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老兵和军马

梁晓声

①“老兵”其实并不老,才二十六岁。

②八年前,部队招兵,他报了名。“为什么想当兵?”招兵连长问。“奔出息。”招兵连长打量着他,“考高中、上大学,也可以有出息嘛。”“就是考上了,家里也供不起。”招兵连长凝视他良久,“喜欢马吗?”“喜欢!我家那匹马就是我养大的。我对它像兄弟!”就这样,在城里打了三年短工的他如愿穿上军装,被分到一个军马场。

③像大多数新兵一样,他有一个梦想——留在部队,既出息自己,又荣耀家门。他默默地、执着地接近着他的人生憧憬。由于在家养过马,又能吃苦,他很快成了“专业”最出色的新兵。他知道养好军马就能让骑兵兄弟多一份保障,但仅凭自己那点粗浅经验是不够的,便买来相关书籍学习,并天天坚持记录驯养心得。入伍第二年,他在新兵中第一个当上了副班长,第三年入了党并当上了班长,第五年被授予了“模范班长”的称号。

④有一天,他一个人躲在僻静处默默流泪——家信中说,家里那匹马病死了。那是他用打工的钱买的,买时还是个小马驹。他想,如果自己没参军,那匹马不会死。

⑤他很爱一匹枣红色军马。这匹马跟他家的马一样,额头正中也有一处菱形的白毛,他给这匹军马取名叫“白头心儿”。

⑥“白头心儿”救过他一命。那次军马受惊“炸群”,他从一匹马上摔了下去,眼看就要被受惊的马群踩踏,“白头心儿”冲过来一口将他叼起,紧紧叼住不放,否则他必死无疑。当马群安静下来,他搂着“白头心儿”的脖子涌出了热泪。

⑦慢慢地,他开始被尊称为“班长”了。可不是“老”嘛!他已经欢送过一批战友退伍了。当年同一批新兵中,只留下了他一个。他感到几分欣慰,几分自信。毕竟已经是班长了,被留下继续服役了,兴许将来真能当上军官。

⑧他入伍的第八年,裁军。因军事装备越来越现代化,军马场接到了解散的命令,所有的军马都要被处理。“白头心儿”被牵走时,眼望着他,四蹄后撑,一动不动。他轻轻拍着它的脖子耳语:“白头心儿啊,乖乖跟人家走吧,我不会忘了你的……”不知不觉,泪水已淌在这位二十六岁“老兵”的脸颊上。

⑨他是最后离开军马场的官兵之一。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他们列队肃立在空荡荡的营房前,营房不远处,是一排排寂静的马厩。连长又给他颁发了“模范班长”的证书,那是对他八年服役最后的嘉奖。连长命令他以“老兵”的身份降下军旗。仰望着在风中飘荡的军旗,他仿佛听到营房中传出了笑声和歌声,仿佛闻到从马厩发出的草料混杂着马粪的那种温热的芳香。如血的夕阳已沉到地平线以下,广袤而苍凉的大草原上夜幕降临了。回望着越来越模糊的营房和马厩,他想——它们也将成为这大草原上光荣与梦想的遗址了。他想——他保存他的“模范班长”证书,一定要比大草原保存那遗迹更长久……

⑩归乡途中,他竟在一个小县城看到了“白头心儿”!它卧在一幢砖房前,旁边挂着一块牌子——“吕记马肉”。他走近“白头心儿”,见它那晶亮的大眼睛里分明地汪着泪。马肉店老板告诉他,那军马拍电影时断了一条腿,废了。他蹲下查看了马腿,请求老板将“白头心儿”转卖给他。老板提出的金额超过了他的复员费。“我白替你打工行不行?”他说,“直到这匹马能站起来为止。”

⑪在他的救治和精心照料下,一个月后,“白头心儿”奇迹般地站了起来。老板被他感动了,没再收他一分钱,允许他将“白头心儿”牵走。因为“白头心儿”,他没法乘车,只能朝行暮宿,向着家乡“长征”。

⑫两个月后,他老母亲看见一个风尘仆仆的人牵着一匹马站在门前。她惊喜地认出了儿子!他抱着瘦小的母亲,“妈,我回来了。你看,咱们又有一匹‘白头心儿’了!”

第二天清晨,他牵着“白头心儿”登上家乡的山头,俯瞰着贫穷的山村,发誓般地说:“‘白头心儿’,咱们一起把家乡彻底变个样吧!”

⑭那一刻,二十六岁的“老兵”似乎顿悟——他从军队获得的,还有比“模范班长”荣誉重要得多的东西……

(有删改)

1.请梳理文章情节,简要概括老兵和军马“白头心儿”之间发生的几件事。
(1)老兵给老马取名“白头心儿”       (2)____
(3)老兵惜别“白头心儿”       (4)____
(5)____       (6)____
2.品味语言,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中加点词语。
慢慢地,他开始被尊称为“班长”了。
(2)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⑬段的画线句。
第二天清晨,他牵着“白头心儿”登上家乡的山头,俯瞰着贫穷的山村,发誓般地说:“‘白头心儿’,咱们一起把家乡彻底变个样吧!”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⑭段画线句“他从军队获得的,还有比‘模范班长’荣誉重要得多的东西……”一句的理解。
4.这篇小说,作者以“他”的视角来叙述故事,结合全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①最近两年,数字藏品行业方兴未艾。所谓数字藏品,是指借助区块链技术发行的虚拟文化商品,包括数字形式的图片、音乐、视频、3D模型等。这些数字藏品,一般以现实中特定的作品、艺术品为IP进行开发,同时每个数字藏品都具有唯一的数字凭证,具有不可复制、不可篡改、永久存证等特点。

②在各类数字藏品中,非遗[A]文博等传统文化类藏品频频出圈,颇受市场和藏家青睐[B]目前,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机构均推出了馆藏珍品的数字藏品[C]相关数据显示[D]全国被调查文物的数字化比例为44.11%,其中珍贵文物藏品的数字化比例为67.82%。数字藏品______了传统文化更为年轻化的样态,博物馆里的文物,不再是______在箱底的老古董,而成为被年轻人______的潮流语言和社交符号。优秀传统文化数字藏品这一新载体,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③今年4月,中国青年报在第27个世界读书日期间推出了一套中华民族读书典故数字藏品。藏品以电子书签的形式呈现,选取囊萤映雪”“韦编三绝”“凿壁偷光”“高凤流麦”“牛角挂书”“温舒编蒲6个中国古代的读书典故作为主要内容,通过使用国潮、插画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现代元素,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风格,成为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关于囊萤映雪”“高凤流麦等很多今天的文化典故,青少年可能并不熟悉。当它们由史书上枯燥的文字变成图文并茂的藏品,并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在青少年面前,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兴未(yi)B.品(cáng)
C.虚(nǐ)D.改(cuàn)
2.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赋予积压追求凭借
B.给予沉睡追求借助
C.赋予沉睡追慕借助
D.给予积压追慕凭借
3.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     
在各类数字藏品中,非遗[A]文博等传统文化类藏品频频“出圈”,颇受市场和藏家青睐[B]目前,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机构均推出了馆藏珍品的数字藏品[C]相关数据显示[D]全国被调查文物的数字化比例为44.11%,其中珍贵文物藏品的数字化比例为67.82%。
A.、B.,C.。D.,
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青少年关于“囊萤映雪”“高凤流麦”等很多今天的文化典故,可能并不熟悉。
B.很多青少年对“高凤流麦”“囊萤映雪”等今天的文化典故,可能并不熟悉。
C.青少年可能并不熟悉关于“囊萤映雪”“高凤流麦”等很多今天的文化典故。
D.关于“囊萤映雪”“高凤流麦”等文化典故,很多今天的青少年可能并不熟悉。
5.将“数字藏品可以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助力优质文化内容以轻盈姿态示人。”一句还原到文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A.第①段开头B.第②段开头C.第②段结尾D.第③段开头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

②在都市、在广场、在车站、在机场、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曾经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的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竟然被感动了,只顾欣赏这张善良、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野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似已进古代,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给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着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的一瞥里只看到“好看”的朦胧感觉。也许,或者是一定的,我这一生只有这一次和她相遇了,只有这一次,在她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十分的失落和惆怅。怎么办呢?我想多看她一眼,看仔细些。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衣服褴褛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给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看不见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路口,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转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但苦难的身份没有改变,都是苦难。于是我把防寒的衣服披在了这位贫苦的老人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能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能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而文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空空的手,仔细看看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哪里去了,一转身?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本文记叙了三个“转身”的故事,请用简洁语言补充另外两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南大街路口,贫寒凄苦的乞丐转身而逝。
2.按要求品析句子。
①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从加点词的角度品析这句话)
②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谁的乳名。(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这句话)
3.标题“转身”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4.从结构和内容上简要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登幽州台歌

(唐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最大的特色是借助“登幽州台”间接抒情,其感情基调是苍凉悲壮的。
B.“幽州台”即“蓟北楼”,是当时燕昭王礼贤下士的处所,诗人因此有感而发。
C.这首咏史怀古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生不逢时、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和孤独。
D.全诗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画面。
2.品析“独怆然而涕下”中“独”字的妙处。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默写下列古诗文名句。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柳、花、溪流、古道、落日、月、雨等景物,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如李白《春夜洛城闲笛》中的“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借“柳”抒发诗人思乡思亲之情;王维《竹里馆》中的“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借“月”表达诗人虽僻居深林,却并不感到孤寂的心境;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的“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借“花”表现诗人崇高的献身精神;赵师秀《约客》中的“⑦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借“雨”衬托诗人孤寂、无聊的心情。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宝在学习九上第一单元时,理解了意象的概念。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所谓意象,就是用物象来表达心意。理解这个概念后,小宝再读古诗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他发现古诗中很多意象都被诗人赋予了相对固定的情感,顺着意象,能顺利进入诗人的世界。
(1)“月”这个意象,古人很早就发现“隔千里兮共明月”,因此月经常被古人用以寄托思念,例如苏轼《水调歌头》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弟弟苏辙的美好祝愿。而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以“露从今夜白,________”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2)“雪”这个意象通常代表着困难,李白在《行路难》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表达了仕途的艰难。而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表达了前路的迷茫。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用白描的手法“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出了茫茫白雪中的孤寂之感。
(3)古人登“楼”,则常挥洒内心的愁苦。辛弃疾在《丑奴儿》中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__________”,晚唐许浑在《咸阳城东楼》中以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国家风雨飘摇的愁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在淫雨霏霏之时“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类型:情景默写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豌豆花开

①故乡的豌豆花又开了!

②在三月春寒料峭的绵绵细雨中,在唱着情歌款款掠过的燕语里,在孩子们手扯着长长丝线飞舞的风筝下,在一群嗡嗡作响的小生命的亲吻中,悄悄地无声无息地开放了,一如老母亲那张蜡黄的刻满岁月沧来的脸。

③豌豆花是故乡极其普通的一种花。她紫中带黑,极不起眼,甚至可以说是其貌不扬。她没有油菜花那样的金光灿烂,馨香四溢,引来蜂飞蝶舞,招来八方游客,让故乡的油菜节美名远扬!她也没有梨花的白洁无瑕,让人遐想联翩,赞不绝口;更没有桃花的姹紫嫣红,你追我赶,竞相争艳。她可以说是大地母亲遗落下的最不起眼最让人不屑的一种花。她的花骨朵儿不大,一朵一朵,散淡地开放在那里:田埂上,渔塘边,有些农家空闲的宅基边上……大都是一些边边角角,零零星星的小块地上所种植。大面积种植的人并不是很多。

④然而,豌豆花虽然只生长在这些僻壤闲地中,她却并不落寞,她们依然开放着,依然吐着悠悠的清香,顽强而又倔强地生长着。

⑤记得小时候,我们放学回家时,只见路边的田地里长满了青翠欲滴的豌豆苗,豆荚已开始饱满,每一个见到的孩子,都馋得直流口水,都要跳到田里去,偷偷地摘几把开门红豆荚,放在书包里,边走边吃,直到回家。当然,少不了父母亲的一顿指责:瞧瞧这些孩子们,只知偷偷摸摸好吃好喝,长大了怎么成器?当然说归说,但因为各家各户的孩子们都有参与,况且是生产队集体种植,所以也就不予追究了。

⑥责任制实施后,种植豌豆的农户开始多起来了,母亲是个很仔细的人,她把门前水沟边的荒地全部收拾得平平整整,没有一颗杂草,全部种满了豌豆,房前屋后的隙地也不例外。豌豆荚还嫩的时候,每天摘了再掰开,用尖椒爆炒了端给我们吃。我们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连声叫好。

⑦母亲也不忘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盛些去,给他们尝尝鲜。因为母亲知道,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吃豌豆粒的。

⑧到了豌豆粒全部圆圆滚滚、硬硬明朗的时候,母亲便把豌豆荚全部收割了,搬到禾场上,用梿枷噼噼啪啪地一粒一粒打下来。汗水顺着她疲惫的脸颊滚落下来,母亲全然不顾,直到把豆粒打完为止!

⑨母条还是照例用瓢盛了豆粒,你家一瓢他家一碗地分送给乡邻们!只要在锅里炒上几把火。盛起来,想干吃就留几把,其它的就用水浸泡几分钟后,放了油盐下锅,炒作几下便可食用。豌豆成了人见人爱的可口菜。当然,母亲是照例不吃的。因为她牙不好,咬不动。所以只是看着我们吃。

⑩每每看到故乡的豌豆花开,我便想到母亲对我们的好,想到母亲独自一个人用梿枷拍打豌豆时的情形和艰辛。母亲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她虽然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却懂得叫我们真诚老实做人,告诫我们为人处事不要华而不实,更不要浮夸浮躁,要学习豌豆花不追名不逐利,要学习豌豆粒硬朗坚实的品格。虽然是些小道理,但却照出母亲的心灵来。

⑪最让我对母亲肃然起敝的是这样一件事。一天,上面派人来到我家,给父亲送来五百块钱的慰问金!但母亲坚决不收,一定要退回去!原来,父亲是抗战老兵,身上有鬼子飞机炸的十多处伤口,每到变天就痛得要命。上面得知后,送来慰问金,但父亲觉得自己对革命贡献不大,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同时把组织上安排自己担任公职的通知也一并退还!父亲怕母亲反对自己的行为,但母亲坚决地说:你的一切行为我都支持,只要不是违法的事情。

⑫作为一个生活条件差,孩子多的老人,母亲没有因为家人是抗战英雄而自恃有功,向国家要这要那,而是体恤国家的难处,时时为国家着想!母亲虽然平凡,如这最不起眼的豌豆花一般,朴实,与世无争,默默无闻地生活着,奉献着,但在儿女们心里,母亲才是最美丽最伟大的!

⑬如今,母亲已离我们驾鹤西去,我再也吃不到母亲做的可口的饭菜了。但每到豌豆花开的季节,对母亲的那份思念便会与日俱增,愈发浓烈。

1.“豌豆花是故乡极其普通的一种花”,有哪些具体表现?
2.请简要分析第⑩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请按要求赏析句子。
(1)当然,少不了父母亲的一顿指责:“瞧瞧这些孩子们,只知偷偷摸摸好吃好喝,长大了怎么成器?”(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2)母亲还是照例用瓢盛了豆粒,你家一瓢他家一碗地分送给乡邻们!(品味加点的词语)
4.文章题为“豌豆花开”,作者为什么花了大量笔墨写关于母亲的往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抹不去的记忆

——写在袁隆平先生逝世一周年夏树

①袁隆平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这一年里,时常有人将金黄的稻穗摆在他的墓前,这是绵延无尽的追忆和思念。

②去年8月,我接到农业农村部机关党委的来电,说部里要组织袁隆平先进事迹报告会,希望我能参加这项工作。在组织事迹报告会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

③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告诉我们,袁老师91岁高龄还坚守在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的稻田旁,这在世界科学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他完全可以坐在长沙的办公室里,听学生给他汇报科研数据,也可以让学生站在稻田里和他视频。

④年近花甲的赵炳然研究员,三十多年来一直跟随袁老师南繁育种。他说,袁老师有三个孩子,因为科研工作太忙了,一直顾不上,在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就急匆匆地去了海南,临行前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亲了又亲,深情地对妻子说:“我要去找我科研上的孩子了,你就支持我吧,谅解我吧!”赵炳然说:“袁老师每天都要到田里去看看,摸一摸他心爱的稻穗,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从骑自行车下田、骑摩托车下田、自己开小轿车下田,一直到我们开车搀扶着他老人家下田。在他一生的科学实践中,始终要求自己亲自下田,掌握翔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他也要求我们所有科研人员必须下田,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电脑里长不出水稻’。”

⑤杂交水稻中心的吴俊研究员说,袁老师73岁那一年,大家无论如何也不同意他再骑摩托车下田了,于是,他得到了一本由交管部门颁发的小汽车“特别驾照”,这个“特别”在于只能从院内开到试验田。“有一次,记者采访袁老师,他得意地说:‘我就是喜欢飙车。’我们在一旁就想笑,心想,您那算什么飙车啊!但袁老师就是这样,永远自信爆棚。”

⑥吴俊也曾见过袁老师开会时发火。那是2018年,在讨论一个粮食高产项目指标时,有人提出种植经济效益好的优质稻,有人提出稻田养虾等混养模式,只要收入能折合1200公斤稻谷就算达标。那年已经88岁的袁老师,一听这话就生气了,把本子往桌上一摔,非常严肃地说:“我不同意!到了缺粮的时候,钱管什么用?两个金元宝也换不来一个大馒头。”

⑦湖南杂交水稻中心副主任李莉,原本是一个学油菜的硕士,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专业方向。

⑧2006年5月,马上就要毕业的李莉,正到处投简历找工作。一天,在湖南省农科院杂优中心的办公楼里,袁老师正好迎面走来,这是李莉第一次见到袁隆平院士,还没有回过神来,袁老师就亲切地问她:“你找谁?”“我找工作。”袁老师说:“那到我办公室来吧。”短短十几分钟的英语对话,竟让李莉完成了入职面试。

⑨袁隆平用他严谨的科学态度,把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当成一棵小苗,用心去浇灌、培育。他希望李莉做一个像他那样的人,像他那样热爱种子的人。他对李莉说:“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⑩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记者们含泪拍下了这样的画面:工作人员用轮椅推着袁老师进入会场,已行动不便的他仍记挂着第三代杂交水稻,希望推广的步伐快一些,再快一些。

⑪弥留之际,守在身边的工作人员告诉他,新品种的耐盐浓度达到0.9%,提前两年达标,袁老师听后,用尽生命最后的一丝力气点了点头,然后闭上了眼睛。站在病床前的家人和学生,轻轻地唱起了他一生最喜爱的歌曲《测阳河》:“测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的水路到湘江……”

⑫送别的那一天,长沙花店里的菊花售整,明阳山殡仪馆外排起了长队,足有两公里,三十万人冒雨送先生最后一程。我想起诗人臧克家的那句诗:“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⑬他一生守望稻田,把稻香送给全世界。他憧憬着禾下乘凉的美梦,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希望全人类都吃饱、吃饱、吃好。他以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家国情怀,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1.文章第②段说“我时常被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感动着”,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这些“鲜活的故事”。
2.文章第⑥段是如何塑造袁隆平的人物形象的?
3.作者在叙事中,多次引用他人的转述或回忆来展现主人公的形象。这样安排的好处是什么?
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对甲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以感慨起笔,囊括山水,纵览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声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乙】文中划线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山川之美”,乙文描写了“月色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请分别加以概述。
类型:对比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①宋江道:“休说太师处着落;便是观察自赍公文来要,敢不捕送。只不知道白胜供指那七人名字?”何涛道:“不瞒押司说,是贵县东溪村晁保正为首。更有六名从贼,不识姓名,烦乞用心。” 宋江听罢,吃了一惊,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心内自慌,却答应道:“晁盖这厮奸顽役户,本县内上下人没一个不怪他。今番做出来了,好教他受!”

②何涛道:“相烦押司便行此事。”

③宋江道:“不妨,这事容易。瓮中捉鳖,手到拿来。只是一件:这实封文须是观察自己当厅投下,本官看了,便可施行发落,差人去捉。小吏如何敢私下擅开?这件公事非是小可,不当轻泄於人。”何涛道:“押司高见极明,相烦引进。”宋江道:“本官发放一早晨事务,倦怠了少歇。观察略待一时,少刻坐厅时,小吏来请。”

④何涛道:“望押司千万作成。”宋江道:“理之当然,休这等说话。小吏略到寒舍分拨了些家务便到,观察少坐一坐。”何涛道:“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

⑤宋江起身,出得阁儿,却自槽上了马,牵出后门外去;袖了鞭了,慌忙的跳上马,慢慢地离了县治;出得东门,打上两鞭,那马拨喇喇的望东溪村撺将去;没半个时辰早到晁盖庄上。

⑥晁盖问道:“押司如何来得慌速?”

⑦宋江道:“哥哥不知。兄弟是心腹,我舍着条性命来救你。如今黄泥冈事发!白胜已自拿在济州大牢里了,供出你等七人。济州府差一个何缉捕,带着若干人,奉着太师府钧帖并本州文书来捉你等七人,道你为首。天幸撞在我手里!我只推说知县睡着,且教何观察在县对门茶坊里等我,以此飞马而来,报道哥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若不快走,更待甚么?我回去引他当厅下了公文,知县不移时便差人连夜下来。你们不可耽搁。倘有些疏失,如之奈何?休怨小弟不来救你。”

⑧晁盖听罢,吃了一惊,道:“贤弟,大恩难报!”宋江道:“哥哥,你休要多话,只顾安排走路,不要缠障。我便回去也。”宋江出到庄前上了马,打上两鞭,飞也似望县来了。

⑨再说宋江回到下处,连忙到茶坊里来。只见何观察正在门前望。宋江道:“观察久等。却被村里有个亲戚,在下处说些杂务,因此耽搁了些。”

⑩两个入得衙门来,正值知县时文彬在厅上发落事务。宋江将着实封公文,引着何观察,直至书案边,叫左右挂上回避牌;低声禀道:“奉济州府公文,为贼情紧急公务,特差缉捕使臣何观察到此下文书。”知县接着,拆开就当厅看了,大惊,对宋江道:“这是太师府遣干办来立等要回话的勾当!这一干贼便可差人去捉!”宋江道:“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

⑪时知县道:“这东溪村晁保正,闻名是个好汉,他如何肯做这等勾当?”随即叫唤尉司并两都头:一个姓朱,名仝;一个姓雷,名横。他两个非是等闲人也!当下朱仝,雷横,两个来到后堂,领了知县言话,和县尉上了马,迳到尉司,点起马步弓手并士兵一百馀人,就同何观察并两个虞候作眼拿人。

⑫当晚都带绳索军器,县尉骑着马,两个都头亦各乘马,各带了腰刀弓箭;手拿朴刀,前后马步弓手簇拥着,出得东门,飞奔东溪村晁家来。

1.下列对上面文段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段中何涛要缉捕晁盖,是因为晁盖等人劫取了生辰纳,犯了迷天大罪,太师府特差何观察赍公文捉拿。
B.“内心自慌”说明宋江知道何涛要捉拿的是晁盖,内心为之慌乱,反映出宋江遇事不够镇定,容易慌乱。
C.“押司尊便,小弟只在此专等。”可见何涛十分谦恭,并且对宋江敬重有加,并未设防。
D.文段中多次写到本次缉拿何涛拿的是实封公文,只有知县才拆开看,可见此事机密之至。
2.何涛是宋江的上司,宋江奉他之命捉拿晁盖一行人。请简要分析宋江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做到表面上赢得何涛信任,暗地里又能私放晁盖的。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