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B.猴子比孩子更灵巧,转身抓着桅杆又往上爬。
C.孩子被猴子气急了,因为拼命追赶猴子。
D.大家知道,即使孩子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能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在这段话里,《月光曲》的内容、意境、感情是借皮鞋匠的_____________表达出来的。
2.用“__”画出描写音乐舒缓的部分,用“﹏﹏”画出描写音乐逐渐增强,有了曲折的部分,用“_____”画出描写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的部分。
3.比较句子,说说哪句好,好在哪里。
(1)月亮穿过微云。
(2)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___________
4.在下面的语句中,用“_____”画出事物部分,用“﹏﹏”画出联想部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5.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②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③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④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⑤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语段中运用了比喻的句子是(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⑤句
2.下列三个词语描述了语段呈现的画面,其中,排列的先后顺序与语段叙述顺序一致的一项是(   
A.微云遮月—微波荡漾—波涛汹涌
B.微波荡漾—波涛汹涌—微云遮月
C.微云遮月—波涛汹涌—微波荡漾
D.微波荡漾—微云遮月—波涛汹涌
3.随着海上景象的变化,琴声也随之变化,其中符合语段中描绘的景象的一项是(   
A.舒缓柔和—轻松明快—高昂激越
B.高昂激越—舒缓柔和—轻松明快
C.轻松明快—高昂激越—舒缓柔和
D.舒缓柔和—高昂激越—轻松明快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①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              

②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③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根据课文,将上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2.边读句子边体会乐曲旋律的变化,按照旋律的变化顺序填一填。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悠扬舒缓
(            )——(            )——(            )
3.下列诗句中与选文中皮鞋匠“看到”的景象最吻合的一项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海上明月共潮生C.唯见江心秋月白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月光曲(节选)

A.皮鞋匠静静地听着。B.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C.(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D.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E.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F.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G.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H.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

1.按原文填空。
2.皮鞋匠听着琴声,脑海中浮现出三幅奇丽的画面,请你分别给这三幅画起名字。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3.句子B、C表现了音乐节奏____________,句子D表现了乐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子E、F表现了乐声____________
4.选段中,句子________是实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是联想到的内容。选段采用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月光曲》片段后答题。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片段中的近义词:(       )(       )
反义词:(         )(         )
2.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3.贝多芬为什么弹完了一首曲子,还要再为穷兄妹俩弹一首曲子呢?
_________________
4.“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文中指_____。想一想, 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回顾与积累填空。
1.在《七律·长征》中,___________把乌蒙山比作__________,在最后翻越岷山时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长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光曲》这篇课文讲述了音乐家__________________河边小镇上听到有位失明的女孩在弹奏他的乐曲,听到他们因__________________而无法参加演奏会,于是为_____________弹奏了一首曲子,之后又在环境的感染下谱写了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美丽如初

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怦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地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弟的手。弟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我忽然明白了,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融在等待中。

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历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对于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语句,下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皎洁的月色比作“闪亮的白绸”。
B.这句话属于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平和的环境氛围。
C.描写月色的皎洁,是为了让母亲能及时看到弟弟归家,母亲等得耐心。
D.这句话烘托出母亲充满母爱的美好形象,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做铺垫。
2.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作者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这是运用___的写法,反衬母亲那“___”的爱。(选用文中词语填空)
3.品读赏析。
看弟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1)“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__比作“温暖的港湾”,把____比作“起航的船只”,形象地写出了母亲怀抱的温暖。
4.文中的“等待”是一场爱的接力赛,请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具体的人物。
(     )等待妈妈→妈妈等待(      )→“我”等待(      )
5.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母爱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请你谈谈自己对母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下面片段完成练习。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       )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在月光照耀下的(        )的大海。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1.按原文填空。
2.下面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
B.月亮越升越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
C.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3.用“     ”在文中画出实在事物,用“﹏﹏﹏”划出联想的内容。
4.皮鞋匠的第一次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它们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__
5.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月光曲》 :时而 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时而______________
6.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他的心理话: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二泉映月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1.解释词语。
饱经风霜:_________________
静影沉璧: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四自然段,说说阿炳从二泉那淙淙的流水声中听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五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二胡琴声动人心弦的句子,这琴声在告诉人们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难历程给了你什么样的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