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下面是艾青诗歌中常见的两个意象,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结合《艾青诗选》中含有该意象的诗歌,分析该意象在诗中的意蕴。
A.太阳             B.黎明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子、钉扣子。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a 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b 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c 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d ,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男服多用蜻蜓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⑪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⑫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1.作者说“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父亲有哪些绝活?请分条概括。
①画粉画线的绝活;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第②段在内容、结构上的作用。
3.第④段abcd空缺的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A.摆 抓 拽   B.铺 捏 拉 弹C.放   握 引 按D.叠 举      
4.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表现了作者对亲情、乡情、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B.赞美了父亲对子女精心的呵护及勤俭节约的品质。
C.赞美了父亲高超的传统技艺及高尚的精神品德。
D.赞美了故乡淳朴、善良、热情、好客的良好风尚。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诚实守信的意识,班级将举办“人无信不立”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下列两组材料,从中分别选出与“诚信”主题关联度不强的一项,把序号写在横线上。
第一组观点类: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国风·邶风》

人倍(违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轻诺必寡信。——《老子》


第二组事例类:①烽火戏诸侯     ②闻鸡起舞     ③商鞅立木        ④曾子烹彘
第一组:___________     第二组:___________
(2)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小语将展示三张图片,完成如下任务。

任务一:依据图片,仿照画线句,补全横线上的内容作为开场白。

诚信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从小到大,一直陪伴着我们学习与成长。小学的时候,诚信是一朵鲜艳的小红花,我们从中学会了讲真话、辨是非;中学的时候,诚信是_____________;大学毕业后,诚信就是我们求职的敲门砖,我们从中学到了求职者不能掺水分、走捷径。


任务二:如果让你去采访图三中的人物,你会分别问他们什么问题呢?
①问招聘者:“_______________
②问求职者:“_______________
(3)你所在的班级是如何组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请结合你们的活动拟一个新闻标题。
要求:校名统一为育才中学,班级统一为初三一班。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鲁迅留学日本,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给予他关怀和鼓励,这种影响在他的回忆中日渐深远,于是他写下了《藤野先生》;朱德出身贫苦,他的母亲勤劳慈爱,这种影响对他投身革命显得尤为重要,于是他写了《回忆我的母亲》……


在你的回忆中,有没有对你影响很大的师长亲朋?也请你为他(她)写一篇回忆性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2)力求做到语言连贯、表达得体,写出自己的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 寒

陆游

斗帐重茵香雾重,膏粱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1.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
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读书是陶冶情操、获取知识、启迪心智、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不仅体现在连通过去、观照现在,更能够照亮奋斗之路、创造美好未来。当前,有些青年对读书学习认识不足,认为读书不能当饭吃

②最是书香能致远,最美不过书香气。书是人的精神食粮,青年就是要拿读书当饭吃,在浓浓墨香的滋润下,汲取丰富养分,涵养蓬勃朝气,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前行方向,砥砺前行之力。

③以读书提神,涵养蓬勃朝气。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而这精神就来自于读书学习。事实证明,青年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就会显得老气横秋,与时代格格不入。其实,读书是以认知的力量去探测世界的广袤,借伟岸的灵魂来陪伴心灵的成长,它是看不见的精神修炼,是为人生绘就底色的事业。只有时刻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学习党史和科学理论中滋养心灵,才能更好地克服精神空虚,提升精神修养,涵养积极向上的蓬勃朝气。

④以读书壮骨,补足精神之钙。读书,是秉心之烛火,去探访古今智者仁人的精神空间。有书相伴,生命便不会黯然失色;以书壮怀,灵魂便不会渺小孤寂。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读书学习是青年最好的壮骨药,可以让我们收获超出自身阅历的风景,领略更加辽阔的精神世界,使我们补足精神之钙,修炼金刚不坏之身,用知识增强身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⑤以读书明目,坚定前进方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读一本好书,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登高望远,使我们眼界更辽阔。在这个知识信息迭代交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读书学习犹如我们在雨中行车时的雨刮器,每时每刻刷新自己,看清前进道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民阅读一词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青年正处于求知阶段,更是要认真看书学习,不断提升认知能力,锻炼思维方式,把握发展规律,坚定前进方向。

⑥以读书攒劲,砥砺前行之力。读书是长期而艰辛的历程,需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日积月累,以循序渐进之功,聚水滴石穿之力,使我们在面对新事物、新矛盾、新问题时,能以丰厚的知识积淀,做到意志坚定不退缩,胸有成竹不迷茫,拼搏进取不懈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青年要真正静下心来,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自信从容的奋斗姿态,砥砺笃定刚毅、雄浑强健的前行之力。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年6月4日)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着“青年要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这一观点,从四个层面展开论证。
B.“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读有字书与无字书衔接起来,才能学以致用,学有所获。
C.第①段从生活出发,以有些青年对读书学习认识不足的现象,引出讨论的话题和观点。
D.第④段划线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壮骨”,补足精神之钙的观点。
2.请分析选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3.下面的链接材料,是否可以作为第④段的补充论据?请说说你的理由。

[链接材料]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注释】①濑:沙石上流过的水。②浅浅:同“溅溅”。

1.品析“泻”字的妙处。
2.全诗在描写景物时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代诗文,回答问题。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冽,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注释]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天雨寒甚,端午犹披重裘拥火。云走入夺舍,顷刻混沌,两人坐,辨声而已。散后,步至立雪台,有古松根生于东,身仆于西,头向于南,穿入石中,裂出石外。石似活,似中空,故能伏匿其中,而与之相化。他松类是者多,不可胜记。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轿。
(1)作者游览黄山,途经了众多景点,下列不属于文中作者游览的景点的一项是(     
A.白岳        慈光寺B.云巢             文殊院
C.汤泉        立雪台D.百步云梯       入夺舍
(2)侧面烘托是一种常见的手法,结合本文与《三峡》,分析两文作者在写“山”的特点时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3)下列与“在悬崖之下”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陶渊明《桃花源记》)
B.何陋有(刘禹锡《陋室铭》)
C.戴朱缨宝饰帽(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呼尔而与(《鱼我所欲也》)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卧镰

杨天斌

①农历处暑之前割完了最后一垄麦子,镰刀便上墙了,挂在屋檐下,弯弯的刃口闪着骄傲的亮光,像一枚银质的奖章佩戴在农家院的胸口上。从大暑到立秋,镰刀在麦地上游走,割完了一垄又一垄麦子。镰刀在割麦秆的时候,镰刀在太阳下流着汗淬火的时候,镰刀始终是好样的,铁骨铮铮,不屈不挠, 满地里都是它痛快的切齿之声,满地里都折射着它弧形的光亮,满地里都挥散着它刃口上沾着的麦香、泥土香。此刻,镰刀和人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伙伴。

②几年前,我拎着一把镰刀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割麦、割荞、割麻、割油菜……什么活都要在腰里别上一把镰刀。一把镰刀的寿命不过几年光景,割着割着就磨秃了,碰上坚硬的东西还会损掉刃口,如此一来就要到青灰的磨石上去磨一磨,让它重新变得锋利。有时候缺了刃口的镰刀仅凭磨一下是不济事的,还需要到铁匠铺“轧”点钢,蘸一蘸火。

③记得有一年,父亲为生产队护秋,为堵截一只偷刨洋芋的獾,被獾锋利的牙齿咬去了镰刀的一角。那一刻,我看到镰刀是那样沮丧,像晒蔫了的芋秧一样打不起精神。回到家,我提着镰刀蹲在门口的大青石上,兴冲冲磨了半夜。镰刀在磨石上发出的悲戚的响声让人不忍卒听,就像受了伤的病人在呻吟。山村的夜很安静,风不动,树不摆,大地和人及村庄都乏了,都在悄无声息地睡眠,满地只有虚拟的月光朦胧地照着,我在月光下不停歇地磨着镰刀,我看到镰刀在我固执的磨砺中露出了锋芒,但拿到眼前仔细一看,刃口处仍然露出缺了的一角,丝毫也没有补回来,最后我终于失掉磨下去的耐心,不得不做放弃的打算。天亮后我用半截草绳提着它,来到铁匠铺。等到铁匠将它重新回了炉,它才像涅槃的凤凰得到了新生。

④一把镰刀的命运,使我感慨万千。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割掉了数不清的植物,最后终于被磨秃了,再也咬不动任何东西,可它尚能通过磨砺、淬火、回炉,重新找回锐利,找回青春。那么人呢?人在劳动过程中,也不断在使用自己,把自己使唤老了、磨成了弓腰驼背,但人却不能使自己重新回到 20岁前,再活一次。这样想来,人比镰刀更悲哀,更值得珍惜。天底下大概没有一个农人因怕把自己使唤老而拒绝劳作。有一个词组叫“人书俱老”,那是书法艺术中的特指,说是练书法者到老境,人与书艺都达到顶峰,书艺老到。可作为农人,恐怕即使农活技艺达到顶点,也不行了,再也提不动一把锄头或一把镰刀了。

⑤由此说来,庄稼还是够厉害的,时光也是够厉害的,庄稼能用它脆弱的茎秆把镰刀磨光、磨秃,最后变成无用的废铁。而人也会被时光使唤老,像一台到了使用期限的机器,闲置在墙根下“晒暖暖”,人和镰刀都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⑥镰刀小憩的一天终于来了,庄稼人称作卧镰。麦子收上场之后,镰刀便暂且搁置起来,挂在了墙上。庄稼人把麦子打碾晒干后,装进粮仓,便从繁忙中走出来,走上街道,互相打问麦子的收成,脸上都有一种收获后的喜悦和轻松,他们穿着短袖的汗衫,坐在秋凉后的门墩上,任减弱了热力的阳光把疲倦抚平,古铜色的脸上尽管缺少水分,但他们仍说笑着,享受着繁忙夏季之后的悠闲。挂在墙上的镰刀也安静地低下头来,像退休后的老人用回忆打发时光,然后在潮湿的空气里慢慢隐褪光亮,披上一身铁锈色。到来年,等我们重新起用时,也许它已是一把不能再使用的镰刀,只能弃置在墙角与废铁为伍。

⑦我总认为,镰刀在农闲中挂着是一种再好不过的休息,可镰刀压根不会偷懒,也不领情,把它们闲置就等于要了它们的命,那在岁月中零落的铁锈可否看成它们不甘寂寞的眼泪?这时候的农人头脑异常清醒,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得像一把锈蚀严重的镰刀,失去生命的亮色,与其被闲置着终了一生,不如点亮余热,那样我们会释然地撒手:我这一生没有白活。

(有删改)


(1)下列对与镰刀相关的情节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初挂墙上B.磨砺刃口C.舍弃镰刀D.成为卧镰

(2)本文语言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请结合第①段画线语句加以赏析。
满地里都是它痛快的切齿之声,满地里都折射着它弧形的光亮,满地里都挥散着它刃口上沾着的麦香、泥土香。
(3)小语同学认为本文中卧镰的命运更像是人的命运。你认为卧镰与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形象最为相似?请谈谈你的看法。
A.祥子(老舍《骆驼祥子》)
B.闰土(鲁迅《故乡》)
C.父亲(李森祥《台阶》)
(4)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散文编入民俗单元,作为拓展阅读。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推荐了本文,请你结合下面的单元简介,说说推荐的理由。

民俗单元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______ ,白露未晞。(《蒹葭》)
②自非亭午夜分, ______ 。(郦道元《三峡》)
______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④潮平两岸阔,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月下飞天镜, 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______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⑦《岳阳楼记》中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 ”。
⑧《渔家傲•秋思》中的“ ____________ ”写出了将士们思乡心切却功业未成、无法归家的悲壮情怀。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