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美文赏析。

有一个王子,生性多愁善感,最听不得悲惨的故事。每当左右向他禀告天灾人祸的消息,他就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了,我可受不了!”

可是,厄运终于落到了他的头上,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中,他的父王被杀,母后受辱自尽,他自己也被敌人掳去当了奴隶,受尽非人的折磨。当他终于逃出虎口时,他已经成了残废,从此流落异国他乡,靠行乞度日。

我是在他行乞时遇到他的,见他相貌不凡,便向他打听身世。听他说罢,我早已泪流满面,发出了他曾经有过的同样的叹息:

“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谁知他正色道——

“先生,请别说这话。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至于死,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落难的王子撑着拐杖远去了。有一天,厄运也落到了我的头上,而我的耳边也响起了那熟悉的叹息:“天啊,太可怕了……”

1.为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2.这则寓言中讲述了一个怎样故事,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举几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难之后才能战胜脆弱,才能培养坚韧的意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品读。
诚实的孩子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特别活泼好动。
有一天,爸爸外出没在家,华盛顿把爸爸用惯了的一把小斧头握在手里,胡乱砍着玩。他一会儿在这试试,一会儿在那砍砍。玩着玩着,他来到花园的一株小树下,叫着:“来吧,让我在你身上试试。”说着一斧头砍下去,只听“咔嚓”一声,小树被砍成了两截。这下小华盛顿可闯了大祸。被他砍倒的这棵小樱桃树,是爸爸买回来的优良品种,用来做试验的。
不久,爸爸从外面回来。一眼望见他最心爱的树被砍倒,他气坏了,大发雷霆:“是谁砍了我的树?要是让我发现是谁,我要,我就要……”他脸色铁青,嘴唇直哆嗦。小华盛顿的心里在激烈地斗争着。终于,他鼓起勇气,慢慢走到爸爸面前说:“爸爸,请您惩罚我吧,这事是我干的。我是想试试这把斧头是否锋利,所以就,就……”小华盛顿喉咙哽咽了,他惭愧地低下了头。爸爸见儿子在错误面前这样诚实,转怒为喜。他一把搂住儿子,非常激动地说:“我的好孩子,爸爸非常喜欢你的诚实。我宁愿损失掉一棵心爱的樱桃树,也不愿我的儿子说一句谎话。”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锋利(     ) 特别(     )
激烈(     ) 惭愧(     )
(2)爸爸转怒为喜的原因是什么?
(3)学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4)用横线画出文中描写爸爸“大发雷霆”的语句,并想象当时爸爸的面部表情,画一张面部表情特写(画在下框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囚   歌
为人进出的门___________着,
为狗爬出的洞___________着,
一个声音高(唱 叫)着:
——(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1.在横线处填写合适的词语。
2.划去诗中括号内错误的字词。
3.写出文中的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      )——(      )
近义词:(      )——(      )
4.联系上下文,“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狗爬出的洞”指的是___________。“(走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是如何理解“永生”的?结合革命者的经历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牢底坐穿
——何敬平(1918—1949)
1948年夏于渣滓洞: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
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
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
今天,我们坐牢了,
坐牢又有什么希罕?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
我们愿——
愿把这牢底坐穿!
1.给下列多音字组词。
难 nán(      )        转 zhuǎn(      )
nàn(      )           zhuàn(      )
2.用“      ”画出诗中的反问句,并把它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叛逆者”本来多指与公认的习惯或传统决裂的人,在文中指(      )
A.与反动势力抗争的革命者B.国民党反动派
4.“颠倒”指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乾坤”本指天和地,那么在诗中“颠倒的乾坤”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愿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加油站
军礼
你她傲气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气冲冲地走进岗亭拿起话筒拨了个号码喂爸爸吗爸爸我进大门没下车被岗哨拦住了他还锁了我的车我等你
不一会儿,朝门岗走来一个年过半百的军人。他,魁梧的身材,略略有点驼背,脚步却分外的沉重。
看到爸爸的身影和脚步声,她迎上去,好不神气地瞟了哨兵一眼。陈司令员并不理眯她,径直向哨兵走去。他深沉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哨兵那涨红的脸上。然后,缓缓地举起右手,向哨兵庄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霎时,热血在战士的身士沸腾了。他强忍着就要涌出的泪花,一个挺胸立正,向司令员回敬了一个军礼。一老一少两代军人的心在这庄严的军礼中紧紧地贴在一起了。她呆呆地望着,好像明白了什么,羞愧地低下了头。
1. 给短文第一自然段加上标点。
2. 短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一个病句请你找到,并在原文中改正过来。
3. 把文中带“”的句子换成“被”字句。
4.缩写文中画“——”的句子。
5. 从短文中找出两个“看”的近义词:(  )(   )
6. 司令员为什么向哨兵庄中地行军礼?( )
A. 司令员有礼貌,爱战士,向哨兵行了一个军礼
B. 司令员向哨兵表示歉意,并对他的工作表示支持。
C. 哨兵向司令员行礼,所以司令员回敬哨兵一个军礼。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加油站
我的“自白”书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1.联系文章内容解释下面的词语。
带血的刺刀:高贵的头:
魔鬼的宫殿:凯歌:
蒋家王朝:“自白书”:
2.回答问题。
(1)诗中有两个“自白”,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2)文章题目中的“自白”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3)诗中有两句说明了不自白的理由,请找出来写在下而的横线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加油站
许世友禁不住哭出声来:“娘,做儿的不孝,让您在家受苦。我读过私塾,懂得孝敬父母,但是……”许世友难过得低下了头。“孩子,娘不怪你,娘虽然不识字,可娘懂得,大丈夫尽忠不能尽孝,娘愿意让你去尽忠。尽孝只为我一个人,尽忠是为咱普天下的穷人哪!等打跑了敌人,还怕没有好日子过?”
1. 给下面的多竒字组词。.
禁  jīn(    )  难nán(     )
jìn ()  nàn (   )
2. “娘,做儿的不孝,让您在家受苦。我读过私塾,懂得孝敬父母,但是……”这一句话中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3. 等打跑了敌人,还怕没有好日子过吗?
改为陈述句:
4. 从文中母亲说的话中,你觉得许世友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品味
方志敏和鲁迅
方志敏同志是红军领导人。1935年1月,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不幸被捕了。
在监狱里,他和敌人作了英勇不屈的斗争,用敌人要他写“自白书”的纸和墨写了《可爱的中国》等许多文章。方志敏想把写好的文章及时送给党中央。
可是,怎么把这些文章送到党中央去呢?这时,他想到了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他找了监狱里一个有爱心的医生,请他设法把文章带出监狱送给鲁迅先生。
这年严冬的一天,住在上海的鲁迅收到了一个纸包。打开一看,上面有一封用米汤写成的信。鲁迅先生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轻轻地放在滴过碘酒的水盆里,信上字迹逐渐显示出来了,下面写着“方志敏”三个字。信上说,请鲁迅先生把另外三张用米汤写成的信和一叠稿纸交给党中央。
鲁迅先生虽然不认识方志敏,但把稿纸一张张看完后,深深地感动了。信里写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热爱伟大祖国的深情,写出了对党的无比忠诚,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鲁迅先生一边看,一边流着泪,心情不能平静下来。
后来,经过鲁迅先生的努力,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把这些珍贵的文章转交给了党中央。
1.缩句。
这年严冬的一天,住在上海的鲁迅收到了一个纸包。
2. “可是,怎么把这些文章送到党中央去呢?”这个句子是(   )
A.反问句B.疑问句C.设问句
3.在第四自然段中,用米汤写成的信是写的,信的大意是。
4.在第五自然段中,.用“——”画出写鲁迅被深深感动的原因的句子,用“”画出描写鲁迅读了文稿后深深感动的句子。
5.用“||”把文章分成两段,再把主要内容填写完整。
方志敏被捕后,奔监狱里写了《可爱的中国》,。这年严冬的一天,鲁迅先生收到了方志敏的信和稿纸,。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品读。

我们原以为兵荒马乱的,信寄不到大娘的手里。可过了一阵子,还真收到了英雄**的回信,大伙高兴坏了,就叫排长给念念。

孩子:

你真是好样的,有点像你爹。在队伍上一定别给咱家乡丢脸,要多打鬼子。

前几天,鬼子又来烧房子了,可咱不怕,房子烧了,咱还可以再盖。小鬼子在这儿也没好日子过,游击队会收拾他们的。娘盼着胜利的一天哪!

就这样,我们一直和英雄的妈妈保持着联系,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我们收到那一封不平常的来信……

信是从赵蒙生家乡寄来的,看完后,我们都哭了。信是这样写的:

前线的孩子们:

蒙生妈去年夏天被日军杀害了,她寄给你们的信都是我代笔的。蒙生妈临死的时候对我说,她早就猜到蒙生不在了。她说:“他叔,他们可真是一群好人哪!俺那孩子看来已经不在了。可俺不伤心,孩子是打日本鬼子牺牲的,值。他们是怕俺伤心才给俺写信的。他们的信一到,俺就知道俺那孩子走了,因为俺那孩子是从来不往家里写什么信的,也从来不叫别人代写信的,俺跟他说过,要一心一意打鬼子,不打完鬼子,就别回来,也不用写信来……”

1.选文第一自然段中的“高兴极了”描述了当时战士们收到回信的什么情景?
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最后以自然段中说道“俺那孩子看来已经不在了。可俺不伤心”,英雄妈妈真的不伤心吗?
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值”字在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这是一封不平常的来信?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品读。

几天后的一个中午,两个人贩子拿着5块大洋来领幺妹,恰好被刚从田里回来的许世友碰上。当他弄清怎么回事之后,一把从人贩子手里拉回幺妹,然后“扑通”一声跪在娘面前,哭着说:“娘,幺妹还小,不能把她送进火坑啊,俺姊弟8人中要是一定要卖一个的话,那就卖我吧!”

……

天快亮的时候,许世友来到母亲床前,轻轻地喊道:“娘,我该走了,您老就不用起来了。”母亲披衣下床,把一手巾兜鸡蛋塞到许世友手里:“儿啊,娘下半夜就把鸡蛋给你煮好了,带着路上吃。” “娘,我年轻力壮的,用不上这个,还是留着给娘补补身子吧!”许世友把鸡蛋塞到母亲手里。母亲不由分说,解开儿子的衣扣,把鸡蛋塞进儿子怀里,重新把扣子扣好。

在即将迈出大门的时候,许世友忽然转过身,流着泪喊道:“娘啊,儿这一走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来,您老就受儿一拜吧!”说着便跪在地上,像是对母亲说话,又像是对天发誓:“我许世友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也要埋在娘的身边,日日夜夜陪伴娘。”说完,站起来为母亲擦去眼泪,理理头发,然后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1.当许世友弄清楚来人是要买走幺妹时,便“扑通”跪在母亲面前,哭着说:“俺姐弟八人中要是一定要卖一个的话,那就卖我吧!”许世友与母亲感人至深的对话,表现出许世友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扑通”一词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从选文“天快亮的时候……重新把扣子扣好。”这一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母亲对儿子的关怀备至的词语,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许世友活着不能伺候娘,死后也要埋在娘的身边,日日夜夜伺候娘。”这句话表达了许世友怎样的一种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