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已知:,现将一试管NO2和O2的混合气体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
(1)若试管中充满液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是_______
(2)若试管中液体上升了试管容积的5/6,则原混合气体中NO2和O2的体积比可能是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气体由CH4、C2H2、C2H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气体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的44g二氧化碳和27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H4B.该气体中一定没有C2H2
C.该气体中一定含有C2H4D.该气体的组合方式有三种
类型:多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碱式碳酸盐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某碱式碳酸盐样品M(OH)2·MCO3,为确定金属M的相对原子质量,某研究小组设计如下实验装置及步骤(不考虑植物油中溶解CO2产生的影响)。

①连接装置并_____;②准确称量样品的质量;③装药品,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④加热至样品质量不再减少;⑤冷却到室温;⑥调节量气装置两边液面相平,读数、列式计算。
Ⅰ.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Ⅱ.装置B的作用是_____,少量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C中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硫酸铜
Ⅲ.步骤⑥中调节液面相平的操作是将水准管_____(填“缓慢上移”或“缓慢下移”)。
Ⅳ.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仅因下列因素可使M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结果偏大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前量气管水面在0刻度处,反应后仰视读数
b.样品未分解完全即停止实验
c.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2)实际生产中的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Cu(OH)2·mCuCO3,某研究小组仍使用上述装置测定m的值,测得3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取3组数据的值得到CO2的体积为_____mL,又知常温常压下CO2的密度为1.964 g/L,据此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m的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_____
组别样品质量CO2体积
第1组0.21 g22.39 mL
第2组0.21 g22.41 mL
第3组0.21 g22.40 mL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NaHCO3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27.4g,将其充分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得剩余固体。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Ca(OH)2溶液中,产生10g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6g
C.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大于NaHCO3
D.将剩余固体溶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8.8gCO2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明发现装有膨化食品的包装袋内都充有一定量的气体。他和同学对所充气体的作用及成分产生了好奇,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讨论】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在膨化食品包装袋内填充气体的目的可能是∶
(1)防止膨化食品在运输过程中被压碎;
(2)___________。小组同学的这一分析得到了老师的肯定,老师还告诉他们,包装袋内填充的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气体。
探究二:包装袋内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包装袋内的气体为:
猜想1:氧气;猜想2:氮气;猜想3:二氧化碳;猜想4:二氧化硫;猜想5:空气。通过分析,大家认为猜想1是错误的,理由是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易与食品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猜想4也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物常温下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②镁也能与二氧化碳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单质和一种金属氧化物;
③镁还能在氮气中燃烧,反应生成氮化镁(Mg3N2)固体;
④氮化镁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
请回答: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为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一: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不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小明据此推断只有猜想2成立。小红不同意此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所以只能说明猜想3不成立。
实验二:另抽取包装袋内气体一瓶,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到木条立即熄灭,小组同学据此判断猜想1不成立,猜想2成立。
为进一步确认猜想2成立,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①另取一瓶包装袋内的气体,向其中伸入燃着的镁条,观察现象。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物中有___________,猜想2成立
②取少量反应后的固体,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中,并滴入酚酞溶液,观察现象。___________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提高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精确度,科学兴趣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了创新改进。

【实验步骤】
①取一根玻璃管,用橡胶塞将一端密封;
②将食品脱氧剂粉末迅速装入玻璃管,立即向管口注入一滴水将玻璃管密封,水滴的下端标为A,弹动玻璃管使脱氧剂粉末分布均匀且紧密,脱氧剂的上端标为O,如图甲所示;
③水平滚动玻璃管,使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静置至水滴不再移动时,水滴的右端标为B,如图乙所示;
④用刻度尺测量出AO段和AB段的长度,并计算出AB与AO的比值,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⑤洗涤、干燥实验装置,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AO/mm

AB/mm

AB/AO

1

523.5

109.5

0.2092

2

525.5

110.0

0.2093

3

527.0

110.5

0.2097


【得出结论】
(1)若把AO看作空气的体积,则AB相当于_______。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结果精确到0.01%)。
【思考讨论】
(2)实验步骤③中,将食品脱氧剂粉末平铺在玻璃管中的目的是_______
(3)步骤③中水滴向右移动的原因是______
(4)如果测量结果偏小,可能原因是______(填序号)。
a.食品脱氧剂已变质                       
b.食品脱氧剂量不足
c.第②步脱氧剂粉末分布不紧密       
d.第③步未等水滴静止就测量
【反思评价】
(5)改进后的实验与原实验相比的优点是______(任写一条)。
(6)根据实验原理,在方便操作的前提下实验中使用的玻璃管越_______(选填“粗”或“细”)实验结果越准确。
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测得过程中容器内气体压强、温度、氧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7)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8)该同学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9%,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导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9)结合曲线,解释AB段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是______

(10)反思应用:图丙实验与图甲实验相比,优点是______(写一点)。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向CuSO4溶液中先后逐滴滴加100g Ba(OH)2溶液与一定量的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溶液导电性逐渐增强
B.d点溶质的成分为一种
C.m=3.31
D.原Ba(OH)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71%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某工厂生产的NaCl产品中含有杂质MgCl2(不考虑其它杂质),化学兴趣小组取50g样品完全溶解于160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15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次数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1515151515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1.452.94.35m5.8

请回答:
(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___
(2)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A~G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BCDEF是不同类别的物质,AB的组成元素相同,C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F的化学式:A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G转化到D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类型:推断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测定某碳酸钠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无其他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钠质量(X)的比例式。
(3)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是_______
(4)若将最终所得滤液蒸发掉15.6g水,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若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2%的浓盐酸配制实验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体积?
类型:计算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