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

月迹(片段)

【片段一】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

【片段二】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变的。

1.用“——”画出片段一中直接描写我们心情的句子。
2.联系片段填空或选择填空。
(1)片段一描写镜中之月:先是白道儿,再是(       ),渐渐地爬高了……最后(       )。准确而又生动地写出了月亮形态的变化,主要运用了(       )态描写的手法。
(2)片段二作者把满院的月光与(       )和(       )联系起来,既形象,又有色彩,这样细腻的静态描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月光的(①恬静柔美   ②轻柔舒缓)(用“√”标示正确的)的特点。
3.片段一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溜”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
4.读片段二画横线的句子,说说“我们”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正确的一项是(       
A.好奇心强     富有想象力B.观察力强     疑心重C.调皮可爱     活泼好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深夜,一辆长途客车在贵州的深山中抛锚了,巨大的暴风雪一次又一次向旅客肆虐过来。很多人在想:要是这时,有一团温暖的火那该多好。

②终于有一束手电扫了过来,车上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地惊呼起来。来人是一个打扮非常普通的老人,他的背上还有一个篓子,里面是热腾腾的馒头。

③老人开了门,老人把篓子放在车上,他指着车前不远处说,那里就是他的家,他真诚地邀请车上的人到他家去。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车上没有一个人起身,老人( )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还是沉默。老人只好把篓子放下,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④这时车上的温度已经是零下五度,热腾腾的馒头正在(        )变冷,有一个小男孩起了身,但迅速被身旁的母亲拉了回来:“那东西有毒,吃不得。”“就是,我们宁愿挨冷挨饿,也不去冒这个险。”车上不断有人附和。

⑤半个小时后,老人再次来到车上,当他发现篓子里的馒头一个都没少时,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他再次邀请,依然没有人反应。当他正准备下车时,车上终于有人说话了:“爷爷,我相信你,我跟你去。”说话的正是刚才那个被母亲拉住的小孩。

⑦在孩子的影响下,车上才不断有人下车,跟随老人而去。

⑧第二天,所有人都安然无恙地(       )上了车,面对送行的老人,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

⑨有记者问老人:“你的善意一次次被人拒绝和怀疑,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他只是希望能以自己充满善意的手,为这个陌生而隔阂的世界多添一点爱和温暖,让人心不再可畏。

1.用“续”字组词依次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内。
2.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3.读短文中画线句子,人们沉默的真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车的人,当初只有小男孩相信老人,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请说说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对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做出你自己的评价。
①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男孩: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能力的真谛

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些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

古今中外凡是有能力创造重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番艰苦的思考。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在这6年中,他以思为主,专研哲学。

现实生活中,仔细研究我们周围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者。而有一些人,要么整天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要么无所事事地东游西逛,就是不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从来不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到头来,时间花费了,精力耗费了,工作却没有多大起色。

只有努力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我们的本领才能提高。

1.请把短文的中心句抄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
2.短文为了表达中心,列举了两个名人成功的例子,请简单概括一下这两个例子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主要从有一些人时间花费了,精力耗费了,_________说明养成善于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但愿有个梦

①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②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做衣裳!”“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③当炎热伴着烦躁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④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葚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这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葚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桑葚就一个个落下来,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⑤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而只有我面前这一片是黑色。姥姥离我而去,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葚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⑥一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桑树也被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为“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1.依据本文的行文顺序,分条概括“我”和姥姥之间几件难忘的往事。
_____________
2.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D.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我的天真无邪。
3.下列对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对白云的描写,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姥姥的爱和依恋。
B.第③段中“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写出了作者在姥姥陪伴下无忧无虑、安闲自在的心情。
C.第⑤段中对白雪纷飞的描写,为了突出姥姥去世的时候天气非常恶劣。
D.第⑥段中“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写出了作者对姥姥无限的怀恋。
4.“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祖国山水多美丽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车厢像照相机,拍下了一张张活动的照片。

一张照片是田野。田野好大好大,大得望不到边。一条条大道,把田野分成一块块的。

一张照片是高山。山好高好高,高得望不到顶。一座座高山,手牵着手,肩并着肩。

一张照片是绿水。水面好宽好宽,宽得望不到岸。渔船星星点点,渔民撒网捕鱼。

轰隆隆,轰隆隆,火车像骏马,在原野上跑得欢。山山水水看不完,祖国山水多美丽。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5自然段有( )句。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     )照片             (     )大道
(     )高山             (     )田野
3.小朋友从车窗里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丽景色。
4.画出第1自然段中的比喻句。文中把火车比作________,把车厢比作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代文阅读。

汉字的魅(mèi)力

一个只有三岁多的孩子,看到汉字“明”,就懂得“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看到“雷”“雪”“霜”这些字,就问“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呢”。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的。

这就是我们中国汉字的魅力,几(   )乎是独一无二的魅力。

这个生动的例子,不是可以给那些带着孩子在国外又常常担心他们忘了中文的年轻父母们以启迪和借鉴吗?(          )你们能够耐心地、细心地一个字一个字教下去,(          )会慢慢培养起他们类似“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那样的兴趣,引起“为什么这些字都有雨”或者“为什么这些字都有水、都有草、都有山、都有……”这类追问,到那时,不管你们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你们已经带着孩子走进了一个奇妙绚丽的大花园。尽管仅仅才跨进园门第一步,里面的天地大得很,简直无边无涯(),但是他从此必定会一步步欢笑着、跳跃着奔向前去了。

中文汉字,是我们华夏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

的精神家园。人生几十年,一切身外之物,都将发生许多次变异。新陈代谢,过时的淘汰了,破损的废弃了,人们都习以为常,毫不为怪。天地万物,只有语言文字是永远存在的。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意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          )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          )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那种魅力。看到“mínɡ”,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听到不少旅居海外的同胞(bāo   pāo)谈过,走到某个偏僻的小城市,人地生疏,举目无亲,当一种流浪异乡的失落感和孤寂感袭来时,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招牌,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我没有经历过这种体会,但我想不会是过分的夸张。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晚年侨居法国时写过一篇脍(kuài)炙(zhì)人口的散文诗,题目就叫《俄罗斯语言》,全文不长,译成中文也仅有一百零几个字:

“在疑惑不安的日子里,在痛苦地思念着我祖国命运的日子里,给我鼓舞和支持的,只有你啊,伟大的、有力的、真挚的、自由的俄罗斯语言!要是没有它——谁能看见故乡的一切,谁不悲痛欲绝呢?然而,这样一种语言如果不是属于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不可置信的啊!”

我想:倘若借用这篇名文,只将“俄罗斯语言”一词改为“汉字”二字,该不会是对伟大作家的一种亵(xiè)渎()吧?

1.划掉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2.将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到文中相应的括号内。
即使……也……          如果……就……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良师益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习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看到“mínɡ”,怎么会想到它是“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呢?(         )
(2)突然看到一块小饭馆的中文招牌,几个汉字,立刻就会像一团火,像一盏灯,像一声乡音,将你带到父母面前,使你抛却一切疲惫、孤独以至恐惧。(         )(         )
5.依据短文内容回答,汉字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①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

②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

③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执的一问,仿佛爬山虎无数细小的卷须,攀满我的整个心灵。面对你纯正无瑕的眼睛,我要承认: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打过一个人。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不是轻描淡写,而是刻骨铭心。这个人就是你。

④在你最小最小的时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英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点儿轻微的碰撞,将你稚弱的生命擦伤。我为你无日无夜地操劳无怨无悔。面对你熟睡中像合欢一样静谧的额头,我向上苍发誓:我要尽一个母亲所有的力量保护你,直到我从这颗星球上离开的那一天。

⑤你像竹笋一样开始长大。你开始淘气,开始恶作剧……对你摔破的盆碗、拆毀的玩具、遗失的钱币、污脏的衣着……我都不曾打过你。我想这对于一个正常而活泼的儿童,都像走路会摔跤一样应该原谅。

⑥(a)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经记不清了。(b)人们对于痛苦的记忆,总是趋向于忘记。(c)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d)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奏效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⑦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这种体验将使你一生不会再去抚摸这种橙红色抖动如绸的精灵。孩子,我希望虚伪、懦弱、残忍、狡诈这些最肮脏的品质,当你初次与它们接触时,就感到切肤的疼痛,从此与它们永远隔绝。

⑧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⑨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强烈十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饿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⑩打人是个重体力活儿,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将一千块蜂窝煤搬上五楼。于是人们便发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鸡毛掸子……我从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样的反作用力,这是一条力学定律。我愿在打你的同时,我的手指亲自承受力的反弹,遭受与你相等的苦痛。这样我才可以精确地掌握分量,不至于失手将你打得太重。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我多么不愿打你,可是我不得不打你!我多么不想打你,可是我一定得打你!这一切,只因为我是你的母亲!

孩子,听了你的话,我终于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得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儿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认为都不必打。只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毫不懂得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

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吗?

1.请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      )——(      )
2.文中两处破折号的作用都是( )
A.表示转变话题B.表示解释说明C.声音延长D.表示说话中断或间顿
3.下面句子该放在文中哪一处?( )
总而言之那时你已渐渐懂事,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异常又漏洞百出。
A.(a)处B.(b)处C.(c)处D.(d)处
4.⑥⑦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用一句话概括出来。______________
5.仔细阅读⑨两个自然段,把“我”打孩子的三种心理感受写在下面括号里。(填写关键词或短语)
(       )(       )(       )
6.文中第④自然段抒发了作者怎样一种情感?
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章描写了具体详细的事情,真切地记录了作者打孩子的心路历程语言亲切自然,真挚感人,使为父母者深思,让作儿女的感动。
B.作者认为,初步具备童年人的智慧的孩子,就像顽皮的小兽,应该让他们放任无羁地奔向他们向往中的草原,不应该采用殴打的手段,强迫他们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
C.作者在文中写了一个“摸火”的假设,是用于说明自己打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感受到切肤的疼痛,从而牢记这种体验,像不再“摸火”一样,永远与一些最肮脏的品质隔绝。
D.在这个世界上,作者只打过一个人,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是偶然,而是经常”,从而给自己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痛苦的记忆,这种记忆让作者回想起来感到深深的后悔,从而决定不再打孩子了。
8.文章结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现代文阅读。

朋友

巴金

①这一次旅行使我更明了一个名词的意义,这名词就是朋友。

②七八天以前我曾对一个初次见面的朋友说:“在朋友们面前我只感到惭愧。他们待我太好了,我简直没有方法可以报答他们。”这并不是谦逊的客气话,这是真的事实。说过这些话,我第二天就离开了那朋友,并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和他再见。但是他给我的那一点温暖至今还使我的心颤动。

③我的生命大概不会很久长的罢。然而在那短促的过去的回顾中却有一盏明灯,照彻了我的灵魂和黑暗,使我的生存有一点光彩。这盏灯就是友情。我应该感谢它,因为靠了它我才能够活到现在;而且把旧家庭所给我的阴影扫除掉的也正是它。

④世间有不少的人为了家庭弃绝朋友,至少也会在家庭和朋友之间划一个界限,把家庭看得比朋友重过许多倍。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

⑤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在好些人的行动里我发现了这个信条。这个信条在我实在是不能够理解的。对于我,要是没有朋友,我现在会变成什么样的东西,我自己也不知道。也许我会讨一个老婆,生几个小孩,整日做着发财的梦,抛弃了事业昧了良心去做一个现实社会制度的忠实的拥护者罢了。

⑥然而朋友们把我救了。他们给了我家庭所不能给的东西。他们的友爱,他们的鼓励,几次把我从深渊的边沿救回来。他们对于我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

⑦我的生活曾经是悲苦的,黑暗的。然而朋友们把多量的同情,多量的爱,多量的欢乐,多量的眼泪都分了给我,这些东西都是生存所必需的。这些不要报答的慷慨的施与,使我的生活里也有了温暖,有了幸福。我默默地接受了它们。我并不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我也没有做过一件报答的行为。但是朋友们却不把自私的形容词加到我的身上。对于我,他们太大量了。

⑧这一次我走了许多新的地方,看见了许多新的朋友。我的生活是忙碌的:忙着看,忙着听,忙着说,忙着走。但是我不曾遇到一点困难,朋友们给我预备好了一切,使我不会缺乏什么。我每走到一个新地方,我就像回到了我的在上海的被日军毁掉的旧居。而许多真挚的笑脸是在上海所不常看见的了。

⑨每一个朋友,不管他自己的生活是怎样困苦简单,也要慷慨地分一些东西给我,虽然明明知道我不能给他一点报答。有些朋友,甚至他们的名字我以前还不知道,他们却也关心我的健康,处处打听我的病况,直到他们看见了我的被日光晒黑的脸和手膀,他们才放心地微笑了。这种情形确实值得人掉眼泪哟。

⑩有人相信我不写文章就不能够生活。两个月以前的一个同情我的上海朋友寄稿到广州!《民国日报》的副刊,说了许多关于我的生活的话。他也说我一天不写文章第二天就没有饭吃。这是不确实的。这次旅行就给我证明出来,即使我不写一个字,朋友们也不肯让我冻馁。世间还有许多大量的人,他们并不把自己个人和家庭看得异常重要,超过了一切的。靠了他们我才能够生活到现在,而且靠了他们还要生活下去。

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我将怎样报答他们呢?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

近来我偶尔读朋友的书,看见了这样的话:“消费乃是生命的一个条件……世间有一种不能与生存分开的消费,要是没有了它我们就会死,就会内部地干枯起来。我们必须开花。道德,无私心就是人生之花”。

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我的生命要到什么时候才会开花?难道我已经是“内部干枯”了么?

一个朋友说过:“我若是灯,我就要用我的光明来照彻黑暗。”

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我愿意把我从太阳那里受到的热放散出来,我属意把自己烧得粉身碎骨给这人间一点温暖。

1.文章第③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⑥段看,你认为那些朋友们显露的“慷慨”包含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作者为什么说,“对于我,他们太大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写道:“朋友是暂时的,家庭是永久的。”作者对此持什么态度?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段中作者说“朋友们给我的东西是太多太多了”,然而“他们是不需要我报答的”,这是怎样一种友情?表现了朋友怎样的思想境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的眼前开放着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了”一句中,“这么多的人生的花朵”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在文中讲到朋友给了他许多的“关爱”,这些“关爱”对作者有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不配做一盏明灯。那么就让我做一块木柴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问题。

转身

李汉荣

①一转身,那个动人的身影就不见了。在人海里,想再次打捞到她,再次与她相遇,哪怕匆匆一瞬,都是不可能了,不可能了。

②在广场,在车站,在大街,在超市,在乡野,在人流聚散的地方,我经常有这种感受:转身,就是永别。

③那一次,我在北京火车站等车。在拥挤的人流里,我不小心踩了右边一个年轻人。我正准备道歉或接受责备,却看见转过来一张文雅谦和的脸,他说:“对不起,我挡着你了。”我深为感动,只顾欣赏这张善良的、有教养的脸,只顾欣赏这江南的表情,却忘了对他说声谢谢,把最诚挚的心情告诉他。当我忽然记起,正要张口表达,人潮猛然涌了过来,一转身,我已找不到他,只看见攒动的人头,闪动的各色衣服……

④还记得那年春天,我一人在秦岭深处行走,山路两旁开满鲜花,灯芯花,野草莓花,苜蓿花,蒲公英花……路下面的小河,清澈如镜,温柔如绸,淙淙的水声像母亲轻唤小儿的乳名。四周的群山,一律被松树、柏树、桦树和茂密灌木覆盖。闻着花香,听着水声,看着山色,我恍然已走入了那“拈花微笑”的仙境。正在此时,迎面走来一位小女孩,她头上插了几朵野花,手里拿着一束菖蒲,好看的脸上满是羞涩,浑身洋溢着纯真的自然气息。但我不便过分地注意她,我怕她受到惊吓。于是我停下来,为她让路,然后静静地看她远去,欣赏她的背影,却记不清她的眼睛和脸究竟是什么样子,匆匆一瞥里只得到“好看”的朦胧感觉。我突然感到十分失落和惆怅。我想在记忆里逼真地收藏一个像野花一样纯真的秦岭女孩,这也许是她一生里最生动的瞬间,我记起了泰戈尔的诗句,“你不知道你是多么美丽,你像花一样盲目。”我情不自禁地转过身来,沿着小女孩走去的方向走着。走到山路转弯的地方,出现了一个三岔路口,我已经无法知道小女孩走进了哪一条路径。就那么一转身,她消失在命运的路径,也许就是我此生永远都不能踏上的路径……

⑤冬天,已经很冷了,西伯利亚寒流远道而来,遭遇袭击的当然是穷人,最可怜的是乞丐。乞丐不多,但不多的乞丐也常常有力地触动和唤醒我们冬眠的良心。在南大街路口,我看见一位贫寒凄苦的中年乞丐,我急忙赶回家,拿上我去年穿过的那件防寒服找他。可是来到南大街,已不见了他,于是我在东大街找他,又在北大街找他,都没有找到。最后我来到丁字街,还是没有找到他,却遇到了一个老年乞丐。一转身,苦难交换了方向,交换了背影。于是我把防寒服披在这位贫苦老人的身上,希望他下降的体温稍稍回升,希望降温的人性稍稍回升。我由此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文明大街上的那些孤苦身影,一转身,他们到哪里去了?

⑥一转身,车窗外的河流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门前的那只鸟已不见踪影;一转身,天上的那座虹桥已经悄然消失;一转身,水里的鱼已经没入深渊;一转身,父亲已经走远,新垒的坟上,墓草青青……

⑦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      )   (      )       (      )   (      )   情不自(      )
2.本文描写了三次“转身”的动人情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②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上下文,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一段中“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这句话。并根据文章内容,仿照这句话的句式再续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学类阅读

飞入芒花

①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手里拿着柴刀,用力劈砍香蕉树多汁的草茎,然后把制碎的小茎丢到灶中大锅,与馊水同熬,准备去喂猪。

②我从大厅迈过后院,向正在忙碌的母亲讨要两角钱买金啖。金啖是三十年前乡下孩子唯一能吃到的糖,浑圆的,坚硬的糖球上面沾了一些糖粒,一角钱两粒。

③“没有钱给你买金啖。”母亲用力地把柴刀剁下去。

④“别人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我怨愤地说。

⑤“别人是别人,我们是我们,没有就是没有!”母亲显然动了肝火,用力地剁香蕉树的草茎,柴刀砍在砧板上咚咚作响。

⑥“不管,我一定要!”说着就用力踢厨房的门板。

⑦母亲用尽力气,柴刀“咔”的一声站立在砧板上,顺手抄起一根生火的竹管,气极败坏地一言不发,劈头劈脑就打了下来。

⑧我一转身,飞也似的蹦了出去,平常,我们一旦忤逆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掉,她便不再追究,所以只要母亲一发火,我们总是一口气跑出去。这一次母亲大概是真正生气了,万一被抓到一定会被狠狠打一顿,我心里升起一种恐怖的感觉。

⑨边跑边趣,我选择往那条火车路的小径奔去,通常母亲追我们的时候,我们选这条路跑,母亲往往不会追来,可那一天真是反常,母亲提着竹管,好像不追到我不肯罢休。

⑩“唉哟!”我跑过铁桥时,突然听到母亲惨叫一声,我的第一个反应,一定很痛!因为铁轨上铺的都是不规则的石子,我们这些小骨头跌倒都痛得半死,何况是母亲?

⑪我不假思索地跑回去,跑到母亲身边,用力扶她站起来,看到她腿上的伤势实在不轻,我跪下去说:“妈,您打我吧!我错了。”

⑫母亲把竹管用力地丢在地上,这时,我才看见她的泪从眼中急速地流出,然后她把我拉起来,用力抱着我,我听到火车从很远的地方开过来。

⑬这是我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我记忆中的母亲,那是她最生气的一次。

⑭另一幕是,有时候家里没有了青菜,母亲会牵着我的手,穿过家前的一片芒花,到番薯田里去采番薯叶,有时候到溪畔野地去摘鸟莘菜或芋头的嫩茎。有一次母亲和我穿过芒花的时候,我发现她和新开的芒花一般高。芒花雪样的白,母亲的发墨一般的黑,真是非常的美。那时感觉到能让母亲牵着手,真是天下最幸福的事儿。

⑮还有一幕经常上演的是,夏日的夜晚,母亲就会搬着藤椅坐在晒谷场讲故事给我们听,讲虎姑婆,或者孙悟空,讲到孩子都睁不开眼睛而倒在地上睡着。

⑯有一回,她讲故事到一半,突然叫起来:“呀!真美。”我们回过头去,原来是我们家的狗,互相追逐跑进前面那一片芒花,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哗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衬着在月光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真是美极了。美得让我们都呆住了,我再回头,看到那时才三十岁的母亲,脸上流露着欣悦的光泽,在星空下,我深深觉得母亲是多么的美丽,只有那时母亲的美才配得上满天的萤火。

⑰于是那一夜,我们坐在母亲身侧,看萤火虫一一地飞入芒花,最后,只剩下一片宁静优雅的芒花轻轻摇动。

⑱不久前,我回到乡下,看到旧家前的那一片芒花已经完全不见了,盖起一间一间的透天厝,现在那些芒花呢?仿佛都飞来开在母亲的头上,母亲的头发已经花白了,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不禁百感交集。

⑲童年时代,陪伴母亲看萤火虫飞入芒花的星星点点,在时空无常的流变里也不再有了,只有当我望见母亲的白发时才想起这些,想起萤火虫如何从芒花中哗然飞起,想起母亲脸上突然绽放的光泽,想起在这广大的人间,我唯一的母亲。

(选自《林清玄散文精选》,有删改)

1.“每次一想到母亲,那情景就立即回到我的脑海,重新显影。”这句话中的“那情景”指的是      
A.母亲蹲在厨房的大灶旁边,准备着喂猪的食料。
B.“我”向母亲讨钱买金啖,母亲不给“我”钱,“我”很生气。
C.平常,只要我一旦忤逆了母亲,只要一溜烟跑神,她便不再追究。
D.“我”执意讨钱买金啖,母亲生气追打“我”,直至她摔伤,原谅了“我”
2.文中第一自然段所起的作用,错误的是      
A.表现母亲的苍老
B.表现母亲的勤劳
C.为下文作铺垫
D.暗示家境不富裕
3.文中小学二年级时的一幕中“我”的情感变化是      
①怨愤
②后悔
③恐惧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      
A.母亲爱“我”
B.母亲很生气
C.母亲跌得很疼
D.母亲力气大
5.“我想起母亲年轻时候走过芒花的黑发,不禁百感交集。”此时作者可能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以“飞入芒花”为题,你认为好吗?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