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铁的冶炼和探究
取20.0g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定反应后固体成分。
   
资料:碱石灰可吸收H2O和CO2.
(1)连接装置,先_____,再装入药品。
(2)实验时先通入CO,目的是_____
(3)该实验装置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
(4)控制A中温度在700℃至固体全部变黑,继续通CO至冷却。
①通过测定装置B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可准确求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装置C的作用是_____
②现直接测得装置A中剩余固体质量为17.2g。则装置B中固体应增重_____g。
(5)经分析A中剩余固体17.2g为Fe和FexOy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充分反应,得H2质量为0.1g。(FexOy和稀H2SO4反应,但无气体产生)
①固体中Fe质量为_____g。
②FexOy的化学式为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烧杯中盛有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100.0 g,向其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加的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对应溶液中只有1种溶质
B.b、c点沉淀中含有的物质种类不同
C.MgSO4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溶质质量之比为120:73
D.m=43.65,且0a段与bc段消耗的Ba(OH)2溶液质量一定相等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食盐、苏打、食醋和生石灰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活动一】
(1)选用上述物质中的_____做食品干燥剂(填化学式)。
【活动二】
(2)实验小组通过如图1所示的两组实验(其中A、B一组,C、D一组)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实验现象:试管B内产生气泡,试管D变浑浊,则试管D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活动三】
(3)实验小组将试管B和试管D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在烧杯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2,实验小组对烧杯内上层废液的成分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溶质?
【查阅资料】①常温下醋酸盐可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猜想①:CH3COONa、NaOH
猜想②:CH3COONa、NaOH、Na2CO3
猜想③:_____
【进行实验】取废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实验现象为_____
【得出结论】猜想②正确。
【反思交流】
(4)实验小组利用活动二结束后试管A中的废液除去某水垢(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镁),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实验小组想确定活动二试管C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现将活动二结束后试管C的溶液分成两等份。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纯碱溶液得到a克沉淀,第二份溶液中加入过量硝酸镁溶液得到b克沉淀,当m=_____(用a、b表示并化简)时说明进行活动二时C试管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从古至今,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铁材料的认识
(1)钢铁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金属。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其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_____(选填字母)。
a.无机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2)图中支架采用合金钢,相比于纯铁,它的硬度更______(选填“大”或“小”)。
(3)《天工开物》记载的“炒钢”是靠鼓风并不断搅拌熔化的生铁使其成钢。“炒钢”是为了降低生铁中______元素的含量。
(4)铁制品使用过程中容易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可加入稀盐酸除去,其原理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铁红(Fe2O3)的制备
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含有Fe2O3、FeO和SiO2等)制备铁红的步骤如图所示。
   
(5)酸浸前,将烧渣粉碎的目的是______
(6)酸浸时,硫酸不能过量太多,一是节约硫酸,二是______
(7)“沉铁”过程温度不宜过高,主要原因是______
(8)“沉铁”后过滤,滤渣中含有FeOOH,将其焙烧后可得到铁红,写出焙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还原性铁粉的制备
上述流程制备的铁红混有少量FeOOH,实验小组取48.9g该铁红样品置于装置A中,通入CH4后加热制备还原性铁粉,不同温度下测得装置B和C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
【资料】FeOOH在350℃时完全分解。加热到500℃以上,Fe2O3和CH4开始反应,生成铁的其他氧化物、CO2和H2O。温度高于700℃,生成Fe。
   
温度℃装置B/g装置C/g
室温200.0200.0
350200.9200
600m201.1
650202.7202.2
(9)装配好实验装置后,先要______
(10)停止加热后还要持续通入一段时间CH4,目的是防止倒吸和______
(11)表中m=_______
(12)加热到600℃时,装置A中剩余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13)650℃时,A中剩余固体为FeO和Fe3O4的混合物,写出装置A中固体由Fe2O3加热到650℃时发生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______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欲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1】配制溶液
(1)用NaOH固体配制20g 20%NaOH溶液,需要称取固体NaOH质量是_______g。
【实验2】按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U型管两端液面相平,将NaOH溶液滴入试管中,恢复到室温后,U型管中的液面左高右低。据此,甲同学得出“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结论。
     
(2)U型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上述结论的证据不充足,理由是________
【实验3】按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Ⅰ.CaCl2溶液呈中性;       
Ⅱ.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往装置中加入药品;
②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NaOH溶液缓缓推入A中;
③A中物质充分作用后,打开K1,B中无色溶液倒吸入A中,A中产生沉淀且溶液显红色;
④关闭K1,打开K2,将注射器活塞向上拉,C中溶液倒吸入A中。
(4)步骤③“产生沉淀”的现象仍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_________
(5)步骤④中,若观察到________(填现象) ,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4】探究CO2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将CO2缓缓通入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①在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②Na2CO3溶液中通C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NaHCO3溶液能与Ca(OH) 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却不能与CaCl2反应。
(6)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CO2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7)猜想1:NaOH和Na2CO3             
猜想2:_____
猜想3:Na2CO3和NaHCO3          
猜想4:NaHCO3
(8)请完善下面的表格。
实验操作实验结论实验现象
实验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振荡。产生白色沉淀猜想4不成立
实验二取实验一静置后的上层清液,_______,振荡有气泡产生猜想3成立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氧化铜可用于有机物组成的测定,反应原理为aCxHy+bCuOcCu+dH2O+eCO2.向盛有CuO的试管中通入足量气体CxHy并加热,实验过程中生成CO2的质量和试管中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计量数b:e=4:1
B.CxHy中,x和y之比为1:4
C.生成2.2g二氧化碳时,试管中固体减少了3.2g
D.生成2.2g二氧化碳时,参加反应的CxHy质量为1.6g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器时代,继而进入铁器时代,都是以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标志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铝制品在常温下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很纯的铁
C.铜质插头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导电性
D.黄铜片和纯铜片相互刻画,纯铜片上留下刻痕,说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2)如图是Fe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
②D是炼铁原料_______的主要成分。
③若物质F属于盐酸盐(氯化物),则化学式为_______
(3)某同学对含Cu(NO3 ) 2、AgNO3、M(NO3) 2的混合溶液进行探究,流程如下(提示:M表示某金属,其盐溶液为无色)。
   
根据实验探究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一定量铁过滤后,滤液A的质量______(选填“>”、“=”或“<”)混合溶液的质量。
②生成气体X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③金属Fe、Cu、Ag、M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
④滤液D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可能有_______种情况。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化学小组在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的过程中, 观察到产生不同颜色的沉淀。
【查阅资料】
(1) 在酸性条件下, NaOH与CuSO4在溶液中可反应生成Na2SO4和Cu4(OH)6SO4(碱式硫酸铜) 。
(2) Cu4(OH)6SO4为不溶于水的绿色物质, 加热不易分解, 与酸反应有CuSO4和水生成。
(3)Cu(OH)2在80℃以上时可分解生成CuO。
(4) BaSO4是一种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探究一】探究产生沉淀的成分。
【作出猜想】Ⅰ.Cu(OH)2;Ⅱ. ____;Ⅲ.Cu(OH)2和Cu4 (OH)6SO4
【进行实验一】过滤、洗涤沉淀备用。

操作

现象

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加热至100℃产生______色固体沉淀中含有Cu(OH)2猜想Ⅱ不成立,写出NaOH与CuSO4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另取少许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______溶液沉淀先溶解,后又产生白色浑浊沉淀中含有______,猜想Ⅲ成立
【探究二】利用传感技术揭示NaOH与CuSO4在溶液中反应的过程。
【进行实验二】取10mL 1.6%的CuSO4 溶液于烧杯中,逐滴滴加0.4%的NaOH溶液, 实验现象记录如表,用pH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如图。
   

NaOH溶液的体积/mL

实验现象

绿色沉淀

蓝色沉淀

上层清液颜色

0.00~2.00

产生

蓝色

2.00~15.00

增加

浅蓝色

15.00~18.00

减少

产生

无色

18.00~20.00

更少

增加

无色

【结论与分析】由上述表和图推知, CuSO4溶液显_____性(填“酸”“中”或“碱”),与NaOH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pH范围是______,Cu4(OH)6SO4可与______反应。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向某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bc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为CuSO4+2NaOH═Cu(OH)2↓+Na2SO4
C.整个变化过程中硫酸根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酸雨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选择了一个下雨天,对酸雨的成因、成分和防治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分析酸雨的成因
【查阅资料】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而酸雨是指pH<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常见的酸雨有硫酸型、硝酸型和混合型。
【收集证据】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刚降落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量pH的仪器)每隔五分钟测定一次雨水水样的pH,其数据如下:
测定时间15:0515:1015:1515:2015:2515:30
雨水的pH4.954.954.944.884.864.85
【小组交流】
①正常雨水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
②酸雨的形成是因为在降雨过程中,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______(填一种)等物质,并发生了一系列反应。在上述测定期间,雨水的酸性______(填“增强”“减弱”或“基本不变”)。
任务二:探究酸雨的成分
【查阅资料】当地的酸雨主要含有颗粒物,Na+、K+、H+以及少量的等。
【实验计划】验证酸雨中含有
【进行实验】同学们将收集到的酸雨按一定比例浓缩,静置,分别取少量上层清液于两只试管中,按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实验。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向A试管中滴加几滴X产生白色沉淀含有
2向B试管中滴加足量浓NaOH溶液,加热有氨味含有
【反思评价】
(1)X是______,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小明提出:若用足量浓______代替X和浓NaOH溶液,加热,只需进行一次实验即可得出最终结论,这一建议得到了其他同学的一致认可。
(3)同学们认为:酸雨中通常不含,理由是______
任务三:讨论酸雨的防治
【表达交流】酸雨的危害不容忽视,防治酸雨刻不容缓。如何防治酸雨?请提出你的一条建议:______
类型:科学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