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是谁爱着你的背影》,完成小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①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②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③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走去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④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前程,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⑤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⑥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⑦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⑧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__________的目光

⑨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⑩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⑪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⑫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⑬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⑭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⑮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选自《慢品语文》,有改动)

1.文章重点描述了母亲目送“我”背影时的场景,以及“我”的感受。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时间

目送“我”的场景

“我”的感受

周末回家

(1)

温暖

那个夏天

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望着我离开的背影

(2)

去年秋天

(3)

感动

2.请从文中第⑤段两个加点词中任选一个,结合上下文,说说其表达效果。
(1)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深深的孤单和失落。
(2)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3.如果在第⑧段加点词“目光”前填一个修饰词,你会填什么词?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4.文章以《是谁爱着你的背影》为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这个题目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猫的故事》,完成小题。

猫的故事

梁实秋

①我的家在北平的一个深巷里。有一天,冬夜荒寒,卖水萝卜的,卖硬面饽饽的,都过去了,除了值更的梆子遥远的响声可以说是万籁俱寂。这时候屋瓦上嗥的一声猫叫了起来,时而如怨如诉,时而如诟如詈,然后一阵跳踉,窜到另外一间房上去了,往返跳跃,搅得一家不安。

②北平的窗子是糊纸的,窗棂不宽不窄正好容一只猫儿出入,只消他用爪一划即可通往无阻。在春暖时节,有一夜,我在睡梦中好像听到小院书房的窗纸响,第二天发现窗棂上果然撕破了一个洞,显然是有野猫钻了进去。大概是饿极了,进去捉老鼠。我把窗纸补好,不料第二天猫又来,仍从原处出入,这就使我有些不耐烦,第三天又发生同样情形,而且把书桌书架都弄得凌乱不堪,书桌上印了无数的梅花印,我按捺不住了。

③我家的厨师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除了调和鼎鼐之外还贯通不少的旁门左道,他因为厨房里的肉常常被猫拖拉到灶下,鱼常被猫叨着上了墙头,怀恨于心,于是殚智竭力,发明了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捕猫方法。他用铁丝一根,在窗棂上猫经常出入之处钉一个铁钉,铁丝一端系牢在铁钉之上,另一端在铁丝上做一活扣,使铁丝作圆箍形,把圆箍伸缩到适度放在窗棂上,便诸事完备,静待活捉。猫窜进屋的时候前腿伸入之后身躯势必触到铁丝圆箍,于是正好套在身上,活生生悬在半空,愈挣扎则圆箍愈紧。厨师看我为猫所苦无计可施,遂自告奋勇为我在书房窗上装置了这么一个机关。我对他起初并无信心,姑妄从之。但是当天夜里居然有了动静,早晨起来一看,一只瘦猫奄奄一息的赫然挂在那里!

④厨师对于捉到的猫向来执法如山,不稍宽容,我看了猫的那副可怜相儿,直为她婉言求情。结果是从轻发落予以开释,但是厨师坚持不能不惩戒,即在猫身上用原来的铁丝系上一只空罐头,开启街门放她一条生路。【甲】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地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驶离教堂去度蜜月。跑得愈快,罐头响声愈大,猫受惊乃跑得更快,惊动了好几条野狗跟在后面追赶,黄尘滚滚,一瞬间出了巷口往北而去。她以后的遭遇如何我不知道,我心想她吃了这个苦头以后绝对不会再光顾我的书房。窗户纸从新糊好,我准备高枕而眠。

⑤当天夜里,听见铁罐响,起初是在后院砖地上哗啷哗啷的响,随后像是有东西提着铁罐攀爬枣树,终乃在我的屋瓦上作响。屋瓦是一垅一垅的,中有小沟,所以铁罐越过瓦垅的声音是格登格登的清晰可辨。我打了一个冷战:难道是那只猫的阴魂不散?她拖着铁罐子跑了一天,藏躲在什么地方,终于深夜又复光临寒舍,我家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使她这样的念念不忘?

⑥“哗啷”一声,铁罐坠地,显然的是铁丝断了。几乎同时,“噗”的一声,猫顺着我窗前的丁香树也落了地。【乙】她低声地呻吟了一声,那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随后我的书房窗纸又撕破了——历史重演。

⑦这一回我下了决心,我如果再度把她活捉,要用重刑,不是系一个铁罐就能了事。我先到书房里去查看现场,情况有一些异样,大书架接近顶棚最高的一格有几本书洒落在地上。倾耳细听,书架上有呼噜呼噜的声音。怎么猫找到了这个地方来酣睡?我搬了高凳爬上去窥视,吓我一大跳,原来是那只瘦猫拥着四只小猫在喂奶!

⑧四只小猫是黑白花的,咕咕容容的在猫的怀里乱挤,好像眼睛还没有睁开,显然是出生不久。在车船上遇到有妇人生产,照例被视为喜事,母子好像都可以享受好多的优待。我的书房里如今喜事候门,而且一胎四个,原来的一腔怒火消去了不少。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生灵。猫为了她的四只小猫,不顾一切的冒着危险回来喂奶,伟大的母爱实在是无以复加!

⑨猫的秘密被我发现,感觉安全受了威胁,一夜的功夫她把四只小猫都叼离书房,不知运到什么地方去了。

(有删改)


①【如诟(gòu)如詈(lì)】意思是像指责又像辱骂。②【鼎(dǐng)鼐(nài)】是指古代两种烹调食物的器具。
1.文章以时间和故事的发展为顺序来写,脉络清晰,请阅读全文,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本文紧紧围绕猫的举动和“我”对猫的态度变化来写:猫在夜间嗥叫,弄破“我”的窗户纸,让“我”讨厌而憎恶→______,“我”又心生同情→一天夜里,猫又撕破了书房窗纸,“我”_____→后来_____________

2.梁实秋散文善用修辞,这使其语言具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特点。请你从画线句中任选一句,结合具体内容,说说是如何体现这一语言特点的。
【甲】只见猫一溜烟似的唏哩哗喇地拖着罐头绝尘而去,像是新婚夫妻的汽车驶离教堂去度蜜月。
【乙】她低声地呻吟了一声,那是初释重负后的一声叹息。
3.“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道理本该普及于一切生灵。”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中蕴藏的深意。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会欣赏别人,你会更优秀。请从《朝花夕拾》《西游记》两部名著中任选一个你最欣赏的人物,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欣赏他(她)的理由。(100字左右)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狼》,完成小题。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并驱如       无缘无B.野有麦场       奋不
C.一狼       大相D.自后断其       悬梁刺
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场主/积薪/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下列对《狼》一文中语句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中“并驱”一词写出了两狼追踪时的紧张气氛,也体现出狼的贪婪。
B.“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决心与狼斗争的果断抉择。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中的“径”字说明了狼的狡诈,想制造假象迷惑屠夫。
D.“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地刻画出屠户杀狼时暴怒的心情。
4.阅读本文,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你对屠户或狼的评价。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小题。

【甲】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乙】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下列诗句与【甲】诗中划线句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B.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甲】【乙】两诗均为思乡诗词,但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妙处。【甲】诗作者是________朝马致远,借助“枯藤”“老树”“昏鸦”等众多密集的意象加以组合的方式,表达了断肠人内心_______的乡愁。
【乙】诗则是使用寄情于事的方式,通过交代“作家书”的原因,写家书的前后心理变化,尤其是“________”这个细节描写,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者“复恐说不尽”的浓重复杂的思乡之情。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深化全民阅读,推进文化自信”的号召,学校文学社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文学社社长撰写的活动开场词,请你阅读后,完成小题。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勤读善读之风更是一脉相承。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苏轼的“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于谦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甲】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国人对阅读炽热的情感。

书籍能展现浩瀚天地间千姿百态的风俗和人情,让人们浮燥的心沉淀下来【乙】书籍能传递漫长岁月里灿烂美好的理想和智慧,让人们沉寂的心沸滕起来。在新时代的今天,全社会已形成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阅读中的风景更是让人美不(shèng)收。人生追求无限,我们要考生须知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阅读中的风景更是让人美不(shèng)收。人生追求无限,我们要以满腔(rè chén)投入到阅读中去,让我们的生命因阅读而丰盈!


(1)根据文中的拼音将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下面。
rèchén______          美不shèng收____
(2)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汉字书写和词语的理解,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炽热”中的“炽”应读作“zhì”。
B.“氛围”中的“氛”应读作“fēn”。
C.“浮燥”应改为“浮躁”,这里指急躁,不沉稳。
D.“沸滕”应改为“沸腾”,这里指人的情绪高涨。
(3)对文段中【甲】【乙】两处标点符号填写都正确一项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活动一】读书方法共交流
2.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明代大学者张溥自创“七录”读书法。他读文章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接着把抄写的文章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反复六七次,直到烂熟于心。人们每每提起他的书房“七录斋”,敬佩之情就会_________。

②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华罗庚提出“厚薄”读书法。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即把每个概念、定理都理解透彻,避免不求甚解。第二步是“由厚到薄”,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_________。“由薄到厚”“由厚到薄”,虽有先后,但无主次,运用时不能厚此薄彼。

③当代著名作家秦牧主张“牛嚼鲸吞”读书法。所谓“牛嚼”就如同牛吃草“反刍”一样,细细地反复体味,精益求精以把握精髓;所谓“鲸吞”就像巨鲸为捕食鱼虾,吞取大量海水然后排出一样,刨根问底以广泛_________知识。我们只有将“牛嚼”和“鲸吞”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更深更广地掌握知识。


(1)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情不自禁       触类旁通     涉猎       B.情不自禁       融会贯通     涉足
C.油然而生       融会贯通     涉猎       D.油然而生       触类旁通     涉足
(2)古人在人际交往中注重敬辞和谦辞的使用。准确使用敬辞和谦辞,有助于我们做到表达得体。
请你根据语境,帮助小语和小文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拙见 B.高见
小语:在阅读中,我们除了制定系统的读书计划,选择精读与跳读结合外,还有哪些阅读方法呢?不知小文你有何______。(填字母序号)
小文:依我______,(填字母序号),我们可以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对事物有本质的认识,让阅读更有收获。

【活动二】优秀书目我来荐
3.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被铭记,是因为它们绽开了独特的光彩。读《安徒生童话》,透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我们在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读出了人世间的真善美;读《所罗门王的指环》,从劳伦兹“怪诞不经”的行为背后,我们读出了科学家在探索真理时专注忘我的精神;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莎莉文老师耐心引导海伦·凯勒在黑暗无声的世界里感受到花团锦簇,我们读出了别样的人生经历……阅读优秀的作品,犹如视野的远行,我们能欣赏到多姿多彩的风景。


(1)从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看,对上文中加点词“怪诞不经”和“花团锦簇”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褒义贬用       贬义词       B.贬义褒用       褒义词
C.褒义贬用       褒义词       D.贬义褒用       贬义词
(2)文段中的画线语句存在问题,请你做出修改。
_______
【活动三】阅读收获助成长

阅读是抵达诗与远方的路径。阅读传世之作可以检阅自我,丰富阅历,提升品位,构筑自己的人生坐标。喜欢读书的人,会在琐碎繁杂的事务中挤出时间,去体验阅读的快感。

阅读是拓宽人生视野的方法。阅读经典之作,可以开阔眼界,滋养人生,丰盈灵魂,构筑自己的精神世界。喜欢读书的人,会在广博地阅读中挑战阅读边界,让心灵抵达更广阔的世界。

4.通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主题阅读活动,同学们有了丰富的阅读体验。请用“不仅……还……”的句式,写出你的感受。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从前,在一个铁匠铺里,有一块放在那里很久的木头。它看见铁匠整天叮叮当当地把一块块毛铁打成各种各样的用具。心里十分羡慕,同时也自卑自己的无用。于是,它请求铁匠把自己打成锄头,铁匠微笑着说:你有你的用处!木头怎么也想不出自己的用途,再三请求铁匠,铁匠无奈地把它塞进火炉。木头快燃尽时,它透过一扇门,看见了屋里的床和柜子,突然明白了什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请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如何体现作者情感的。
2.请简要分析尾联在表现诗歌主旨方面的作用。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①55日晚,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迎来总决赛,来自上海的民警陈曦骏在0:3落后的情况下,连下5分逆转夺冠,书写了诗词大会的新传奇。随着该节目的播出。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品诗读词的热潮。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中国诗词大会》似一股清流,以多种诗词竞赛的形式吸引了众多热爱诗词者的目光。雅俗共赏的题目设置使受众更为广泛,而王立群等专家的精彩点评,透过诗句挖掘出新时代的精神内涵,引发更多观众特别是学生群体的关注。

材料二:

最近,综艺节目《朗读者》备受关注,这是一档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嘉宾运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可以说,该节目触动的是人心底的情感和情怀。是在市场化思维的泛娱乐化”“浅层化”“碎片化的背景下,对观众深层次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同时也是真善美价值取向的回归。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徽标如下:


(1)为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25个字以内)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探究两档节目走红的共同原因。
(3)请写出材料三中徽标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100字左右)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艾青诗选》回答问题。
(1)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跳水

艾青

从十米高台

陶醉于下面的湛蓝

在跳板与水面之间

描画出从容的曲线

让青春去激起

一片雪白的赞叹

A.《跳水》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抒情小诗,清新、隽永、耐人寻味。
B.“在跳板与水面之间/描画出从容的曲线”,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跳水健儿跳水动作的流畅优美。
C.“让青春去激起/一片雪白的赞叹”,说的是青春的跳水健儿饱含热忱,激起了跳水池中冲天的浪花。
D.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明快的节奏,抒发了对青春、健美的赞颂和对勇敢拼搏精神的赞美之情。
(2)选取《艾青诗选》中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意象,联系相关诗句,写出其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