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选择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比喻B.拟人C.反问D.排比 E.夸张
(1)高粱的根像鹰爪一样,强有力地抓住土地。(  )
(2)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
(3)王若飞同志为革命,在巴掌大的牢房里还坚持锻炼身体。(  )
(4)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
(5)它们纷纷排列在你的面前,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漫游。
美丽的谎言
①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②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③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 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④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⑤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五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五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唯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⑥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
1.第⑤自然段中“我”为什么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
                                                                  
2.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
                                                                  
3.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个字以内)
                                                                  
4.用原文回答“我”为什么能在美国独自忍受陌生和孤独?
                                                                  
5.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
                                                                  
6.母亲为什么说谎?
                                                                  
7.画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的作用是                            
8.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天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⑧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3.下列对第③段画“_____”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暗示了故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情节
B.是与母亲的“约定”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王一民克服千辛万苦创造出孝与爱的奇迹
C.母亲99岁了还吵着去看世界,“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实在不可理喻
D.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王一民的孝心超越了国界
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这对“夕阳红”年龄的母子的旅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罗斯福的故事

一个小男孩几乎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孩子,因为患脊髓灰质炎而留下了瘸腿和参差不齐且突出的牙齿。他很少与同学们游戏或玩耍,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时,他也总是低着头一言不发。

在一个平常的春天,小男孩的父亲从邻居家讨了一些树苗,他想把它们栽在房前。他叫他的孩子们每人栽一棵。父亲对孩子们说,谁栽的树苗长得最好,就给谁买一件最喜欢的礼物。小男孩也想得到父亲的礼物。但看到兄妹们蹦蹦跳跳提水浇树的身影,不知怎么地,萌生出一种阴冷的想法:希望自己栽的那棵树早点死去。因此浇过一两次水后,再也没去搭理它。

几天后,小男孩再去看他种的那棵树时,惊奇地发现它不仅没有枯萎,而且还长出了几片新叶子,与兄妹们种的树相比,显得更嫩绿、更有生气。父亲兑现了他的诺言,为小男孩买了一件他最喜欢的礼物,并对他说,从他栽的树来看,他长大后一定能成为一名出色的植物学家。

从那以后,小男孩慢慢变得乐观向上起来。

一天晚上,小男孩躺在床上睡不着,看着窗外那明亮皎洁的月光,忽然想起生物老师曾说过的话:植物一般都在晚上生长,何不去看看自己种的那颗小树。当他轻手轻脚来到院子里时,却看见父亲用勺子在向自己栽种的那棵树下泼洒着什么。顿时,一切他都明白了,原来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他返回房间,任凭泪水肆意地奔流……

几十年过去了,那瘸腿的小男孩虽然没有成为一名植物学家,但他却成为了美国总统,他的名字叫富兰克林·罗斯福。

爱是生命中最好的养料,哪怕只是一勺清水,也能使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那树是那样的平凡、不起眼;(  )那树是如此的瘦小,甚至还有些枯萎,但(  )有这养料的浇灌,它(  )能长得枝繁叶茂,甚至长成参天大树。

1.“参差”的读音是(______)。参天大树的“参”的读音是(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阴冷——(_____)       搭理——(_____
惊奇——(_____)        兑现——(_____) 
3.在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的(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4.如果你是“罗斯福”,当明白是父亲一直在偷偷地为自己栽种的那颗小树施肥!”时,你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罗斯福”的口吻对“父亲”说一句话,表达你真实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小小调音师(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岁月流逝,很多年又过去了。我成了个“著名”作家,书店里在出版我的小说,舞台上在上演我的戏剧。今天,当我被无数“表扬”和“批评”包围着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第一首诗”和它引起的小插曲。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对待形形色色的“肯定”和“否定”——首先我得不怕( )批评,不管这些否定意见来自何方,也不管这样“宣判”多么令人心碎,我决不能因为别人的否定而( )失勇往直前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又得在一片赞扬声中克服内心深处的自我陶( )。

1.为文中加点字写上正确的读音。
2.解释下面的词语。
竭尽全力: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肯定”和“否定”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提到的“两种评价”有什么作用,结合文中的句子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句子加工厂(给加点的词语造句)。
(1)妈妈赞不绝口,她甚至说只有神童才能写出如此美丽的诗篇!
                                     
(2)爸爸直截了当地评判说:“依我看,诗写得很糟!”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概括。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写了一首    ,母亲的评价是         ,而父亲的评价是        。最后作者写到这不同评价的背后实际上是父母不同方式的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破折号,我最懂。
破折号作用:
A.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续。
(1)我感到庆幸——我从孩提时代起,就既有爱说“真美”的母亲,又有爱说“真糟”的父亲。 (    )
(2)它们就像两股方向相反的风,——我得竭尽全力在这两股风中驾稳我的风帆。(    )
(3)听了父亲的评判,巴德“哇——”的一声哭起来了。(    )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