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著名学者耿云志先生指出,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由基本封闭的孔子与儒学为一尊的封建文化转变为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与民主自由法治相结合的近代文化。17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开放文化观念、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加速了向近代文化的转型,其后半个世纪在徘徊中进步。这百余年的经历,尤其是近三十年来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性的飞跃。在认识中国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在学习与了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充满信心。

——摘编自裘士京、薛来《中西文化差异与观念变化——近代文化转型中的进步》


结合材料,选取中国近现代史整体或某一时期对材料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自拟论题,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西方近现代法律】

材料一:18世纪中叶,英国法学家布莱克斯通在一场演讲里强调,把懂得法律的价值和知识视为有教养的一种标准或绅士的一种风采。在北美大陆,通过独立战争前的政治辩论和独立战争期间的思想传播,欧洲思想中的自由与法治的理论转化成了北美民众普遍的思想意识。布莱克斯通的著作被殖民地奉为“法学必读之书”。潘恩在《常识》中提道:“在专制政府中,国王便是法律,在自由国家中法律便应该成为国王。”这本小册子迅速在北美的居民和军队中广为传阅。

——摘编自仙慧丽《西方法治生成路径的探析》

材料二: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议会作为立法机关的地位实际下降了,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立法。为应对此变化,当代西方国家议会趋于在统一掌握立法最终审议权和控制权的前提下,广泛采用各种更灵活的立法形式,且越来越重视其民主监督功能的发挥,以期一方面强化政府立法的民主保障,加强对政府立法的监督和控制;另一方面改革和完善议会制度,以实质性地强化其立法审议和立法监督能力。美国70年代国会改革,通过立法加强国会对战争权力和预算的控制,加强对行政机构的监督等。

——摘编自王保民《西方国家议会立法改革趋势之探析——兼论政府在立法中的功能角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律书籍在北美殖民地流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西方国家立法建设的特点。
类型:材料分析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表为1928—1932年苏联重工业固定投资增长情况表。据表可知,当时苏联(     

重工业的固定投资(百万卢布)

增长率(之前年份的百分比)

重工业的投资(占社会化部门的总的固定投资的比例)

1928年

1444

35.4

1929年

2127

47

36.1

1930年

3425

61

35.0

1931年

6513

90

41.5

1932年

9080

39

45.2

A.国民经济比例已经严重失调B.新经济政策作用日益显著
C.工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效D.国家工业化战略迅速推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埃及君主自称“太阳之子”,君主作为太阳神之子统治世间万物,太阳永无止境的东升西落象征着王权永恒。这反映了古代埃及(     
A.自然环境决定统治模式B.社会生活深受宗教影响
C.君主权力受到神权制约D.利用神权强化世俗统治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青年》杂志的文章涉及到了众多的社会话题,包括“孔教、欧战、白话文、世界语、注音字母、女子贞操、偶像破坏、家族制度、青年问题、人口问题、劳动问题、工读互助团、易卜生主义、罗素哲学、俄罗斯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宣传与社会主义讨论”等,由此可知(     
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B.民主共和制度得到巩固
C.传统文化地位被彻底动摇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路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时期清廷把割地赔款看作是一种对外夷的犒赏性行动。鸦片战争对清廷主持的宗藩体系没有丝毫影响,清廷仍然是东亚国际体系的主持者。据此可知,鸦片战争(     
A.瓦解了清王朝天朝上国的观念B.用条约体系取代了宗藩体系
C.未能改变统治者的封闭与愚昧D.改变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呈扇形分布,东北至涿郡,东南至余杭,西通关中。同时炀帝对洛阳城内的自然水系和漕运进行了修整,使之成为河北、江淮、关中这三个最发达地区的集结点,“运漕商旅,往来不绝”“自是天下利于转输”。据此可推知,隋朝大运河的修建(     
A.反映了全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促进了运河流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C.推动了沿岸市镇的兴起发展D.打破了以陆路运输为主的交通格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天亡簋》铭文大意:武王来到管地,率领诸侯登太室山祭祀皇天上帝。后下山,在宗庙遍祭先王。文王德高闻于天帝,武王继承其大业,推翻商王朝,终止了商王祭天的权利。武王还举行了祭社大礼。天亡因护卫有功被赏赐爵橐礼器,(天亡)造簋铭文以颂扬王的休美。这反映了西周(     
A.宗族因素影响政权稳定B.政权宗教色彩愈加浓厚
C.王权受到多种因素影响D.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875年,近代洋务思想家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故欲先通商贾之气以立循用西法之基,所谓其本未遑而姑务其末者”。该思想(     
A.基于对甲午战败的反思B.突破了“中体西用”的羁绊
C.开启了维新变法的序幕D.旨在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