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
A.魏律成为秦吏准绳 | B.强制耕战成效显著 |
C.秦国实行以吏为师 | D.抑商思想影响渐广 |
A.限制私人的商业经济活动 |
B.取消一切商业活动 |
C.限制与外国贸易往来 |
D.一切商品均实行专卖 |
A.有利于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 B.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
C.中国人口众多,解决吃饭是首要问题 | D.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
A.表明唐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 B.反映了唐代的抑商观念 |
C.说明传奇成为主要文学体裁 | D.体现了市民的价值取向 |
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 |
B.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 |
C.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 |
D.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 |
A.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 | B.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
C.重本抑末政策的失败 | D.致富成为社会时尚 |
A.其实践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 | B.都是反思当时经济政策的产物 |
C.都强调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 D.都强调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A.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B.结果都增强了各国的经济实力 |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 |
D.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
A.是为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 B.体现了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 |
C.提高了劳动妇女的社会地位 | D.有利于东北经济的均衡发展 |
A.一五计划时期 | B.全面建设时期 |
C.土地改革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A.大庆精神 | B.“两弹一星”精神 | C.长征精神 | D.艰苦奋斗精神 |
A.落实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原则 | B.弘扬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
C.展示了工业建设的辉煌成就 | D.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
A.工业化建设得到群众积极响应 | B.经济建设犯了“左”的错误 |
C.抗美援朝激发了工人爱国热情 | D.科学技术摆脱了落后的面貌 |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 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
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 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
这反映了
A.区域经济实现了均衡发展 | B.国家意志影响区域发展进程 |
C.“八字方针”得到贯彻执行 |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 |
史实 | 结论 | |
A | 1957年,在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30%上升到56.7% |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
B | 邓小平在1984年讲到:“中国……完全采取独立自主的政策。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 中国开始以独立的面貌登上国际舞台 |
C | 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 | 建成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
D | 1993—2019年,浦东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6亿美元提高到2万亿美元。2019年财政总收入突破4300亿元,是1993年11.15亿元的387倍 | 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
A.A | B.B | C.C | D.D |
A.提升不结盟运动的影响力 | B.推动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 |
C.阻止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 D.遏制帝国主义的战争图谋 |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B.求同存异 | C.互不干涉内政 | D.和平共处 |
A.得到了广大亚非国家的认可 | B.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
C.彻底消除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 D.根本上遏制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
A.得到了所有国家的认可 | B.决定国际关系的走向 |
C.契合了当时的时代要求 | D.直接推动了中法建交 |
A.提升中国影响力和话语权 | B.能够解决各国间的一切争端 |
C.正式取代“一边倒”方针 | D.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
A.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 B.摆脱了僵化的意识形态束缚 |
C.体现对国家利益的考量 | D.加速了中苏两国关系的恶化 |
时期 | 我国外交基本战略 |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50年代末 | “一边倒” |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 | “两个拳头打人”(即反帝反苏) |
20世纪70年代初 | “一条线”(即联美反苏)、“一大片” |
20世纪80年代 | 不结盟政策 |
20世纪90年代 | 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 |
2012年以来 |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 |
A.积极参与、巩固政权 | B.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
C.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 D.反对霸权、维护和平 |
A.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代理工具 |
B.近代中国发展和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C.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
D.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权利得以维护 |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 | 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 | 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A.首先在城市取得突破 | B.中心环节是建立各种责任制 |
C.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 | D.普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A.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改革 |
B.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进行改革 |
C.方式是在城市和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D.目的是解放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国民经济 |
A.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性质 | B.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 |
C.奠定了城市改革的基础 | D.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
A.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弊喘 | B.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
C.培育了自由的农村市场 | D.激发了农民的生产潜力 |
A.人民公社体制存在严重弊端 | B.农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
C.农村发展多种所有制的尝试 | D.农村的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 |
A.①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农业合作化运动过急过快 |
B.①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
C.②时间段中国粮食产量上升是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D.②时间段苏联粮食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与中国差距拉大 |
农民纷纷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 安徽小岗村尝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三权分置 |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 | B.改革实质的变化 |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 | 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 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 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
A.产生于17世纪 | B.创立者是牛顿 |
C.核心内容是量子论 | D.建立在日常生活常见低速物质之上 |
A.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 | B.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
C.推动了人的思想启蒙 | D.展现了理性的伟大力量 |
A.标志着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 | B.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 | D.推动了近代实验科学的产生 |
A.直接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到来 | B.使自然科学开始摆脱神学的束缚 |
C.为工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 | D.开创了以实验为依据的逻辑体系 |
A.改变了近代物理学的传统观念 | B.动摇了上帝创世说的根基 |
C.揭示了物体高速运动时的规律 | D.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
A.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科技的发展 |
B.西学东渐推动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
C.东西方社会发展呈现不同的趋势 |
D.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
①人类的科学时代到来 ②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诞生
③现代派开始主宰画坛 ④生产组织形式根本变化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A.《拾穗者》 | B.《日出·印象》 | C.《格尔尼卡》 | D.《自由引导人民》 |
A.《自由引导人民》 | B.《向日葵》 | C.《播种者》 | D.《格尔尼卡》 |
A.新古典主义美术 | B.浪漫主义美术 |
C.现实主义美术 | D.印象画派 |
A.不属于印象画派流派 | B.对艺术认识产生了迷茫 |
C.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 | D.流露出消极悲观的心理 |
A.主题具有非功利化的特点 | B.关注社会现实发泄不满情绪 |
C.揭示了西方人的叛逆心理 | D.利用光学成就描述英雄人物 |
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 |
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 |
C.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 |
D.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 |
A.准确客观地描绘物像 |
B.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 |
C.注重表达画家的主观感受 |
D.注重光与色的明度差别 |
①文学与艺术之间是继承关系 ②文学艺术成就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③科技是文艺发展的唯一动力 ④文学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密切相关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A.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 B.能源需求不断扩大 |
C.垄断资本支配力强大 | D.权力制衡机制遭到破坏 |
A.首先开始于英国 | B.蒸汽机成为显著标志 |
C.产生了垄断组织 | D.主要发生在轻工业领域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B.资本和生产的日益集中 |
C.资本主义工业高速发展 | D.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A.公众舆论左右了政府政策 | B.垄断组织不利于经济发展 |
C.深受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 | 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
公司数量 | 10个 | 30个 | 129个 | …… | 全国总计318个 |
资产平均总额 | 1亿美元 | 5000万美元 | 1000万美元 | …… | 总资本额72亿美元 |
A.经济危机助推垄断组织的发展 | B.科学和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
C.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中心 | D.统一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
A.列强的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 | B.世界各地产品已打入欧洲市场 |
C.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
A.种族歧视观念根深蒂固 | B.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出现 |
C.工人阶级斗争成果显著 | D.国家干预政策应运而生 |
表(单位:百万吨)
年份 | 甲 | 乙 | 丙 | 丁 |
1910年 | 3.4 | 6.5 | 26.5 | 3.3 |
1937年 | 7.9 | 13.2 | 51.4 | 17.7 |
1950年 | 8.7 | 16.6 | 87.8 | 27.3 |
1970年 | 23.8 | 28.3 | 119.3 | 116 |
1990年 | 19.0 | 16.5 | 89.7 | 154 |
A.法、英、美、俄(苏) | B.英、法、俄(苏)、美 |
C.俄(苏)、法、英、美 | D.英、俄(苏)、法、美 |
A.欧美联盟关系裂痕凸显 | B.英国脱欧倾向初露端倪 |
C.美国极力操控欧洲议会 | D.法德两国主宰欧盟事务 |
A.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 B.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正式成立 |
C.欧洲联盟的正式成立 | D.欧元的发行和使用 |
A.欧洲共同体和日本 | B.第三世界力量兴起 |
C.苏联综合国力上升 | D.中国国际地位上升 |
A.美国实力衰弱,寻求欧洲支持 |
B.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国寻求欧洲帮助 |
C.美欧关系恶化,美国力图缓和 |
D.欧洲共同体建立,美国重视欧洲地位 |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
A.欧洲联军和北约源于“冷战” |
B.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
C.霸权主义正威胁世界和平 |
D.美苏在欧洲展开激烈争夺 |
时间 | 人物 | 主张 |
1306年 | 法国外交家杜布瓦 | 为了避免战争,建立“基督教共和国” |
15世纪 | 法国国王亨利 | 建立由欧洲国家君主委派代表组成总理事会 |
1713年 | 法国思想家圣·皮埃尔 | 提出《争取欧洲永久和平方案》,建立“欧洲联邦” |
1932年 | 法国外长白丽安 | “法国和德国和解”,建立“欧洲联邦” |
1950年 | 法国政治家让·莫内 | 将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管理之下,并对西欧其他国家开放 |
A.欧洲一体化开始于中世纪 | B.法国和对德政策上一直主张和解 |
C.欧洲联合的思想早已出现 | D.欧洲一体化是法国人努力的结果 |
A.导致西欧国家的普遍衰落 |
B.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秩序 |
C.促进“万隆精神”的形成 |
D.冲击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
A.档案文献与现场考察结合 | B.口述资料与实地探访互证 |
C.出土简牍与历史文献参校 | D.民间传说与墓志铭文比对 |
A.基本没有历史价值可言 | B.远古先民生活真实写照 |
C.对历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 D.古代史官的如实记载 |
A.历史神话和传说 | B.文献资料 |
C.文物、古迹 | D.专家和学者的著作 |
A.逐渐趋于正确 | B.体现阶级立场 | C.反映时代追求 | D.体现主流观点 |
A.历史认识随时代发展而变化 | B.历史真相还原需要考辨史料 |
C.历史结论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 D.历史解释呈现客观性的特征 |
A.作为亲历者,康有为的记载最为可靠 | B.对历史真相的探究,需要不懈的钻研 |
C.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认识无需达成共识 | D.现代学者掌握更多史料,其研究更为可信 |
春秋时期 | 杞梁是杞国战将,后来在与莒国作战时阵亡。国君准备在野外向杞梁妻表示哀悼,杞梁妻拒绝了。因为按照礼仪,不应该在野外悼念。杞梁妻是“孟姜女”的原型。 |
战国时期 | 齐国是一个鱼盐之地,商业比较发达,休闲文化发达。杞梁妻的故事开始进入歌谣和音乐,由于要传唱,就变成了杞梁妻会唱歌,哭腔都有韵律。 |
两汉时期 | “天人感应”学说盛行,故事发展成为杞梁妻能哭,并感动了天地,连城垣都能够因之而崩塌。 |
南北朝时期 | 北齐大兴土木修长城,人们就把杞梁妻哭倒的城说成了长城。 |
唐朝时期 | 因为对外扩张、滥用民力,老百姓不堪其苦,就把修长城的故事与秦始皇挂上钩,杞梁妻的名字也被正式命名为孟姜女。 |
A.民众价值观深受社会变迁影响 | B.民间传说反映历史发展趋势 |
C.统治者态度决定文学发展走向 | D.民本思想借助传说广泛传播 |
A.现实主义作品的史料价值高于浪漫主义作品,这幅画描绘了土地改革运动 |
B.民间作品往往具有一手史料的价值,这幅年画是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见证 |
C.艺术作品对比研究是捷径,通过与中国传统文人画对比可理清中国绘画脉络 |
D.艺术史的研究要求研究者必须兼具历史学科和专门艺术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储备部分 |
A.加强了君主集权 | B.促进了阶级流动 |
C.消除了门第观念 | D.激化了政治矛盾 |
A.血缘 |
B.门第 |
C.孝廉 |
D.才能 |
A.隋朝唐朝 | B.唐朝明朝 | C.唐朝清朝 | D.隋朝清朝 |
A.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 B.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
C.提高官僚队伍素质 | D.利于统治秩序稳定 |
A.使兴学重教成为社会风气 | B.促进了文化广泛传播和发展 |
C.推动了私学合法地位确立 | D.堵塞了门阀贵族人任的途径 |
A.门阀士族已经消亡 | B.官僚机构重叠庞杂 |
C.统治基础逐步扩大 | D.考试程序日趋完备 |
察举制 | 科举制 |
重视整体素质 | 强调知识才能 |
长官举荐,“他荐” | 自由报考,"自荐" |
“人、门兼美” | “取士不同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窗” |
A.选拔标准由学识才能逐渐演变为世家门第 |
B.选拔方式由地方品评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 |
C.选拔形式趋向自由化,形式日益松散 |
D.体现绝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
项目 |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
考试 内容 |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篇,并问经史实务、政治。 |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 | 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 | D.英国选官制度是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 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 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 B.人民的呼声 |
C.封建制度衰落 | D.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 |
A.腐朽的宋明理学 |
B.拜金逐利的风气 |
C.反动的君主政体 |
D.董仲舒的新儒学 |
A.资本主义价值观兴起 | B.对传统儒学的否定 |
C.对君主专制的质疑 | D.工商并重思想兴起 |
A.理学不利约束道德人心 | B.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 |
C.理学失去传统主流地位 | D.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 |
A.倡导格物致知的修学方式 | B.市民阶层文化诉求发生改变 |
C.理学的心性义理遭到质疑 | D.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开始萌芽 |
A.二者都形成了完整的理论系统,体现了破旧立新的思想解放精神 |
B.经济基础的强弱不同是二者形成不同历史范畴的根本原因 |
C.是否从根本上突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是对二者历史影响评价不同的主要原因 |
D.不能脱离中西具体的历史背景来苛求思想启蒙 |
A.中国社会转型的迟滞 | B.文化多元发展的特点 |
C.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力 | D.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 |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 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 | 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
A.矿业水平提高 | B.商品经济繁荣 |
C.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 D.农业经济衰退 |
A.陆上丝绸之路开辟 | B.柜坊和飞钱的相继问世 |
C.市坊界限严格分离 | D.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 B.理学的影响力逐渐衰微 |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 | 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
A.政府支持社会节日的活动 | B.民俗文化推动商业发展 |
C.政府的抑商政策趋于松弛 | 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
A.人地矛盾比较突出 | B.经商之风非常盛行 |
C.耕读成为社会风尚 | D.职业观念有所转变 |
A.直接体现民间建桥技术更高 | B.可以说明政府主导民生工程 |
C.能够反映政府财税收入下降 | D.侧面反映商贸贩运发展状况 |
路线 | 商品 |
马尼拉到墨西哥、西班牙 | 生丝和丝织品、棉麻织品、瓷器、农产品、工艺品、金属品和珠宝饰物等 |
墨西哥到马尼拉、中国 | 银元、番薯、玉米、马铃薯、花生、烟草等 |
A.深刻影响了明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
B.加剧了明朝政权的衰落 |
C.将明清时期的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D.推动了银本位制的确立 |
1875年《申报》 | 文人当“效思于农工商贾之事” |
1875年《申报》 | “西人之为商为工农者,固无不兼习文字也。” |
1881年《万国公报》 | 农夫“用其力于植树之法、机器之耕,则利益广矣”。 |
A.社会分工日益精细 | B.农商皆本成为共识 |
C.工商致富备受推崇 | D.职业观念发生变化 |
A.剪辫易服 | B.计划供应 | C.收看电视 | D.网上购物 |
A.婚姻习俗的变革 | B.传统观念的更新 |
C.交通方式的革新 | D.人际关系的淡泊 |
A.烦琐而传统 | B.叛逆而不轨 |
C.简约而文明 | D.铺张而浪费 |
A.反映了婚姻自由已成为时代风尚 | B.倡导将婚姻主导权转归子女 |
C.有助于缓和新旧婚姻观念的冲突 | D.宣传婚礼应由烦琐走向简约 |
A.留学生尚不敢改变自己的思想 | B.中国农村封建势力仍根深蒂固 |
C.新式服装的传播依然步履维艰 | D.新式服装成为新势力的标志 |
南唐 | 宫嫔窅娘纤丽善舞。后主作金莲,高六尺……令窅娘以帛缠足……素袜舞云中,回旋有凌云之态,由是人皆效之。—陶宗仪《辍耕录》 |
北宋 | 理宗朝,宫人束脚纤直,—《宋史》 |
元朝 | 想女真蒙古初入中国,士大夫多不愿与联婚,群趋缠足。—姚灵犀《采菲录》 |
明朝 | 缠足进入兴盛时期,并在各地迅速发展。—赵继鼎《明史》 |
A.市民阶层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 B.统治阶级喜好影响社会习俗 |
C.缠足因宋代理学出现而兴起 | D.“金莲崇拜”的主要原因是外族入侵 |
年份 | 步行 | 人力车 | 马车 | 轿子 | 脚踏车 | 汽车 | 公共汽车 | 有轨电车 |
1889 | 11770 | 6984 | 544 | 9 | 0 | 0 | 0 | 0 |
1926 | 50823 | 14600 | 0 | 0 | 3459 | 3764 | 172 | 922 |
据此可知,从晚清到民国的上海
A.社会生活水平遍提高 | B.社会生活观念发生变化 |
C.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立 | D.社会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
A.已认识到落后根源 | B.重体轻文蔚然成风 |
C.救亡自强愿望迫切 | D.呼吁实施分科教育 |
A.救亡图存需要 | B.传统观念影响 | C.学习兴趣一致 | D.组织者的要求 |
①私学产生 ②书院制度的建立 ③学在官府 ④京师大学堂的创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③①②④ | D.①②④③ |
A.大力弘扬民主科学理念 | B.旨在实现思想与文化的革新 |
C.动摇了儒学的传统地位 | D.推动了民众觉醒与社会进步 |
A.否定传统教育 | B.倡导民主科学 |
C.提高国民素质 | D.抨击军阀割据 |
A.推动清末新政的深入开展 | B.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
C.培育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 | D.促使中国体育与世界接轨 |
时期 | 科目 |
京师女子师范学堂 (1913年) | 修身、国文、格致、家事、裁缝、手艺、地理、历史、教育、图画、算学、音乐、体操 |
北京女子师范学校 (1916年) | 修身、国文、读经、家事、缝纫、手工、地理、历史、教育、图画、数学、乐歌、体操、园艺、习字、法制经济、化学、博物、物理、英语 |
A.民主科学成为价值追求 | B.学习内容反映男女平权 |
C.科目设置体现五育并举 | D.教育理念提升女性地位 |
A.体育往往被赋子特殊意义 | B.发展体育可以张扬国威 |
C.人民体育体制的逐步确立 | D.体育的功能被充分挖掘 |
A.加强地区经济合作 | B.以机器工业取代传统工业 |
C.发展地方特色产业 | D.利用本地实业救国的氛围 |
A.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 B.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
C.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瓦解迅速 | D.政府政策支持,贸易条件优惠 |
A.鸦片战争的影响 | B.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A.资本主义的萌芽 |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
C.爵位制度的创设 |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
A.加强了对酿酒行业的管理 | B.增强了民族酒业的发展信心 |
C.抵制了列强在华投资酒厂 | D.确立了民办企业的主体地位 |
A.民族工业受到外资企业的排挤 |
B.南方与北方经济趋于平衡 |
C.近代工业逐渐向内陆地区扩展 |
D.中国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
年代 | 工业部门 | 投资中心 |
19世纪40-60年代 | 船舶修造业 | 广州、香港、上海 |
19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期 | 出口加工业(包括丝、蔗糖、牛皮、棉花等) | 汉口、九江、福州 |
19世纪80-90年代中期 | 丝出口加工业、军事工业、制糖工业、公用事业(煤气、供水等) | 上海、天津、香港、南京,福州、武汉 |
A.投资主体是民族资本家 |
B.投资中心仍限于东部沿海地区 |
C.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
D.投资布局根植于近代社会环境 |
西方主要国家在天津开办洋行的情况
国名 | 1905年 | 1906年 | ||
洋行数 | 员工数 | 洋行数 | 员工数 | |
美国 | 2 | 285 | 4 | 390 |
英国 | 32 | 500 | 60 | 1500 |
德国 | 29 | 387 | 52 | 518 |
法国 | 14 | 242 | 21 | 250 |
俄国 | 6 | 124 | 6 | 104 |
日本 | 60 | 1838 | 72 | 1914 |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 B.日本成为欧美列强在津角逐的劲敌 |
C.清末“新政”取得巨大成果 | D.一战影响了欧美在津洋行数量增长 |
A.国民革命的发展 | B.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C.土地革命的开展 | D.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 D.赢得反“围剿”斗争 |
A.共同的阶级立场 | B.共同的思想认识 |
C.共同的经济立场 | D.共同的政治目标 |
A.体现了对国民革命的反思 | B.反思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
C.推动了大革命新高潮到来 | D.认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先锋力量 |
A.促进近代前期中国农业发展 | B.推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
C.加速辛亥革命高潮的到来 | D.激发民众参加国民大革命 |
A.旨在推动工农武装割据 | B.配合了解放区土地改革 |
C.开辟了民主革命新道路 | D.推动了国民革命的进程 |
A.都表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B.都具备反帝反封建的特征 |
C.都有统一的民主革命政权 |
D.都体现无产阶级的先进性 |
A.反映了寻求救亡之道的时代主题 |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最终胜利 |
C.体现了中共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 D.促进了中华民族意识的形成 |
材料一 1900年苏州叶圣陶6岁,入私塾,习《四书》《五经》,熟知《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诸条目。私塾先生根据《诗经·小雅》上的“秉国之均(钧)”给他起了个号,叫“秉承”,即掌握治理国家枢纽的意思。据叶圣陶回忆:“我上小学的时候,列强瓜分中国的局势已经摆开。章伯寅先生教育我们说,要爱国就得先爱乡土,晓得乡土的山川大地、名人伟业。每逢礼拜天,我总与同学在一起,或聚于园林,或聚于茶馆,谈苏州的人物地理,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顾亭林奉为楷模。”
——摘编自商金林编《叶圣陶年谱》
材料二 小学里每天有时事报告,国内外发生的新事情随时汇集到小心灵里。他们除了劝课和游戏之外,还关心中国前途的命运,辛亥以前的中学生大多数没有看报的习惯,现在可不同了。他们要忙里抽暇,看一看新近的报纸杂志,世界转变成什么样了,每一转变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儿童、少年与二十多年前的比较,大不相同了,识见的范围变得非赏宽广﹔自己意识到是个中国人;知道中国人与世界各地的人有关联;相信中国人有与世界各地的人并存于世界的权力,这个权力绝对不容侵犯。总之,这种解语汇合成中国拾起失来的基本力。
——摘编自叶圣陶《时势教育着我们》(1936年)
(1)据材料一指出影响少年叶圣陶成长的教育教材,并说明其所起的浸润作用。
(2)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青少年所具有的现代思想意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材料 郑板桥,清代杰出的艺术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他从小生长在农村,历经康、雍、乾三代,郑板桥提倡“文必切于日用”“笔墨之外有主张”,反对“解释古人之唾余”。他说:“千古好文章,只是即景即情,得事得理”固不必引起断律。”郑板桥一生最爱兰、竹、石,其画构图简单。主题鲜明,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他尤喜画竹,曾在一幅画上题诗说:“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的诗画极富生活气息,深受时人喜爱。他晚年靠卖画为生,曾题诗云:“画竹多于买作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秋风过耳边。”
——摘编自白寿彝里总主编《中国通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材料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文以载道”。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
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他所说的“义”,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唯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韩愈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
材料 梁启超一生著述甚丰,对中国古典历史的研究颇深,对西方历史哲学也有涉猎。他著有《中国历史研究法》等学术文章,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旧史学,他批评史学家将历史写成“帝王将相的家谱”和“墓志铭”,是“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知有个人而不知道有群体”。但是他又认为历史由英雄人物推动,“人群进化,阶级相嬗,譬如流水,前波后波,相续不断,故进步无止境”。在这一过程中,“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他还指出:“世界者何?豪杰而已矣,舍豪杰而无世界。”在流亡海外期间,他创办《新民丛报》,提出著名的“新民”一说,“新民”本是儒家经典《大学》中的重要概念,梁启超借用时更强调对社会、个体的革新之义。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社会观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的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作用。
材料 陈虬(1851—1903年),浙江温州乐青人。自幼勤奋好学,自学成才。从17岁起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售,至30岁始留心经世之学,广泛阅读西欧新书译本。中法战争爆发后,写成《报国录》,开始倾向维新。1889年中举人,第二年入京会试落第后,南下经山东,向山东巡抚张曜上书自荐,献《东游条议》,主张“创设议院以通下情”。1896年底,在温州创办《利济学堂报》,刊载了部分医学讲义和论文。先后培养了三百多名中医师,对满足群众的医疗要求,促进中西医相结合以及提高中医的理论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虬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虬体现的时代精神。
材料一 英国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是西欧从传统迈向近代社会时期的思想巨人,他在近代科学方法和自然哲学的探索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有别于亚里士多德的归纳法,认为应该把尊重事实,搜集和确定事实作为“归纳法”的第一步。培根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思辨哲学,他指出“所谓知识在于实践中能够具有一定的效用,功用是实践的根本属性。”他把经验观察、事实依据、实践效果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人类征服和占有自然的重要手段。亨利.沃登爵士称他为现代“科学之光”。
——摘编自丁立群等《技术实践论:另一种实践哲学传统》
材料二 顾炎武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潮的代表。梁启超对顾炎武的治学方法推崇备致,认为“贵创”“博证”“致用”是顾炎武学术研究究方法的精华。顾炎武在治学过程中反对一味模仿古人,提倡独力创新,将“独创理论还原于人事的日常经验才可知其正误”。顾炎式做学问反对玄学、理学之清谈,主张探索“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的学间,引古著今,注重用学到的知识或自己形成的理论来解决一些社会实际问题,提出了“学以致用、“明道教世"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学者的“济世情怀”。
——摘编自威福康《论颐炎武治学方法的儒家精神与哲学意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的异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学术思思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培根与顾炎武学术思想不同的历史价值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年),1932年参加总统竞选,提出了实行“新政”口号。竞选和执政期间,政敌们常用他的残疾来攻击他,但是他总能以出色的政绩、卓越的口才与充沛的精力将其变成优势。竞选时他说:“一个州长不一定是一个杂技演员。我们选他并不是因为他能做前滚翻或后滚翻。他干的是脑力劳动,是想方设法为人民造福。”依靠这样的坚忍和乐观,罗斯福终于在1933年击败胡佛,成为美国总统,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的风暴席卷美国,到处是失业、破产、倒闭、暴跌,到处可见美国的痛苦、恐惧和绝望。罗斯福却表现出一种压倒一切的自信,他在宣誓就职时发表了一篇演说,告诉人们:我们唯一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新政”抛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实行赤字财政,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来刺激经济,从经济危机的深渊中挽救了美国。罗斯福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阵营的重要领导人之一,积极推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二战后他又对塑造战后世界秩序发挥了关键作用。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美国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总统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总统的优秀品质。
材料一 阮籍(210~263),出身世儒之家,自幼研习儒学,有济世之才志。曹魏末年,曹魏宗室与司马氏集团的斗争日趋白热化,大批名士在司马氏的政治清洗中丧生。阮籍不满现实又恐祸患上身,于是采用“至慎”的态度,“口不臧不物”,又常以醉酒不与世事。日益崇尚老庄之学,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幻想回到没有“君德礼法”的“无君”社会。渐成玄学名士,与嵇康等人并称“竹林七贤”。他任情废礼,在司马昭举办的宴会上箕踞而坐且放声高歌,又有母丧不哭照常下棋饮酒吃肉等惊世骇俗的举动。迫于压力,先后担任司马氏父子的属官,追求“禄仕而已”,但亦有对时事的忧悲与诸多政事的参与。阮籍在母亲生前“性至孝”,母亲亡故时虽不拘孝子之礼,但接连长号吐血并以孝子闻名。
——摘编自高晨阳《阮籍评传》等
材料二 何晏、阮籍素有高名于世,口谈浮虚,不遵礼法,尸禄耽宠,仕不事事。
—— [唐] 房玄龄等《晋书·裴顧传》
材料三 阮公才器宏广,亦非衰世所容。……若率其恒仪,同物俯仰,迈群独秀,亦不为二马(注:指司马懿、司马昭等人)所安。故毁行废礼,以秽其德,崎岖人世,仅然后全。
——[南朝]沈约《七贤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阮籍思想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两则材料对阮籍不同认识的原因。
材料 明治以前,受朱子学影响,日本思想界多批判王安石及其新法。明治时期,日本对王安石的关注提升。有人认为,当时日本国势与赵家相类,外患不在辽夏之下。后来,随着国家主义思潮膨胀,思想界对王安石的评价发生根本变化,赞扬其辅佐神宗,务在富国强兵。有人将宋神宗比拟为振兴王权、宣扬国威的路易十四,将王安石比作法国重商主义的典范范柯尔贝尔。更有留学西欧的学者引王安石为知己,认为其经济政策一改中国传统的退守主义,变为扩展财源的积极主义;取市易、青苗、均输等干涉主义手段,使国家握有利权;义取之以道,兴实利与人民,令国民不被其害。破空前古,正与当时泰西经济观念相同。
——摘编自张呈忠《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王安石变法研究》等
(1)据材料概括说明明治时期日本思想家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以上认识产生的原因。
材料 日本社会的四个等级:士、农、工、商
思考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其中“士”包括哪些阶层?这一阶层在19世纪初期受到冲击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
材料二 今介甫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
材料三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
——据《重大历史改革回眸》
(1)上述材料与哪几次改革有关?
(2)对材料二的观点提出你的看法。
(3)你认为上述改革哪一次最为成功?说明理由。
材料一 市易法有“平物价,通有无”、“抑兼并”的初衷,但机制的实质恰是减少商品流通量,剥削商人,将商人的利益“归之公上”.……作为王安石发展商业的一项长期政策,政府财政的压力迫使市易法走向商业垄断的官营道路。大规模的官营垄断必然是低效率的,官营垄断如要运营下去,就不能亏本,就只能依靠超经济的行政力量剥削消费者和商人,进而造成整个社会经济处于低水平
——周筱赟、陈志广《解析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
材料二 由于日本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军事工业又占有极大的比重,加之经营庞大的国营企业经常亏损。1880年,明治政府决定将以国营企业带动和示范的方针改为“处理”国营企业,扶植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方针。……明治政府“处理”国家工矿企业,价格极为低廉,实际上几乎等于无偿转让。
——王铭《“殖产兴业”与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王安石推行市易法的目的。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治政府扶植私人资本主义的原因及其主要措施。
(3)综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官(国)营经济弊端的整体认识。
以余所见宋太傅荆国王文公安石,其德量汪然若千顷之波,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其见废者,又大率皆有合于政治之原理,至今东西诸国行之而有效者也。
——梁启超《王荆公》(1908年)
明治政府认为强有力的经济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因此兴建了现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支撑了工业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政府将其大部分企业出售给和政府官员关系密切的私人投资者。……到了20世纪初,日本进入了主要工业化国家的行列。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请从经济角度举两例说明“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梁启超称赞王安石的原因。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20世纪初日本实现工业化的原因。
材料一 青苗法者,不过一银行之业耳,……而银行之为业,其性质乃宜于民办而不宜于官办。但使国家为之详定条例,使贷者与借者交受其利而莫能以相病,……而不必直接与人民相贷,则其道得之矣。……在当时,人民既无有设立银行之能力,而举国中无一金融机关,而百业多是凋敝。荆公能察受敝之原,而创此法以救治之,非有过人之识力而能若是耶?
——梁启超《王荆公》
材料二 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对于“青苗法”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青苗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张之洞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材料一:商鞅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 ……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于制度创新》
材料二:对孝文帝汉化问题,史学界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观点一 | 拓跋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自觉的、坚定的比较彻底地推行汉化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他的以封建化为实质的汉化,是一种使少数民族文明化的进步的历史运动。 |
观点二 | 孝文帝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人的繁缛腐朽,吸收的多是汉文化的糟粕,丢掉的却是拓跋族的勇武质朴的特点和长处,因此是迂腐的汉化。 |
——摘编自景有泉《近年来北魏孝文帝改革研究综述》
材料三:为了解决当时的“积贫”问题,王安石的指导原则是“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就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和促进中小工商业者发展,从根本上巩固并扩大税源;强迫逃避税负成性的大地主大商人和特权阶层多交税费,强迫原来不承担差役的市民、未成丁、单丁、女户、佛寺道观和官员家庭交纳免役钱。
——摘编自姜锡东《“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得失》
材料四: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内外交困的清朝政府对其经济政策作了调整。核心是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清政府在采取措施维持、改造和扩张国家资本的同时,也放宽了对私人资本的限制,鼓励和允许他们在一些领域中的发展,个别的还给予一定的资助与扶持。
——摘编自徐卫国《论甲午战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革不合时宜的旧制度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孝文帝汉化问题的认识。
(3)指出材料三中王安石变法是如何解决“积贫”问题的。
(4)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经济政策调整与王安石变法的相似之处。
材料一:(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字介甫)素刚直,每议事于人主前,或与朋友争辩于私室,不少降辞气(不能说话柔和,气色温和),视斧钺鼎镬无如(不畏强势,不怕得罪人)也。……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不便者,介甫辄弗色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
——引自《宋史·孙固传》
材料二:依照当时情况,王安石的新政,一面既忽略了基本的人的问题,一面又抱有急功速效的心理。在国内新政全无头绪的当日,却同时引起边衅,对外便开疆用武。因此更是加意聚敛,而忽略了为国家的百年长计。
——引自历史学家钱穆《国史大纲》
(1)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则史料的主要观点,并评价两则史料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
材料三:
明初设养济院收孤苦无靠者,按月发口粮。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清代的法律有关于社会救济的规定,主要有灾荒救济,高龄老人养赡,设栖流所以收养流浪贫民,孝子节妇贫苦者救济,贫穷读书人救济等。
——摘自邓云特《中国救荒史》
材料四:
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2)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中国明清时期救济制度和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的相同点。
材料五:
“体育”最初产生起自于“教育”一词,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专门领域。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为争夺领地兵戎相见,军事训练促进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发展,角力、体操等曾被列为教育内容,促进了古代奥运会的产生。14、15世纪以后,人的自由和人的价值以及平等观念的提出,开启了普及教育的大门。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爱弥尔》一书,他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尔进行身体的养护、培养和训练等身体教育过程。
18世纪以后,生产力巨大发展,社会财富增加,传统体育文化不断发展,现代竞技运动的公平原则和规则精神确立。
19世纪中叶,清政府在兴办的“洋学堂”中设置了“体操课”。学校体育的内容也从单一的体操向多元化发展,课堂上出现了篮球、田径、足球等。20世纪初,我国大批留学生东渡去日本求学,“体育”一词引进到中国。
二战后,全球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革,大众娱乐休闲产业日益发展,现代体育成为时尚性的大众消费文化。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重大契机,中国政府加大投入,大力推动全民健身活动,人民群众体质不断提高。
(3)依据材料五,结合所学,以“体育的发展”为主题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论证和分析逻辑清晰;总结归纳准确完整)
材料 租让制是列宁首先制定并亲自领导苏维埃俄国加以实践的对外经济制度。1920年11月之后,列宁在其报告和文章中阐述了租让制的理论与原则。他认为,不实行租让,苏俄就不能实现经济发展的纲领和国家电气化。只要苏俄掌握着所有国营企业,那么租让是没有什么可怕的。租让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同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承租人对企业只有经营权或使用权。承租人将按照合同规定,得到一部分产品作为报酬,并有权运出国外。政府对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承租人要给予优惠和补偿,保证不会单方面改变合同条款,保证承租人投入企业的财产安全。
——摘编自杨运中《列宁租让制思想研究》
(1)据材料概括列宁所制定的租让制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制定租让制的目的。
苏联的粮食产量长期达不到革命前最高水平……他们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七卷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主义实践,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遭受挫折的教训。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思考:列宁和斯大林领导时期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有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能获得哪些启示?
材料 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
——摘编自《列宁全集》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强攻”“围攻”所对应的政策,并分析其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苏俄工业上“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措施。
材料一 1921年10月列宁说:“今年春天,我们实行了新经济政策,退回到采用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手段、经营方式和经营方法,这种退却是否已经够了,以至可以停止退却而开始准备进攻呢?”列宁说:“我们还退得不够,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与“退却”提法相应,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基调还常有“喘息”“改良”等。如“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后,如果取得胜利的国家经过极度紧张的斗争,其实力显然不够革命手段来实行某种过渡,那么改良……还是一种必要的合理的喘息时机。”
——摘自李浩《论列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退”“进”提法之差异和后果》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新经济政策“退却”“喘息”“改良”的表现,并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二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一开始所定基调即是“发展”“前进”。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在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来的。1980年5月,邓小平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当经济改革首先要从经济调整着手时,邓小平在1980年12月又着重强调:“我们今天的调整不是后退,而是前进。”此后,“发展”“前进”的基调始终贯穿于邓小平的讲话之中。
——摘编自李浩《论列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退”“进”提法之差异和后果》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和邓小平改革基调的结果,并对这两种改革基调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 1921年10月,列宁在《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的报告中说:“我们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正在于,我们……开始作战略退却:‘趁我们还没有被彻底打垮,让我们实行退却,一切都重新安排,不过要安排得更稳妥。’”同年12月,列宁再次论述首道:“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先锋队无产阶级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1922年列宁总结道,“新经济政策的真正实质在于:第一,无产阶级国家准许小农生产者贸易自由化;第二,对于大资本的生产资料,无产阶级国家采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叫作‘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系列原则。”
——整理自《列宁全集》
材料二 从1953年起,赫鲁晓夫开始对义务交售制进行变革,提高收购价格量,1953年起,国家放宽对农牧业的生产管理,只下达国家收购各类农畜产品的数量指标,农庄有权自行安排生产,并采取措施扶植和鼓励个人副业的发展,通过改革,苏联的粮食产量明显增加。肉类、奶类的生产也大幅增加。赫鲁晓夫还采取了合并集体农庄的政策,把大批集体农庄改组为国营农场。1958年赫鲁晓夫一反常态,他认为“保留大块宅房园地和私有牲畜,就成了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道路上的严重障碍”,因而采取许多限制措施。1964年与1958年相比,除了水果和浆果有较大增长(24%),蛋和蔬菜有一定增长外,其余农畜产品的产量都大大下降了。苏联农业落后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放。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退却”在农业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列宁是从哪些角度来阐释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的?
(2)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与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在目的方面的异同。
材料一 1921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征收粮食税的相关法令。其中明确规定粮食税额要视具体情形来定,对于税收之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所有,他们可以运用粮食进行物品的交换。列宁同时指出:“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必须全力抓住的环节’,紧紧‘抓住’这个环节,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关系的基础。”此后,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被取消的大型交易市场得到恢复,成为群众性大规模进行商品周转的场所。在恢复市场的同时,列宁对私人资本主义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并且又结合了俄国当时的具体形势,提出国家资本主义主要包括租让形式、小企业合作形式、国家代购形式以及租借形式。
——整编自刘亚琼《列宁新经济政策及其启示》
材料二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国内出现的许多新景象,使不少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产生疑虑和抵制,党内高层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也不一致,列宁对这些情绪也不能不顾及,并在客观上对他形成“压力”,加上他脑海里本来就存在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他也惧怕这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带来的变化,会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这就使他的认识时而出现反复。1922年3月,列宁就出乎意料地宣布“停止退却”。
——整编自周尚文《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
(1)根据材料一,概况苏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在斯密看来,所谓“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是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而坚持的一种理论的和政策的主张。……其原则就是“自由放任”——国家不仅对内要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自由发展,对外贸易也要绝对自由;既反对重商主义的垄断政策,又反对它一贯鼓吹的限制政策。为了实现这种经济的自由,工业资产阶级也必须进行政治斗争,参与国家政权,直接促进这种理论转化为国家的经济政策。
——韩忠富《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与英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从理论上讲,列宁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前一直赞成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的观点。列宁早在1906年就提出:“只要还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都无法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建立起大规模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一切土地、工厂、工具都转归工人阶级所有,才可能消灭一切剥削。”这里可以看到,首先明确提出“计划经济”的是列宁。……但在实施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在商品等问题上的看法则有了很大改变,他认为,新经济政策就是要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
——陆南泉《斯大林经济体制模式形成原因再思考》
材料三 总之,战后西方的政客、官员和许多企业家因为这种或那种原因都认为,根本不可能重新实行自由放任和旧的自由市场制度。即使那些致力于经济和政治自由主义的政府也可能用以前被当作“社会主义”加以排斥的方式来进行经济运作。例如,在1945年—1946年间,为实现法国工业经济的现代化,法国制定了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经济计划。根据资本主义混合经济来改造苏联经济思想一定会产生某种效果,在1950年—1979年间,此前处于停滞状态的经济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能更好地成功追赶美国的生产力,甚至超过了德国。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所进行的“政治斗争”,并概括英国为打破重商主义传统实现贸易自由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列宁主张“计划经济”的目的。结合所学,分析列宁在商品等问题上看法改变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法国战后经济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其特点。综上所述,谈谈你的认识。
经济改革是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6条(a)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产量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商定售予该生产者以数量不超过其前一收获年度所减产量的棉花。……
第8条为了实施所宣布的政策,农业部长有权:
(1)通过与生产者达成协议或其他自愿方式,规定任何基本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减少其供销的产量,或二者并减,并规定与此有关的地租和津贴报酬,按照农业部长认为公平合理的数额,从供此项报酬的款项中支付……
——摘自罗斯福新政《农业调整法》
材料二列宁从俄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行新经济政策,培育农贸市场,逐步引导农民走合作社的道路。邓小平沿着列宁的思想,首先在农村推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商品经济,从而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样,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有机结合起来,适应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
——摘自刘秀红《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之比较》
材料三邓小平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概括材料一中罗斯福调整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从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分析其措施的目的。
(2)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的理论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延伸和发展,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农业为例说明这一观点。
(3)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观点的理解。
图 1850年大不列颠工业地图(局部)
表 1780年至1851年英国出口增长
年份 | 总出口(百万英镑) | 名义 GDP(百万英镑仅计英格兰) | 工业品在工业产品中的比重(%) |
1780 | 8.7 | 116.6 | 25 |
1801 | 28.4 | 230.9 | 40 |
1831 | 38.9 | 372.4 | 49 |
1851 | 67.3 | 505.5 | 69 |
——以上材料摘自(英)乔尔·默克儿《启蒙经济:英国经济史新论》
综合以上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萨拉●古德(8岁)证言:我是高沃煤矿的矿坑通风口值班工人。...我早晨4点钟,有时3点半就起来,5点半以前出门。....有时清晨上班时,我非常瞌睡。
——《议会文件》1842年
上面的图文资料反映了英国的童工问题,请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重建历史事实,并予以证明。
材料 (英国)在19世纪,以营利为目的的流行书籍和报纸大量增加,1816-1838年报纸的销量增长了33%,1836--1856 年又增长了70%,而1856- -1882年的增长率高达600%。在19世纪早期,调查者们发现在被调查的200个工人家庭中至少有60个妇女有固定阅读的习惯。而随着19世纪的推进,商业性的职业体育比赛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消遣活动,如赛马、足球、板球等。
——长沙大学学报第24卷第3期
根据材料,提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
材料 下表是英国两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制度建设情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简析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发展。(要求:明确列出论题,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据充分,表述清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以“近代交通"为主题,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下面是某版《世界史》一书中有关“工业革命”内容的目录摘编。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两条修改建议(可以改动目录,也可调整或增加目录),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材料 18~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 事件 | 时间 | 事件 |
1785年 | 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问世 | 1904年 | 日俄战争爆发 |
1841年 | 三元里人民抗英 | 1914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1853年 | 佩里舰队驶入江户湾 | 1919年 | 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
1857年 | 米勒完成《拾穗者》 | 20世纪20年代 | 纽约哈莱姆区成为有名的贫民窟 |
1861年 | 沙皇签署“二一九法令” | 1931年 | 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
1888年 | 湖北织布局创办 | 1945年 |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
1903年 | 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 | 1946年 | 第一台通用计算机在美国诞生 |
从材料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
材料 17一20世纪部分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 事件 |
17世纪 | 1651年英国颁布《航海条例》,实行贸易保护 |
18世纪 |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工业革命开始; 1776年,英国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倡导自由生产、自由贸易 |
19世纪 |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工人阶级开展宪章运动; 1854年,外国的商船被准许从事英国沿海的贸易,《航海条例》的限制完全取消; 19世纪60、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57年印度爆发民族大起义,后被镇压 |
20世纪 | 1933年美国罗斯福推行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模式确立; 二战期间,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二战后,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在苏联进行改革; 20世纪70、80年代,美英等国纷纷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
从上表中提取三条相互关联的信息,确定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