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试题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0.40
所属科目:小学语文
阅读

和母亲的最后约定(节选)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一生操劳的母亲,从没有走出过塔河这个偏远的村庄,在行至人生的终点时,她渐渐燃起一个愿望,那就是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儿子王一民展开的地图上,母亲用瘦弱的手指画了一条斜线,从塔河到拉萨。王一民不明白母亲为何选择这样遥远的地方,但母亲迫切而强烈的心愿、充满渴望的目光,激励着王一民出发了。

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74岁的儿子用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载着99岁的老母亲,吱呀上路,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走到了中国南端的海南岛。考虑到母亲身体不支,王一民打算返回家乡,以使母亲“落叶归根”。

④两年多里,寒冬酷暑,冰雪暴雨,还有母亲“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种种路况和心绪,王一民都挺了过来,而且他为自己能和母亲在一起走这么多路感到无比荣幸。

⑤一路上,王一民的行动也引来记者的访问、电视台的镜头、陌生人的好奇,面对这些始料不及的关注,王一民也会觉得慌张、惊恐。但他收获更多的,是无数好心人的及时收留和援助。“世上的人把母亲和我的旅行称为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也有人称之为‘夕阳中的微笑’。”当王一民带着母亲返回家乡时,受到了家乡人的高度赞扬。

⑥回家后,母亲以102岁的高龄离开人世遗言是:希望骨灰能撒到西藏去。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心情平复后的王一民,以83岁的年龄,又用了7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母亲的骨灰撒在了西藏的土地上。有人说,如果把这些往返路程都加在一起,天约有10万里。

⑦王一民说,我之所以能忍受所有的痛苦,是因为我必须遵守与母亲的约定,这是我能献给母亲的最后的爱心。

⑧他的事迹越过国境,传到了韩国。韩国作家俞贤民先生在中国考察期间,经过百般周折,最后见到了王一民,二人相谈甚欢,于是有了一本真实的书:《我要陪你去西藏——和母亲的最后约定》

1.请提炼出最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两个核心关键词: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文章中,“和母亲的最后约定”指(    )。
A.带母亲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B.陪母亲去中国南端的海南岛
C.让母亲“落叶归根”
D.把母亲的骨灰撒到西藏去
3.下列对第③段画“_____”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吱呀上路”说明儿子年纪大,体力衰弱,动作缓慢
B.“74岁的儿子”“99岁的老母亲”从年龄角度写出了这是一对不寻常的母子
C.“破旧的三轮车”说明工具简陋,母子俩旅途的辛劳可想而知
D.从“中国最北端”到“中国最南端”写出了路途之遥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强调了内容的真实性,也暗示了故事具有非同寻常的情节
B.是与母亲的“约定”和对母亲的爱支撑着王一民克服千辛万苦创造出孝与爱的奇迹
C.母亲99岁了还吵着去看世界,“老小孩儿”似的抱怨和挑剔,实在不可理喻
D.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王一民的孝心超越了国界
5.用一句话概括第⑤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认为文中这对“夕阳红”年龄的母子的旅行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同行”还是“夕阳中的微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辑解析赚收入
收藏
|
有奖纠错

同类型试题

优质答疑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用户名称
2019-09-19
我要答疑
编写解析
解析:

奖学金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放到帐

提交
我要答疑
我要答疑: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