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的父亲丰子恺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父亲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就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杜处士的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画上的两头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

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解释下列词语。
①恍然大悟:________
②不以为然:________
③感慨:________
2.文中记了三件事,按照记叙要素的常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    )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
D.父亲接受了青年农民的正确意见,重画了一张。
3.在文中找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
4.文中写了三件事,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请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里强调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短文(一):

快妈妈

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自己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毛衣毛裤。一 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快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恰巧叫妈妈知道了,便去拿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些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你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也够你忙的,自找麻烦。”“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别看妈妈没读什么书,可这张嘴却是又快又厉害。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朦胧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动,却辨不出几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 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妈妈就织了三片,五件活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

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这回她算请对人了。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

短文(二):

我们家的三个“桶”

我们家有三个桶:老爸“饭桶”,老妈“火药桶”,还有我这个“垃圾桶”。

先说我老爸吧。他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不吃饱能行吗?所以老爸吃饭可是海量,每次吃饭时,我才刚吃几口,老爸一碗饭就已经进肚了。每顿早饭两三个馒头,五六碗稀饭,七八碟小菜根本不在话下。每次吃饭,只要我稍微吃慢一点,就只能欣赏老爸那风卷残云一般的吃相了。看着老爸日益隆起的大肚子,我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猪八戒,真有点儿替他发愁。

再说老妈。老妈身上火药味十足,我和老爸天天战战兢兢,随时得看老妈的脸色行事。你想,要是你身边时刻跟着个“火药桶”,而且随时都会被引爆,那是什么滋味?所以,如果我一不小心犯了错,点燃了“导火索”,就只能开溜。可老妈的动作总是比我敏捷,我每次都逃不出她的手掌心。等她一把把我拎回来,我总是“哧溜”缩到墙角。当老妈的“火药”开始爆炸时,我就只能准备好耳朵洗耳恭听,准备好脑袋点头哈腰了。

我自己嘛,小“垃圾桶”一个。爱吃“垃圾食品”,比如薯片、虾条、汉堡、果冻……可最近电视上说,不宜多吃“垃圾食品”。于是我再逛超市,尽量少买,把“垃圾”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现在,老爸、老妈、我,都在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家三个“桶”的名称就会换换了。

分析方法
1.相同点:以上两篇短文都是写____________的文章,都是通过____________(A.列举典型事例   B.描写外貌)来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的。
2.不同点:短文(一)主要写了(_________)的特点,而短文(二)写了(__________)的特点,短文(一)写了(_________),而短文(二)写了(__________)。
A.一家三口人         B.妈妈一个人           C.妈妈的优点          D.一家三口人的缺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我们家的三个“桶”

我们家有三个桶:老爸“饭桶”,老妈“火药桶”,还有我这个“垃圾桶”。

先说我老爸吧。他可是我们家的顶梁柱,不吃饱能行吗?所以老爸吃饭可是海量,每次吃饭时,我才刚吃几口,老爸一碗饭就已经进肚了。每顿早饭两三个馒头,五六碗稀饭,七八碟小菜根本不在话下。每次吃饭,只要我稍微吃慢一点,就只能欣赏老爸那风卷残云一般的吃相了。看着老爸日益隆起的大肚子,我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猪八戒,真有点儿替他发愁。

再说老妈。老妈身上火药味十足,我和老爸天天战战兢兢,随时得看老妈的脸色行事。你想,要是你身边时刻跟着个“火药桶”,而且随时都会被引爆,那是什么滋味?所以,如果我一不小心犯了错,点燃了“导火索”,就只能开溜。可老妈的动作总是比我敏捷,我每次都逃不出她的手掌心。等她一把把我拎回来,我总是“哧溜”缩到墙角。当老妈的“火药”开始爆炸时,我就只能准备好耳朵洗耳恭听,准备好脑袋点头哈腰了。

我自己嘛,小“垃圾桶”一个。爱吃“垃圾食品”,比如薯片、虾条、汉堡、果冻……可最近电视上说,不宜多吃“垃圾食品”。于是我再逛超市,尽量少买,把“垃圾”的副作用降到最低。

现在,老爸、老妈、我,都在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我相信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家三个“桶”的名称就会换换了。

1.短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在文中用“_____”画出来。
2.短文介绍的是“我们”一家人的(   )
A.优点B.缺点
3.“我们”家的三个“桶”分别有什么特点?
(1)老爸“饭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妈“火药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垃圾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饭桶”老爸让我想到了贪吃的____________,“火药桶”老妈让我想到了脾气暴躁的____________。(填动物名称)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中学习方法

快妈妈

我的妈妈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干什么事都很快。我管妈妈叫“快妈妈”。

妈妈不是会织毛衣吗?她不知道一年中给大伙织过多少毛衣毛裤。一次,我家的邻居给别人加工毛衣的前身,结果期限快到了,还剩下十多件毛衣前身没织出来,正在发愁,这事恰巧被妈妈知道了,她便去拿了五件。

回到家里,我对妈妈说:“你拿这么多毛线回来干啥呀?”妈妈微微一笑说:“这几天邻居张阿姨家活紧,我闲着也没事,帮她织毛衣。”我极不情愿地小声嘟哝:“家里的活就够你忙的了,自找麻烦。”“看你说的,咱有难处时,邻居们不是都很照顾吗?人帮人图个啥?还不是图个心里踏实吗?你前些天不是还给我讲你们老师告诉你,能给别人做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吗?怎么这么快就忘了?”我不好意思了。晚饭后,妈妈就不停地织起来。当我一觉醒来时,妈妈还在“飞针走线”,蒙眬中,我看见妈妈的手在飞快地抖动,却辨不出何时“飞针”,何时“走线”,只见线团在变“瘦”,毛衣在“长”长。 不过一天一夜的工夫,妈妈就织了三件,五件活两天的时间就织完了。你说这不是“快妈妈”吗?

妈妈不但织毛衣快,干家务活更快。

一天晚上,邻居张阿姨家里有客,包饺子忙不过来,便叫妈妈帮忙。这回她算请对人了。妈妈去了不到一个钟头,饺子就包完了,乐得张阿姨眉开眼笑。

你说,我妈妈够得上是“快妈妈”吧!

1.本文是按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来写的。
2.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本文记叙了“快妈妈”的两件事。
第一件: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第(____)件事是作者重点记叙的。
4.文中的“妈妈”有什么特点?从所记叙的两件事中,可以看出“妈妈”这个人物具有怎样的思想品质?
(1)妈妈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2)妈妈的思想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快妈妈”让我想到了奔跑很快的________(填动物名称)。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的父亲丰子恺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

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就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后来,他就把那个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那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杜处士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他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幅《背纤图》。

1.用“____”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2.文中写了三件事,根据记叙要素的知识,你认为第一件事的结果是什么?选出正确的答案(  )
A.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
B.父亲画的画被青年农民看到。
C.父亲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把那个故事讲给“我们”听。
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丰子恺先生对孩子们说的“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强调了什么?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