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把筹款卡交给老师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小男孩能进入贵族学校,是因为(     
A.小男孩家捐了很多钱B.小男孩的学习成绩好C.小男孩家很有钱
2.可以替代“非富即贵”一词中“非……则……”的是下面关联词中的(     
A.如果…就…B.不仅…而且…C.不是…而是…D.不是…就是…
3.“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这句话中两个“功课”分别指什么?
第一个:_________     第二个:__________
4.小男孩的妈妈为什么说“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看看文中的道理。

自己加满水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船长,当他的货轮卸货后在浩( )的大海上返航时,突然遭遇到了可怕的风暴。水手们惊慌失措,老船长果断地命令水手们立刻打开货舱,往里面灌水。

“船长是不是疯了,往船舱里灌水只会增加船的压力,使船下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一个年轻的水手嘟囔( )。

看着船长严厉的脸色,水手还是照做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升越高,随着船一寸一寸地下沉,      猛烈的狂风巨浪对船的威胁却一点一点地减少,货轮渐渐平稳了。

船长望着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们:“百万吨的巨轮很少有被打翻的,被打翻的常常是根基轻的小船。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则是最危险的。”

在某山区的著名旅游景点,有一段被当地人称为“鬼谷”的最危险的路段,路窄坡陡,两边是万丈深渊。每当道友们带队来到这里时,一定要让游客们挑点或者抗点什么东西。

“这么危险的地方,我不拿东西就两腿打颤了,再负重前行,那不是更危险吗?”游客不解。

导游小姐( )然一笑,解释道:“这里以前发生过好几次事故,都是迷路的游客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一不小心掉下去的。当地人每天都从这条路上挑着东西来来往往,却从没人出事。只有你意识到危险了,再负重前行,反而会更安全。”

这就是“压力效应”。那些胸怀大志,背上有沉甸甸的责任感的人,才能从岁月和历史的风雨中坚定地走过“鬼谷”。而那些得过且过,没有一点压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像风暴中没有载货的船,往往一场人生的狂风巨浪便会把他们打翻。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慌失措——____________
嫣然一笑——____________
3.短文画线处应填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
继续   连续   依旧   还是
4.短文中出现两次“鬼谷”,第一个指:_____;第二个指:_______
5.你觉得给自己加满水的意思实际上是指:________
6.短文用两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你读懂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每一寸土都给翻起,

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1.如果给这段文字起个小标题,可以是:_____
2.“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三黑对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
3.回忆你在日常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见到过的农民劳作的景象,写写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

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上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

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   一个皮肤棕黑色   又瘦又小   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   弯腰 低头问他   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这是你的手   老师   孩子小声答道

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 粘乎乎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

我们每个人都有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得到了自信和机会。对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给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短文已分段,并用“//”在原文中标出,写出第二段段意。
                                 
4.为什么“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了一个极为明确的观点,这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如给你一个同样的主题——我想感谢的东西,请你画一画,你会画什么?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资料,完成练习。   

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农民对土地的热爱。作为我国乡土诗派的代表人物,苏金伞晚年对乡土的回忆,几乎处处皆诗。新中国成立前夕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让劳动人民重新获得宝贵的土地。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1.结合课文内容我们可以知道:“三黑”做的有“细细打碎”每一块土疙瘩,眼见的有________,耳听的有________,想的有 “打完场赶着送公粮”……
2.从课文中找出能印证资料中以下说法的一两句诗。   
①苏金伞从小生长在农村,能深刻体会到地主阶级别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农民对土地的热爱。
________________
②本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农民一有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来尝一尝。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____”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_。
3.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的句子,完成练习。   

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1.“这样地”具体指的是什么?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
2.仿写:先概括地写,再具体地写。   
________就是这样地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部分国家人均读书量(2014抽样调查统计)

国家以色列俄罗斯日本法国韩国中国
数量(本)64554024114.77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低头玩手机。这个网上流传很广的抱怨,正是很多人真实生活的写照。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中国人33%的休闲时间用在了互联网上,尤其是手机上;17%的休闲时间用在看电视上;10%的休闲时间在进行纸质书本阅读。许多中国人从清晨到深夜一天都有手机相伴,手机依赖症已经成为社会流行病

1.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信息,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社会正在倡导全民阅读,请你为“全民阅读活动”写一句公益广告词,提高大家读书的积极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三黑就是这样地翻着土地。/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每一寸土都给翻起,/每一块土疙瘩都给细细打碎。

②地翻好,又耙了几遍,/耙得又平又顺溜,/看起来/好像妇女们刚梳的头。

1.种地之前三黑都做了什么?用横线画出。
2.从中可以看出三黑对土地的__________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     )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也叫得更欢。

1.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2.用“___”画出这段话中对三黑心理描写的句子。
3.“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