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自主阅读——真情体验。
“哑巴”学生
①从前,东非地区有一位很有名望的医生。他的医术很高明,不过他从来不肯把自己的医术传授给别人。后来年纪大了,才答应只收一个学生,而且这个学生必须是个哑巴。
②在医生居住的那座城里,有一位贫苦的女人,这一天,她对自己(唯有  唯独  唯一)的儿子说:“孩子,妈妈没有钱供你念书,你装成哑巴去学医吧。学好了医道,好为人们解除病痛。记住,[      ]医生怎样考验你,你[      ]要克制住自己,万万不可以说话。”
③孩子答应了母亲的要求 第二天就去求拜医生 医生问孩子的母亲 你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哑巴吗 是的 医生母亲回答说
④医生收下了孩子,可他仍不放心,便用各种方法进行试探,但孩子始终没说一句话。最后医生确信这是一个“哑巴”,便开始向他传授各种医术。“哑巴”学生qín fèn cōng ming,伶俐好学,老师感到很满意。几年过去了,孩子学到了很多“绝招”,不少yí nán bìng zhèng他都可以独自处理了。
⑤一天,来了一个病人,说他头痛得很厉害。医生诊断后对病人说:“必须马上动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病人同意了。脑壳被揭开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原来,里面寄生着一条白蠕虫,虫子一动,病人就痛得要命。于是,医生拿出一把细钩子,打算把虫子钩出来。“哑巴”学生像往常一样,quán shén guàn zhù地观察着老师的动作。这时,他突然想到:“这样的手术很危险,万一钩不出虫子而伤了病人的脑子,后果十分(繁重  严重  沉重),应该采取别的办法才行。可是,如果我说出了自己的治疗方法,就会立刻暴露了我不是哑巴,欺骗了老师,他会赶我走的。”他急得直冒汗,再想,“如果我不说,病人就会发生意外,造成他终身痛苦,这样[      ]没有尽到医生的职责,[      ]会毁坏老师的声誉。”
⑥“哑巴”学生终于说话了。“老师”,他平静地说,“您这样做太危险了。”
⑦说完,他接过老师手里的钩子,放在火上烤了烤,拿过来挨近蠕虫。蠕虫被炙热的钩子烫着了,开始蠕动起来,很快就爬出了病人的脑子。接着“哑巴”学生缝合了刀口。医生听哑巴学生突然开口说话了,惊奇万分,但他还是允许学生做完了手术。
⑧“你不是哑巴,为什么欺骗我?”手术后,老师质问自己的学生,并打算赶走他。
⑨这时,学生坦然回答说:“是的,老师,我欺骗了您,很对不起您。不过,那是为了学到医术。可现在,看见病人受到死亡的威胁,作为一个医生,我不能再沉默了。如果老师万一失手,不但病人有生命危险,而且还会损害老师的名声……”
⑩老师听了很受感动,说:“我的孩子,你做得对。我的名声倒是小事,病人的安危才是大事啊!”
(1)给第③自然段加上标点。
(2)把文中的拼音改成汉字写下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第②⑤自然段括号里用得恰当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第②⑤自然段的“[    ]”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5)用“     ”画出文中对“哑巴”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的句子。
(6)以“答应收徒——装哑学医——治病救人——吐露心声”为线索,用“‖”把文章分成四段。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认真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最优秀的人是谁
古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不小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居然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能给他寻找到一个最优秀的关门弟子。
原来苏格拉底在A人已衰老,接近死亡之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明白,”那位助手连忙说,“您的思想光辉是得很好地传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承传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
“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开始四处寻找了。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有一次,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到苏格拉底病床前时,B病势严重.无法医治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笑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愁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忽略、耽误、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功而返:                       
眉目:                       
2.认真阅读短文,填空。
短文用倒叙的写法叙述了              的事。读后让我们明白: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之所以未能成为最优秀的人,是因为                            
3.选择能准确概括文中画线部分内容的成语。
风烛残年   风卷残云   生死攸关   病人膏肓
A.                B.                
4.联系上下文仔细读读下面的话,再填写。
苏格拉底说:“我的蜡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接着点下去……”话中第一个“蜡”指              ;第二个“蜡”指              。苏格拉底说这话的目的是想                                           
5. 读了短文你有何感想,请把它写下来,也可用名人名言来表达。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位老人

前不久,我参加了一位老人的追悼会。

老人是一位从没上过学堂、目不识丁的农村妇女,可前来参加追悼会、向老人遗体告别的人却排起了一条长龙……

老人18岁出嫁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因土地太少,家里人口又多,她的丈夫只得常常漂洋过海出外打工。在她30岁那年,丈夫积劳成疾,久治不愈,离开了人间。一双年幼的儿女、年迈的公婆,全都需要她来照顾。她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她没日没夜地辛勤操劳,省吃俭用,硬是以顽强的毅力将儿女培养成才。儿子和女儿相继成了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男孩和女孩。

老人早年患了白内障,到了晚年已经双目失明。她一直拒绝做手术,为的是省钱。她想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把村子里破烂不堪的学校翻修一下,那样能够使村子里更多的孩子读上书。

老人的孙子决定帮助她实现理想 老人知道后欣喜不已 她拿出自己积攒了一辈子的十万零两千块钱 交到了孙子手里

学校快落成了,老人很想亲眼看看学校,经家人的多方劝说,这次老人终于同意去做白内障手术了,但条件是只做一只眼睛。她说自己只想看看学校,一只眼睛就可以了。

在老人84岁那年,学校落成了。那所学校是小小的村子里最豪华、最高档的建筑。这一天,老人拄着拐杖,由家人搀扶着而来,睁着那只术后的眼睛,望着凝聚了她毕生夙愿的学校,她怎么也看不够。

追悼会是在学校门口的那棵大榕树下举行的,孩子们起了个大早来为老人送行。在出殡的那一刻,我的眼前晃动着无数双流泪的眼睛,孩子们默默地挥舞着手中的鲜花,跟老人作最后的告别。

这位平凡而普通的老人叫王水心,享年90岁。

(梅淑兰)

1.在短文中找到符合下面意思的词语,并把它们抄写在横线上。
①形容人一个字也不认识。________
②破破烂烂,让人无法忍受。________
③由于长期劳累而得病。________
④兴奋的心情不能够平静下来,形容非常高兴。________
2.给文章的第5自然段加上标点。
3.这篇短文可以分成三段。请在每段的段首用“△”做出记号。
4.这篇文章的叙述方法是(  )
A.顺叙B.插叙C.倒叙D.顺叙
5.请简要回答:这位老人让你最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信念

玛丽·居里

①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②有一年的春天,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蚕结着茧子,这使我很感兴趣。望着这些蚕固执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它的茧子一般。

③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基本上是对真理的探索。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度过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在简陋的环境里艰辛地研究,我们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之中一般。后来我们发现了镭。

④我一生中,总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和盛名的侵扰。

⑤我觉得,在科学方面,我们是有对事而不是对人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决定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获取经济上的利益时,我们都认为这是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的。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持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科学研究强烈地吸引着他们,使他们忘我地工作,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惟一的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不认为这种权益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在二十四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被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价值。

⑥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他们尽量隐藏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忍耐。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诵诗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⑦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展现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只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他更像一个小孩儿,迷醉在如同神话故事一样的大自然中。科学的这种魅力,就是使我终生能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因素了。

(注:玛丽·居里,人们常称她为居里夫人,世界著名科学家,曾先后两次获诺贝尔奖。)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事________    纯________
________   望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①闲暇________       ②问心无愧________
③猝然长逝________  ④奢望________
3.怎样理解“生活对于任何男女都非易事”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②③段,回答问题:
①居里夫人对“蚕结着茧子”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这“某种力量”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居里夫妇为什么没有申请镭的专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有哪些美好的回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对“我”的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第⑤段,请回答文中“寻求现实的人”与“梦想家”有什么区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小题。

《爱的礼物》

那天姐姐收拾家什,无意中翻出我的“百宝箱”,里面什么都有:玻璃弹球、纸剪小鸡、塑胶小人、绣花布片……

“你从哪儿弄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该扔了。”

“那可不行,”我连忙阻止,“这是我的宝贝,是我的学生送的礼物”!我一件件把玩着那些东西,那个玻璃弹球是李军送的,那个塑胶小人是霍丽芬送的……我可以说出每一件礼物的来源。

这里,一张薄薄的画纸跃入眼帘,我小心拿起它。

那是一天放学后,我抱着一摞作业向办公室匆匆走去。我的一个学生朝我跑来:“老师,我要送你一件礼物!”她的眼睛因兴奋而闪闪发亮。

“是吗?”我装作很感兴趣的样子,心里却因为想尽早赶回住处而焦躁起来。

“看,这是我画的小仙女,好看吗?”她从身后拿出她的宝贝,展示给我看。过于艳丽的色彩与稚拙的手法使那个所谓的小仙女看起来像个夜叉。“喏,送给你!”她得意地把那张画递向我。

“哦……谢谢。”我勉强地说,“不过,我现在不能拿。再说,我也没处放。”

“哦。”她脸上的笑容立刻飞走了,垂下手,慢慢地走开了。从那一刻起,我就开始后悔,因为我无法忘记她准备送我礼物时眼中的期待与爱,那是只有在孩子的眼光中才能找到的纯真:而且我同样无法忘记我们拒绝后她眼光中的失望和沮丧。我立刻找到她,诚恳地说:“你送我的那张好看的画呢?”她看着我,面无表情:“我想你可能不喜欢,所以送给别人了。”

她的表情和决定让我很难受,我想尽可能挽回自己的过失。“也许你愿意再画一张送给我?”我试探地问。

“你喜欢吗?”“是的!”我努力回忆那张画,我这回不再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去看,而是以一个山区10岁孩子的眼光看它,“那么多种颜色在一起真好看,而且小仙女的梅花耳环很漂亮!”

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我今晚再画一张,明天送给你!”

我看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礼物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

从那以后,我经常收到学生送我的礼物。那些礼物实在不值什么钱,但对我来说却无比贵重。因为当他们送礼物时,可以从他们微笑的脸上看出,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

1.本文运用了倒叙的手法,请在过渡处第4自然段方框内写一句能衔接上下文的话。
2.本文生动描写了小女孩的神态,也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心理。表现她对老师的爱并期待老师收下礼物的一句是:“________”;表现她自信老师一定会喜欢礼物的词语是:“________”;而“她的脸立刻亮了起来”一句则表现她________的心理。
3.小女孩画的“小仙女”像“夜叉”,并不美,可为什么老师还说那是张“好看的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望着她的小脸儿,这跟大人想要以昂贵的换取实惠、换取感情时的表情多么不同啊”一句中,“不同”之处在于:大人是________,而“她”则是________
5.请你说说本文最后一句“那满得快要溢出来的爱,正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黄金”这一比喻句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的标题“爱的礼物”蕴含了怎样的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善良

塞斯是美国的一个小镇。一天中午,百岁老人吉纳芙像往常一样,拄着拐杖来到街头的一家餐厅,准备边用餐边翻翻老年杂志。

突然,餐厅的厨房失火了,人们惊惶失措地朝餐厅门口涌去。

吉纳芙老人腿脚不利索,只能跟在别人后面慢慢走。还没走出餐厅,她突然想起来,她的邻座还有一位老人正在打盹儿。吉纳芙老人马上往回走,当她在烟雾中找到那位老人时,他还没有醒过来。她赶紧将他捅醒,拉着他就往外走。当消防队员赶到时,两位老人正互相搀扶着,摇摇晃晃地出现在餐厅门口……

被吉纳芙救起的那位老人,是82岁的罗伯特,记者纷纷到医院采访,罗伯特感激地说:“如果不是吉纳芙老人冒死相救,我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我的孙子说要送给吉纳芙一枚奖章,我想等我出院了,一定要亲自将奖章挂到她的胸前。”

面对记者,吉纳芙老人只是淡淡地说:“当时我只是想,我已经活得够岁数了,如果见死不救,岂不枉活一生?”

善良,永远都是一把开启人生真谛的钥匙。拥有善良,一生中也就拥有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1.写出近义词。
利索——________ 互相——________
珍贵——________ 赶紧——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惊惶失措:________
3.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死相救________
A.向外透;往上升  B.不顾(危险、恶劣环境等)
C.冒失;冒昧      D.冒充
活一生________
A.弯曲或歪斜 B.使歪曲
C.冤屈           D.白白地;徒然
4.吉纳芙老人在救人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呢?短文没有具体写,请你发挥想象写几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写了吉纳芙老人回答记者的话,而把记者怎样问的省略了。请你补充记者的问话。
记者问:_____________
6.如果你是一位记者,要写一篇关于这件事的新闻,你准备起怎样的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