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

岳阳楼记(节选)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丙】

范滂字孟博,汝南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孝廉。时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使案察之。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太守宗资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其有行违孝悌,不轨仁义者,皆斥逐,不与共朝。显荐异节,抽拔幽陋


【注释】①范滂:东汉时期大臣、名士。②厉:同“砺”,磨砺。③功曹:古代官职,官名。④显荐异节,抽拔幽陋:指表彰推荐品德高尚之人,提拔出身微贱、不为人知却很有才能的人。
1.【甲】诗中的“君”是指_____;【乙】文中的“予”就是本文作者_____
2.【乙】文的“巴陵郡”是滕子京被贬之地,【甲】诗作者被贬之地是____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孝廉(       )   (2)至州境(       )
4.用现代汉语解释【乙】文划线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丙】文划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把范滂变成了清诏使,使者让他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B.之后范滂被任命为清诏使,派遣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C.于是任用范滂担任清诏使,派遣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D.之后范滂被任命担任清诏使,让他去巡行查办这些事情。
6.以下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颔联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怀念故人以及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惘之情。
B.【乙】文第二段写作者与滕子京一同登岳阳楼远眺,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之景。
C.【甲】诗和【乙】文都和作者被贬谪的经历有关,都含有与友人共勉的情感。
D.【乙】文融描写、记叙、议论和抒情为一体,【丙】文主要通过记叙塑造人物。
7.三篇诗文从不同角度表现了人性的闪光点:【甲】诗体现了诗人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乙】文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抱负;【丙】文表现了范滂______________的品质。(以上三空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不在

①过去,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风度潇洒,喜欢用一表人才。现在,网友们又发明了一个热词:颜值。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颜值呢?

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从未被人忘记,貌比潘安的赞誉流传至今。但是潘安被称赞并不单单因为他的相貌,他的德行、他的才华、他对妻子的专情才是他被后人记住的关键所在。        ,颜值高固然是优势,但仅有高颜值是远远不够的。

③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生活中占得先机。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剔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放眼当今世界,相貌甚至被当成了一种商品或一个消费符号。在职场、社交场以及婚恋场上,颜值高的人都比颜值低的人更加如鱼得水;而那些颜值不高的人,却不太容易在第一时间得到别人的垂青。于是,有的人就会说:对这个看脸的世界失望了!

④如果仔细研究人类发展史,颜值不高的人,对这个世界大可不必失望。就长远发展来说,一个人更重要的是拥有德行和才华。

⑤貌因德而美。外表是皮囊,德行才是核心,若非如,再好的相貌也没有价值。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可谓颜值高,但这样一位相貌出众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至今仍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德不配颜,徒有颜值之虚名,其高颜值反倒成了一个笑话。

⑥颜值低是一种先天不足,我们需要后天的营养剂。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对晚清大臣曾国藩有如此描述:个子中等,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可以看出,曾国藩的外貌并不漂亮,可谓颜值不高,但他却在大风大浪中凭借过人的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名留青史。所以,,能补颜不足。

⑦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在也有流行语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终于人品。无论一个人如何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值得称道的只有两样——德行和才华,然后才可能说,这个人还有颜值

1.填入第②段的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所以B.而且C.但是D.如果
2.第⑤段加点的“此”指的是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中心论点

(1)

颜值高,让人易于在社会中占得先机

总结重申论点

(2)

貌因德而美

(3)

4.第③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⑥段引用英国人戈登在著述中的文字后,原稿还引用了如下资料,但作者修改文章时将其删除,请分析删除的理由。
曾国藩自己也说:“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中学初三语文组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非常喜欢阅读现当代诗歌,便组织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关于现当代诗歌的网上展厅,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展厅命名
同学们给网上展厅拟定了四个备选名字,其中最不合适的一个是(        
A.诗情流长B.诗意留香C.诗海拾贝D.古诗如歌
2.【任务二】板块分类
同学们在设计网上展厅时,将展厅分成了“家国情怀”“人生感悟”“青春赞歌”三个主题展览板块。
(1)小语同学将以下四首诗放入了“家国情怀”板块,你发现其中有一首不应该放在里面,你认为是哪一首?(     )
A.《我爱这土地》艾青                      B.《黄河颂》光未然
C.《周总理,你在哪里》柯岩            D.《乡愁》余光中
(2)主题展览需要撰写“前言”,请你选择“家国情怀”或“人生感悟”的任一板块,参照示例进行撰写。(不超过20字)
示例:“青春赞歌”主题展览前言:诗意盎然,书写一段青春岁月。
_________”主题展览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务三】诗歌推荐
经过讨论,同学们决定选取《艾青诗选》中的诗歌,作为网上展厅重点推荐的内容。
(1)小文负责撰写诗人艾青的简介,拟定了如下四项内容,其中,不适合放入简介的一项是(     )
A.艾青生卒年份、原名、籍贯             B.艾青的代表作品
C.艾青的诗歌成就及影响                    D.《艾青诗选》的编选过程
(2)同学们选取了《艾青诗选》中的两首诗推荐给浏览网上展厅的同学,如下图所示:


请你从意象选择、表现形式、语言表达等任一角度,选择其中一首,写一段赏析文字,作为推荐理由。(8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词阅读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______。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三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甲】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乙】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意思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非亭午夜分富阳至桐庐以为大有所益
B.湍绿潭调琴有奇字无备者
C.隐天日横柯上成丘
D.猛浪若御风屠乃倚其下
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及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翻译:之前的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理解:在渔人的歌谣中,猿猴也悲伤落泪,间接表达了三峡秋日肃杀的景象带给人们的感伤情绪。
【乙】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翻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理解:在作者看来能欣赏自然之美的人很少,其中既有对世人不懂得欣赏秀美山水的惋惜,也暗含自己能发现自然之趣、比肩谢公的自豪。
【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理解:作者以“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的感受,突显了山水景物的魅力,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自己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情。
3.三篇文言文都展现了山水之美,请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景物特点,从描写方法、句式、修辞中任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从本试卷文学作品《父亲的瓦窑》中,我们读到了父亲对作者的深远影响;从《昆明的雨》中,我们读到了昆明留在作者汪曾祺记忆深处的美好印记,肥大的仙人掌,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回顾走过的路,总有一些身边的人,令我们动情;总有一些自己的独特经历,让我们铭记。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选择自己身边的一个人,或者自己的一次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力求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父亲的瓦窑

刘本本

①生产队时期,父亲与瓦窑就有缘分。三个外乡请来的瓦匠,柳姓一门三弟兄,被队长安排住进了我家的上房。我至今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父亲称呼他们大柳师、二柳师和三柳师。父亲被队长安排在瓦场干活,早晚和三个柳师相处,很快就熟络起来。

②瓦场的活,又脏又累。首先是踩瓦泥。父亲绾着裤腿,光脚跟在牛屁股后面,鞭打着牛,在泥坑里一圈又一圈无尽头地转悠。人困牛乏,父亲拖着沾满泥巴、铅一般沉重的腿脚,直到瓦泥软和黏腻。打瓦墙子也是重要的活。父亲把踩好的瓦泥用铁锨叉成大块,又一块一块抱到搭建好的瓦棚中,再用专用泥铲一铲一铲打成一道宽窄近于瓦坯、高度略低于瓦匠身子的泥墙。做瓦坯,则要抢天气,大多在春种后、麦黄前。这段时间,天气热,晴朗的日子多,瓦场的人除去中午短暂的吃饭时间,炎炎烈日下,一环紧扣一环,连喘气的时间都少有。晒干的瓦罐,啪啪一磕,就是四页瓦。一撮一沓,抱到瓦棚里整齐码放。瓦场的各个环节,像一曲泥片和脚板谱写的充满艰辛的乐曲,坚忍而浑厚地演奏着。

③雨来时,避好瓦罐,全场休息。父亲回家端上旱烟盒,到上房和柳师们闲聊。闲下来的他们像散了架子,在炕上东倒西歪,一人卷一棒冲天炮,东拉西扯,吞云吐雾。父亲多了个心眼,缠着问装窑、烧窑的过程和方法。

④瓦坯做出来后,是装窑、烧窑。队里箍的窑又高又大,一窑能装十万页左右瓦坯。父亲跟着柳师学习装窑、烧窑,加上之前听到的知识,干起来得心应手。装一窑烧一窑,就能拿住活了。以后几年,父亲在瓦场辛苦劳作,出力流汗,终于像烧熟的瓦片,自己也成了瓦窑上的行家里手。

⑤责任田下放到户后,父亲不甘种地的收入,在我们家沙沟边地里,靠崖面箍了一口窑,不大,能装五六万页瓦。有一天,父亲站在窑顶,跟路过的村里人自豪地说:这是我的瓦窑!

⑥有了这个瓦窑,我们家的日子大变样了。

⑦做瓦,熟门熟路。瓦匠,还是请柳家三兄弟,进门就像亲戚。高兴的父亲和母亲张罗了一席饭菜,美美招待了他们。父亲跟柳师弟兄连夜合计雇多少人、搭几间棚子、怎么平场面、烧窖改用煤炭……滔滔不绝。我才知道,沉默辛劳的父亲心里原来装着这么多想法,决心和魄力比一个生产队都大都新鲜。

⑧建瓦场,紧锣密鼓。踩瓦泥,用上了手扶拖拉机。打泥墙子,父亲手把手带出了几个雇工。父亲的心思,主要在装窑、烧窑上。他心里明白,一窑瓦,窑装不好,见火就垮塌。烧窑,火候猛了欠了,烧出来的瓦夹生,没人要,前面所有工夫都会白费,损失更受不了。

⑨装窑,沿窑底左旋一圈,右旋一圈,一左一右咬住茬口,窑底到窑顶,中间留出圆柱形火道。一窑瓦,几乎都是父亲一层又一层稳稳当当装满的。烧窑,父亲更是死死盯着窑膛的火候。开始时火势不能太猛,逐渐添炭加火。一窑瓦要烧五六个火即五六天时间,白天黑夜不能离人。呼呼燃烧的窑膛,窑洞口炙热,烤得父亲汗流如注。父亲不管穿什么衣服,都是一身黑灰,上衣后背、裤子大腿上,汗渍沾上泥灰,响着唰唰的僵硬。脸上也是厚厚一层黑灰,洗也洗不掉,像已嵌进肌肤。一窑瓦烧出来,父亲累得如同病了一场,之后,身上要脱一层皮。

⑩三个柳师真是父亲的好帮手,瓦罐停了就帮着收场子、摞瓦;遇上白雨,赶忙避瓦罐,身手如飞。哪里缺人手,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烧窑的几天,虽然父亲独当一面,但他们仨仍轮流夜里陪着父亲,怕父亲吃不消,打盹欠火。就这样,父亲在拥有自己瓦窑的第一年,带着柳师兄弟和雇工,以高涨的激情和干劲,赶在麦子黄熟时一口气做了近二十万页瓦。

⑪父亲日夜操心,自然烧出了一窑叫得响的灰鸽色瓦,很快被四邻八乡建房户买光了。收完麦子,又接着烧了剩下的两窑。头一年,三窑瓦不到腊月都卖了,过了一个丰盛的年不说,父亲还很有底气地谋划起开春要修新院。

⑫父亲的瓦窑,接连不断地烧了近十年,我和二弟读中专、大学,都没受穷地毕了业。走上工作岗位,成家立业买房,也多有父亲的资助。家里的两个弟弟,一人一个新院,都有赖父亲的血汗。村里人戏说,我们家的光阴是父亲的瓦窑烧出来的!

⑬村里人说出了大实话,正是父亲的瓦窑,红火了我们一家的生活。今天,父亲的瓦窑停烧了,父亲也离我们远去了,但是,父亲瓦窑里汗水点燃的金色光焰,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日子

(选编自《文艺报》)


(1)父亲在拥有自己的瓦窑之前,学会了哪些方面的本领?请简要概括。
(2)本文主要回忆父亲,却多处写到柳姓三弟兄,联系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3)“自然”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有多个义项,其中包含下面几个,联系上下文推测第⑪段中加点的“自然”属于哪个义项,简要说说你的推测理由。
【义项】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表示理所当然。④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父亲日夜操心,自然烧出了一窑叫得响的灰鸽色瓦。
(4)赏析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父亲不管穿什么衣服,都是一身黑灰,上衣后背、裤子大腿上,汗渍沾上泥灰,响着唰唰的僵硬。脸上也是厚厚一层黑灰,洗也洗不掉,像已嵌进肌肤。
(5)联系全文,说说你对结尾画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父亲瓦窑里汗水点燃的金色光焰,永远照亮我们未来的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

《岳飞传》(节选)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术,能左右射。同死,朔望设祭其冢。父之,曰:汝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

三年,贼王善、曾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飞曰:吾为诸君破左挟弓,右运矛,横冲其阵,贼乱,大败之。

飞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敬服。

战时,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


【注释】①吴玠:宋时抗金名将。②宵旰(gàn):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黑了还不休息,指人勤奋。③漕运:旧指从水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军需。
【乙】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斯人,吾谁与归?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义之       义:认为……仁义
B.薄南薰门       薄:迫近、靠近
C.玠益敬服       益:利益,好处
D.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如果没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B.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C.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D.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尽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朔望设祭其冢       刻唐贤今人诗赋其上(《岳阳楼记》)
C.吾为诸君破       宴酣乐,非丝非竹(《醉翁亭记》)
D.居庙堂之高忧其民       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汝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岳飞具有【乙】文中“古仁人”的哪些特点?结合甲文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诗人在茫然的心境中,想到起初不顺而后大有作为的人物姜尚、伊尹,又增加了信心。
B.“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点明赠答之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之间的相互劝慰。
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水调歌头》),看似埋怨月亮在亲人分别的时候变圆,实则表达对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
D.“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商山早行》),槲叶随地飘洒,枳花明丽可爱,山野情趣盎然,表达了诗人回到家乡的兴奋之情。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外婆的身影

①外婆坐在灶间矮矮的凳子上,往灶膛里送稻草,我的背挨着她的背,两只小手玩着火柴盒里的蚕,或反反复复翻看一本小人书。外婆冲着灶膛的脸,烤得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她手里的蒲扇总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给我扇风。

②外婆早就驼背了,看上去显得更加矮小。她天一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连直起腰的工夫都没有,我总觉得这造成了她的驼背。然而她走得飞快,摆动的双手就像划起来的小船桨。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团被风吹动的影子,轻盈地飘来飘去,永远停不下来。

③天一亮,她就把鸡笼里的鸡放出来,然后打开门楼的大门,阳光像水一样泼进院子。外婆驼着背的身子,被金色的阳光包裹着。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铺着的红砖早就变成青灰色,缝隙里长着毛茸茸的绿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扫。绿苔从墙脚一直爬到了墙顶,像是被外婆从地面到了那里。

④只有到了晚上,饭桌收拾于净了,灶台收拾干净了,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起来了,外婆才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地舀上一盆水,使劲地洗去一天的汗渍和尘埃。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亲聊天,是外婆最惬意的时刻。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像稔熟的邻居,像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陪着我们打发时间;外公割回来的青草里,昆虫唧唧地欢叫;栓在小厢房里的小牛犊,反刍的咀嚼声循环往复,让人昏昏欲睡。

⑤外婆对外公年迈的父亲——她的公公,很是孝顺。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莱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米粒和碎鱼渣会落在他亮晶晶的长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轻轻擦掉。老人家一团白花花的胡子,颇有飞瀑直下的气势。没有晚辈的孝顺,老寿星哪来的怡然自得和气定神闲?伺候老寿星,外婆树立了标杆,家人外人都这么说。

⑥外婆的弟弟喜欢喝酒,常常借口到镇里赶集,拐进姐姐家讨酒喝。喝完酒,外婆担心他回家掉到运河里,总是留他多待一会儿醒醒酒,比如让他编编麻绳消磨时间,他编得七扭八歪,外婆却夸他手艺不错。他一走,外婆就把麻绳拆开,重新编好。

⑦外婆不识字,不会记流水账,一切都装在地脑袋里。外公挣的钱,一分都不留,出远门需要用钱,跟外婆要就是了;儿子该娶媳妇了,她准备体面的礼金,布置好婚床,操持好婚宴;三个女儿一个个出嫁了,她一视同仁准备好像模像样的嫁妆;大小节日目不暇接,需要什么外婆总是备好;亲戚邻居中谁有红白喜事,外婆都心里有数。

⑧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准备过年的年糕。门楼间有舂米的石臼,外婆叫来我母亲帮忙。母亲拉着挂在屋顶的绳子,踩着石白翘板的一头,反复撞击石臼里泡好的糯米。咚咚的舂米声,填满了宅院。外婆驼着背,几乎趴在石臼边,木杵升起的每一个瞬间,她的手就灵巧地翻动一下石臼里的糯米,天衣无缝。外婆这个动作,一做就是半天。她的身影好像融化在这个场景之中。

⑨宅院里劳作的声响、雨声、风声,轻重缓急,若隐若现,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日出日落,年复一年,日子就像小镇坡地下的小溪,清澈,平静,缓慢,悠长,永不会干枯。在熟悉的声响里,外婆的身影逐渐变得更矮,更小,动作也更缓慢。最后,不知是外婆带走了这些声响,还是这些声响带走了外婆(     


[注释]①稔熟,十分熟悉。
1.阅读②-④段,完成以下试题。
(1)第③段加点字“赶”,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联系全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2.阅读⑤-⑧段,依次梳理并概括文中的生活片段。
(1)外婆十分孝顺,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婆_____________,她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婆________________,她妥善管理着家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
(4)外婆善于教育,她带着女儿一起舀米准备过年的年糕。
3.联系全文,分析标题“外婆的身影”在文中的作用。
4.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填入第⑨段结尾处(     ),并阐述理由。
A.感叹号                              B.省略号                             C.句号
理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