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与理解。

北京的春节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

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请你在文中找出表示“都是”意思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从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请用“      ”划出文中最能说明家中“有声有光”的句子。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元宵节有哪些风俗习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今文人写下不少描写春节的诗词,请写出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翠(fēi)          (xún)          搅和          滩贩
B.沫(chuí)        胀(zhǒnɡ)       粟子          糊涂
C.洁(jiǎo)        (yǔ)            黄宫          展览
D.脱(jiānɡ)       (yì)            眨眼          褐色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下列特定的语言场合中,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某图书馆的墙上挂了一幅标语:“求知使人进步,知识就是力量。”
B.某中学有一个教室贴了一幅标语:“人生求痛快,先痛而后快。”
C.某中学校门口立了一块告示牌:“同学,进出学校请佩戴校徽。”
D.某体育馆内挂了一幅标语:“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北京的正月十五哪些风俗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片段作者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
3.文段中作者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元宵节灯多。
4.“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中的“又”字用的很好,它的意思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藏戏(节选)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还是从西藏那个僧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讲起吧。

……

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同时,成为藏戏的开山鼻祖。

传说,唐东杰布在母亲的肚子里待了80年,出生时头发胡子都白了。因此,在藏戏里,他的面具是白色的,前额饰有日月,两颊贴着短发,眉眼嘴角永远带着神秘的笑。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国王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威严。

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黄布缝制,眼睛和嘴唇处挖出窟窿,以示朴实敦厚。

雪山江河作背景,草原大地作背景。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鼓、一钹为其伴奏。他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

观众团团围坐,所有的剧情全靠艺人们用说唱来描述。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面具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戏剧中的人物形象突出、性格鲜明,这是藏戏面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得以保留的重要根据之一。

西藏地广人稀,生产形态松散,生活节奏比较缓慢。表现在藏戏中,即情节可以任其拖延,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藏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师传身授下去。

1.下面对课文开头三个自然段的表达方法及其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开篇的表达方法新颖独特,用三个连续的问句先声夺人。
B.课文开头用排比句概括介绍了藏戏的主要特点,增强了文章的气势。
C.这样的开头总领全文,激发了读者的好奇,自然地引出下文。
D.课文开篇用设问句的形式提出三个问题,感叹世界上剧种丰富多样。
2.下面不属于藏戏的主要特点的一项是(       
A.戴着面具演出。
B.演出时没有舞台。
C.主要表现形式是唱、念、做、打;演出时长也有十分严格的要求。
D.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3.下面对藏戏中人物身份和所戴面具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王妃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B.村民的面具则用白布或蓝布缝制,以示朴实敦厚。
C.巫女的面具是半黑半白,象征其两面三刀的性格。
D.妖魔的面具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4.下列对这篇文章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知识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文章,能让读者对藏戏有基本认识和了解。
B.本文语言丰富多样、生动传神,“京味儿”十足。
C.本文语言精炼准确,生动传神。
D.这篇文章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将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5.不同地方有不同特色的艺术样式,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河南——豫剧B.东北——二人转
C.四川——黄梅戏D.北京——京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也必须赶快给孩子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1.孩子们准备过年,有哪几件事是喜欢做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用横线画出来。这句话在文中起      的作用。
3.文中哪句话说明了“大人们也紧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1.选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文中横线上填一个谚语。
3.根据下面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填在横线上。
腊八粥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粥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腊八蒜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对腊八蒜的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句中的“农业产品展览会”指的是什么?试从修辞角度赏析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色味双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文中说明腊八蒜“色味双美”的句子是: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项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栖息       除夕       糊涂       搅和       有声无力
B.通肖       寺院       彩绘       浓稠       截然不同
C.猜想       粉粹       店铺       外套       万不得已
D.空竹       鞭炮       春连       解释       两面三刀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1.找出一个夸张句__________________;说说这样写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2.说明灯的数量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说有灯的种类多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理解,把下面人物分类:林冲、贾宝玉、宋江、武松、林黛玉、薛宝钗   
属于《水浒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红楼梦》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最能说明“有声有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喜欢北京的元宵节吗?______________读“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要读出什么感情呢?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空间。

①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在老年间,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人们随着鞭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曰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帝报告家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②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③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以上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他的作品大多数以北京为背景,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选文中的第①、②段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第③段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家家赶做年菜”“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等是抓住_________________来介绍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
4.读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从“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