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作者:苏轼
A.黑云/翻墨/未遮山 |
B.白雨/跳珠/乱入船 |
C.卷地风/来忽吹散 |
D.望湖楼下/水/如天 |
A.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
B.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
C.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
D.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1.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A.词人描绘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图,充满了清幽恬静的乡土气息。 |
B.上阕中的惊鹊、鸣蝉、蛙声以动写静,突出了月夜乡村的温馨;下阕中能表现恬静气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 |
C.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稻花香中而忘了道路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 |
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结合语境给加点词语选择合适的意思:A.圆圆的月亮。 | B.新月。 |
A.越过中间。 | B.周代诸侯国名。 |
A.桃花瓣落下来,像下雨一样。 |
B.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
A.要看满城丁香,须待来年了。来年又有新的结待人去解——谁知道是否解得开呢? |
B.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
C.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
D.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
A.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
B.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见檐前积雪。 |
C.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
D.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混浊笨拙了。 |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 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和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③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车。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④也不知怎的,就进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族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⑤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还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作家老舍在本文描述了他们一行人访问陈巴尔虎旗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可拟为三幅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