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B.cd段发生的是Fe和AgNO3溶液的反应
C.m2的值为21.6
D.e点溶液中含Fe(NO32、Cu(NO32、AgNO3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5.6g铁粉中,先逐滴加入一定量的Cu(NO32溶液,充分反应后再逐滴加入AgNO3溶液,剩余固体质量与所加溶液总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所加溶液质量为M1g时,生成Cu的质量为m1g
②a﹣b段和b﹣c段溶液中的溶质均为Fe(NO32
③C点对应的固体中含有Fe、Cu
④m3的值为21.6
⑤e点溶液中只含AgNO3
A.1个B.2个C.3个D.4个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B和C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D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B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C的类别是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3)反应E→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学习小组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两个方面的探究。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

第一小组用如图一所示装置制取二氯化碳并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实验开始时他们通过分液漏斗将20mL稀盐酸快速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并关闭活塞,记录量筒中水的体积,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123456
量筒读数/mL405055586060

①乙中如果不加植物油会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②在图二中绘出0—6min内生成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__
③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速率不断减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第二小组将第一小组制取的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现无任何现象,他们对二氧化碳是否与氢氧化钠反应展开探究。
探究一 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一:证明CO2减少,取两瓶充满CO2的矿泉水瓶,一瓶加100mL水,立即拧紧瓶塞,振荡,发现矿泉水瓶子变瘪,另一瓶加入100mLNaOH溶液,操作同上,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二:证明有新物质生成。取上述所得溶液X少许,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方法三:用数字实验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的变化。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测试结果分别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
Ⅰ. NaOH和Ca(OH)2性质相似。
Ⅱ.①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入CO2浑浊的液体又变澄清了,原因是难溶于水的CaCO3遇到CO2和水时会生成溶解性较大的Ca(HCO3)2,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CO2+H2O=Ca(HCO3)2
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但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更弱。
【结论】
(1)上图中BC段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
(2)由上图可知该反应为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NaOH固体能与空气中的CO2发生反应,必须密封保存。
探究二 氢氧化钠变质的程度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其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Ⅰ. NaOH和Na2CO3 Ⅱ. Na2CO3 Ⅲ. Na2CO3   Ⅳ.
【设计与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水溶解,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Ⅳ不成立
②取①静置后的上层清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猜想_____成立

【提升拓展】将实验步骤①剩余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发现所得沉淀质量等于所称量的溶液的质量的1%,判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0.54%             B.1%               C.4.26%               D.5.38%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兴趣小组同学探究锌与硫酸的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镁放置在空气中,会产生氧化膜,氧化镁与酸反应放热,锌片类似:
②当硫酸浓度过大时与锌反应能生成SO2气体,SO2类似CO2,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
I.小凯将未打磨的锌片与稀硫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得数据如下图所示。

(1)写出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AB段未观察到气泡产生,但容器中压强却逐渐增大,可能的原因是氧化锌与硫酸反应放热
B.BC段压强升高的主要原因是产生大量气体
C.CD段曲线变缓的可能原因是随着反应进行硫酸溶液浓度变小
D.E点对应时刻反应一定刚好停止
Ⅱ.小源将锌片放入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制取氢气,发现锌片表面有气泡冒出,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源对这一异常现象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除生成氢气外,同时还可能生成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猜想一:还可能生成SO2:猜想二:还可能生成O2
【进行实验】
(1)小源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观察到__________,则猜想一成立。
(2)小源刚要用点燃的木条验证另一个猜想,却被小凯及时制止了,原因是____________。后续实验证明:混合气体中不含有O2等其他气体。
【实验改进】为了收集纯净干燥的氢气,兴趣小组对小源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


(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和NaOH固体)
(1)小凯认为该装置仍不正确,请你在不增减装置,不改变药品的基础上,作出调整__________
(2)调整之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评价反思】小源认为只需将硫酸换成浓度更稀的硫酸即可,装置C可以省略。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一)铁的相关知识
(1)用铁锅烹煮食物,说明铁具有__________性;
(2)世卫组织曾多次推荐中国的铁锅作为烹饪用具,铁锅相对于其它烹饪用具的优势是___________
(3)由生铁制成的铁锅初次使用前,需“烤蓝”处理,即高温烈焰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Fe3O4膜,该层膜隔绝了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接触,以防生锈;
(4)铁锈蚀的原理: 写出Fe(OH)2转化为Fe(OH)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稀HCl去除铁锈(用Fe2O3·xH2O表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二)氯化铁晶体(FeCl3﹒nH2O)的制备
以工业烧渣(含Fe2O3、FeO及少量二氧化硅)为原料生产氯化铁晶体的流程如下:

资料:FeCl3溶液在加热条件下易转化为Fe(OH)3,在HCl气体的保护下能阻止此转化的发生。
(6)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7)“氧化”中,加入H2O2是将酸性条件下的+2价铁转化为+3价的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8)FeC13溶液中含有盐酸,不会影响氯化铁晶体纯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9)“一系列操作”含…、洗涤、晾干,洗涤时为减少晶体损失,最好选用__________(选填序号)。
a.冷水                    b.热水                  c.95%的乙醇溶液
(三)氯化铁晶体的热重分析
经科研人员测定,以上得到的是FeCl3﹒nH2O和Fe(OH)3的混合物。称取该混合物样品64.8g,用以下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已知:Mr(FeCl3)=162.5、Mr(Fe(OH)3)=107
【资料】
①氯化铁晶体在120℃开始分解,生成Fe(OH)3、H2O、HCl,200℃分解完全;
②在220℃时,Fe(OH)3开始分解为Fe2O3,500℃时分解完全;
③无水CaC12作为干燥剂,不吸收HCl。
(10)装配好实验装置后,要先__________
(11)加热前后均需通入N2,加热后通N2的目的是__________
温度/℃室温500
B装置/g200.0218.9
C装置/g200.0221.9

(12)加热玻璃管,测得500℃时B、C的质量变化如上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4.0g。
①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g;
②n=___________
(13)实验结束,不改变原有装置,将N2改为通入CO,对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得到黑色粉末20.0g,该黑色粉末的成分是____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加深对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
【实验内容与分析】


实验一:按如图所示完成实验。
实验二:往生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三: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实验四:往5.3克Na2CO3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蕊溶液变______色。
(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可能组合有(不考虑酚酞)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请计算,实验四中理论上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克。
【应用与拓展】
(5)结合以上实验内容,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得到纯净的铜________
(6)小明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继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氢氧化钙的哪些化学性质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一定质量碳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碳粉消失。实验过程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同温下,容器内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温度达到碳粉的着火点B.反应生成的CO2导致CD段压强增大
C.E点气体的成分是CO2和COD.燃烧放出的热量减少导致DE段压强下降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在t1℃时,将2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3)将t3℃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此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
(4)若A中混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含硫物质大量燃烧易污染大气。为防治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治污方法,同时还可得到化工产品,其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气中的SO2会引起硫酸型酸雨而危害人体健康
B.该工艺流程可以除去含硫物质燃烧时产生的SO2
C.稀硫酸、硫酸铁可看作该过程的催化剂
D.理论上,每消耗6.4tSO2,需要通入1.6t的O2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