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语段选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这段话共有四句话。第一句表明“我们”( ),第二句表明“我们”( ),第三句表明“我们”( ),第四句明确了正确批评的标准。
A.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批评       B.欢迎任何人的批评       C.欢迎批评
4.对于语段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通过具体事例联系起来的,描写具体生动。
B.是通过关联词语联系起来的,意思层层递进。
C.是通过正反对比联系起来的,表达明确鲜明。
5.这段话告诉我们,衡量批评正确与否的标准是______,接受任何人的正确批评的目的是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为人民服务》。联系课文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A.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强调了人总会死亡,只是死亡的意义不同。
B.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效果,强调了死亡的意义不同。
C.这句话运用了引用的手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增强表现力和说服力。
D.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为人民的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段,再回答问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文段选自《__________》这篇文章,作者是 ________
2.文段中引用司马迁的名言是为了论证本段“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观点。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前后两个分句句式相近,表达的情感却有天壤之别。“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表达对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的 _______之情,此处的“死”可以换成“牺牲”“_________”等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则饱含 _______之情,此处的“死”可以换成“_________”等词。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认真阅读下列选段,完成试题。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段第一句话与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          
A.先因后果B.递进关系C.先概括后具体
2.选段是从哪个方面论述“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观点的(               
A.如何对待生死B.如何为人民服务
C.如何对待困难D.如何对待批评
3.生活中有许多人的死比泰山还重。请举出一个这样的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人民服务是为纪念(  )同志而写的。
A.张思德B.李大钊C.董存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为人民服务》(片段)。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有一死,泰山,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固:________
或:________
于:_______
(2)人“死的意义”有哪些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ㅤㅤ”画出本段的中心句,此句和后面三句是        关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一碗馄饨

那天,她又跟母亲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小吃摊,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吃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老婆婆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情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去泪水继续说,“我们又不认识,而您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说:“你这个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1)非常疲乏,忍受不了。       (       )
(2)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
2.根据短文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孩第二次流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4.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女孩会怎么想呢?请写出女孩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今后应该这样做: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为人民服务》中“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这个句子合适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B.如果……就……C.虽然……但是……D.不仅……而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练习。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选段的作者是_____,他于1944年9月8日在中共中央警备团追悼______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演讲。
2.选段第一句话与第二、三句话的关系是(       
A.先因后果B.并列关系C.先概括后具体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固”的意思是_____,“或”的意思是_______。整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
4.历史上(         )死得比泰山还重,(        )死得比鸿毛还轻。(多选,填序号)
①戚继光   ②汪精卫   ③秦桧   ④李大钊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查字典填空。
“鼎”字按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鼎”字在字典中主要有如下解释: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借指王位、帝业;③大;④正当,正在。在下列词语中,“鼎”字应选择哪个解释?(填序号)
钟鸣( )   春秋( )   力相助(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