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③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④中国巡警没有惩处肇事的外国人,而是训斥她。
(1)我发现语气比较强烈的是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今后,如果我要表达强烈的情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第③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徐悲鸿励志学画

徐悲鸿是我国杰出的画家。

②1919年春天,徐悲鸿考取了巴黎高等美术学院,后来又向法国的绘画大师达仰学习画画。达仰很喜欢这位刻苦努力的中国学生,热情地指导他,这却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

有一次,许多留学生在一起聚会。一个满身散发着酒气的外国学生站起来,恶毒地说:中国人又蠢又笨,只配当亡国奴,永远成不了才!坐在一旁的徐悲鸿被激怒了,他站起来,大声说:先生,你不是说中国人不行吗?那好,我代表我的祖国,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们比一比,等结业时,看看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当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有志者事竟成。1924年,他的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巴黎美术界。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向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说:“___________________”

1.徐悲鸿被激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有志者事竟成”中的“志”在文中具体指______________
3.联系前文,在第⑥自然段的“____”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4.对第③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一个满身散发酒气的外国学生侮辱中国人。
B.徐悲鸿在聚会上要和外国学生比一比,到底谁是人才,谁是蠢材。
C.一个外国学生在聚会上侮辱中国人,徐悲鸿被激怒了,要代表祖国和外国学生比试。
5.你认为徐悲鸿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志者事竟成”是一个多字成语,请你再写出一个这样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演练厅。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这些理想就像天空中的繁星,既看不完,也数不尽。你的理想是什么?你为了理想做过什么努力?在努力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又是怎么做的?请你写一写。记得给文章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照样子,搭配词语。
例:(胜利)的滋味       _________的传说        _________的夜的
_______的世界     _________的太阳光      _________的叶子
_______的住宅     _________的风雨        _________地回答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组词。
__________  郑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苦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拼音,写词语。
jué qǐ děnɡ dài huán ɡù zhènɡ zhònɡ qí tā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jǔ shǒu     ruò yǒu suǒ sī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填空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zhū)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kēng)锵(qiāng)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líng),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________   清晰—________   崛起—________   欺凌—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喝彩:________
铿锵有力:________
3.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是________段,起________作用。
4.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
A.佩服感叹
B.惊讶疑惑
5.有什么话对周恩来说。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
A.丁小闹和马小虎在欢乐小镇的街上左顾右盼,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B.秋天到了,树叶全都归根到底,回到了大地母亲的怀抱。
C.爷爷虽然年近古稀,但身体十分硬朗,看起来鹤发童颜
D.这个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看起来十分讨人喜欢。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一个星期天,周恩来背着伯父,约了一个同学来到了被外国人占据的地方。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左顾右盼时,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此时的周思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概括选文前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后,人们的反应如何?用文中的关键词句概括。
中国巡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观的中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选文,文中的“中华不振”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4.联系选文内容,想一想:周恩来为什么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训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周恩来和同学一路上左顾右盼,忽然发现巡警局门前围着一群人。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②此时的周恩来才真正体会到“中华不振”这四个字的沉重分量。怎么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呢?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所以,当修身课上魏校长提出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就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响亮回答。

1.周恩来体会到的“中华不振”指的是( )
A.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
B.中华民族没有振奋精神,缺少生气。
C.中国贫穷落后,人民生活条件很艰苦。
2.“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体会这个句子的语气,再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
3.第2段中“这个问题”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画出来。“这个问题像一团烈火一直燃烧在周恩来心中”,联系上下文思考,此刻周恩来的心中会想些什么?
                 
4.请仔细阅读第1段中画横线的语句,并试着用批注的方法在下边横线上写出你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
5.少年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你为什么而读书呢?想一想,写下来,把理由写清楚。
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