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湘教版(2003)|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其坐。至市,而忘操。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下面加点的“度”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①标准,限度    ②衡量    ③计量长短的标准或工具
先自其足 _________  吾忘持_________   宁信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字“之”共出现五次,任意选择其中的两处,说说“之”的词性和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吧。阅读寓言故事,完成练习。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要从魏国到楚国去。楚国明明是在魏国的南边,可这个人却乘着车一直向北走。

路上有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要向南走。你这样走,方向不对。”

那人回答说:“不要紧,我的马好。”

“不管你的马多好,朝着这个方向走,是到不了楚国的!”

“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很多。”

“路费再多,也到不了楚国呀!”

“那也不碍事,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

那个要到楚国去的人,依仗自己条件优越,始终认识不到错误,还是坚持错误的方向,继续向北走去。其实,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个人要从____________去,楚国在魏国的______,他却一直向_____走。
2.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有三个理由,一是认为自己的马很好,二是认为自己________,三是认为车夫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条件越好,就会离他要去的楚国越远”?请在正确答案的序号上打“√”。
A.他始终坚持错误的方向不改正。B.他的马跑得太快了。
C.他不知道楚国在什么地方。D.他弄不清楚东南西北。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
B.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C.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自以为是。
D.无论做什么事情,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头,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
5.你还积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请把题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注①遽:急忙,立刻。②契:用刀刻(记号)。③惑:愚蠢,糊涂。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江者 ________
(2)其剑自舟中于水 ________
(3)求剑若 ________
2.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  )
A.看风使舵B.见机行事C.随机应变D.墨守成规
3.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
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崔是夫子家禽。”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惠”在这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而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文中的“家禽”和现在的“家禽”意思一样。(______)
(2)文中的“夫子”是指年老的人。(______)
(3)这则文言文是周绕“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写的。(______)
(4)这则文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______)
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B.孩子与孔君平针锋相对,生硬的态度让孔君平哑口无言。
C.孩子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表现了应有的礼貌。
D.孩子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也不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练习。

晋朝有一个名叫乐广的人,性情恬淡,非常好客。他有一个朋友经常到他家去喝酒、聊天。

可是有很长时间,不见那个朋友来家里做客了,乐广很思念他,便前去看望。来到朋友家后,只见朋友卧病在床,样子很是憔悴。他关心地问道:“你怎么病成这样啦?好些了吗?”朋友有气无力地回答说:“上次去你家做客,我刚端起酒杯喝酒时,就看见酒杯中有条蛇,心中便十分厌(  )。可是当时有好几个朋友在,不便说出,也不好不喝,只(  )硬着头皮把酒喝了下去。回家之后,总觉得(  )心,不知怎么就病倒了。”

乐广觉得奇怪,想来想去,终于记起在他家的墙上挂有一张弓。他料想这位朋友所说的蛇一定是弓(倒影 倒映)在酒杯中了。看完朋友,乐广便回家了。为了医治朋友的病,乐广在原地置酒招待朋友。当乐广把朋友请来时,便扶朋友坐在那天喝酒的位置上,斟上满满的一杯酒,(崇敬 恭敬)地请他喝。朋友连连摆手说:“杯里有蛇,我不喝!”这时,乐广哈哈大笑,指着墙上的弓说明了原委,朋友豁然明白,眉头舒展,疾病顿时痊愈。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用来比喻疑神疑鬼,妄自惊慌。(有删改)

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2.用“\”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3.朋友得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其实这蛇是_________。乐广用____________的办法治好了朋友的病。这真是“心病还须________,解铃还须__________”。
4.和“杯弓蛇影”意思相近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1.这篇文言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的字:弗:_____立:_________
3.“其人弗能应也”用一个四字成语形容是__________。“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如你是这位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莫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众皆笑之。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______________
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
4.请用“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回答问题。

疑邻窃斧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

1.解释下列画线的词语。
(1)其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谷而得其斧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吾忘持(_____)  A.量长度  B.量好的尺码  C.长度  D.温度
(2)归取之(_____)  A.反正  B.反转  C.相反  D.同“返”,返回
2.“何不试之以足? ”这句话是一个(  )。
A.反问句B.陈述句C.疑问句D.否定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等到回来时,街市已关门了,于是他没买到鞋子。
B.等到回来时,街市仍开门,所以他买到了鞋子。
C.等到鞋子的老板回来,他才买下了鞋子,回去了。
D.到了街上返回来,街上已不再卖鞋了,他只好买了袜子回家。
5.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
A.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B.我们不能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C.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D.做事要坚信真理,不能轻易改变。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解释加点词。
(1)之曰       誉:__________   
(2)楚人有盾与矛者 鬻:__________
(3)物莫能也 陷:__________ 
(4)其人能应也 弗: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