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研究。
(1)汽车经撞击后,30 毫秒内引发 NaN3,迅速分解为Na、N2,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将金属钠与液态氨反应得 NaNH2,再将 NaNH2与 N2O 反应可生成 NaN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探究一:Na2CO3质量分数测定
工业级 NaN3中常含有少量的 Na2CO3,为测定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甲装置。
【查阅资料】①H2SO4溶液与 NaN3反应不生成气体。
②碱石灰是 NaOH 和 CaO 的混合物,可以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设计的实验步骤为:①精确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②打开弹簧夹,鼓入空气,称量装置 C;③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④再打开弹簧夹,再鼓入空气;⑤再次称量装置 C.
(3)装置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
(4)步骤④再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若缺少装置 D,测得的 Na2C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探究二:NaN3纯度测定
精确称量 0.20 g NaN3样品,设计如图乙装置,测定其纯度。
【查阅资料】①2NaN3→3N2,NaN3中的 N 全部转化为 N2,其他产物略。
②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

(6)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装置,从水准瓶注水,量气管中液面与右边液面形成高度差,做好标记,一段时间后,两边高度差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
(7)使小试管中的 NaN3样品与 M 溶液接触的操作是 ___________
(8)使用冷水冷凝的目的是_________,反应前应将液面调节到量气管的“0”刻度,并使两边液面相平,反应后读数时,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9)常温下,测得量气管读数为 67.2 mL(N2的密度为 1.25 g/L),则 NaN3的纯度为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C、H、O、N、Na、S、Fe、Cl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I为单质,A、B、F、G、J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A、F、J为氧化物且A为红棕色固体,其余物质均由三种元素组成。D物质俗称为烧碱,物质H可作氮肥。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D______,I______
(2)写出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C→I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类型: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A、B、C、D、E、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其中A和E均为氧化物,B和C的物质类别相同且溶液都能使无色酚酞变红,D可做补钙剂,F中不含氧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E的用途为______
(2)C—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3)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类型: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如图是实验宝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
(2)可使用A、D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可用浓氨水和生石灰来快速制取氨气,且氨气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则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A-E):若用装置F来收集氨气,氨气从_______进入(填“a”或“b”)
(二)在CO2复习课上,老师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CO2,又可用于探究CO2性质。

说明:1 装置Ⅰ中盛放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2 装置Ⅲ中①④为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
(4)实验时,打开K1关闭K2用来制备CO2.检验CO2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
(5)实验时,关闭K1打开K2可用于探究CO2的性质。实验时Ⅲ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该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
(6)将100g质量分数为30%的浓盐酸稀释成10%的稀盐酸,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三)已知在不同的温度下,CO与铁的氧化物反应能生成另一种铁的氧化物(或铁单质)和CO2,现利用图1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过程中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2。

注:已知CO还原Fe2O3是分步完成的,过程中生成Fe3O4和FeO。
图1中的仪器甲是一种加热仪器。
(7)图1装置中的现象有_______
(8)利用图2显示的相关信息,回答如下问题:
①图中x=_______g。(已知Fe2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②试据图计算并推断出B点固体的化学式是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有一定质量的由两种金属组成的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0.2g氢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发结晶,得到12.8g固体,则该金属混合物的组成可能是
A.Mg、AlB.Fe、ZnC.Fe、MgD.Zn、Cu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过量的CaCO3固体,过滤
B.除去NaN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固体,通入足量的CO并加热
D.从H2O2溶液制取O2后的残余物中回收MnO2:过滤残余物,烘干所得固体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带着对钠电池开发的期待,某同学对钠及其化合物展开了系列探究:
【探究一】钠和水的反应
取一小块钠,放入 50mL 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做不规则游动,变成闪亮的小球,发出“嘶嘶”声响,偶尔气体爆鸣并火光闪现,小球变小最后消失。用 pH 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获得相关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1)根据上图,反应后溶液呈_______(填“酸”、“中”或“碱”)性;
(2)根据上述现象写出钠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_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探究二】久置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及其提纯。
(4)写出 NaOH 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从含少量碳酸钠杂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提纯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填序号)
A.把固体溶解后过滤
B.溶解,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后过滤,把滤液蒸发浓缩
C.较高温度下溶解,然后冷却热饱和溶液
D.溶解,滴入适量石灰水后过滤,把滤液蒸发浓缩

【探究三】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历程。
往密闭容器中的碳酸钠溶液逐滴加入盐酸,为分析比较反应过程 pH 变化和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情况,把同步测得的溶液 pH 变化曲线和容器内二氧化碳含量变化曲线合并到一个坐标图中,得到如上图(右)所示的曲线合并图(左纵坐标为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右纵坐标为溶液的 pH),从溶液 pH 曲线的突降次数,说明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分两步进行,且均为复分解反应。
(6)反映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曲线是______(填“a”或“b”);
(7)当溶液 pH 约为______时,溶液中开始有大量 CO2生成。
(8)当滴入盐酸 60mL 时,溶液中所含盐类溶质主要为 NaCl和______(填化学式)。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分解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硫酸铜CuSO4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CuSO4·5H2O。
【猜想】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会产生CO、CO2和H2O三种气体。
【实验方案】按照下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夹持装置部分未画出)。

【问题讨论】
(1)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鼓入一段时间的N2,该操作的目的为______
(2)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
【结果分析】
(3)定性分析:

①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CO的现象是______(需要从D、F、G三装置中的现象答全);
②小明认为应增加H装置,则H装置应放在______两个装置之间,若观察到H装置的现象______,则证明草酸亚铁晶体分解有水生成。
(4)定量分析(假定每一步反应进行完全):
取3.6g草酸亚铁晶体进行上述实验,测得装置A玻璃管中残余1.44g黑色固体FeO,装置F中玻璃管固体质量减轻0.32g,则草酸亚铁晶体分解得到的CO2的质量为______
【反思评价】
(5)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______
(6)文献显示:FeC2O4·2H2O受热分解时,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加热到400℃时,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根据图象,若有3.6gFeC2O4·2H2O在敞口环境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红棕色固体1.60g,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的颜色可能是无色B.滤液M 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C.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D.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关量的变化,图像与对应实验描述相符的是
A.①表示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
B.②表示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硫酸,b点时两烧杯中的溶液都有两种溶质
C.③表示向10g10%的NaOH溶液中缓慢滴加10g10%的稀盐酸
D.④表示向一定量稀硫酸中逐渐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