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      )(     )(      )(      )
(      )(      )(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建筑奇才”——

螺是一位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我们知道,其他建筑师盖的房子都是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意搬动的,但螺的住房不同,它既小又轻,负在房主人背上可以四处移动,十分方便。因此,螺不必为回家的问题而操心。螺类动物的外壳虽然都呈螺旋状,但在外形上却有很大区别,有像宝塔的,有像圆锥的,有像纺锤的,有像陀螺的,还有像盘子或越南式草帽的,更有像双锥的。有些螺长得圆溜溜的,看上去跟皮球或鸡蛋差不多。

螺壳的构造非常考究,分内、中、外三层。中层最厚,用方解石筑成;外层用薄薄的、比较粗糙的彩色角质层作壳面,并常常饰以花纹;内层也很薄,用文石做成,被加工得特别光洁,因为这层壳紧挨着主人柔软、稚嫩的肉体。

螺壳的薄厚和坚固程度是根据所处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多石的水底,为避免磨损,壳就长得很厚实;有些螺是过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有些螺还在足的后端长着一个角质或钙质的壳盖,这是当门用的,螺遇到不速之客侵扰时,立刻缩回身体,关起大门,给来客吃闭门羹。

螺的坚固、美观、轻便的单身住房,深受海中的单身汉”——寄居蟹的喜爱。

螺死后,它的房产常常被不会盖房的寄居蟹占有。

地球上螺类分布得很广泛,海洋、湖泊、河流、田间、高山、沙漠均能找到螺类动物的踪迹,在一些严酷的自然环境里,大多数动物都无法在其中生存,但某些种类的螺却能照常在那儿过日子。螺类动物之所以能浪迹天涯,四海为家,显然是跟它们惊人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分不开的。而这种能耐又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同时又能背着到处走,实在是一件建筑杰作。

1.按要求从文中找出词语写下来。
(1)找反义词:笨重——(          )          光滑——(           )
(2)找近义词:残酷——(          )          松软——(           )
2.螺的单身住房有哪些特点?请提取文中的三个词语加以概括。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     ”句子①采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突出说明了螺的住房__________的特点;句子②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不能说明螺壳能够根据所处自然环境而生长的是(     )。
A.过漂浮生活的,壳长得轻薄
B.在多石的水底,壳长得厚实
C.足的后端长着壳盖,以免被侵扰
D.壳口和壳体长出许多刺,以免陷进淤泥
5.为什么说螺是“建筑奇才”?请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关键语句回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松鼠的活动范围主要在(  )
A.地底下B.高大的老树上
C.人的住宅D.小树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说明性文本,完成练习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根据空气达到饱和的具体条件不同,通常把雾分为辐射雾、平流雾、蒸发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就形成了雾。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蒸气,雾就渐渐消散了。

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所含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适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雾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陕西就曾通过播撒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的存在形式,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察,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距离作业现场下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持续约3小时。降雪后有效区域能见度由原来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左右。

1.短文第⑤段中画“_____”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举例子C.列数字D.作比较
2.关于雾的形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越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
B.因夜晚气温较低,所以空气中的水汽容易形成雾
C.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雾就形成了
D.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少
3.大雾对以下哪个方面的影响文中没有提及?(        
A.交通B.农业生产C.通讯D.人体健康
4.短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雾?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第③段加点的“容易”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回忆录。
《松鼠》一文的作者是_______国著名的博物学家_______。与前面学过的说明文《太阳》相比,《松鼠》的语言_______,极富文学性,主要抓住松鼠的乖巧良的外形特点、机警敏捷的行为特征和_________等方面进行细致的介绍,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对松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汉字小游戏(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表达方法:《鲸》(      )《松鼠》(       )
A.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等方法。       B.比喻、拟人的手法。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连B.
C.D.起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松鼠的活动时间一般是(       
A.晚上B.白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松鼠外形。

松鼠是一种________的小动物,________________,很讨人喜欢。

1.按课文内容填空。________
2.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A.承上启下B.总起全文C.埋下伏笔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