己关系基本特性
团体格局一捆一捆清楚的柴_____________群己界限分明、团体界限分明_____________
差序格局_____________自我主义_____________人伦
类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注】①玳瑁:一种海龟,龟甲类观,可作装饰品。②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③丹凤城:此指长安。④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郁金堂”“玳瑁梁”,主要是为了表现卢家少妇这高贵人家的富丽堂皇。
B.“白狼河”照应“十年征戍”,“丹凤城”照应“九月寒砧”,诗作前后联衔接自然
C.“催”字用语新奇,写出频频捣衣声催促木叶凋落的视听感,突出了少妇的心理感受。
D.以女主人公的视角,从小的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寄予了诗人的同情。
2.本诗最后一联与《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联,都用明月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墨子曰: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孔鲋)诘之曰:所谓厄者,沽买无处,藜羹不粒,乏食七日。若烹豚饮酒,则何言厄乎?斯不然矣。且子路为人,勇于见义,纵有豚酒,不以义,不取之,可知也。又何问焉?

(《孔丛子·诘墨第十八》)

1.对文中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
B.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
C.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
D.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子路烹豚/孔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之/剥人之衣以沽酒/孔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之
2.孔鲋从两个方面批驳了墨子,请简要分析。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七十子之徒,伸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田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天。天报施善人,其何如战?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浑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战?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选自《史记·伯夷列传》)


【注】①轶诗:这里指下文的《采薇》歌。②木主:死人的牌位。③附骥尾:喻指普通人受名人提携。④趋舍:出仕和隐退。⑤类名:美名。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下正确的一项是(     
A.扶而       去:使……离开
B.天下       宗:祭祀
C.我安归矣       适:往,到
D.天道无       亲:亲近,偏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师道不传也,久矣
B.七十子之徒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C.然回屡空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
D.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中述汤、武,刺世事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泊淡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
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
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
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封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试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
B.作者对伯夷、叔齐、颜回与盗跖这些人不同命运的看法与《窦娥冤》中窦娥唱词“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体现出来的意思是相似的。
C.作者从伯夷的“让国”饿死联想到历史与现实中的种种不公,对“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观念虽有质疑,但最终予以认同。
D.《伯夷列传》的抒情性极强,记伯夷、叔齐之事不多,议论感慨反占文章大半。作者在为伯夷、叔齐作传中融入了自己的悲愤之情。
5.文章最后一段多处征引《论语》中的句子来评价伯夷、叔齐并抒发情感,结合文章及下面的链接材料,说明司马迁征引划线句子的用意。
[链接材料]

①皇侃《论语义疏》:(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没世,谓身没以后也。身没而名誉不称扬为人所知,是君子所疾也。

②司马迁《报任安书》:仆虽怯弱,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废墟之美

废墟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一个跟文化和美学不相干的贬义词,甚至《现代汉语词典》对废墟一词的解释也仅仅是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并没有错;但若用世界知识来衡量,这样的理解就很不够了。在欧洲,废墟的含义自近代以来有了明显的丰富和扩充,这个语词被赋予了更为深厚的内涵。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欧洲人就渐渐养成了对所谓残缺美的欣赏习惯。于是各地残破的古建筑遗址越来越成为文学艺术家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文物的意识也在人们心中萌发了。

废墟的美学价值及品位的提升,另一个重要进程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运动。这一历史时期,欧洲工业化运动的弊端已开始显现出来,加上启蒙运动中提出的返归自然的主张,这些都在浪漫主义运动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一些浪漫派作家厌恶工业化的喧嚣,缅怀中世纪的田园生活和情调,创作中喜好远古的题材,追求神奇和神秘,爱好废墟的景象。欧洲常见的古堡遗址很符合他们的审美理想。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有位外国作家在观赏希腊卫城废墟的时候,发出这样的惊叹:那种想象的喜悦,不是所谓的空想的诗,而是悟性的陶醉。我国有作家旅欧时也兴发类似的惊叹:看到一座古堡废墟耸立在多瑙河畔,就像看到了600年前塞尔维亚人的智慧和力量。美学家朱光潜说:年代的久远常常使一种最寻常的物体也具有一种美。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一见残破的废墟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重修伟大的长城废墟这一石头的史诗,修了一段又一段,然后把这些新长城当作旅游点,吸引游人来看这假古董,这是对国民文物意识的严重误导!殊不知这种以假乱真的做法,对那些稍有文物意识的游客来说是倒胃口的。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哦!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而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

联系近年来重修圆明园的呼声,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数大拆大建事件,不难看出,关于废墟美的意识在有些人那里还是“0”

(取材于叶廷芳《保护废墟,欣赏废墟之美》)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长城废墟中凝聚岁月沧桑,如同希腊卫城废墟一样,给人一种“悟性的陶醉”。
B.废墟遗存往往透露着前人的非凡智慧和巨大辛劳,从而带给后人以心灵的震撼和共鸣。
C.对废墟的认知事关国人审美意识的改进,也有利于“修旧如旧”文物保护观念的普及。
D.文章既蕴含着历史感兴,也渗透了现实关怀,表达了作者对提升民族文化素质的热望。
2.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
3.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
4.本文认为,已成废墟的圆明园遗址不应重修。你是否同意这种意见,说明你的理由。
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代文论中,我们常常见到这一对词语。它们被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概括一定时代的文学风貌,还被用来说明文学的发展等,因此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十分重要。

字的本义是指线条交错或者色彩错杂,由此引申出华丽、有文采的意思。而字,凡事物未经雕饰便叫做,犹如器物的毛坯、绘画的底子,因此含有质朴、朴素的意思。这一对词语最初不是用于评论文学,而是用来评论 【甲】 的。《论语·雍也》记载,孔子曾说过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话。这段话中的,人们一般解释为:是指一类内在的道德,则是指文化知识一类外在的东西,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其实按孔子原意,这里的是指文华和质朴,都是就一个人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礼仪节操而言的。一个人若是缺少文化修养,言辞拙朴,不讲礼仪,便如同草野之人;相反,若是过分地文饰言辞,讲究繁文缛礼,就如同那些掌管文辞礼仪的史官了。这里不存在本末内外的关系。

二字论文学、论社会政治生活,与用它们来论人物有着密切关系。《韩非子·难言》论述向国君进谏之难: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这句话可能就是本诸《论语》。其中繁于文采以质信言,分别指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再后来,东汉班彪说《史记》辩而不华,质而不俚,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很可能也是从 【乙】 的话而来。质而不俚是说文风质朴而不至于俚俗鄙野。文质相称是说文饰润色恰到好处,无过与不及之弊。魏晋以后文论中用二字,多数情况下也都是指作品的外部风貌而言;只有少数场合可理解为近似于今日所谓的形式和内容。

总之,古代文论中经常出现的这对词语,大致上具有一以贯之的含义。古代批评家要求文学作品能够呈现出一种文质彬彬的动人风貌。当他们不满于文坛风气过于靡丽时,便强调的方面;而当文风过于质朴时,又有人出来强调的方面。这对概念,体现了古人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要求和他们对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

(摘编自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文质论》)

1.根据上下文意,在【甲】【乙】处填写恰当的词语。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和“质”这对概念,在古代文论中常用来评论作家作品、文学风貌、文学发展等。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中,“文”与“质”“野”与“史”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C.韩非子“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中,“鄙”的意思与孔子话中“野”的意思基本相同。
D.古代批评家呼吁加强“文”或“质”时,意味着当时的文坛可能已经过于质朴或靡丽了。
3.结合本文内容,为“文”制作词汇积累卡片。请在①-④处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释义文中用例
本义______________(无)
引申义______________文质彬彬
______________文饰言辞
指礼节仪式。____________
类型:论述类文本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